導航:首頁 > 鋼筋綁扎 > 柱截面鋼筋增加如何綁扎

柱截面鋼筋增加如何綁扎

發布時間:2021-02-22 04:55:30

鋼筋柱子可以綁扎搭接嗎

可以。沒有說柱子鋼筋不能綁扎搭接的 只是現在用綁扎搭接不方便,也不經濟。用電渣壓力焊和機械接頭的多。

gb50010-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第9.4.1條 鋼筋的連接可分為兩類:綁扎搭接;機械連接或焊接。機械連接接頭和焊接接頭的類型及質量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第9.4.2條 軸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桿件(如桁架和拱的拉桿)的縱向受力鋼筋不得採用綁扎搭接接頭。

當受拉鋼筋的直徑d>28mm及受壓鋼筋的直徑d>32mm時,不宜採用綁扎搭接接頭。
既然是「不宜」,也就是可以採用綁扎接頭。特別是對選用的鋼材化學成分不明時(如進口鋼材),不能盲目採用焊接,而應採用綁扎。

拓展資料:

規范關於鋼筋接頭的詳細規定

焊接5.4.5 當受力鋼筋採用機械連接接頭或焊接接頭時,設置在同一構件內的接頭宜相互錯開。
縱向受力鋼筋機械連接接頭及焊接接頭連接區段的長度為35倍d(d為縱向受力鋼筋的較大直徑)且不小於500mm,凡接頭中點位於該連接區段長度內的接頭均屬於同一連接區段。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力鋼筋機械連接及焊接的接頭面積在分率為該區段內有接頭的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與全部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比值。


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力鋼筋的接頭面積百分率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在受拉區不宜大於50%;
2 接頭不宜設置在有抗震設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區;當無法避開時,對等強度高質量機械連接接頭,不應大於50%;
3 直接承受動力荷載的結構構件中,不宜採用焊接接頭;當採用機械連接接頭時,不應大於50%。

檢查數量:

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柱和獨立基礎,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於3件;對牆和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少於3間;對大空間結構,牆可按相鄰軸線間高度5m左右劃分檢查面,板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於3面。

檢驗方法:

觀察,鋼尺檢查。
搭接5.4.6 同一構件中相鄰縱向受力鋼筋的綁扎搭接接頭宜相互錯開。綁扎搭接接頭中鋼筋的橫向凈距不應小於鋼筋直徑,且不應小於25mm。
鋼筋綁扎搭接接頭連接區段的長度為1.3ll(ll為搭接長度),凡搭接接頭中點位於該連接區段長度內的搭接接頭均屬於同一連接區段。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為該區段內有搭接接頭的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與全部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比值(5.4.6)。

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拉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對梁類、板類及牆類構件,不宜大於25%;
2對柱類構件,不宜大於50%;
3 當工程中確有必要增大接頭面積百分率時,對梁類構件,不應大於50%;對其他構件,可根據實際情況放寬。

縱向受力鋼筋綁扎搭接接頭的最小搭接長度應符合本規范附錄B的規定。


❷ 柱鋼筋綁扎有哪些技術要求

梁與柱的連接節點主要分為柱貫通型和梁貫通型,以柱貫通型為主。當主梁採用箱型截面時,專梁-柱節點屬宜採用梁貫通型節點。
節點根據其受力要求的不同,可分為剛接節點、半剛接節點和鉸接節點三類。
剛性連接:剛性節點的連接方式也可以分為三類,分別為全焊連接、全栓連接和栓焊連接三種。
半剛接節點:在非地震區的高層建築鋼框架,主梁與柱可採用半剛性連接,即容許節點有一定得變形。
鉸接節點:梁-柱的鉸接節點採用螺栓連接,在柱上焊接連接板,然後利用高強度螺栓(摩擦型或承壓型)將梁的腹板和連接板連接,連接板的厚度不應小於梁腹板的厚度,連接螺栓不應小於3個。

❸ 框架柱鋼筋綁扎施工工藝流程有哪些

框架柱鋼筋綁扎施工工藝流程包括以下幾個:

