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鋼管扣件傾斜模架搭設要求是什麼
模板工程製作與安裝基本要求
1 模板應按圖加工、製作。通用性強的模板宜製作成定型模板。
2 模板面板背側的木方高度應一致。製作膠合板模板時,其板面拼縫處應密封。地下室外牆和人防工程牆體的模板對拉螺栓中部應設止水片,止水片應與對拉螺栓環焊。
3 與通用鋼管支架匹配的專用支架,應按圖加工、製作。擱置於支架頂端可調托座上的主梁,可採用木方、木工字梁或截面對稱的型鋼製作。
4 支架立柱和豎向模板安裝在基土上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應設置具有足夠強度和支承面積的墊板,且應中心承載;
2) 基土應堅實,並應有排水措施;對濕陷性黃土,應有防水措施;對凍脹性土,應有防凍融措施;
3) 對軟土地基,當需要時可採用堆載預壓的方法調整模板面安裝高度。
5 豎向模板安裝時,應在安裝基層面上測量放線,並應採取保證模板位置准確的定位措施。對豎向模板及支架,安裝時應有臨時穩定措施。安裝位於高空的模板時,應有可靠的防傾覆措施。應根據混凝土一次澆築高度和澆築速度,採取合理的豎向模板抗側移、抗浮和抗傾覆措施。
6 對跨度不小於4m 的梁、板,其模板起拱高度宜為梁、板跨度的1/1000~3/1000。
7 採用扣件式鋼管作高大模板支架的立桿時,支架搭設應完整,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鋼管規格、間距和扣件應符合設計要求;
2) 立桿上應每步設置雙向水平桿,水平桿應與立桿扣接;
3) 立桿底部應設置墊板。
8 採用扣件式鋼管作高大模板支架的立桿時,除應符合本規范第7 條的規定外,還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對大尺寸混凝土構件下的支架,其立桿頂部應插入可調托座。可調托座距頂部水平桿的高度不應大於600mm,可調托座螺桿外徑不應小於36mm,插入深度不應小於180mm;
2) 立桿的縱、橫向間距應滿足設計要求,立桿的步距不應大於1.8m;頂層立桿步距應適當減小,且不應大於1.5m;支架立桿的搭設垂直偏差不宜大於5/1000,且不應大於100mm;
3) 在立桿底部的水平方向上應按縱下橫上的次序設置掃地桿;
4) 承受模板荷載的水平桿與支架立桿連接的扣件,其擰緊力矩不應小於40N8226;m,且不應大於65 N8226;m。
9 採用碗扣式、插接式和盤銷式鋼管架搭設模板支架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碗扣架或盤銷架的水平桿與立柱的扣接應牢靠,不應滑脫;
2)立桿上的上、下層水平桿間距不應大於1.8m;
3)插入立桿頂端可調托座伸出頂層水平桿的懸臂長度不應超過650mm,螺桿入鋼管的長度不應小於150mm,其直徑應滿足與鋼管內徑間隙不小於6mm 的求。架體最頂層的水平桿步距應比標准步距縮小一個節點間距;
4)立柱間應設置專用斜桿或扣件鋼管斜桿加強模板支架。
10 採用門式鋼管架搭設模板支架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支架應符合現行行業標准《建築施工門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28的有關規定;
2) 當支架高度較大或荷載較大時,宜採用主立桿鋼管直徑不小於48mm 並有橫桿加強桿的門架搭設。
11 支架的垂直斜撐和水平斜撐應與支架同步搭設,架體應與成形的混凝土結構拉結。鋼管支架的垂直斜撐和水平斜撐的搭設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鋼管腳手架標準的規定。
12 對現澆多層、高層混凝土結構,上、下樓層模板支架的立桿應對准,模板及支架鋼管等應分散堆放。
