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鋼管混凝土結構技術規范和規程的區別
鋼管混凝土結構技術規范和規程的區別
答:《鋼管混凝土結構技術規范》GB50936-2014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鋼管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CECS28∶2012是中國工程建設標准化協會標准。
《鋼管混凝土結構技術規范》GB50936-2014,從徵求意見稿的前言中可看出明明是制訂,卻又說「主要是中國工程建設標准化協會《實心與空心鋼管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CECS254、《鋼管混凝土結構設計與施工規程》CECS28,並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修訂完成。」,很清楚是在:中國工程建設標准化協會兩本標准基礎上進行「制訂」的。
意見稿的前言:根據原建設部建標【2002】85號「關於印發《二00一~二00二年度工程建設國家標准制訂、修改計劃》的通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司建標標函【2011】147號「關於同意《鋼管混凝土結構技術規范》增加技術內容的函」的要求,制定本規范。本規范由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會同有關單位經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實踐經驗,參考有關國際標准和國外先進標准,主要是中國工程建設標准化協會《實心與空心鋼管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CECS254、《鋼管混凝土結構設計與施工規程》CECS28,並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修訂完成。
鋼管混凝土結構技術規范
② 鋼管混凝土澆築施工時主要的技術要求有哪些
鋼管混凝抄土澆築施工襲時主要的技術要求如下:
1、鋼管內混凝土宜採用泵送頂升壓注施工,由兩拱腳至拱頂對稱均衡地連續壓注一次完成。
2、大跨徑拱肋鋼管/建設工程教育網/混凝土應根據設計載入程序,宜分環、分段並隔倉由拱腳向拱頂對稱均衡壓注。壓注過程中拱肋變位不得超過設計要求。
3、鋼管混凝土應具有低泡、大流動性、收縮補償、延緩初凝和早強的性能。
4、鋼管混凝土壓注前應清洗管內污物,潤濕管壁,先泵人適量水泥漿再壓注混凝土,直至鋼管頂端排氣孔排出合格的混凝土停止。壓注混凝土完成後應關閉倒流截止閥。
5、鋼管混凝土的質量檢測辦法應以超聲波檢測為主,人工敲擊檢測為輔。
6、鋼管混凝土的泵送順序應按設計要求進行,宜先鋼管後腹箱。
③ 鋼管混凝土結構有哪些規范和圖集
《鋼管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628-2010)
④ 混凝土相關的規范有哪些
現用標准有:
I. 水泥:
• 通用硅酸鹽水泥GB175—2007
• 水泥膠砂強度檢驗方法GB/T17671—1999
• 水泥細度檢驗方法GB/T1345—2005
• 水泥密度測定方法GB/T2419—2005
• 水泥標准稠度用水量、凝結時間、安定性檢驗方法GB/T1346—2001
• 水泥密度測定方法GB/T208—94
• 如果資金允許想更進一步的做水泥試驗可以買:
• 水泥強度快速檢驗方法JC/T738—2004
• 水泥化學分析方法GB/T176—1996
II. 砂石:
•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量及檢驗方法標准JGJ52—2006
III. 摻和料:
• 用於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
• 用於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爐礦渣粉GB/T18046—2000
• 高強高性能混凝土用礦物外加劑GB/T18736—2002
IV. 外加劑:
• 混凝土外加劑定義、分類、命名與術語GB/T8075—2005
• 混凝土外加劑GB/T8076—1997
• 混凝土泵送劑JC473—2001
• 砂漿、混凝土防水劑JC474—1999
• 混凝土防凍劑JC475—2004
• 混凝土膨脹劑JC476—2001
• 混凝土外加劑勻質性試驗方法GB/T8077—2000
• 混凝土外加劑中釋放氨的限量GB18588—2001
• 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范GB50119—2003
V. 混凝土相關標准:
• 混凝土結結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程GB50204—2002
•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JGJ55—2000
• 混凝土質量控制標准GB50164—92
• 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准GBJ107—87(現在正在修定新標准)
•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試驗方法標准GB/T50080—2002
• 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准GB/T50081—2002
• 普通混凝土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試驗方法GBJ82—85
• 回彈法檢測混凝土抗壓強度技術規程JGJ/T23—2001
• 預拌混凝土GB/T14902—2003
•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規程 JGJ/T10-95
• 高強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CECS104:99
• 建築工程冬期施工規程 JGJ104-97
• 自密實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CECS 203:2006
⑤ 鋼管混凝土構件尺寸和偏差規定
鋼管混凝土構件尺寸與偏差一般規定?
