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搭大棚怎麼搭的
一、大棚構建
(一)棚架類型和結構。塑料大棚的類型結構有很多種。目前推廣應用最多的有裝配式鍍鋅薄壁鋼管型(簡稱鋼管大棚)和竹木圓拱型大棚兩種。主要用於番茄、甜(辣)椒、茄子、黃瓜等夏菜的春季早熟栽培和冬延後栽培,以及育苗、雜交制種等。還有一種竹架小棚,常單獨或與大棚配合(即大棚套小棚),用於冬春季茄、瓜類蔬菜育苗和春季早熟栽培。
鋼管大棚有兩種規格:一種是中心高2.2米、寬跨度4.5米,長20米,面積90平方米;另一種是中心高2.5米,寬6米,長30米,面積180平方米。使用壽命一般為15年。
為了降低生產成本,還可採用竹架大棚。棚架以毛竹或小圓木為材料搭成,高2米左右,寬4—5米,一般使用壽命為3年。
(二)覆蓋材料:大棚覆蓋材料有以下幾種:
1、普通膜:以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為原料,膜厚0.1毫米,無色透明。使用壽命約為半年。
2、多功能長壽膜:是在聚乙烯吹塑過程中加入適量的防老化料和表面活性劑製成。浙江省新光塑料廠生產的多功能膜,寬幅7.5米、厚0.06毫米,使用壽命比普通膜長一倍,夜間棚溫比其他材料高1—2℃。而且膜不易結水滴,覆蓋效果好,成本低、效益高。
3、草被、草扇:用稻草紡織而成,保溫性能好,是夜間保溫材料。
4、聚乙烯高發泡軟片:是白色多氣泡的塑料軟片,寬1米、厚0.4—0.5厘米,質輕能捲起,保溫性與草被相近。
5、無紡布:為一種滌綸長絲,不經織紡的布狀物。分黑、白兩種,並有不同的密度和厚度,常用規格50克/
② 黃瓜架子怎樣搭最好
在給黃瓜搭架子之前,需要准備一些竹竿,和一些比較結實的繩子。如果說沒有竹竿的話,也可以使用塑料管、鋼管等東西,都可以用來搭架使用洞沒啟。方法如下:
1、人字形架:首先取兩根差不多長的竹子,將它們的一端固定在一起。然後將另一端分開一定角度,定植在黃瓜苗的附近。中間的位置再放一根長桿,目的是為了更牢固。再重復上面的步驟,多弄幾個,這種搭架子的方法,非常適用在庭院中、樓頂或者是在陽台上。
2、其他方法:在每一墩黃瓜跟前插上一根竹竿,只有第一根和第二根竹竿是平行的,其餘的讓每一根竹竿都是斜插跨越中察中間的一墩黃瓜苗,和第三墩黃瓜苗跟前的竹竿交叉,以此類推,所有的竹竿都交叉成一個個的菱形。到最後只剩下一根竹竿兒的時候,沒有辦法交叉,想辦法能固定住就行了。
注意事項
給黃瓜搭建架子,最不能忽視的一方面就是牢固性,因為黃瓜會逐漸的長大,再加上數量也很多,如果固定不好很容易壓塌的。
搭建黃瓜架子的過程中,要注意支架和黃瓜藤之間的距離,以免直接插入黃瓜根莖處,導致根部受損,且支架搭建好後,要牽|黃瓜藤纏繞在支架上,初期用布條固定,等待瓜藤適應支架後,可以將布套納如解開。
③ 蔬菜大棚的搭建方法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大棚已經形成了一定的需求產業。這樣就能滿足人們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想吃的蔬菜,那麼蔬菜大棚的修建問題就是我們在這討論要具體說明的。
工具/原料
土地 塑料布、鋼材、鐵絲
方法/步驟
