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管道支架計算
無需計算,安裝要求:
1、平支架安裝高度:4米樓層以下支架離地面1.5~1.8m,以1.65米為宜內。如起過容4米樓層,則按比例均布。
2、管道卡碼螺栓處露以2~5個螺距為宜,並應安裝平介子,緊固螺母。
3、支架必須先油漆後安裝,按規定應二遍防銹漆,外加二遍面漆。
4、支架所有孔必須採用鑽孔,不得使用氣割開孔。
5、膨脹螺栓的深度應充分考慮到批盪層的厚度。
6、提倡使用共用支架。對大面積使用的一些支架宜先做樣板,以點帶面。
7、管道支架的水平度、垂直度以±1毫米/米誤差為宜。
8、支架底板如採用角鋼代替時應採用比主型材大一號角鋼並旋轉90°安裝。
管道支架作用:
1、承受管道的自重,並使管道的自重應力的允許的圍內。
2、增加管子的剛度,避免過大的撓度和振動。
3、控制管系熱位移的大小和方向,保證管道和與之接連設備的安全運行。
按支架的材料可分為鋼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磚木結構等。
㈡ 建築工地上樓層內支模用鋼管腳手架、扣件等怎樣計算數量要詳細公式,假設層高為3.3米。
一般按每平米一根站桿,就足夠了。扣件一般每平米7個也就夠了。
㈢ 管道支架怎麼計算
支架的個數=某規格的管道長度/該規格管道支架的間距(計算的得數有小數就進1取整數)。
先按專管徑屬的大小確定支架的距離,根據管道距牆面距離加管道外徑加安裝管卡距離算支架長度,立管支架等於支架長度乘3算出一個支架的型鋼長度乘支架數量。吊式的干管支架等於支架長度加吊筋長度,算出一個吊架長度乘吊架數量。
(3)鋼管內架的高度怎麼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管道支吊架設計與管道布置設計應平行交叉進行,如果等管道布置圖結束後再設計管道支吊架,將會延誤設備的條件,以及延誤土建專業出圖,勢必延長建設進度,而且管道支吊架設計與配管也不能同步完成,影響投產日期。
因此管道支吊架設計環節合理組織應視為非常重要的方法問題,管道支吊架的設計安排與配管工作之間進度配合的關系。
㈣ 如何計算建築腳手架的內架和外架鋼管、扣件的使用量
在裝修當中的鋼管和扣件的用量需要提前知道的。以Φ48鋼管為例計算,長桿平均長度取專5米。包括瀝屬乾和縱向水平桿還有剪刀撐,小橫桿平均長度取立桿橫距+0.5m,所以鋼管用量和使用按照非常嚴格的計算方法計算的,還有扣件的用量也是要仔細的去計算的。
㈤ 腳手架的方量怎麼計算
1、外腳手架—按外牆面垂直投形面積計算。
長度:外牆外包線。
高度:挑檐——設計室外地坪至檐口屋面板面。
女兒牆——設計室外地坪至女兒牆壓頂面。
2、里腳手架
⑴內牆砌築里腳手架、粉刷腳手架—凈長×凈高。
⑵圍牆(砌築腳手架、粉刷腳手架)。
長度:圍牆中心線。
高度:設計室外地坪至圍牆頂。
3、滿堂腳手架—按室內地面凈面積(凈長×凈寬)計算,不扣除柱、附牆垛所佔面積。
腳手架是為了保證各施工過程順利進行而搭設的工作平台。按搭設的位置分為外腳手架、里腳手架;按材料不同可分為木腳手架、竹腳手架、鋼管腳手架;按構造形式分為立桿式腳手架、橋式腳手架、門式腳手架、懸吊式腳手架、掛式腳手架、挑式腳手架、爬式腳手架。
不同類型的工程施工選用不同用途的腳手架。橋梁支撐架使用碗扣腳手架的居多,也有使用門式腳手架的。主體結構施工落地腳手架使用扣件腳手架的居多,腳手架立桿的縱距一般為1.2~1.8m;橫距一般為0.9~1.5m。
腳手架與一般結構相比,其工作條件具有以下特點:
1、所受荷載變異性較大;
2、扣件連接節點屬於半剛性,且節點剛性大小與扣件質量、安裝質量有關,節點性能 存在較大變異;
3、腳手架結構、構件存在初始缺陷,如桿件的初彎曲、銹蝕,搭設尺寸誤差、受荷偏心 等均較大;
4、與牆的連接點,對腳手架的約束性變異較大。 對以上問題的研究缺乏系統積累和統計資料,不具備獨立進行概率分析的條件,故對結構抗力乘以小於1的調整系數其值系通過與以往採用的安全系數進行校準確定。因此,本規范採用的設計方法在實質上是屬於半概率、半經驗的。腳手架滿足本規范規定的構造要求是設計計算的基本條件
㈥ 腳手架怎麼計算
1、綜合腳手架工程量,按建築物的總建築面積以m2計算。
