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受力鋼筋與分布鋼筋的區別,設置的位置各在什麼地方
受力鋼筋是計算出來的鋼筋
分布鋼筋是根據計算假定的不足,或者對結構加強安版全保證時額外附加的鋼筋,權屬於構造鋼筋。
兩者的區別在於受力鋼筋是計算出來的
分布鋼筋是根據規范構造要求布置的
至於如何布置構造,則應根據規范要求來。
❷ 鋼筋混凝土構件中鋼筋布置在受拉區的目的是
(一)梁內鋼筋的配置
梁在鋼筋混凝土構件中屬於受彎構件。在其內部配置的鋼筋主要有:縱向受力鋼筋、彎起鋼筋、箍筋和架立筋等。
1、縱向受力鋼筋:布置在梁的受拉區,主要作用是承受由
彎矩在梁內產生的拉力。
2、彎起鋼筋:彎起段用來承受彎矩和剪力產生的主拉應力,彎起後的水平段可承受支座處的負彎矩,跨中水平段用來承受彎矩產生的拉力。彎起鋼筋的彎起角度有45º和60º兩種。
3、箍筋:主要用來承受由剪力和彎矩在梁內產生的主拉應力,固定縱向受力鋼筋,與其它鋼筋一起形成鋼筋骨架。鋼箍的形式分開口式和封閉式兩種。一般常用的是封閉式。
4、架立筋:設置在梁的受壓區外緣兩側,用來固定箍筋和
形成鋼筋骨架。
(二)板內鋼筋的配置
板在鋼筋混凝土構件中屬於受彎構件。板內配置有受力鋼筋
和分布鋼筋兩種。
1、受力鋼筋:沿板的跨度方向在受拉區配置。單向板沿短向布置,四邊支承板,沿長短邊方向均應布置受力筋。
2、分布筋:布置在受力筋的內側,與受力筋垂直。分布筋的作用是將板面上的荷載均勻地傳給受力鋼筋,同時在澆注混凝土時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且能抵抗溫度應力和收縮應力。
(三)柱內鋼筋的配置
柱在鋼筋混凝土構件中起受壓、受彎作用。柱根據外形不同有普通箍筋柱和螺旋箍筋柱兩種。柱內配置的鋼筋有縱向鋼筋和箍筋。縱向鋼筋主要起承受壓力的作用,箍筋起限制橫向變形,有助抗壓強度提高,對縱向鋼筋定位並與縱筋形成鋼筋骨架的作用。柱內箍筋應採用封閉式。
(四)牆內鋼筋的配置
鋼筋混凝土牆內根據需要可配置單層或雙層鋼筋網片,牆體鋼筋網片主要由豎筋和橫筋組成。豎筋的作用主要是承受水平荷載對牆體產生的拉應力,橫筋主要用來固定豎筋的位置並承受一定的剪力作用。在設置雙層鋼筋網片的牆體中,為了保證兩鋼筋網片的正確位置,通常應在兩片鋼筋網片之間設置撐鐵。
❸ 在這道題目里,為什麼受拉鋼筋不用單排配置,而是直接為雙排配置
配置單排鋼筋和雙排鋼筋是依據設計人員的經驗而定的
一般荷載較大的,首先選擇的雙排鋼筋配置
❹ 梁縱向受拉鋼筋是指什麼位置的鋼筋
是指在構件的長邊方向,通過力學計算在受力部位設置滿足承載力的鋼筋,來滿足結構強度和剛度的要求,通過力學計算在受力部位設置滿足承載力的鋼筋,來滿足結構強度和剛度的要求。常見的受彎梁下部或上部就是受力鋼筋,柱子中的受壓鋼筋等就是屬於縱向受力鋼筋。
(4)受拉鋼筋應該配置在什麼地位擴展閱讀:
相關規定
1、縱向受力鋼筋直徑d不宜小於12mm,宜選用直徑較粗的鋼筋,以減少縱向彎曲,防止縱筋過早壓屈,一般在12-32mm范圍內選用。
2、縱向受力鋼筋通常採用HRB335、HRB400級或RRB400E級鋼筋,不宜採用高強度鋼筋受壓,因為構件在破壞時,鋼筋應力最多隻能達到400N/m2。
3、鋼筋調直可採用機械調直和冷拉調直。當採用冷拉調直時,必須控制鋼筋的伸長率。對於HPB235級鋼筋的冷拉伸長率不宜大於4%;對於HRB335級、HRB400級和RRB400E級鋼筋的冷拉伸長率不宜大於1%。
4、全部縱向受壓鋼筋的配筋率p′不宜超過5%,也不應小於0.6%;當採用HRB400級、RRB400E級鋼筋時,全部縱向受壓鋼筋強度的配筋率不應小於0.5%。
5、縱向鋼筋應沿截面四周均勻布置,鋼筋凈距不應小於50mm,其中距亦不應大於300mm;矩形截面鋼筋根數不得少於4根,以便與箍筋形成剛性骨架;圓形截面鋼筋根數不宜少於8根
6、「橫向」指垂直構件方向。再說什麼是「縱向受力鋼筋」的受力情況:只有受拉、受壓兩種情況。縱向受力鋼筋和縱向受壓鋼筋的關系是:包含關系。另外還有橫向鋼筋,比如抗彎、剪、扭矩的箍筋;抗純剪的抗剪件等等。
❺ 受拉鋼筋是什麼意思
沒有什麼特殊意思。道理上說,所有混凝土(普通混凝土、預應力混凝土)里放內置的鋼筋,都是以其承受容拉力為目的的鋼筋。只在極少量特殊情況時,用鋼筋抗壓。實際上鋼筋在混凝土構件里的應力,是時刻在變化的,有可能某一時刻,某某鋼筋出現了壓應力,但是,幾乎全部的鋼筋是計算中用來承受拉力的。因為鋼筋的抗拉強度極高,比混凝土的抗拉強度高至200倍,而且能容易地被人們利用;當然,鋼筋的抗壓強度同樣高,卻不怎麼好利用,況且,人們早已有便宜的、穩定的、容易獲得的混凝土具備良好的抗壓能力可以利用。
