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液壓管接頭製作工藝
液壓油管有很多種,英制、公制、美製接頭。你如果不懂的話,最好是按照客戶帶來的樣子找接頭,那樣應該會好點。主要設備是混煉機、擠出機、纏繞機或編織機、硫化設備,有壓延機更好。 主要原料是耐油橡膠,如丁(月青)(括弧內為一個字)膠、天然膠及碳黑等大量橡膠助劑,另一種主要原料是鍍銅鋼絲或鍍銅鋼絲繩。 總之,製造液壓油管使用設備多、原料種類多,生產工藝復雜。但近年來以塑料或熱塑性彈性體為主要原料的液壓油管生產工藝能適當簡化,可原料價高,市場仍以橡膠原料為主。
高壓膠管液壓管接頭的製作流程;
1、用混煉機按配方混煉出內層膠、中層膠和外層膠; 用擠出機擠出內層油管,包覆在塗了脫模劑的軟芯或硬芯上(液氮冷凍法也可不用管芯)
2、壓延機壓成中層膠薄片,加隔離劑收卷並按工藝要求裁成規定寬度
3、將含管芯內層油管在纏繞機或編織機上纏繞或編織肆州旁上鍍銅鋼絲跡嘩或鍍銅鋼絲繩,同時在纏繞機或編織機將中層膠薄片同步纏繞在每兩層鍍銅鋼絲或鍍銅鋼絲繩間,纏繞鋼絲起頭和結尾處綁扎(有些早期纏繞機需預先將鍍銅鋼絲進行預應力定型處理)
4、再次在擠出機上包覆上外層膠,然後再包纏鉛或裂橡布硫化保護層
5、通過硫化罐或鹽浴硫化
6、最後拆去硫化保護層,抽出管芯,扣壓上管接頭,抽樣打壓檢驗。
總之,製造高壓油管使用設備多、原料種類多,生產工藝復雜。但近年來以塑料或熱塑性彈性體為主要原料的液壓油管生產工藝可適當簡化,但原料價高,仍以橡膠原料為主。
② 液壓油管如何壓合
說的是液壓膠管的壓合嗎?有專門的扣管機,扣管機的主體是一個環形油缸,通過模具強制膠管上的套管收縮變形,這個動作叫扣壓。
液壓膠管兩端要扣壓管接頭,管接頭分為芯頭、螺帽、套管三部分,尺寸都要符合某種標准。
將膠管扒皮(露出鋼絲層)之後,將三個零件裝好,然後用皮錘將芯頭敲入膠管中,敲到位。然後在扣管機上安裝相應的夾緊模具,通常是一個環形模具分為八部分,一片一片裝好,再把膠管插進去,開動扣管機,開始壓緊,壓到額定壓力,維持2-3秒,就可以了。可以用卡尺檢驗一下扣好的尺寸,看看是否到位。
③ 液壓管壓管機使用方法流程
1、操作祥好人員必須按工藝規程操作。
2、機器停止使用後,必須切斷電源。
3、調換模具時,一定在停機後進行。
4、模具座與模具結合面應保持清潔,不得有金屬屑等硬物。
5、開機前在模座斜面上注入潤滑油。
6、在裝模塊前必須擰緊定位螺絲。
7、調壓閥必須調整在規定壓力下。
8、工作時嚴禁將手伸入內部。
9、檢修電器部分時必須遵守電工安全規章。
(3)鋼管液壓接頭怎麼壓擴展閱讀
機器養護
1、經常往模座移動面注射抗磨潤滑油。
2、非壓管機工作時間,請蓋好防塵罩防止雜物掉入模纖圓座內。
3、油箱的液壓油超過液壓油廠商規定時效時應更換,或毀宴塌者目視油位表,如果液壓油已氧化偏黑了一定要更換。
扣壓機維護就這簡單的三步,最主要的還是工作人員的重視,才能更好的做好壓管機的維護保養。
④ 高壓油管的接頭如何壓接
首先第一個就是國際公制內螺紋平面式接頭。
第二個是國際公制卡套式接頭版
第三個是國際公制內螺權紋74度內錐面接頭
第四個是國際公制內螺紋球面接頭
第五個是礦用液壓支架接頭
高壓油管接頭在使用的過程中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我們在搬運高壓油管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能導致外表進行摩擦,以免發生破損,雖然膠管是用來用的,但是我們也不能讓高壓油管的外表出現泄露現象。
二、不能把高壓油管進行彎折,這樣會導致高壓油管內部破損,對以後的使用添加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三、高壓油管不要一上來就使用,建議用水之類的先過濾一下,有的高壓油管是耐酸鹼的,我們不能使用與當前液體發生沖突的液體進行測試。
四、在安裝高壓油管接頭的時候一定要把它擰緊,以防液體泄露。
⑤ 導地線的液壓壓接操作步驟謝謝了,急需啊!!!!