13 模板安裝應保證混凝土結構構件各部分形狀、尺寸和相對位置准確,並應防止漏漿。
14 模板安裝應與鋼筋安裝配合進行,樑柱節點的模板宜在鋼筋安裝後安裝。
15 模板與混凝土接觸面應清理干凈並塗刷脫模劑,脫模劑不得污染鋼筋和混凝土接槎處。
16 模板安裝完成後,應將模板內雜物清除干凈。
17 後澆帶的模板及支架應獨立設置。
18 固定在模板上的預埋件、預留孔和預留洞均不得遺漏,且應安裝牢固、位置准確。
B. 鋼管腳手架搭設規范
請到網上下載規范《建築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2002年版),這是現在正在使用的最具有權威性的鋼管腳手架規范。
C. 如何搭設鋼管架
一般規定
1、腳手架地基與基礎的施工,必須根據腳手架搭設高度、搭設場地土質情況與現行國家標准《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J202)的有關規定進行。
2、腳手架底座底面標高宜於自然地坪50MM。
3、腳手架基礎經驗收合格後,應按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放線定位。
4、鋼管外徑應為48-51MM,壁厚3-3.5MM,長度以4-6.5M和2.1-2.8M為宜,有嚴重銹蝕、彎曲、壓扁或裂紋的不得使用。
5、鋼管、扣件應有出廠合格證明,脆裂,變形、滑絲的不得使用。
6、鋼管腳手架的立桿,應按設計要求,垂直穩放在金屬底座或墊木上,立桿底座的排水要保持暢通,禁止長期浸泡在水中。
7、鋼管立桿、大橫桿的接頭應錯開,搭接長度不小於1M,承插式的管接頭不得小於5CM,水平承插或接頭應穿銷,並用扣件連接,擰緊螺栓,不得用鐵絲綁扎。
8、挑式腳手架的斜撐上端必須連接牢固,下端應固定在立柱或建築物上。
9、立桿上的對接扣件應交錯位置: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於500M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於步距的1/3
10、用鋼管搭設井架、相鄰兩低桿接頭錯開不得少於50CM,橫桿和剪刀撐應同時安裝,滑軌必須垂直,兩軌間距誤差不得超過10MM。
11、腳手架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應採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方不大於20MM處的立桿上。
12、當立桿基礎不在同一高度上時,必須將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低處延長兩跨與立桿固定,高低茶不應大於1M。靠邊坡上方的立桿軸線到邊坡的距離不應小於500MM。
13、剪刀撐斜桿的接長宜採用搭接,搭接長度不應小於1M,應採用不少與2個旋轉扣件固定。
14、剪刀撐斜桿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於150MM。
15、三級以上高處作業使用的腳手架應安裝避雷裝置。附近有配電線路時,應予切斷電源或採取其他安全措施。
16、鋼制腳手架應採用厚2-3MM的3號鋼鋼板,以長度1.5-3.6M,寬度23-25CM ,肋高5CM為宜,兩端應有連接裝置,板面應有防滑孔,凡是裂紋、扭曲的不得使用。
17、其他要求按照<<建築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實施。
(3)斜坡鋼管架子怎麼搭擴展閱讀;
安全
1、搭設高層腳手架,所採用的各種材料均必須符合質量要求。
2、高層腳手架基礎必須牢固,搭設前經計算,滿足荷載要求,並按施工規范搭設,做好排水措施。
3、腳手架搭設技術要求應符合有關規范規定。