1、鋼管混凝土構件尺寸的檢測可分為鋼管、綴條、加強環、牛腿和連接腹板尺寸等項目,偏差的檢測可分為鋼管柱的安裝偏差和拼接組裝偏差等項目。
2、構件鋼管和綴材鋼管尺寸的檢測可分為鋼管的外徑、壁厚和長度等項目。鋼管的外徑,可用專用卡具或尺量測;鋼管的壁厚,可用超聲測厚儀測定;鋼管的長度,可用尺量或激光測距儀測定。
3、鋼管混凝土構件最小尺寸的評定、外徑與壁厚比值的限制和構件容許長細比應按《鋼管混凝土結構設計與施工規程》CECS、28的規定評定。
4、格構柱綴條尺寸的檢測可分為綴條的長度、寬度、厚度及綴條與柱肢軸線的偏心等項目;綴條的尺寸,可用尺量的方法檢測。
5、樑柱節點的牛腿、連接腹板和加強環的尺寸,可用鋼尺檢測,其中加強環的設置與尺寸應按《鋼管混凝土結構設計與施工規程》CECS、28的規定評定。
6、鋼管拼接組裝的偏差的檢測可分為縱向彎曲、橢圓度、管端不平整度、管肢組合誤差和綴件組合誤差等項目。其檢測方法和評定指標可按《鋼管混凝土結構設計與施工規程》CECS、28的規定執行。
7、鋼管柱的安裝偏差檢測分為立柱軸線與基礎軸線偏差、柱的垂直度等項目,其檢測方法和評定指標按《鋼管混凝土結構設計與施工規程》CECS、28確定。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⑥ 鋼柱內澆注混凝土(土建方面)
一般都是採用從底部頂升的方法,為了避免出現澆築時出現較大空隙。
⑦ 抗震設計時,鋼管混凝土柱的構造應符合哪些要求
JGJ3-2010《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對所採用建築材料要求並不苛刻。3.2節就只下列5條:3.2.1 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宜採用高強高性能混凝土和高強鋼筋;構件內力較大或抗震性能有較高要求時,宜採用型鋼混凝土、鋼管混凝土構件。
3.2.2 各類結構用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均不應低於C20,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抗震設計時,一級抗震等級框架梁、柱及其節點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於C30;
2 筒體結構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於C30;
3 作為上部結構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樓蓋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於C30;
4 轉換層樓板、轉換梁、轉換柱、箱形轉換結構以及轉換厚板的混凝土強度等級均不應低於C30;
5 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於C40、不應低於C30
6 型鋼混凝土梁、柱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於C30;
7 現澆非預應力混凝土樓蓋結構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高於C40
8 抗震設計時,框架柱的混凝土強度等級,9度時不宜高於C60,8度時不宜高於C70;剪力牆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高於C60。
3.2.3 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的受力JGJ3-2010《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對所採用建築材料要求並不苛刻。3.2節就只下JGJ3-2010《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對所採用建築材料要求並不苛刻。3.2節就只下列5條:
3.2.1 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宜採用高強高性能混凝土和高強鋼筋;構件內力較大或抗震性能有較高要求時,宜採用型鋼混凝土、鋼管混凝土構件。
3.2.2 各類結構用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均不應低於C20,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抗震設計時,一級抗震等級框架梁、柱及其節點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於C30;
2 筒體結構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於C30;
3 作為上部結構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樓蓋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於C30;
4 轉換層樓板、轉換梁、轉換柱、箱形轉換結構以及轉換厚板的混凝土強度等級均不應低於C30;
5 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於C40、不應低於C30