3.3 液壓管內外徑測量和計算方法
外徑在管上均勻選三點檢測,每點互成900測量二個數據,以三個檢測點共六個數據的平均值作為壓前的外徑;內徑在管兩端檢測,每端互成900兩個數據,以兩端共四個數據的平均值作為壓前內徑(耐張管外徑只檢測二點,內徑只檢測管口一點)。所得的內外徑必須符合壓前管內外徑允許的公差范圍。
4、液壓壓接前的准備工作
4.1、對使用的導線、避雷線,其結構及規格應認真進行檢查,其規格應與工程設計相符,並符合國家標準的各項規定。
4.2、所使用的各種接續管及耐張管,應用精度為0.02mm的游標卡尺測量受壓部分的內外直徑;外觀檢查應符合規定;用鋼尺測量各部長度,其尺寸、公差應符合標准要求。
4.3、在使用液壓設備之前,應檢查其完好程度,以保證正常操作。油壓表必須定期校核,做到准確可靠。
4.4、斷線
4.4.1、導線及避雷線的受壓部分應平整完好,同時與管口距離15m以內不應存在必須處理的缺陷。
4.4.2、液壓的導線及避雷線的端部在割線前應先將線掰直,並用小鐵線綁紮好防止導地線松股,切割時剪刀應與被割導地線軸線垂直。
4.4.3、在鋼芯鋁絞線割斷鋁股時,嚴禁傷及鋼芯。
4.5、管、線清洗
4.5.1、對使用各種規格的接續管及耐張管,應用汽油清洗管內壁的油垢,並清除影響穿管的鋅疤與焊渣。已清洗好暫未使用的壓接管要保管存放好,管口兩端應封好,以免污物進入管內。
4.5.2、導線及避雷線液壓部分穿管前應以棉紗擦去泥土。如有油垢應以汽油清洗。清洗長度應不短於穿管長的1.5倍。
4.5.3、鋼芯鋁絞線的液壓部分在穿管前,應以汽油清除其表面油垢,清除的長度對先套入鋁管端應不短於鋁管套入部位,對另一端應不短於半碰歲管長的1.5倍。清洗好導地線要保護好,以免弄臟。
4.6 塗801電力脂及清除鋁股表面氧化膜的操作程序如下:
4.6.1、塗801電力脂及清除仔吵喚鋁股表面氧化膜的范圍為鋁股進入鋁管部分。
4.6.2、按第4.5.3條將外層鋁股用汽油清洗並乾燥後,再將801電力脂薄薄地均勻塗上一層,以將外層鋁股覆蓋住。
4.6.3、用鋼絲刷沿鋼芯鋁絞線軸線方向對已塗801電力脂部分進行擦刷,將液壓後能與鋁管接觸的鋁股表面全部刷到。
5、畫印、切割、穿管、施壓順序
5.1、GJ-50鍍鋅鋼絞線(避雷線)的直線接續管(對接)畫印、穿施壓順序見圖四。
5.1.1、畫印 用鋼捲尺在鋼絞線端頭向內量鋼管長度的二分之一處畫一印記A。
5.1.2、穿管 穿管應順著鋼絞線的絞制方向旋轉推入,直至鋼絞線兩端頭在管內中點相抵,兩線上的印記A與管口重合。
5.1.3、施壓 按圖示順序,第一模壓模中心應與鋼管中心相重合,然後分別向管口端施壓。
5.2 LGJXX-300/40鋼芯鋁絞線的直線接續管JY-300/40畫印、切割、穿管、施壓順序見圖五。
5.2.1、畫印剝鋁股 在導線上自線端頭起量(鋼管長度的一半+10mm)為切割鋁股長度。
5.2.2、鋼管穿管 先套入鋁管,再穿入鋼管。先把一邊的鋼芯解開綁扎線後,穿入至鋼管一半,再解開另一邊鋼芯的綁扎線後整齊地從鋼管的另一端與已穿入的鋼芯相對接。穿管後兩側鋁股截面與鋼管距離保留10mm的鋼芯長度,使鋼管受壓後得以延伸。
5.2.3、壓鋁管 按圖示施壓順序,第一模壓中心壓在鋼管中心,然後分別向管口施壓,壓完一側再壓另一側。鋼管壓後須塗富鋅漆防銹。