1、搭設柱筋支撐腳手架:柱筋支撐架採用腳手架鋼管搭設,操作面四周鋪跳板,並掛安全網。

2、套柱箍筋:按圖紙要求間距,計算好每根柱箍筋數量,先將箍筋套在下層伸出的鋼筋上,然後綁扎定位鋼筋,立柱子鋼筋。

3、連接並綁扎豎向受力筋(機械連接):豎向受力筋柱子主筋立起後,機械連接接頭、套筒尺寸應符合設計及有關規范要求。

4、畫箍筋間距線:在立好的柱子豎向鋼筋上,按圖紙要求用粉筆劃箍筋間距線。

5、柱箍筋綁扎:箍筋的接頭(彎鉤疊合處)應交錯布置在四角縱向鋼筋上,柱角鋼筋與箍筋間用雙扣交錯綁牢,綁扣相互間應成八字形。箍筋與主筋要垂直。

6、下層豎向露筋出樓面用柱箍將其固定。

7、截面變化:下層柱筋露出部分,在綁紮上層梁前先行收縮准確。

8、主筋封頭處理。

9、保護層厚度: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採用柱定位筋。

(3)柱截面鋼筋增加如何綁扎擴展閱讀:

框架柱鋼筋綁扎施工的內容:

按圖樣要求間距計算好每根柱箍筋數量,先將柱箍筋套在下層伸出的鋼筋上,然後連接框柱鋼筋,主筋接頭位置依據設計、圖集要求錯開,在立好的柱子豎向鋼筋上,用粉筆畫出箍筋間距,然後將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動,由上往下採用纏扣綁扎。

箍筋與主筋要垂直,箍筋轉角與主筋交點均要綁扎,主筋與箍筋非轉角部分的相交點成梅花交錯綁扎,柱上下兩端應加密,加密區長度及箍筋的間距應符合設計要求,保護層塑料墊塊卡在外豎筋上,間距500mm。

參考資料

網路-綁扎

網路-鋼筋工程施工技術


❹ 柱鋼筋的綁扎流程,注意事項

柱鋼筋的綁扎流程為基礎墊層完成→彈底板鋼筋位置線→鋼筋半成品運輸到位→按線布設鋼筋→綁扎→清理驗收。

柱鋼筋的綁扎注意事項:

1、柱、牆體的主筋在綁扎前,應先找正主筋位置,在板筋及梁鋼筋在焊接定位箍筋,並將柱、牆的鋼筋與定位箍筋進行焊接固定,防止發生鋼筋偏位。

2、柱、牆上部應綁扎3道箍筋或牆體水平分布筋,確保鋼筋間距及垂直度符合規范要求。箍筋應與主要受力鋼筋垂直綁扎,箍筋彎鉤疊合處應沿受力方向錯開設置。

3、各受力鋼筋之間的綁扎接頭位置應錯開,從任一綁扎接頭中心至搭接長度的1.3倍區段范圍內,有綁扎接頭的受力鋼筋面積占鋼筋總截面面積百分比應符合,受拉區不超過25%,受壓區不超過50%。

4、對綁扎形式復雜的結構部位,先確定鋼筋穿插就位的順序,鋼筋綁扎的先後次序由鋼筋工長按結構形式特點進行策劃,施工時特別注意與木工聯系討論支模、放預埋件和鋼筋的先後順序,以減小綁扎的難度。力求在滿足規范要求的前提下,盡量做到方便,省力,快捷、准確到位的順序進行。

(4)柱截面鋼筋增加如何綁扎擴展閱讀:

梁鋼筋綁扎施工要求:

1、鋼筋在安裝前,首先核對梁鋼筋的鋼號、直徑、形狀、尺寸和數量是否與料單、藍圖相符。

2、梁鋼筋的綁扎應確保主筋、箍筋的綁紮根數及間距,不得漏筋。

3、梁主筋應按規范要求進行錯位焊接,焊接接長應大於10d,焊接位置應符合規范要求。

4、在梁側模板上畫出箍筋間距,擺放箍筋。

5、先穿主梁的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及彎起鋼筋,將箍筋按已畫好的間距逐個分開;穿次梁的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及彎起鋼筋,並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間距將架立筋與箍筋綁扎牢固;調整箍筋間距使間距符合設計要求,綁架立筋,再綁主筋,主次同時配合進行。

次樑上部縱向鋼筋應放在主樑上部縱向鋼筋之上,為了保證次梁鋼筋的保護層厚度和板筋位置,可將主樑上部鋼鞘降低一個次粱上部主筋直徑的距離加以解決。

6、框架樑上部縱向鋼筋應貫穿中間節點,梁下部縱向鋼筋伸入中間節點錨固長度及伸過中心線的長度要符合設計要求。框架梁縱向鋼筋在端節點內的錨固長度也要符合設計要求。一般大於45d。綁樑上部縱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綁扎,如圖2-19。