4、必須高度重視各種構造措施:剪刀撐、拉結點等均應按要求設置。
5、水平封閉:應從第一步起,每隔一步或二步,滿鋪腳手板或腳手笆,腳手板沿長向鋪設,接頭應重疊擱置在小橫桿上,嚴禁出現空頭板。並在里立桿與牆面之間每隔四步鋪設統長安全底笆。
6、垂直封閉:從第二步至第五步,每步均需在外排立桿里側設置1.00m高的防護樣欄桿和擋腳板或設立網,防護桿(網)與立桿扣牢;第五步以上除設防護攔桿外,應全部設安全笆或安全立網;在沿街或居民密集區,則應從第二步起,外側全部設安全笆或安全立網。
7、腳手架搭設應高於建築物頂端或操作面1.5m以上,並加設圍護。
8、搭設完畢的腳手架上的鋼管、扣件、腳手板和連接點等不得隨意拆除。施工中必要時,必須經工地負責人同意,並採取有效措施,工序完成後,立即恢復。
9、腳手架使用前,應由工地負責人組織檢查驗收,驗收合格並填寫交驗單後方可使用。在施工過程中應有專業管理、檢查和保修,並定期進行沉降觀察,發現異常應及時採取加固措施。
10、腳手架拆除時,應先檢查與建築物連接情況,並將腳手架上的存留材料,雜物等清除干凈,自上而下,按先裝後拆,後裝先拆的順序進行,拆除的材料應統一向下傳遞或吊運到地面,一步一清。不準採用踏步拆法,嚴禁向下拋擲或用推(拉)倒的方法拆除。
11、搭拆腳手架,應設置警戒區,並派專人警戒。遇有六級以上大風和惡劣氣候,應停止腳手架搭拆工作。
12、對地基的要求,地基不平時,請使用可掂底座腳,達到平衡。地基必須有承受腳手架和工作時壓強的能力。
13、工作人員搭建和高空工作中必須系有安全帶,工作區域周邊請安裝安全網,防止重物掉落,砸傷他人。
14、腳手架的構件、配件在運輸、保管過程中嚴禁嚴重摔、撞;搭接、拆裝時,嚴禁從高處拋下,拆卸時應從上向下按順序操作。
15、使用過程注意安全,嚴禁在架上打鬧嬉戲,杜絕意外事故發生。
16、工作固然重要,安全、生命更加重要,請務必牢記以上內容。
D. 牆砌斜坡怎麼架方管
測量牆砌斜坡長寬高,焊接上去。
具體步驟如下:
1、首先要測量好牆砌斜坡的尺寸(長、寬、高),單位精確到mm,提前先畫好設計圖紙,給支座定好位置,接著打好膨脹螺絲,安裝支座鋼板,最後細致的焊接鋼梁位置。
2、焊接完兩側支架的位置,方管就可以受力了,剩下的接縫可以用油漆的膩子補起來。焊接完記得要噴防銹油漆,防止生銹。
3、方管架成後,就可以開始刷漆工作。
E. 如何搭建築鋼管外架
建築外架搭設規范
1.立桿垂直度偏差不得大於架高的1/200。立桿接頭除在頂層可採用搭接外,其餘接頭必須採用對接扣件,立桿上的接頭應交錯布置,兩相鄰立桿接頭不應設在同步跨內,兩相鄰立桿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於500mm,接頭中心距主接點的距離不應大於步距的1/3,同一步內不允許有二個接頭。
2.立桿頂端應高出施工作業層1.5米。
3.腳手架底部必須設置縱、橫連桿。縱向連桿應用直角扣件固定在工字鋼頂面不大於200mm處的立桿上,橫向連桿應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連桿下方的立桿上。
4.縱向水平桿(大橫桿)設於橫向水平桿(小橫桿)之下,在立桿內側,採用直角扣件與立桿扣緊,大橫桿長度不宜小於3跨,並不大於6米。
5.大橫桿對接扣件連接、對接應符合以下要求:對接接頭應交錯布置,不應設在同步、同跨內,相鄰接頭水平距離不應小於500mm,並應避免設在縱向水平跨的跨中。
6.架子四周大橫桿的縱向水平高差不超過±50mm,同一排大橫桿的水平偏差不得大於1/300,一根桿的兩端高差不得超過±20mm。
7.小橫桿兩端應採用直角扣件固定在大橫桿上。
8.每一主節點(即立桿、大橫桿交匯處)處必須設置一小橫桿,並採用直角扣件扣緊在立桿上,該桿軸線偏離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於150mm,靠牆一側的外伸長度不應大於250mm,外架立面外伸長度以100mm為宜。作業層上非主節點處的橫向水平桿宜根據支撐腳手板的需要等間距設置,最大間距不應大於立桿間距的1/2,作業層小橫桿間距為1米。
