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鋼筋綁扎 > 鋼筋配筋應該配多少的規范

鋼筋配筋應該配多少的規范

發布時間:2021-02-21 06:38:30

『壹』 構造鋼筋設置要求 >=450需要設置 具體配筋要求

一、配筋要來求:源
1.《梁平法施工圖制圖規則 11G101-1 P27》「5.梁側面縱向構造鋼筋或受扭鋼筋配置,該項為必注值。當梁腹板高度hw≥450mm時,需配置縱向構造鋼筋,所注規格與根數應符合規范規定。」
2.《梁側面縱向構造筋和拉筋 11G101-1 P87》「註:1.當hw≥450mm時,在梁的兩個側面應沿高度配置縱向構造筋;縱向構造鋼筋間距a≤200mm。」可見,當梁高在450mm的基礎上每增加200mm,相應就應該加設一道。
二、構造鋼筋的作用:
鋼筋混凝土結構中,按照構造需要設置的鋼筋,相對於受力鋼筋而言。構造鋼筋不承受主要的作用力,只起維護、拉結,分布作用。

『貳』 關於配筋的規范是什麼

樓板配筋看圖紙!定義就是幾級筋,直徑規格是多少!圖籍04G101-4!
板集中表注為內:板編號容,板厚,貫通縱筋,及標高高差
用直徑8mm或10mm的鋼筋100mm的距離放置,做好以後澆注。
前面的鋼筋的型號,後面的筋與筋之間的距離。
直徑8mm和直徑10mm的鋼筋交替布置,鋼筋間距100mm。通俗些說,就是第一根Φ8、第二根Φ10、第三根再Φ8、第四根再Φ10,就這樣兩種直徑的鋼筋交替布置,間距查圖紙。

『叄』 柱配筋原則 比如用多大鋼筋 幾根箍筋間距多少

兄弟,這要計算的,沒原則

『肆』 鋼筋配筋規范

樓板配筋看圖紙!定義就是幾級筋,直徑規格是多少!圖籍04G101-4!
板集中表注為:板編號,板厚,貫通縱筋,及標高高差
用直徑8mm或10mm的鋼筋100mm的距離放置,做好以後澆注。
前面的鋼筋的型號,後面的筋與筋之間的距離。
直徑8mm和直徑10mm的鋼筋交替布置,鋼筋間距100mm。通俗些說,就是第一根Φ8、第二根Φ10、第三根再Φ8、第四根再Φ10,就這樣兩種直徑的鋼筋交替布置,間距查圖紙!!!

『伍』 框架結構板的配筋有什麼規范要求

9 結構構件的基本規定

9.1 板
(Ⅰ)基本規定
9.1.1 混凝土板按下列原則進行計算:
1 兩對邊支承的板應按單向板計算;
2 四邊支承的板應按下列規定計算:
1)當長邊與短邊長度之比不大於2.0時,應按雙向板計算;
2)當長邊與短邊長度之比大於2.0,但小於3.0時,宜按雙向板計算;
3)當長邊與短邊長度之比不小於3.0時,宜按沿短邊方向受力的單向板計算,並應沿長邊方向布置構造鋼筋。

9.1.2 現澆混凝土板的尺寸宜符合下列規定:
1 板的跨厚比:鋼筋混凝土單向板不大於30,雙向板不大於40;無梁支承的有柱帽板不大於35,無梁支承的無柱帽板不大於30。預應力板可適當增加;當板的荷載、跨度較大時宜適當減小。
2 現澆鋼筋混凝土板的厚度不應小於表9.1.2規定的數值。

9.1.3 板中受力鋼筋的間距,當板厚不大於150mm時不宜大於200mm 當板厚大於150mm時不宜大於板厚的1.5倍,且不宜大於250mm。

9.1.4 採用分離式配筋的多跨板,板底鋼筋宜全部伸入支座;支座負彎矩鋼筋向跨內延伸的長度應根據負彎矩圖確定,並滿足鋼筋錨固的要求。
簡支板或連續板下部縱向受力鋼筋伸入支座的錨固長度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5倍,且宜伸過支座中心線。當連續板內溫度、收縮應力較大時,伸入支座的長度宜適當增加。

9.1.5 現澆混凝土空心樓板的體積空心率不宜大於50%。
採用箱型內孔時,頂板厚度不應小於肋間凈距的1/15且不應小於50mm。當底板配置受力鋼筋時,其厚度不應小於50mm。內孔間肋寬與內孔高度比不宜小於1/4,且肋寬不應小於60mm,對預應力板不應小於80mm。
採用管型內孔時,孔頂、孔底板厚均不應小於40mm,肋寬與內孔徑之比不宜小於1/5,且肋寬不應小於50mm,對預應力板不應小於60mm。