規范中所指受拉鋼筋,是指經計算承受荷載產生拉力的鋼筋。按規范配置的構造鋼筋,不論是否會承受拉力,都不定名為受拉鋼筋。
❻ 縱向受拉鋼筋的配置不符合要求
(抄1)縱向受拉鋼筋的襲配筋率不應小於表4-4規定的數值:
表4-4框架梁縱向受拉鋼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2)框架梁梁端截面的底部與頂部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比值,除按照計算確定以外,一級抗震等級應不小於0.5;二、三級抗震等級應不小於0.3。
(3)沿梁全長頂面與底面至少應各配置兩根通長的縱向鋼筋,對於一、二級抗震等級,鋼筋直徑不應小於14mm,並且分別不應少於梁兩端頂面與底面縱向受力鋼筋中較大截面面積的1/4;對於三、四級抗震等級,鋼筋直徑應不小於12mm。
❼ 為何受拉鋼筋要設置錨固長度,請詳細一點,從原理講
先給你舉個例子, 你應該見過晾曬東西的繩子吧,那個繩子 是受拉的吧。那個繩子兩端內肯定 栓在什麼東西上的。容
這個你應該知道吧。
受拉鋼筋是一個受拉結構,和這個繩子比較類似,如果兩端不設置任何措施的話,鋼筋兩端沒有 固定的東西,它還怎麼去承受拉力呢。
如果鋼筋 在端部或者在 有錨固的地方,可以 用 錨固結構 把它給錨起來,就相當於栓上了。
如果什麼都沒有,只有混凝土,那就 伸進混凝土裡面,利用 鋼筋和混凝土之間的摩擦力來達到 「拴上」的效果。 伸的長度 有計算公式可以計算。參照《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不知道這么通俗的說 你明白了沒
❽ 梁中的受拉鋼筋配置的越多,其抗彎承載力就越高,這種說法是否正確為什麼
不對!鋼筋混凝土梁抗彎矩承載力是由兩部分組成的,即鋼筋達到流限砼達到抗壓強度極限兩者缺一不可.
❾ 配置在混凝土梁截面受拉區鋼筋的作用是什麼
配置在混凝土梁截面受拉區的鋼筋的作用是代替混凝土受拉。
鋼筋混凝土回梁承受的荷載較大時,梁的答受拉區會出現裂縫,在出現裂縫的截面處,受拉區混凝土退出工作,鋼筋可承擔幾乎全部的拉力。鋼筋混凝土梁能繼續承受荷載作用,直到受拉鋼筋的應力達到屈服強度,繼而截面受壓區的混凝土也被壓碎,梁才破壞。
鋼筋混凝土用鋼筋是指鋼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條或盤條狀鋼材,其外形分為光圓鋼筋和變形鋼筋兩種,交貨狀態為直條和盤圓兩種。
光圓鋼筋實際上就是普通低碳鋼的小圓鋼和盤圓。變形鋼筋是表面帶肋的鋼筋,通常帶有2道縱肋和沿長度方向均勻分布的橫肋。橫肋的外形為螺旋形、人字形、月牙形3種。
配置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按其作用可分為下列幾種:
1.受力筋—承受拉、壓應力的鋼筋。
2.箍筋—承受一部分斜拉應力,並固定受力筋的位置,多用於梁和柱內。
3.架立筋—用以固定梁內鋼箍的位置,構成梁內的鋼筋骨架。
4.分布筋—用於屋面板、樓板內,與板的受力筋垂直布置,將承受的重量均勻地傳給受力筋,並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以及抵抗熱脹冷縮所引起的溫度變形。
5.其它—因構件構造要求或施工安裝需要而配置的構造筋。如腰筋、預埋錨固筋、預應力筋,環等。
❿ 梁中為什麼配置受拉鋼筋 請用結構力學解析
梁來中鋼筋是受拉還是自受壓不能單從上部鋼筋還是下部鋼筋來判定。在有的情況下(負彎矩),梁的上部受拉,此時上部鋼筋則是主要受力鋼筋。而且在不同的工況下,是否是主要受力鋼筋也可能會隨之改變。
上部鋼筋支座處也是受拉的,中間受壓鋼筋作用不是很大,混凝土強度完全可以滿足要求,下部筋受拉主要承受荷載產生的彎矩。
一般情況下是上部鋼筋受壓,下部鋼筋受拉,也不是全部,比如挑梁就是上部受拉。
受壓 就是一對大小相同、方向相向的力同時作用在某物體(或桿件某截面)上,使這個物體(這個截面)維持平衡,這個物體(這個截面)就受壓。
受拉 就是一對大小相同、方向相背的力同時作用在某物體(或桿件某截面)上,使這個物體(這個截面)維持平衡,這個物體(這個截面)就受拉。
一般在梁中 上部鋼筋不受壓,靠砼截面的上面一部分受壓; 下部鋼筋受拉。上部的壓力合力與下部拉力合力組成力矩來抵抗荷載引起的彎矩,維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