2、外腳手架及建築物垂直封閉工程量按外牆外邊線長度,乘以室外地坪至外牆頂高度以m2計算,突出牆外面寬度在24cm以內的牆垛,附牆煙囪等不展開計算腳手架工程量,超過24cm以外時按圖示尺寸展開計算,並入外腳手架工程量之內。不扣除門窗洞口,空圈等所佔的面積。
3、滿堂腳手架工程量按室內凈面積以m2計算,其高度在3.60~5.20m之間時,計算基本層,超過5.20m時,每增加1.20m按增加一層計算。
(6)鋼管內架的高度怎麼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不同類型的工程施工選用不同用途的腳手架。橋梁支撐架使用碗扣腳手架的居多,也有使用門式腳手架的。主體結構施工落地腳手架使用扣件腳手架的居多,腳手架立桿的縱距一般為1.2~1.8m;橫距一般為0.9~1.5m。
腳手架與一般結構相比,其工作條件具有以下特點:
1、所受荷載變異性較大;
2、扣件連接節點屬於半剛性,且節點剛性大小與扣件質量、安裝質量有關,節點性能 存在較大變異;
3、腳手架結構、構件存在初始缺陷,如桿件的初彎曲、銹蝕,搭設尺寸誤差、受荷偏心 等均較大;
4、與牆的連接點,對腳手架的約束性變異較大。 對以上問題的研究缺乏系統積累和統計資料,不具備獨立進行概率分析的條件,故對結構抗力乘以小於1的調整系數其值系通過與以往採用的安全系數進行校準確定。因此,本規范採用的設計方法在實質上是屬於半概率、半經驗的。腳手架滿足本規范規定的構造要求是設計計算的基本條件。
㈦ 雙排落地式鋼管腳手架怎麼計算
鋼管腳手架的計算參照《建築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
計算的腳手架為雙排腳手架,搭設高度為18.6米,立桿採用單立管。
搭設尺寸為:立桿的縱距1.20米,立桿的橫距1.05米,立桿的步距1.20米。
採用的鋼管類型為 48×3.5,連牆件採用2步2跨,豎向間距2.40米,水平間距2.40米。
施工均布荷載為3.0kN/m2,同時施工2層,腳手板共鋪設4層。
一、大橫桿的計算:
大橫桿按照三跨連續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大橫桿在小橫桿的上面。
按照大橫桿上面的腳手板和活荷載作為均布荷載計算大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
1.均布荷載值計算
大橫桿的自重標准值 P1=0.038kN/m
腳手板的荷載標准值 P2=0.150×1.050/3=0.052kN/m
活荷載標准值 Q=3.000×1.050/3=1.050kN/m
靜荷載的計算值 q1=1.2×0.038+1.2×0.052=0.109kN/m
活荷載的計算值 q2=1.4×1.050=1.470kN/m
大橫桿計算荷載組合簡圖(跨中最大彎矩和跨中最大撓度)
大橫桿計算荷載組合簡圖(支座最大彎矩)
2.強度計算
最大彎矩考慮為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彎矩
跨中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跨中最大彎矩為
M1=(0.08×0.109+0.10×1.470)×1.2002=0.224kN.m
支座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支座最大彎矩為
M2=-(0.10×0.109+0.117×1.470)×1.2002=-0.263kN.m
我們選擇支座彎矩和跨中彎矩的最大值進行強度驗算:
=0.263×106/5080.0=51.845N/mm2
大橫桿的計算強度小於205.0N/mm2,滿足要求!
3.撓度計算
最大撓度考慮為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撓度
計算公式如下:
靜荷載標准值q1=0.038+0.052=0.091kN/m
活荷載標准值q2=1.050kN/m
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最大撓度
V=(0.677×0.091+0.990×1.050)×1200.04/(100×2.06×105×121900.0)=0.909mm
大橫桿的最大撓度小於1200.0/150與10mm,滿足要求!
