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混凝土砼試塊漏送了同條件的,怎麼辦
1、沒有辦法。只能到時候進行回彈,或者壓一組標養試塊比較一下。
2、同條件養護試塊內」容的試壓強度值是反映砼結構實體強度的重要指標,它是指砼試塊脫模後放置在砼結構或構件一起,進行同溫度、同濕度環境的相同養護,達到等效養護齡期時進行強度試驗的試件。其試驗強度是作為結構驗收的重要依據。
Ⅱ 鋼筋漏筋怎麼處理
打錯了抄吧?應該是襲露筋吧?原則是不允許露筋的,如果大面積露筋,你可以用同等級的去石子的水泥砂漿或者細石砼稍微補起來,待做地面的時候稍微蓋住就OK了,如果蓋不住,同時只有幾根露筋的,就用切割機切了吧,不在乎根把兩根鋼筋受力。
Ⅲ 鋼筋送檢,要送兩種套筒的,但是漏送了一種怎麼辦
找關系,補救啊。這個無所謂,及時送檢就可以了
Ⅳ 建築工程鋼筋焊接送漏了怎麼辦
在資料中反映成綁扎搭接就成了
Ⅳ 主體結構完成了,鋼筋焊接接頭送檢漏了兩層怎麼辦 可以補送么或者怎麼補救,謝謝!!
漏兩層不算是特嚴重的問題,送樣這工作不能馬虎的,哪怕遲送兩天,別根本就不去送好的多,現在補上去還來得及,整資料的時候只要送檢報告齊全,一般沒事的!補救辦法當然趕緊聯系鋼筋工焊接試拉件,越快越好。
Ⅵ 樓板露筋該怎麼處理
露筋的處理辦法:
(1)除銹:由於鋼筋外露一段時間後,表面產生鐵銹,為了使鋼筋與混凝土良好粘結,所以必須對露筋部位進行除銹處理,具體為人工使用鋼刷將鋼筋表面鐵銹刮除並清理干凈。
(6)鋼筋漏送了怎麼辦擴展閱讀:
樓板露筋的原因:
(1)澆注混凝土時,鋼筋保護層墊塊位移,或墊塊太少露放,致使鋼筋下墜或外移緊貼模板面外露。
(2)結構,構件截面小,鋼筋過密,石子卡在鋼筋上,使水泥砂漿不能充滿鋼筋周圍,造成露筋。
(3)混凝土配合比不當,產生離析,靠模板部位缺漿或模板嚴重露漿。
(4)混凝土保護層太小或保護層處混凝土漏振,或振搗棒撞擊鋼筋或踩踏鋼筋,使鋼筋位移,造成露筋。
防治的措施
(1)澆灌混凝土,應保證鋼筋位置和保護層厚度正確,並加強檢驗查,鋼筋密集時,應選用適當粒徑的石子,保證混凝土配合比准確和良好的和易性;澆灌高度超過2m,應用串筒、或溜槽進行下料,以防止離析;模板應充分濕潤並認真堵好縫隙;混凝土振搗嚴禁撞擊鋼筋,操作時,避免踩踏鋼筋,如有踩彎或脫扣等及時調整直正;保護層混凝土要振搗密實;正確掌握脫模時間,防止過早拆模,碰壞稜角。
(2)表面漏筋,刷洗凈後,在表面抹1:2或1:2.5水泥砂漿,將允滿漏筋部位抹平;漏筋較深的鑿去薄弱混凝土和突出顆粒,洗刷干凈後,用比原來高一級的細石混凝土填塞壓實。
網路-露筋
Ⅶ 箍筋用鋼筋漏送原材試驗怎麼辦
就是資料 補唄 給監理那溝通下 監理也有責任的 他難道不知道 不知道他不是失職 要他何用
Ⅷ 房屋露鋼筋怎麼辦
要分兩種情況來講!一是在建房時,現澆混凝土時,不小心有些部位露出鋼筋沒及時處理的,內二是房屋建成容後,經過一段使用時間後,出現混凝土板(柱、梁)開裂而露筋;對於一種情況露筋就很好處理,用樹脂膠封閉就行了!如是後一種就相對比較麻煩,首先要分析,混凝土構件開裂的原因,找到開裂原因後,先處理開裂的問題,然後再用水泥砂漿或樹脂膠封閉就行了,如果露筋太久,鋼筋生銹,造成鋼筋直徑變小了,那就要植筋處理,關於植筋這不細說了!