6 型鋼混凝土梁、柱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於C30;
7 現澆非預應力混凝土樓蓋結構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高於C40
8 抗震設計時,框架柱的混凝土強度等級,9度時不宜高於C60,8度時不宜高於C70;剪力牆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高於C60。列5條:
3.2.1 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宜採用高強高性能混凝土和高強鋼筋;構件內力較大或抗震性能有較高要求時,宜採用型鋼混凝土、鋼管混凝土構件。
3.2.2 各類結構用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均不應低於C20,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抗震設計時,一級抗震等級框架梁、柱及其節點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於C30;
2 筒體結構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於C30;
3 作為上部結構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樓蓋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於C30;
4 轉換層樓板、轉換梁、轉換柱、箱形轉換結構以及轉換厚板的混凝土強度等級均不應低於C30;
5 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於C40、不應低於C30
6 型鋼混凝土梁、柱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於C30;
7 現澆非預應力混凝土樓蓋結構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高於C40
8 抗震設計時,框架柱的混凝土強度等級,9度時不宜高於C60,8度時不宜高於C70;剪力牆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高於C60。
⑧ 鋼管混凝土柱的構造應符合哪些要求
對於來有抗震要求的鋼管源混凝土結構,應在承載力極限狀態設計中對地震效應進行驗算。大量試驗表明,由於核心混凝土受到鋼管的良好約束作用,相比相同條件下的鋼筋混凝土柱和型鋼混凝土柱,鋼管混凝土柱具有更好的延性,有利於結構抗震性能的充分發揮。
即使在很高軸壓比的條件下,鋼管混凝土柱仍可在受壓區發展塑性變形,形成具有較大轉動能力的「壓鉸」,而不會出現普通鋼筋混凝土柱受壓區混凝土壓潰或鋼結構受壓翼緣屈曲失穩等破壞形式。
⑨ 鋼管混凝土結構澆築應符合哪些規定
1
宜採用自密實混凝土澆築;
2
混凝土應採取減少收縮的措施;
3
在鋼管適當位置應留專有足夠的排氣孔,排屬氣孔孔徑不應小於20mm;澆築混凝土應加強排氣孔觀察,並應在確認漿體流出和澆築密實後再封堵排氣孔;
4
當採用粗骨料粒徑不大於25mm
的高流態混凝土或粗骨料粒徑不大於20mm
的自密實混凝土時,混凝土最大傾落高度不宜大於9m;傾落高度大於9m時,應採用串筒、溜槽、溜管等輔助裝置進行澆築;
5
混凝土從管頂向下澆築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澆築應有充分的下料位置,澆築應能使混凝土充盈整個鋼管;
2)
輸送管端內徑或斗容器下料口內徑應小於鋼管內徑,且每邊應留有不小於100mm
的間隙;
3)
應控制澆築速度和單次下料量,並應分層澆築至設計標高;
4)
混凝土澆築完畢後應對管口進行臨時封閉。
6
混凝土從管底頂升澆築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應在鋼管底部設置進料輸送管,進料輸送管應設止流閥門,止流閥門可在頂升澆築的混凝土達到終凝後拆除;
2)
合理選擇混凝土頂升澆築設備,配備上下通訊聯絡工具,有效控制混凝土的頂升或停止程;
3)
應控制混凝土頂升速度,並均衡澆築至設計標高。
⑩ 鋼管混凝土澆築施工時主要的技術要求有哪些
GB50666-201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
8.3混凝土澆築
8.11澆築混凝土前,應清除模板內或墊層上的回雜物。表面干答
燥的地基、墊層、模板上應灑水濕潤;現場環境溫度髙於35°C
時,宜對金屬模板進行灑水降溫;灑水後不得留有積水。
8.3.2混凝土澆築應保證混凝土的均勻性和密實性。混凝土宜一次連續澆築。
8.13混凝土應分層澆築,分層厚度應符合本規范第8.4.6條
的規定,上層混凝土應在下層混凝土初凝之前澆築完畢。
8.3.4混凝土運輸、輸送人模的過程應保證混凝土連續澆築,
從運輸到輸送人模的延續時間不宜超過表8.
3.
4-1的規定,且不
應超過表8.
3.
4-2的規定。摻早強型減水劑、早強劑的混凝土,
以及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應根據設計及施工要求,通過試驗確
定允許時間。
向左轉|向右轉
(建議下載規范全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