我們不管設計什麼首先就是必須有一個規劃,當然我們建造蔬菜大棚也是的,我們一定要先規劃好自己想達到一個怎麼樣的產出,然後需要規劃多少畝的土地,當做好了這些准備工作之後我們可以根據具體需求購買建造大棚所必要的材料了。當做好以上的准備工作之後可以開始著手建造蔬菜大棚了:第一,根據具體的規劃(例如我們建一個南北通向,有利於通風,寬度為5米,長為30米的一個蔬菜大棚)搭建鋼材,其中鋼材的搭建之間的距離不能太遠,一般我們選擇2米的距離搭建一條鋼材,並且橫向中間也需要每個1.5米左右搭建一根鋼管作為支撐,
第二,其實建造蔬菜大棚的重點工作是在建造鋼材構架上面,我們按照上面的第一步建造好了之後,就是固定這些鋼架,這里我建議用轉化頭和鐵絲擰固,另外在處理鐵絲頭的時候一定要認真注意,防止出現刮傷刮破人或者塑料布,並且在綁定這些固定鋼管的時候最好是採用三角形的綁定方法,因為我們知道三角形具有穩定性如圖(3),在我們使用過程中能抵抗一定的壓力或者外界的一些惡劣氣候。
最後,最後一步也是需要認真仔細的,就是蓋上棚膜(這里我們用的是塑料布),首先我們需要從兩邊把塑料布給搭上,然後在兩邊挖出0.2米左右的溝,把兩邊伸出的塑料布埋起來固定棚膜,並且在每隔大約六到八米的地方搭上棚錨防止大風造成棚膜破損。做好上面的步驟之後蔬菜大棚已經基本修建好了,最後在兩端裝上門就行,例如圖(4)所示。蔬菜大棚的修建整體是相對簡單的,重點是規劃好,希望打算修建的朋友多實地考察。
注意事項
大風、冰雹、惡劣天氣
考慮通風
④ 蔬菜大棚的搭建方法
搭建蔬菜大棚要注意材質的選擇,一般搭建竹木大棚時,要將竹子彎曲成拱形,並將兩端插入厚土中,然後覆蓋塑料薄膜,搭建水泥大棚時,要用混凝土搭建造拱形架,然後組裝,而鋼構式大棚則應該將鋼架組裝完成,然後覆蓋保暖性好的塑料膜。
1、竹木結構
搭建竹木結構的蔬菜大棚時,首先要根據土地面積決定竹子數量,一般每兩根竹子之間間隔一米,將竹子准備好以後,可以將其兩端削尖,然後同時插入土地的兩側,使竹子彎曲呈拱形,最後向竹子上方覆蓋塑料薄,並使用泥土將到達地面的塑料膜覆蓋。
2、水泥結構
搭建水泥結構的蔬菜大棚時,要將混凝土裝入拱形的模具中,等待混凝土晾乾後,拱形支架就完成了,然後將拱形支架的兩端分別埋入田地的兩側,使其直立,最後蓋上塑料膜即可。
3、鋼構式大棚
搭建鋼構式大棚時,要利用電焊技術將鋼管焊接成拱形,然後將其插入土壤的兩側,並使用土壤掩埋固定,最後向搭建好的支架上覆蓋薄膜即可。而且鋼構式大棚較為牢固,且使用年限較長。
4、注意事項
在大棚搭建完畢後,要將田間的廢棄材料清理干凈,以免影響蔬菜的生長,而且要檢查一次大棚的牢固性,避免在使用的過程中大棚散架,導致蔬菜死亡,影響產量。
⑤ 大棚的搭建方法
要點一:選址。與建造有立柱蔬菜大棚相比較,無立柱蔬菜大棚選址同樣要求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光照條件優良。區別之處,無立柱蔬菜大棚的南北跨度以12米為宜,若過小,必然加大鋼架的拱度,鋼架拱度加大,反而不利於人工拉放草苫或給卷簾機上卷草苫增加難度。若超過12米,鋼架拱度小,會產生諸多不利影響,一是大棚棚面採光受影響,太陽光照入射量少,棚溫提高慢,蔬菜生長易受影響;二是鋼架拱度小,遇到大雪天氣,棚面積雪過多,易出險情;三是無立柱蔬菜大棚的跨度越大,對鋼架的承載力要求就越大,投入的建造成本也就高。