5.2.4、鋁線、鋁管畫 鋼管壓好後,在鋁線上自壓好的鋼管中心0向兩側各量(鋁管長度的1/2)處畫印記A,A即為鋁管穿管定位印記。在鋁管上自鋁管中心0向兩管口各念凱量(1/2鋼管壓前長度+10mm)處畫印記N,N即為鋁管的起壓印記,該兩N印記之間為不壓區。
注意:鋁管畫印須在按4.6塗電力脂並清除氧化膜後進行。
5.2.5、穿鋁管 將鋁管順鋁線絞制方向向另一側旋轉推入。直至兩端管口與鋁線上兩定位印記A重合止。
5.2.6、壓鋁管 按圖示施壓順序,第一模壓模端靠在鋁管起壓印記N向管口施壓,壓完一側再壓另一側。兩起壓印記N之間(即鋼管部位)的鋁管不用施壓。
5.3、LGJXX-300/40鋼芯鋁絞線的耐張液壓管NY-300/40畫印、穿管、施壓順序見圖六。
5.3.1、畫印剝鋁股 在導線上自線端頭起量(鋼錨的插線管子長度+10mm)為切剝鋁股、露出鋼芯的長度。
5.2.2、鋼錨穿管先將線頭從鋁管平側管口套入鋁管,後插入鋼錨。穿鋼錨時先把綁扎住的鋼芯頭部插入鋼錨管口內,然後解開綁扎線,順鋼芯絞制方向旋轉推入,鋼芯端頭插觸到鋼錨管底部,管口與鋁股端預留空位10mm。
5.3.3、鋼模施壓鋼錨液壓部位及施壓順序如圖示,自槽前側開始向管口端連續施壓。
5.3.4、畫印穿管 鋼錨壓好後,在鋁管上自管口量160mm處畫一起壓印記N,從此處接著向同一方向量(鋼錨壓前穿管長度+10mm共125mm)再在鋁管上畫另一起壓印記N;同時在鋁線上自鋁股端頭量160mm在線上畫一鋁管穿管定位印記A(定位印記應在塗電力脂及清除氧化膜之後)。然後將鋁管順鋁股絞制方向旋轉推向鋼錨側,直至鋁管管口露出定位印記A為止。
5.3.5、鋁管施壓按圖示部位及順序施壓,第一模自鋁股頭側的鋁管起壓印記N向管口端施壓。最後返回在鋼錨槽處施壓(施壓長度不小於60mm)。其餘部位的鋁管不用施壓。
5.3.6、耐張管鋁管引流板的朝向規定:邊導線耐張管引流板朝下並垂直地面;中導線耐張管線引流板朝內角側並向上偏30度。
(註:以上導、地線直線、耐張管畫印、線材切割、穿管數據及施壓模數視廠家供管子實際尺寸而定,並嚴格按SDJ226-87「架空送電線路導線及避雷線液壓施工工藝規程」執行。)
5.4、導線耐張引流管的施壓順序見圖七;導、地線修補管的施壓順序見圖八。
6、壓模(見表三) 表三(單位:mm)
名稱 適用管型 適用線型 壓模對角距 壓模對對距 壓模長 備注
鋼管模 JY—50G XLXGJ-50 18 15.59+0.0
-0.1 35
鋼管模
NY—300/40 LGJ-300/40
13.86+0.0
-0.1 35
JY—300/40 13.86+0.0
-0.1 35
鋁管模 JY—300/40 GJ-300/40
31.18+0.0
-0.1 70
NY—300/40 31.18+0.0
-0.1 70
7、壓接工具
7.1、超高壓泵見表四 表四
型號 額定壓力(Mpa) 卸荷壓力(Mpa) 液壓油工作粘度(E) 液壓油工作溫度(0C) 輸入功率(kw) 額定轉速(分/轉) 重量(kg)
CGB-D/J 80 2~5 2.9~5.5 10~55 1.5 3000 85
7.2、 液壓鉗見表五 表五
型號 輸出力(KN) 最大壓力(Mpa) 常用壓力(Mpa) 卸荷壓力(Mpa) 工作行程(mm) 額定流量(L/mm) 重量(kg)