(Ⅱ)構造配筋
9.1.6 按簡支邊或非受力邊設計的現澆混凝土板,當與混凝土梁、牆整體澆築或嵌固在砌體牆內時,應設置板面構造鋼筋,並符合下列要求:
1 鋼筋直徑不宜小於8mm,間距不宜大於200mm,且單位寬度內的配筋面積不宜小於跨中相應方向板底鋼筋截面面積的1/3。與混凝土梁、混凝土牆整體澆築單向板的非受力方向,鋼筋截面面積尚不宜小於受力方向跨中板底鋼筋截面面積的1/3。
2 鋼筋從混凝土梁邊、柱邊、牆邊伸入板內的長度不宜小於l0/4,砌體牆支座處鋼筋伸入板邊的長度不宜小於l0/7,其中計算跨度l0對單向板按受力方向考慮,對雙向板按短邊方向考慮。
3 在樓板角部,宜沿兩個方向正交、斜向平行或放射狀布置附加鋼筋。
4 鋼筋應在梁內、牆內或柱內可靠錨固。

9.1.7 當按單向板設計時,應在垂直於受力的方向布置分布鋼筋,單位寬度上的配筋不宜小於單位寬度上的受力鋼筋的15%,且配筋率不宜小於0.15%;分布鋼筋直徑不宜小於6mm,間距不宜大於250mm;當集中荷載較大時,分布鋼筋的配筋面積尚應增加,且間距不宜大於200mm。
當有實踐經驗或可靠措施時,預制單向板的分布鋼筋可不受本條的限制。

9.1.8 在溫度、收縮應力較大的現澆板區域,應在板的表面雙向配置防裂構造鋼筋。配筋率均不宜小於0.10%,間距不宜大於200mm。防裂構造鋼筋可利用原有鋼筋貫通布置,也可另行設置鋼筋並與原有鋼筋按受拉鋼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邊構件中錨固。
樓板平面的瓶頸部位宜適當增加板厚和配筋。沿板的洞邊、凹角部位宜加配防裂構造鋼筋,並採取可靠的錨固措施。

9.1.9 混凝土厚板及卧置於地基上的基礎筏板,當板的厚度大於2m時,除應沿板的上、下表面布置的縱、橫方向鋼筋外,尚宜在板厚度不超過1m范圍內設置與板面平行的構造鋼筋網片,網片鋼筋直徑不宜小於12mm,縱橫方向的間距不宜大於300mm。

9.1.10 當混凝土板的厚度不小於150mm時,對板的無支承邊的端部,宜設置U形構造鋼筋並與板頂、板底的鋼筋搭接,搭接長度不宜小於U形構造鋼筋直徑的15倍且不宜小於200mm;
也可採用板面、板底鋼筋分別向下、上彎折搭接的形式。

(Ⅲ)板柱結構
9.1.11 混凝土板中配置抗沖切箍筋或彎起鋼筋時,應符合下列構造要求:
1 板的厚度不應小於150mm;
2 按計算所需的箍筋及相應的架立鋼筋應配置在與45°沖切破壞錐面相交的范圍內,且從集中荷載作用面或柱截面邊緣向外的分布長度不應小於1.5h0(圖9.1.11a);箍筋直徑不應小於6mm,且應做成封閉式,間距不應大於h0/3,且不應大於100m。

3 按計算所需彎起鋼筋的彎起角度可根據板的厚度在30°~45°之間選取;彎起鋼筋的傾斜段應與沖切破壞錐面相交(圖9.1.11b),其交點應在集中荷載作用面或柱截面邊緣以外(1/2~2/3)h的范圍內。彎起鋼筋直徑不宜小於12mm,且每一方向不宜少於3根。

9.1.12 板柱節點可採用帶柱帽或托板的結構形式。板柱節點的形狀、尺寸應包容45°的沖切破壞錐體,並應滿足受沖切承載力的要求。
柱帽的高度不應小於板的厚度h;托板的厚度不應小於h/4。
柱帽或托板在平面兩個方向上的尺寸均不宜小於同方向上柱截面寬度b與4h的和(圖9.1.12)。

『陸』 框架梁的箍筋如何配置《規范》有何要求

5 抗震設計時,梁端箍筋的加密區長度、箍筋最大間距和最小直徑應符合表6.3.2-2的要求;當梁端縱向鋼筋配筋率大於2%時,表中箍筋最小直徑應增大2mm。
6.3.4 抗震設計時,框架梁的箍筋尚應符合下列構造要求:

1 框架梁沿梁全長箍筋的面積配筋率應符合下列要求:

2 第一個箍筋應設置在距支座邊緣50mm處;

3 在箍筋加密區范圍內的箍筋肢距:一級不宜大於200mm和20倍箍筋直徑的較大值,二、三級不宜大於250mm和20倍箍筋直徑的較大值,四級不宜大於300mm;

4 箍筋應有135°彎鉤,彎鉤端頭直段長度不應小於10倍的箍筋直徑和75mm的較大值;

5 在縱向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的箍筋間距,鋼筋受拉時不應大於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5倍,且不應大於100mm;鋼筋受壓時不應大於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10倍,且不應大於200mm;

6 框架梁非加密區箍筋最大間距不宜大於加密區箍筋間距的2倍。

6.3.5 非抗震設計時,框架梁箍筋配筋構造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應沿梁全長設置箍筋;

2 截面高度大於800mm的梁,其箍筋直徑不宜小於8mm;其餘截面高度的梁不應小於6mm。在受力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箍筋直徑不應小於搭接鋼筋最大直徑的0.25倍。

3 箍筋間距不應大於表6.3.5的規定;在縱向受拉鋼筋的搭接長度范圍內,箍筋間距尚不應大於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5倍,且不應大於100mm;在縱向受壓鋼筋的搭接長度范圍內,箍筋間距尚不應大於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10倍,且不應大於200mm;

4 當梁的剪力設計值大於0.7ftbh0時,其箍筋面積配筋率應符合下式要求:

5 當梁中配有計算需要的縱向受壓鋼筋時,其箍筋配置尚應符合下列要求:

1)箍筋直徑不應小於縱向受壓鋼筋最大直徑的0.25倍;
2)箍筋應做成封閉式;
3)箍筋間距不應大於15d且不應大於400mm;當一層內的受壓鋼筋多於5根且直徑大於18mm時,箍筋間距不應大於10d(d為縱向受壓鋼筋的最小直徑);
4)當梁截面寬度大於400mm且一層內的縱向受壓鋼筋多於3根時,或當梁截面寬度不大於400mm但一層內的縱向受壓鋼筋多於4根時,應設置復合箍筋。

『柒』 構造鋼筋設置要求 >=450,需要設置具體配筋要求是多少

一、配筋要求:
1.《梁平法施工圖制圖規則 11G101-1 P27》「5.梁側面縱向構造鋼版筋或受扭鋼筋配置,該項為權必注值。當梁腹板高度hw≥450mm時,需配置縱向構造鋼筋,所注規格與根數應符合規范規定。」
2.《梁側面縱向構造筋和拉筋 11G101-1 P87》「註:1.當hw≥450mm時,在梁的兩個側面應沿高度配置縱向構造筋;縱向構造鋼筋間距a≤200mm。」可見,當梁高在450mm的基礎上每增加200mm,相應就應該加設一道。
二、構造鋼筋的作用:
鋼筋混凝土結構中,按照構造需要設置的鋼筋,相對於受力鋼筋而言。構造鋼筋不承受主要的作用力,只起維護、拉結,分布作用。

閱讀全文

與鋼筋配筋應該配多少的規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鋼構怎麼做門 瀏覽:215
口碑好的不銹鋼門窗多少錢 瀏覽:469
6寸蛋糕模具容量是多少錢 瀏覽:520
鋼筋網加固牆體門窗洞口如何施工 瀏覽:15
鋁合金怎麼拋亮光和啞光 瀏覽:572
鋼構樓梯兩邊怎麼切角的 瀏覽:876
345e板材需要什麼焊接材料 瀏覽:699
鋼鐵俠復仇者聯盟有什麼關系 瀏覽:803
方管桁架設計 瀏覽:994
焊管會凍裂嗎 瀏覽:706
房頂用多少鋼筋 瀏覽:91
碳鋼軸承為什麼這么沉 瀏覽:100
模具製造如何當老闆 瀏覽:176
離合金窗什麼樣的離好怎麼樣的 瀏覽:292
混凝土地坪鋼筋套什麼定額 瀏覽:295
如何做能印出圖案的模具 瀏覽:294
模具廠電腦繪圖干什麼的 瀏覽:10
dn15鋼管的壁厚是的多少 瀏覽:553
干模具工資多少 瀏覽:854
不銹鋼板多少錢一噸316l 瀏覽: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