二、小橫桿的計算:
小橫桿按照簡支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大橫桿在小橫桿的上面。
用大橫桿支座的最大反力計算值,在最不利荷載布置下計算小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
1.荷載值計算
大橫桿的自重標准值 P1=0.038×1.200=0.046kN
腳手板的荷載標准值 P2=0.150×1.050×1.200/3=0.063kN
活荷載標准值 Q=3.000×1.050×1.200/3=1.260kN
荷載的計算值 P=1.2×0.046+1.2×0.063+1.4×1.260=1.895kN
小橫桿計算簡圖
2.強度計算
最大彎矩考慮為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
均布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1.2×0.038)×1.0502/8+1.895×1.050/3=0.670kN.m
=0.670×106/5080.0=131.804N/mm2
小橫桿的計算強度小於205.0N/mm2,滿足要求!
3.撓度計算
最大撓度考慮為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撓度和
均布荷載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載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引起的最大撓度
V1=5.0×0.038×1050.004/(384×2.060×105×121900.000)=0.02mm
集中荷載標准值P=0.046+0.063+1.260=1.369kN
集中荷載標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撓度
V2=1369.080×1050.0×(3×1050.02-4×1050.02/9)/(72×2.06×105×121900.0)=2.240mm
最大撓度和
V=V1+V2=2.264mm
小橫桿的最大撓度小於1050.0/150與10mm,滿足要求!
三、扣件抗滑力的計算: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范5.2.5):
R ≤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8.0kN;
R ——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
1.荷載值計算
橫桿的自重標准值 P1=0.038×1.050=0.046kN
腳手板的荷載標准值 P2=0.150×1.050×1.200/2=0.095kN
活荷載標准值 Q=3.000×1.050×1.200/2=1.890kN
荷載的計算值 R=1.2×0.046+1.2×0.095+1.4×1.890=2.815kN
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
當直角扣件的擰緊力矩達40--65N.m時,試驗表明:單扣件在12kN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8.0kN;
雙扣件在20kN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12.0kN。
四、腳手架荷載標准值:
作用於腳手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
靜荷載標准值包括以下內容:
(1)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准值(kN/m);本例為0.1489
NG1 = 0.149×18.600=2.770kN
(2)腳手板的自重標准值(kN/m2);本例採用竹笆片腳手板,標准值為0.15
NG2 = 0.150×4×1.200×(1.050+0.300)/2=0.486kN
(3)欄桿與擋腳手板自重標准值(kN/m);本例採用欄桿、竹笆片腳手板擋板,標准值為0.15
NG3 = 0.150×1.200×4/2=0.360kN
(4)吊掛的安全設施荷載,包括安全網(kN/m2);0.010
NG4 = 0.010×1.200×1.050/2=0.006kN
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准值 NG = NG1+NG2+NG3+NG4 = 3.622kN。
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准值產生的軸向力總和,內、外立桿按一縱距內施工荷載總和的1/2取值。
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准值 NQ = 3.000×2×1.200×1.050/2=3.780kN
風荷載標准值應按照以下公式計算
其中 W0 —— 基本風壓(kN/m2),按照《建築結構荷載規范》(GBJ9)的規定採用:W0 = 0.550
Uz —— 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按照《建築結構荷載規范》(GBJ9)的規定採用:Uz = 1.670
Us —— 風荷載體型系數:Us = 1.200
經計算得到,風荷載標准值Wk = 0.7×0.550×1.670×1.200 = 0.772kN/m2。
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2NG + 0.85×1.4NQ
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2NG + 1.4NQ
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立桿段彎矩 MW計算公式
MW = 0.85×1.4Wklah2/10
其中 Wk —— 風荷載基本風壓值(kN/m2);
la —— 立桿的縱距 (m);
h —— 立桿的步距 (m)。
五、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其中 N ——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N=9.64kN;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0/i 的結果查表得到0.39;
i ——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i=1.58cm;
l0 —— 計算長度 (m),由公式 l0 = kuh 確定,l0=2.08m;
k ——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1.155;
u —— 計算長度系數,由腳手架的高度確定,u=1.50;
A —— 立桿凈截面面積,A=4.89cm2;
W —— 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W=5.08cm3;
—— 鋼管立桿受壓強度計算值 (N/mm2);經計算得到 = 50.38
[f] ——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 205.00N/mm2;
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 [f],滿足要求!
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其中 N ——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N=8.84kN;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0/i 的結果查表得到0.39;
i ——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i=1.58cm;
l0 —— 計算長度 (m),由公式 l0 = kuh 確定,l0=2.08m;
k ——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1.155;
u —— 計算長度系數,由腳手架的高度確定;u = 1.50
A —— 立桿凈截面面積,A=4.89cm2;
W —— 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W=5.08cm3;
MW —— 計算立桿段由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彎矩,MW = 0.159kN.m;
—— 鋼管立桿受壓強度計算值 (N/mm2);經計算得到 = 77.46
[f] ——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 205.00N/mm2;
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 [f],滿足要求!