Ⅸ 鋼筋漏出來了怎麼補
鋼筋應該怎麼連接
方法/步驟
1
一、綁扎搭接
1.當梁與柱或牆側平時,梁該側主筋置於柱或牆豎向縱筋之內。
鋼筋應該怎麼連接
2
2.每根鋼筋在搭接長度內必須採用三點綁扎。用雙絲綁扎搭接鋼筋兩端頭30mm處,中間綁扎一道,且過三道豎向筋。
鋼筋應該怎麼連接
3
3.牆體豎向鋼筋搭接范圍必須保證有三道水平筋通過,牆體水平鋼筋搭接范圍內必須保證有三道豎向筋通過。
鋼筋應該怎麼連接
4
4.主筋必須在箍筋彎折處接觸緊密。搭接部位應製作雙主筋箍筋,箍筋彎鉤應將兩根主筋全部鉤住。
鋼筋應該怎麼連接
5
5.框架柱模板上口設置定位箍筋框,用於控制鋼筋位移,定位箍分內控式和外控式兩種,置於柱頂的定位箍可周轉使用。
鋼筋應該怎麼連接
END
方法/步驟2
二、機械連接
1.通過鋼筋與連接件的機械咬合作用或鋼筋端面的承壓作用,將一根鋼筋中的力傳遞至另一根鋼筋的連接方法。
鋼筋應該怎麼連接
2.機械連接接頭分為三個等級:
Ⅰ級:接頭抗拉強度不小於被連接鋼筋實際抗拉強度或1.10 倍鋼筋抗拉強度標准值, 並具有高延性及反復拉壓性能。
Ⅱ級:接頭抗拉強度不小於被連接鋼筋抗拉強度標准值,並具有高延性及反復拉壓性能。
Ⅲ級:接頭抗拉強度不小於被連接鋼筋屈服強度標准值的1.25 倍,並具有一定的延性及反復拉壓性能。
鋼筋應該怎麼連接
Ⅹ 大梁鋼筋底下漏了鋼筋怎麼辦
1、對於鋼來筋混凝土矩形梁來說,一源般情況下,梁的上下鋼筋都是直的,施工時鋼筋骨架又都是在成型之後才入模的。按照設計規范要求,梁的保護層應為25㎜,上部鋼筋完全可以滿足要求;下部鋼筋由於梁起拱30㎜,梁兩端的保護層必然要加大為55㎜(保護層25㎜加起拱30㎜)。由於梁兩端的彎距很小,一般又都有大於2φ12的鋼筋伸入支座,即使保護層稍有加大,也不會有很大的影響。但要注意一點,由於梁的起拱,應適當對箍筋的尺寸進行調整。
2、以12m矩形梁為例,起拱h=30㎜,梁半跨長度為12/2=6,梁底段坡tgα=30/6000=0.005,α=0°18∕。這個坡度角是很小的,與水平線相差無幾。梁跨中截面保護層仍按正常值C=25㎜使用。具體施工時可將梁底模板中部抬高30㎜,其他部位同時按比例相應抬高。由於模板不帶弧度,一般梁底做成折線形。梁內下部鋼筋用混凝土預制塊按保護要求墊高25㎜,梁頂和兩側的保護層仍按常規設置。由於起拱,梁中部箍筋的下料長度要比端部箍筋短60㎜,其他部位的箍筋高度也有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