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搭設腳手架時一跨是爭少米
按照規范,建築結構腳手架一步(兩根相鄰立桿距離)是1.5米,一跨(兩根相鄰水平桿之間的高度)是1.5米,中間設置一道腰桿。裝修腳手架是1.8米。滿堂紅腳手架是1.5米。
《建築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具體可以參照這個。
2. 腳手架鋼管標准尺寸是多少
腳手架鋼管規格具體如下表:
(2)鋼管腳手架一跨是多少擴展閱讀:
不同類型的工程施工選用不同用途的腳手架。橋梁支撐架使用碗扣腳手架的居多,也有使用門式腳手架的。主體結構施工落地腳手架使用扣件腳手架的居多,腳手架立桿的縱距一般為1.2~1.8m;橫距一般為0.9~1.5m。
根據連牆桿設置情況及荷載大小,常用敞開式雙排腳手架立桿橫距一般為1.05~1.55m,砌築腳手架步距一般為1.20~1.35m,裝飾或砌築、裝飾兩用的腳手架一般為1.80m,立桿縱距1.2~2.0m。
其允許搭設高度為34~50m。當為單排設置時,立桿橫距1.2~1.4 m,立桿縱距1.5~2.0m。允許搭設高度為24m。
縱向水平桿宜設置在立桿的內側,其長度不宜小於3跨,縱向水平桿可採用對接扣件,也可採用搭接。如採用對接扣件方法,則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如採用搭接連接,搭接長度不應小於1 m,並應等間距設置3個旋轉扣件固定。
3. 腳手架的步距和跨距
腳手架每層之間(即水平桿之間)的距離稱為步距,立桿之間的距離稱為跨距,同則相等,同跨與同步,則表明每層之間的高度均相等,每根立桿之間的距離均一樣。腳手架步距是指上下水平橫桿軸線間的距離。一般為1.8米。 所謂跨距是指相鄰立桿之間的軸線距離。一般為1.5米。
(立桿)橫距,是指雙排腳手架內外立桿之間的距離,說叫排距也對,就是內排和外排,也可以是雙排以上的(單排、雙排腳手架就是這個意思。)。
(立桿)縱距,就是指同一排立桿之間的間距,因為一般的單雙排腳手架長度方向較長,也就是縱向了,所以叫縱距。
(橫桿)步距,是指腳手架大橫桿豎向間距,過去總是說一步架、兩步架,因為這是工人操作的做業面,所以形象的叫步,上 下大橫桿之間的距離也就叫步距了。 腳手架底層步距不應大於2米。立桿必須用連牆件與建築物可靠連接。立桿接長除頂層頂步外,其餘各層接頭必須採用對接扣件連接。如採用對接方式,則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當採用搭接方式,則搭接長度不應小於1 米,應採用不少於2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不應小於l00 毫米。
腳手架步距,跨距的設置必須按照行業規范進行,確保各施工階段,各層腳手架的搭設均符合規定,這樣才能保持整個架體的穩定性與牢固。
4. 架子的步距跨距是多少
腳手架每層之間(即水平桿之間)的距離稱為步距,立桿之間的距離稱為跨距,同則相等,同跨與同步,則表明每層之間的高度均相等,每根立桿之間的距離均一樣。腳手架步距是指上下水平橫桿軸線間的距離。一般為1.8米。 所謂跨距是指相鄰立桿之間的軸線距離。一般為1.5米。
(立桿)橫距,是指雙排腳手架內外立桿之間的距離,說叫排距也對,就是內排和外排,也可以是雙排以上的(單排、雙排腳手架就是這個意思。)。
(立桿)縱距,就是指同一排立桿之間的間距,因為一般的單雙排腳手架長度方向較長,也就是縱向了,所以叫縱距。
(橫桿)步距,是指腳手架大橫桿豎向間距,過去總是說一步架、兩步架,因為這是工人操作的做業面,所以形象的叫步,上 下大橫桿之間的距離也就叫步距了。 腳手架底層步距不應大於2米。立桿必須用連牆件與建築物可靠連接。立桿接長除頂層頂步外,其餘各層接頭必須採用對接扣件連接。如採用對接方式,則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當採用搭接方式,則搭接長度不應小於1 米,應採用不少於2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不應小於l00 毫米。