QY-125 1250 94 80 2~5 25 1.4 45
7.3、 壓接工具配置表(一個施工組用)(見表六) 表六
序號 分部 名稱 規格 單位 數量 備注
1 機 具 部 分 液壓機 1250KN 套 1 含高壓油泵及液壓鉗
2 鋼壓模 組 1 見表三
3 液壓斷線鉗 把 2
4 大剪刀 把 1
5 銼刀 扁頭350mm 把 2
6 活動扳手 430mm 把 2
7 小錘 2kg 把 2
8 套筒扳手 套 1
9 游標卡尺 精度0.02mm 把 1
10 鋼捲尺 2m 把 2
11 鋼捲尺 3m 把 1
12 鋼絲鉗 細絲 把 1
13 鋼絲刷 50mm 把 2
14 毛刷 200mm 把 2
15 校直鋼板 -10×100×600mm 塊 2
16 材 料 部 分 鍍鋅鐵線 20# kg 0.05 此為一個管的用量,可按管數多少配置。
17 電力脂 801 kg 0.02
18 富鋅漆 kg 0.02
19 汽油 70# kg 0.5
20 棉紗頭 kg 0.02
8、液壓操作
8.1、使用的鋼模應與被壓管相配套,液壓的缸體應垂直地面,並放置平衡。
8.2、被壓管放入下鋼模時,位置應正確。檢查印記是否處於指定位置,雙手托住管、線後合上模。這時使兩側導線或地線與管保持水平狀態,並與液壓機軸心相一致,以減少管子受壓後可能產生的彎曲。
8.3、各種液壓管的施壓部位及操作順序見第5條及相應操作圖(四至八)。
8.4、液壓機每模的施壓壓力不應小於是70Mpa,並保證壓後尺寸不超標。各種液壓管在第一模壓好後應檢查壓後對邊距尺寸,符合標准後再繼續操作。
8.5、相鄰兩模之間至少應重疊5mm。避雷線直線管及耐張管鋁管靠近管口側的一模應與管口保持有5mm的不壓區,耐張鋁管自鋼錨處反向施壓長度不小於60mm。
8.6、當管子壓完後有飛邊時,應將飛邊銼掉,並用砂紙銼過處磨光。如管子壓完後因飛邊過大而使對邊距尺寸超過規定值時,應將飛邊銼掉後重新施壓。
8.7、壓接後接續管及耐張管彎曲度不得大於2%,有明顯彎曲時絞直,校直後嚴禁有裂紋,否則割斷重新。
8.8、鋼管壓後,凡鋅皮脫落者,不論是否露於外,比塗以富鋅漆以防銹。
這是我以前編寫的壓接作業指導書,希望你對有幫組
⑥ 高壓管接頭怎麼選擇 高壓管接頭如何壓接
今天為大家推薦塌簡咐的高壓管接頭,顧名思義是一種零配件產品,但是它和其它的水管接頭不太一樣,一個方面的話,高壓管接頭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液壓管接頭,是用在液壓系統裡面的用來連接高壓油管以及其它配件之間的產品,它們又可以進一步的根據樣式設計的不同,分為快速接頭、液壓軟管等等,而且弧度和材質方面的差異也對應了不同的效果,有興趣的消費者朋友們可以綜合下文進行學習。
一、高壓管接頭怎麼選擇
1、膠管尺寸
膠管內徑要適當,若膠管採用管夾固定或膠管穿過鋼板等間隔物時,也要注意膠管的外徑尺寸。
2、工作壓力
按照有關國際標准規定的液壓膠管的安全系數,一般推薦的工作壓力通常為膠管最低爆破壓力值的四分之一。
3、沖擊壓力和疲勞壽命
膠管的選擇是根據液壓系統設計的最高壓力值來確定的。沖擊壓力不會嚴重影響膠管的疲勞壽命,對於沖擊壓力特別頻繁的液壓系統,建議選用特別耐脈動沖擊的膠管產品。