9.搭設中每一層,外架要及時與結構進行牢固拉結,以保證搭設過程中的安全,要隨搭隨校正桿件的垂直度和水平偏差,適度擰緊扣件螺栓。
10.拉桿必須從第一層與主體結構連接,拉桿與腳手架連接的一端可稍微下斜,不容許向上翹起。保證垂直兩步,水平三跨一直拉接。
11.剪刀撐的接頭採用搭接,搭接長度不少於1000mm,採用不少於兩個旋轉扣件緊固。剪刀撐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距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於150mm 。.剪刀撐是在腳手架外側交叉成十字形的雙桿互相交叉,並與地面成45°~60°夾角。作用是把腳手架連成整體,增加腳手架整體穩定。
12.用於縱向水平桿對接的扣件開口,應朝向架子內側,螺栓向上,避免開口朝上,以免雨水進入,導致扣件銹蝕、銹腐後強度減弱,直角扣件不得朝上。
13.外架施工層應滿鋪腳手板。連牆桿按二步三跨設置。
F. 在斜坡上怎麼搭設腳手架
在斜坡上搭設腳手架方法:
1、在斜坡上每一根立管的支腳設穩定的基礎(如鋼管樁、型鋼等),間隔三排設橫向的小拉梁,將立桿根部連成一體。
2、在架頂設橫向拉桿,一頭連架子,一頭錨固在坑邊2米的地方,抵抗架子的水平外傾力。最後,要設專人來監測架子的情況。
(6)斜坡鋼管架子怎麼搭擴展閱讀
普通懸挑架
懸挑腳手架搭設的工藝流程為:水平懸挑→縱向掃地桿→立桿 →橫向掃地桿→小橫桿→大橫桿(擱柵)→剪刀撐→連牆件→鋪腳手板→扎防護欄桿→扎安全網。
定距定位。根據構造要求在建築物四角用尺量出內、外立桿離牆距離,並做好標記;用鋼捲尺拉直,分出立桿位置,並用小竹片點出立桿標記;墊板、底座應准確地放在定位線上,墊板必須鋪放平整,不得懸空。
在搭設首層腳手架過程中,沿四周每框架格內設一道斜支撐,拐角除雙向增設,待該部位腳手架與主體結構的連牆件可靠拉接後方可拆除。當腳手架操作層高出連牆件兩步時,宜先立外排,後立內排。其餘按一下構造要求搭設。
主桿基礎
本工程腳手架地基礎部位應在回填土完後夯實,採用強度等級不低於C15的混凝土進行硬化,混凝土硬化厚度不小於10cm。地基承載能力能夠滿足外腳手架的搭設要求(具體計算數據參閱腳手架計算書)。
立桿間距
1、腳手架立桿縱距1.5m,橫距1.05m,步距1.8m;連牆桿間距豎直3.6m,水平4.5m(即二步三跨):里立桿距建築物0.3m。
2、腳手架的底部立桿採用不同長度的鋼管參差布置,使鋼管立桿的對接接頭交錯布置,高度方向相互錯開500mm以上,且要求相鄰接頭不應在同步同跨內,以保證腳手架的整體性。
3、立桿應設置墊木,並設置縱橫方向掃地桿,連接於立腳點桿上,離底座20cm左右。
4、立桿的垂直偏差應控制在不大於架高的1/400。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腳手架施工方案
G. 鋼管架搭設規范要求
H. 鋼管腳手架有高低落差的地方怎麼搭設
把矮的那邊一層結實的墊片,墊到與坡度一樣高的位置,或者是坡度的那一塊內挖平,這樣容腳手架搭起來就方便了,也不會出現失衡的情況
腳手架(scaffold)是施工現場為工人操作並解決垂直和水平運輸而搭設的一種臨時性的建築工具。 其主要用在外牆、內部裝修或層高較高無法直接施工的地方,主要為了施工人員上下幹活或外圍安全網維護及高空安裝構件等,它的製作材料通常有竹、木、鋼管或合成材料等。
長期以來,由於架設工具本身及其構造技術和使用安全管理工作處於較為落後的狀態,致使事故的發生率較高。有關統計表面:在中國建築施工系統每年所發生的傷亡事故中,大約有1/3左右直接或間接地與架設工具及其使用的問題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