腳手架步距,跨距的設置必須按照行業規范進行,確保各施工階段,各層腳手架的搭設均符合規定,這樣才能保持整個架體的穩定性與牢固。
5. 腳手架搭設3步3跨是什麼意思步和跨分別指什麼
腳手架來中的兩步三跨和三源步三跨是指上下水平桿之間是步距。
二步就是有二個步距,共有三根水平桿;跨是指的腳手架立桿縱距,就是二根立桿之間的距離,三跨就是三個縱距,共有四根立桿。
二步三跨就是垂直方向的第三根、水平方向第四根處要有一個拉結點。三步三跨以理類推。
(5)鋼管腳手架一跨是多少擴展閱讀:
兩步三跨是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的連牆件(桿)的布置,所謂「步」是指腳手架上下水平橫桿軸線間的距離,一般為1.8M;所謂「跨」是指腳手架相鄰立桿之間的軸線距離,一般為1.5M。
兩步 是三個水平桿高,三跨 是四個立桿之間的距離。
連牆件(桿)的布置有兩種方式:兩步三跨、三步三跨。兩步三跨適用於立桿間距為1.05、1.30、1.55M的架子,三步三跨不適用於立桿間距為1.55M的架子。
6. 一跨等於多少
一跨就是一根梁搭在兩根柱子上,一般控制在1.5米左右,因施工圖設計會有差異。
嚴格依據計算時的模型,按照傳力的途徑,梁在計算時的兩相鄰支點間的梁段,算為一跨。當有一端懸挑時候,梁跨數的括弧內加註A(xxA),當兩端均懸挑時,加註B(xxB)。
主次梁都一樣,按照梁計算的支座來計算跨數。次梁在兩主梁間有時候並非一跨,要看之間有沒有剛度更大些的次梁作為這道次梁的支點。
(6)鋼管腳手架一跨是多少擴展閱讀:
梁總跨度:為凈跨+兩個支座的支撐寬度;用於鋼筋下料、混凝土用量等。跨數:按照傳力的途徑,梁在計算時的兩相鄰支點間的梁段,算為一跨。
當有一端懸挑時候,梁跨數的括弧內加註A,當兩端均懸挑時,加註B。主次梁都一樣,按照梁計算的支座來計算跨數。
梁的跨數計數:梁的跨數由其支座數量計算的。即柱子是主梁的支座,主梁是次梁的支座,每個支座之間為一跨;梁中間有N個固定支撐點,梁跨數就是N-1。
7. 腳手架步距和跨距是多少
腳手架步距一般為1.8米,跨距一般為1.5米。
腳手架搭設到建築物頂層時,里排立桿要低於建築物檐口40~50cm,外排立桿高出建築物檐口1~1.5m,搭設兩道護身欄,並掛密目安全網。
腳手架相鄰立桿接頭應錯開2~3m,必須使用一字扣件連接,不得用十字扣件接在大橫桿上或用轉軸扣件搭接,立桿必須垂直,允許偏差1/200立桿高度。里、外排兩立桿的連線要與牆面垂直。
(7)鋼管腳手架一跨是多少擴展閱讀:
腳手架與一般結構相比,其工作條件具有以下特點:
1、所受荷載變異性較大;
2、扣件連接節點屬於半剛性,且節點剛性大小與扣件質量、安裝質量有關,節點性能 存在較大變異;
3、腳手架結構、構件存在初始缺陷,如桿件的初彎曲、銹蝕,搭設尺寸誤差、受荷偏心 等均較大;
4、與牆的連接點,對腳手架的約束性變異較大。 對以上問題的研究缺乏系統積累和統計資料,不具備獨立進行概率分析的條件,故對結構抗力乘以小於1的調整系數其值系通過與以往採用的安全系數進行校準確定。因此,本規范採用的設計方法在實質上是屬於半概率、半經驗的。
8. 腳手架步距,跨距,縱距,橫距一般是多少
請看《建築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裡面有詳細的規定。該規范可在網上免費下載。
9. 腳手架6跨是多少米
九米。腳手架搭設到建築物頂層的工具,腳手架的跨距一般為1.5米,6跨經過數學公式計算可知為九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