六、最大搭設高度的計算:
不考慮風荷載時,採用單立管的敞開式、全封閉和半封閉的腳手架可搭設高度按照下式計算:
其中 NG2K —— 構配件自重標准值產生的軸向力,NG2K = 0.852kN;
NQ —— 活荷載標准值,NQ = 3.780kN;
gk —— 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准值,gk = 0.149kN/m;
經計算得到,不考慮風荷載時,按照穩定性計算的搭設高度 Hs = 184.147米。
腳手架搭設高度 Hs等於或大於26米,按照下式調整且不超過50米:
經計算得到,不考慮風荷載時,腳手架搭設高度限值 [H] = 50.000米。
考慮風荷載時,採用單立管的敞開式、全封閉和半封閉的腳手架可搭設高度按照下式計算:
其中 NG2K —— 構配件自重標准值產生的軸向力,NG2K = 0.852kN;
NQ —— 活荷載標准值,NQ = 3.780kN;
gk —— 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准值,gk = 0.149kN/m;
Mwk —— 計算立桿段由風荷載標准值產生的彎矩,Mwk = 0.133kN.m;
經計算得到,考慮風荷載時,按照穩定性計算的搭設高度 Hs = 155.151米。
腳手架搭設高度 Hs等於或大於26米,按照下式調整且不超過50米:
經計算得到,考慮風荷載時,腳手架搭設高度限值 [H] = 50.000米。
七、連牆件的計算:
連牆件的軸向力計算值應按照下式計算:
Nl = Nlw + No
其中 Nlw —— 風荷載產生的連牆件軸向力設計值(kN),應按照下式計算:
Nlw = 1.4 × wk × Aw
wk —— 風荷載基本風壓值,wk = 0.772kN/m2;
Aw —— 每個連牆件的覆蓋面積內腳手架外側的迎風面積,Aw = 2.40×2.40 = 5.760m2;
No —— 連牆件約束腳手架平面外變形所產生的軸向力(kN);No = 5.000
經計算得到 Nlw = 6.222kN,連牆件軸向力計算值 Nl = 11.222kN
連牆件軸向力設計值 Nf = A[f]
其中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i=30.00/1.58的結果查表得到 =0.95;
A = 4.89cm2;[f] = 205.00N/mm2。
經過計算得到 Nf = 95.411kN
Nf>Nl,連牆件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
連牆件採用扣件與牆體連接。
經過計算得到 Nl = 11.222kN大於扣件的抗滑力8.0kN,不滿足要求!
連牆件扣件連接示意圖
八、立桿的地基承載力計算:
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應滿足下式的要求
p ≤ fg
其中 p —— 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 (N/mm2),p = N/A;p = 38.55
N —— 上部結構傳至基礎頂面的軸向力設計值 (kN);N = 9.64
A —— 基礎底面面積 (m2);A = 0.25
fg —— 地基承載力設計值 (N/mm2);fg = 68.00
地基承載力設計值應按下式計算
fg = kc × fgk
其中 kc —— 腳手架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kc = 0.40
fgk —— 地基承載力標准值;fgk = 170.00
地基承載力的計算滿足要求!
㈧ 木工滿堂架鋼管的計算方法是什麼
滿堂式鋼管支架工程量按支架現澆項目的水平投影面積乘以支架高度以立方米計算,不扣回除垛,柱所佔的面答積。
另:滿堂腳手架按搭設的水平投影面積計算,不扣除垛,柱所佔的面積。滿堂腳手架高度以設計層高計算,高度在3.6m至5.2m時,按滿堂腳手架基本層計算。高度在5.2以上時,每增加1.2m,按增加一層計算,增加高度在0.6m以內時捨去不計。
例:設計層高為9.2m時,其增加層數為:
(9.2-5.2)/1.2=3(層),餘0.4m捨去不計。
㈨ 木工滿堂架鋼管的計算方法
滿堂式鋼管支架工程量按支架現澆項目的水平投影面積乘以支架高度以立版方米計算,權不扣除垛,柱所佔的面積。
另:滿堂腳手架按搭設的水平投影面積計算,不扣除垛,柱所佔的面積。滿堂腳手架高度以設計層高計算,高度在3.6m至5.2m時,按滿堂腳手架基本層計算。高度在5.2以上時,每增加1.2m,按增加一層計算,增加高度在0.6m以內時捨去不計。
例:設計層高為9.2m時,其增加層數為:
(9.2-5.2)/1.2=3(層),餘0.4m捨去不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