7、箍筋在疊合處的彎鉤,在梁中應交錯布置,箍筋彎鉤採用135°,平直部分長度為10d。

8、梁端第一個箍筋應設置在距離柱節點邊緣50mm處。梁與柱交接處箍筋應加密,其間距與加密區長度均要符合設計要求。樑柱節點處,由於梁筋穿在柱筋內側,導致梁筋保護層加大,應採用漸變箍筋,漸變長度一般為600mm,以保證箍筋與梁筋緊密綁扎到位。

9、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應墊墊塊(或塑料卡),保證保護層的厚度。受力筋為雙排時,可用短鋼筋墊在兩層鋼筋之間,鋼筋排距應符合設計規范要求。

10、梁筋的搭接:梁的受力鋼筋直徑等於或大於22mm時,宜採用焊接接頭或機械連接接頭,小於22mm時,可採用綁扎接頭,搭接長度要符合規范的規定。搭接長度末端與鋼筋彎折處的距離,不得小於鋼筋直徑的10倍。

接頭不宜位於構件最大彎矩處,受拉區域內I級鋼筋綁扎接頭的末端應做彎鉤(Ⅱ級鋼筋可不做彎鉤),搭接處應在中心和兩端扎牢。接頭位置應相互錯開,當採用綁扎搭接接頭時,在規定搭接長度的任一區段內有接頭的受力鋼筋截面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百分率,受拉區不大於50%。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綁扎

❺ 請問框架柱鋼筋變小,截面變小,鋼筋變少,上部鋼筋如何設置

應在板邊上部設抄置垂直於板邊的構造鋼筋。

現澆樓蓋周邊與混凝土梁或混凝土牆整體澆築的單向板或雙向板,應在板邊上部設置垂直於板邊的構造鋼筋,其截面面積不宜小於板跨中相應方向縱向鋼筋截面面積的三分之一;該鋼筋自梁邊或牆邊伸入板內的長度,在單向板中不宜小於受力方向板計算跨度的五分之一。

當現澆板的受力鋼筋與梁平行時,應沿梁長度方向配置間距不大於200mm且與梁垂直的上部構造鋼筋,其直徑不宜小於8mm,且單位長度內的總截面面積不宜小於板中單位寬度內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三分之一。

(5)柱截面鋼筋增加如何綁扎擴展閱讀:

上部鋼筋設置要求規定:

1、在溫度、收縮應力較大的現澆板區域內,鋼筋間距宜取為150-200mm,並應在板的末配筋表面布置溫度收縮鋼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縱、橫兩個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於0.1%。

2、計算所需彎起鋼筋的彎起角度可根據板的厚度在30°-45°之間選取;彎起鋼筋的傾斜段應與沖切破壞錐面相交,其交點應在集中荷載作用面或柱截面邊緣以外(1/2-2/3)h的范圍內。

3、溫度收縮鋼筋可利用原有鋼筋貫通布置,也可另行設置構造鋼筋網,並與原有鋼筋按受拉鋼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邊構件中錨固。