4、溫度范圍
用戶應該在膠管質量規范允許的溫度范圍內使用膠管,並且如果連續作業,建議經常降溫。
5、化學相容性
若使用特殊的液壓介質,用戶應確保所選用的膠管總成其膠管內、外層,接頭及O型密封圈與介質相容。
二、高壓管接頭如何壓接
首先第一個就是國際公制內螺紋平面式接頭。
第二個是國際公制卡套式接頭
第三個是國際公制內螺紋74度內錐面接頭
第四個是國際公制內螺紋球面接頭
第五個是礦用液壓支架接頭
高壓油管接頭在使用的過程中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1、我們在搬運高壓油管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能導致外表進行摩擦,以免發生破損,雖然膠管是用來用的,但是我們也不能讓高壓油管的外表出現泄露現象。
2、不能把高壓油管進行彎折,這樣會導致高壓油管內部破損,對以後的使用添加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3、高壓油管不要一上來就使用,建議用水之類的先過濾一下,有的高壓油管是耐酸鹼的,我們不能使用與當前液體發生沖突的液體進行測試。
4、在安裝高壓油管接頭的時候一定要把它擰緊,以防液體泄露。
上文為大家推團純薦的高壓管接頭,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液壓管接頭,它們和普通的管道接頭相比較而言,壓力方面的承載能力有一定的特殊之處,而且抗沖擊能力也更加不錯,所以也可以用在一些要求比較苛刻的工業場所,除此之外,更進一步的還可以發現常見的液壓管接頭的標准應咐亂該參考合適的規格進行劃分,安裝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地方也是比較多的,具體可以綜合上文進行了解。
土巴兔在線免費為大家提供「各家裝修報價、1-4家本地裝修公司、3套裝修設計方案」,還有裝修避坑攻略!點擊此鏈接:【https://www.to8to.com/yezhu/zxbj-cszy.php?to8to_from=seo__m_jiare&wb】,就能免費領取哦~
⑦ 液壓系統的接頭要怎麼安裝啊
勃特克boakte液壓系統是由各種液壓元件組成的。各液壓元件之間由管道、接頭和集成閥塊等零部件有機地連接成一個完整的液壓系統。因此,液壓管道安裝是否正確、牢固、可靠和整齊,將對液壓系統工作性能有著重要的影響。
1.先檢查管接頭的質量,發現有缺陷(如端面加工不平)應更換。
2.接頭用煤油清洗,並用氣吹凈。
3.接頭體擰入油路板或閥體之前,將接頭體的螺紋清洗干凈,塗上密封膠或用聚四氟乙烯塑料帶順螺紋旋向纏上,以提高密封性,防止接頭處漏油。但要注意,密封帶的纏向必須順著螺紋旋向,一般5~6圈。纏的層數多,工作過程中接頭容易松動,反而會漏油。若用流態密封膠作為螺紋扣與扣之間的填料,溫度不得超過60℃,否則會熔化,使液體從扣中溢出。擰緊時用力不宜過大,特別是錐管螺紋接頭體,擰緊力過大會產生裂紋,導致泄漏。
4.接頭體與管子端面應對准,不準有偏斜或彎曲現象,兩平面接合良好後才能擰緊,並應有足夠的擰緊力矩(或達到規定值),保證接合嚴密。