要點二:牆體的建造。實踐證明,無立柱蔬菜大棚對牆體的建造要求更高,這是因為其整個棚面均採用鋼架支撐,一般3—3.5米一架鋼架,鋼架上端通過後砌柱子與後牆相連,其總體的重量明顯比有立柱蔬菜大棚的竹竿骨架重量要重。因此,我們建議建棚戶,牆底先用推土機壓實(南北寬度要求在6-8米),以防地基下沉。然後,再用挖掘機上土,並且每上70厘米厚的鬆土,就用挖掘機來回滾壓2—3次。後牆的高度以4.5米為宜,最後把牆頂壓實。另外注意,用挖掘機切棚牆時,要有一定的傾斜度,上窄下寬,傾斜度在6-10度為宜。
要點三:上鋼架。為了提高無立柱蔬菜大棚的抗壓力,在建造時要求,棚內需添加兩排立柱,分別是後砌立柱 (也就有立柱蔬菜大棚中的第一排立柱)和前排立柱。建議菜農,在埋設立柱前,需先用挖掘機對棚底進行平整,然後再大水漫灌,以防埋好立柱時下沉。後砌立柱選用高5.5米的加重立柱 (下埋50厘米),前排立柱選用2米普通立柱即可。按照有立柱蔬菜大棚的立柱埋設方法,將這兩排立柱安裝好後,便可上鋼架。
其方法為:
1.在東西牆的中部(東西向)拉一條鋼絲,並打地錨,以此作為上鋼架的標准線。
2.需7—8個成年人合力將鋼架拉上預定位置,而後,一人用鐵絲將鋼架捆綁在標准線上,以防倒伏。
3.站在大棚後牆頂部的一人再將鋼架的上端捆綁在後砌柱子上,注意鐵絲頭要向下彎,以避免扎壞後屋面上的薄膜。而站在大棚前臉處的兩人,除了將鋼架固定在前排立柱上外,還應糾正好鋼架的上下方向,從而使鋼架保持上下一致。
要點四:拉棚面鋼絲。與有立柱蔬菜大棚相比較,無立柱的蔬菜大棚要求棚面鋼絲更密集些,以增加其抗壓能力。專家提倡,大棚放風膜下的鋼絲排布距離為15厘米左右,因為白天大棚草苫捲起後,草苫均集中在該處,所以該處鋼絲間距比棚面鋼絲間距(20—30厘米)要小。注意:棚面上的所有鋼絲均要用鐵絲固定在每一鋼架上,以此來增強鋼架的牢固性。
另外,棚室的最南端要多拉一條鋼絲,以備方便安裝托膜竹。
要點五:上托膜竹。為增強棚面承載力,保護棚膜,托膜竹可選用實心竹竿,且每排上下各一根(竹竿粗頭朝外,細頭對接),棚室每間安裝5排托膜竹為宜。托膜竹的下端可通過兩根鋼絲將其夾住、固定,其它的部分應一一用鐵絲捆綁在棚面鋼絲上。
⑥ 黃瓜架子簡單的搭法
在給黃瓜搭架子之前,需要准備一些竹竿,和一些比較結實的繩子。如果說沒有竹竿的話,也可以使用塑料管、鋼管等東西,都可以用來搭架使用。
⑦ 蔬菜大棚的建設方法
蔬菜大棚一般有幾種:
1、竹子大棚:跨度小,高度不夠,造價便宜,可使用4年,薄膜使用18個月,每畝造價(所有物件):9000-11000元;
2、水泥柱鋼架大棚:柱子用水泥柱,橫梁用角鋼,拱用竹子,可根據需要調節跨度和高度,4年換一次拱,每畝造價(所有物件):12000-16000元;
3、水泥拱大棚:用水泥澆築拱搭建成的大棚,固定寬度和高度,可以使用10年以上,每畝造價(所有物件):15000-18000元;
4、鋼管拱大棚:用鋼管拱直接搭建大棚,可根據需要調節跨度和高度,可以使用8年,每畝造價(所有物件):14000-18000元;
5、鋼架大棚:用角鋼、水槽、鋼管等搭建的大棚,可根據需要調節跨度和高度,8年以後開始維護,可以使用15年左右,每畝造價(所有物件):38000-45000元;
6、玻璃大棚:用角鋼、玻璃等搭建的大棚,可以使用8年,8年後開始維護,可以使用20年,每畝造價78000-86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