❻ 框架結構柱子鋼筋可以錯位綁扎嗎

柱子的手裡鋼筋是不能綁扎的,
1 框架柱鋼筋
1.1 鋼筋的捍接
對於多層和高層建築來說,框架柱縱向鋼筋連接,通常要採用焊接方法來完成。《鋼筋混凝土高層建築結構設計與施工規程》(JCJ3-91)第5.2.14條對現澆框架柱縱向鋼筋的接頭提出了明確規定:「柱縱向受力鋼筋應在兩個水平面上搭接,搭接位置應在受力較小區域」,以相鄰接頭間距,焊接不得小於50mm,搭接不得小600mm,接頭最低點距柱端不宜小於柱截面長邊尺寸且宜在樓板面以上750m處。施工中常把《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CB50204-92)和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CBJ10-89)中關於一般鋼筋混凝土柱受壓鋼筋焊接接頭可在同一截面的規定,誤套到框架柱中來,相當一部分施工單位,基本上是出樓面200-300mm或300-400mm在同一截面進行鋼筋連(焊)接,這樣連(焊)接影響框架柱的抗剪承載力和抗震性能,是十分錯誤的。
1.2 鋼筋搭接
《施工規程》第5.2.14條規定「直徑大於22mm的鋼筋宜採用焊接接頭」。施工中由於某種原因不得已採用搭接方式進行連接的情況也時有發生,這本無絕對不可(一級框架柱、二、三級框架底柱除外)。問題在於施工中一般只注意了搭接長度而搭接位置和搭接接頭長度范圍內箍筋的間距則往往被忽視。《施工規程》第5.2.14條「要求鋼筋搭接位置在受力較小區域」第5.2.21條規定:「縱向鋼筋搭接接頭處的箍筋間距,焊接時不得大於50d及100mm,受壓時不得大於10d及200mm箍筋彎鉤要繞過兩根縱筋、彎鉤長度需相應加長。」
應該指出,鋼筋搭接除應遵循《施工規程》和《施工規范》的有關規定外,對有抗震設防要求的尚應遵循《建築抗震設計規范》關於綁扎接頭的規定,即「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的箍筋間距不應大於100mm」。
把框架柱箍筋的設置要求混同於一般鋼筋混凝土柱,忽視了兩者受力狀況的差異,框架柱塑性鉸區范圍內,箍筋應按規定進行加密,合理配置箍筋,對柱截面核心混凝土能起到約束作用,可顯著地提高混凝土極限壓應變,從而改善柱的變形能力,並防止受壓鋼筋屈服,提高抗剪承載力。
對於有抗震要求的框架,《施工規程》第5.2.9條,要求柱子的加密區箍筋「每隔一根縱向鋼筋都應有兩個方向的約束」。對此,設計方面也常易疏忽,既無圖示要求,也無文字說明,施工時便也順理成章地按圖施工。筆者認為,當柱的縱向鋼筋每邊有四根和四根以上時,不管有元抗震要求.柱的縱向鋼筋還是以每隔一根用箍筋或拉筋為好,拉筋可在兩端彎鉤(平直部分長10d,135o)或一端彎鉤一端直鉤(平直部分長度不小於6d)這對提高柱的變形能力和砼的約束都是有利的。
框架結構中,由於承載力需要,注子每邊設置三根以上的縱向鋼筋是常有的事,但往往忽視設置復合箍筋四根,仍只設「口」字型箍筋,這顯然是有違於《設計規范》第7.3.3條:「當柱子每邊縱向鋼筋多於三根時,應設置復合箍筋」的規定的。《施工規程》對此情況,是希望盡可能設置井字型箍筋。

❼ 基礎地梁的鋼筋斷面和柱子的鋼筋的斷面同截面怎麼綁扎

... 在鋼筋混凝來土牆的邊緣有源一個按柱子配置鋼筋,斷面寬度同牆厚, ... 框架柱和框支柱的根部標高為基礎頂面標高;芯柱的根部標高系指根據結構實際需要而定 ... 當截面的收縮變化至與軸線重合或偏到軸線的另一側時, 、 、 、中的某項為零或為負值。

❽ 如何處理柱鋼筋變截面

1、假如600變500是一側縮小100,梁高大於600,那麼把多餘的4跟22鋼筋直錨,高度為伸過梁底1.2倍錨固長度,其餘鋼筋與上部連通,鋼筋在梁內調整為上部位置。


2、假如600變500是兩側各縮小50,梁高大於300,處理方法同第一條。

3、如果不能滿足前兩個條件,則需要把變截面處鋼筋在梁麵筋下部彎鉤,上部鋼筋重新預埋,下部鋼筋彎鉤長度為柱縮小長度加200,上部鋼筋錨固為1.5倍錨固。

由於柱筋每側減少數量為1根在提前一層考慮上層鋼筋錯開的問題,應在壓力焊時注意焊接鋼筋長度,保留的4根22鋼筋全部保留較高的鋼筋,原角筋較矮的鋼筋接的等於層高的鋼筋,原角筋較高的鋼筋接的等於層高減去焊接錯開長度的鋼筋。

(8)柱截面鋼筋增加如何綁扎擴展閱讀:

在地下室插筋時就加長,使連接區上移到地下室頂板下部的連接區,然後焊接時用20的鋼筋.如果怕下料時麻煩就直接封頭,在上面插筋。

柱鋼筋綁扎主要內容及施工流程:

1、施工流程:搭設柱筋支撐腳手架→套柱箍筋→連接並綁扎豎向受力筋→畫箍筋間距線→綁箍筋。

2、搭設柱筋支撐腳手架:柱筋支撐架採用腳手架鋼管搭設,操作面四周鋪跳板,並掛安全網。

3、套柱箍筋:按圖紙要求間距,計算好每根柱箍筋數量,先將箍筋套在下層伸出的鋼筋上,然後綁扎定位鋼筋,立柱子鋼筋。

4、機械連接:豎向受力筋柱子主筋立起後,機械連接接頭、套筒尺寸應符合設計及有關規范要求。

5、畫箍筋間距線:在立好的柱子豎向鋼筋上,按圖紙要求用粉筆劃箍筋間距線。

6、柱箍筋綁扎:箍筋的接頭(彎鉤疊合處)應交錯布置在四角縱向鋼筋上,柱角鋼筋與箍筋間用雙扣交錯綁牢,綁扣相互間應成八字形。箍筋與主筋要垂直。

7、下層豎向露筋出樓面用柱箍將其固定。

8、截面變化:下層柱筋露出部分,在綁紮上層梁前先行收縮准確。

❾ 構造柱鋼筋的綁扎

預制構造柱鋼筋骨架→修整底層伸出的構造柱塔接筋→安裝構造柱鋼筋骨架→綁扎搭接部位箍
先將兩根豎向受力鋼筋平放在綁扎架上,並在鋼筋上畫出箍筋間距。 根據畫線位置,將箍筋套在受力筋上逐個綁扎,要預留出搭接部位的長度。為防止骨架變形,宜採用反十字扣或套扣綁扎。箍筋應與受力鋼筋保持垂直;箍筋彎鉤疊合處,應沿受力鋼筋方向錯開放置。 穿另外二根受力鋼筋,並與箍筋綁扎牢固,箍筋端頭平直長度不小於10d(d為箍筋直徑),彎鉤角度不小於135°。 在柱頂、柱腳部位,應按設計要求加密柱的箍筋,加密范圍一般在板或樑上、下均不應小於六之一層高或450mm,箍筋間距不宜大於100mm(柱腳加密區箍筋待柱骨架立起搭接後再綁扎)。 修整底層伸出的構造柱搭接筋:根據已放好的構造柱位置線,檢查搭接位置及搭接長度是否符合設計和規范的要求。安裝構造柱鋼筋骨架:先在搭接處鋼筋上套上箍筋,然後再將預制構造柱鋼筋骨架立起來,對正伸出的搭接筋,搭接倍數不低於35d,對好標高線,在豎筋搭接部位各綁3個扣。骨架調整後,可以綁根部加密區箍筋。構造柱搭接部位鋼筋綁扎: 構造柱鋼筋必須必須錨固在樑上或板上。 在砌磚牆大馬牙槎時,沿牆高每50cm埋設兩根Φ6水平拉結筋,與構造柱鋼筋綁扎連接。 當構造柱設置在無橫牆的外牆處時,構造柱鋼筋與現澆或預制橫梁梁端連接綁扎, 砌完磚牆後,應對構造柱鋼筋進行修整,以保證鋼筋位置及間距准確。構造柱筋綁完之後,均做隱檢鋼筋的品種和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標準的規定,進口鋼筋焊接前必須進行化學成分檢驗和焊接試驗,符合有關規定後方可焊接。檢驗方法:檢查出廠合格證和試驗報告單。鋼筋表面應保持清潔,帶有顆粒狀或片狀老銹,經除銹後仍有麻點的鋼筋,嚴禁按原規格使用。 鋼筋對焊或電弧焊焊接接頭,按規定取試件,其機械性能試驗結果必須符合鋼筋焊接及驗收規范的規定。

❿ 「L」柱鋼筋和「I」型柱鋼筋綁扎

「L」型柱鋼筋箍筋形式如下:

一般縱筋間距不宜大於200mm,箍筋至少要滿足」隔一拉一「

具體的箍筋綁扎形式要根據柱子的截面、計算結果確定。

其關於柱子箍筋的形式詳11G101第67頁。

閱讀全文

與柱截面鋼筋增加如何綁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不銹鋼鍋怎麼制 瀏覽:676
不銹鋼50方管多少錢一支 瀏覽:468
cad風管90度彎頭怎麼畫 瀏覽:122
廣聯達翻樣排布圖的鋼筋亂怎麼修改 瀏覽:622
鋼鐵製造廠主要生產什麼東西 瀏覽:88
d型不銹鋼扣子哪裡有 瀏覽:642
鋼材的采保費比例是多少 瀏覽:514
鋼鐵雄心4怎麼增加決議 瀏覽:301
焊接flux是什麼 瀏覽:30
梁底鋼筋露筋是什麼原因 瀏覽:58
碳鋼不銹鋼鋁合金哪個強度高 瀏覽:82
江蘇基坑鋼管樁套什麼定額 瀏覽:121
鋼鐵雄心4海戰為什麼打不起來 瀏覽:689
光學玻璃鋼化後解水參數 瀏覽:641
成都模具加工多少錢 瀏覽:667
彎頭鉤怎麼掛泥鰍 瀏覽:246
什麼是受拉鋼筋抗震錨固長度 瀏覽:326
刺客信條4黑旗怎麼獲得鋼鐵 瀏覽:318
不銹鋼對夾蝶閥使用溫度多少 瀏覽:146
spc是什麼材質的鋼材 瀏覽: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