5.要檢查密封圈質量,若有缺陷應更換,裝配時要細心,不準裝錯或安裝時把密封圈損壞。
⑧ 高壓油管的接頭如何壓接
高壓油管的接頭使用-扣壓機壓接。
扣壓機的分類,如按使用功能可區分為液壓高內壓管扣容壓機、剎車管扣壓機、空調管扣壓機、動力管扣壓機等,如按機械結構可分為直筒式扣壓機、雙柱式扣壓機、開口式扣壓機、C型式扣壓機,如按控制方式可分為機電式扣壓機、PLC式扣壓機、數控式扣壓機。使用方法如下:
1.一次加足液壓油50kg;
2.定位器安裝:先把定位器插在機頭前端,把另一端插頭插在電控箱內對應插座上;
3.接上電源,如果你用的是三相電機,注意不要接反轉;
4.以上工序完成後,即可開機試壓 ;
5.定位器的使用:每倒旋半周多壓進1mm,每正旋半周少壓進1mm,依次類推,同一規格膠管、接頭,第一個金屬接頭達到所需要的壓力,無需再動定位器,一直把該規格壓完,其結果壓縮數據完全一致,當你試壓完成第一根油管時,你已經學會了,餘下的是逐步熟練。
⑨ 怎樣用「液壓鉗」接頭
液壓鉗首先要與電纜適配,你不可能拿200T的液壓鉗對300平方毫米的電纜壓接。
如果規格是適配的,具體步驟如下:
電纜線芯已經開剝好,無大的尺寸偏差等問題,套上連接管,確保連接管內兩端線芯已經頂住。
使用合適的壓模,在連接管上套上液壓鉗,注意過程中不要損傷電纜絕緣,開始壓接前保證兩邊電纜呈一條直線即在1~2米長度內的兩邊電纜在水平和垂直面上看都是直的。
開始壓接,壓接過程中可以使用葫蘆等工具保證電纜不便宜和脫管,壓接盡量保證合模,放置松動或者接觸面積不夠等情況的發生。
不知道題主壓接的是什麼電壓等級和平方數的電纜,不然我能可以回答得更詳細。
⑩ 有誰知道高壓油管接頭和油管扣壓時的扣壓方法和注意事項
扣壓多少都是據經驗和壓力表參考的,注意事項後面有講述。
接頭的分類一般分管接頭和過渡接頭,再細分又有公制、英制、美製螺紋。
根據接頭的接觸面又可以分平的,凸的,凹的,等。建議看伊頓或永華的書。
汽車上一般是公制的多,油船上我所見的是H型多。
液壓油管一般分為編織和纏繞的,1-2或3層是編織的中低壓,四層或以上是高壓都是纏繞鋼絲的。編織又為剝膠和不剝膠對應選不同的殼,即套筒或叫套皮。齒又一般分平齒和斜齒,現在一般都用03310不剝膠替舊式的00210 。四層或以上一般都剝膠,直接扣在鋼絲層上。要求高的還要剝內膠配內鎖式扣壓式接頭。
扣壓要求,一般需要經驗去總結,這個是需時間去實踐的,但也可以參考網上的或技術人員給予的扣壓參數,但一般要切記。不同的管子,不同的廠家接頭,扣壓參數都是靈活有變的。像一些派克,瑪努利,蓋茨等大廠家都有自己的技術扣壓參數,但要配他們自己的接頭。
一般的扣好的油管總成建議抽樣去用測壓工作台做壓力測試。
在實際工作中,出現問題的油管特別是在扣壓前後十至20厘米的地方滲油者,都建議都要破開接頭看是怎麼問題。
扣一層鋼絲往往是比較難扣的,多了就扣斷鋼絲層,少了就可能不到位,漏油。所以扣第一根時就要量好套皮的內外徑,管子的外徑,要剝膠者量鋼絲層外徑,還要考慮內膠的厚薄和芯子插入管後的松緊去綜合考慮扣壓參數。
以上是一些個人的見解,歡迎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