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事冷軋鋼板和熱軋鋼板
熱軋過程中,由於軋件溫度高,變形抗力較小,能夠實現大變形量。以鋼板為例,從連鑄坯到成品鋼板,厚度從230mm減少到1~20mm。由於尺寸精度要求相對較低,主要控制凸度。對於組織有特殊要求的鋼板,通過控軋控冷來實現,即控制精軋的開軋溫度、終軋溫度和捲曲溫度,以控制微觀組織和機械性能。
冷軋則不經過加熱工序,帶鋼厚度小,容易出現板形問題。為了控制尺寸精度和表面質量,採用了很多復雜的工藝。冷軋生產線長,設備多,工藝復雜。隨著用戶對帶鋼尺寸精度、板形和表面質量要求的提高,冷軋機組的控制模型、L1和L2系統、板形控制手段相對於熱軋更多。軋輥和帶鋼的溫度也是重要控制指標。
從定義上來說,鋼錠或鋼坯在常溫下難以變形,一般加熱到1100~1250℃進行軋制,這種軋制工藝叫熱軋。大部分鋼材都用熱軋方法軋制。但在高溫下鋼的表面容易生成氧化鐵皮,使熱軋鋼材表面粗糙,尺寸波動較大。因此,要求表面光潔、尺寸精確、力學性能好的鋼材,以熱軋半成品或成品為原料再用冷軋方法生產。
冷軋就是在常溫下進行軋制,從金屬學的觀點看,冷軋與熱軋的界限應以再結晶溫度來區分,即低於再結晶溫度的軋制為冷軋,高於再結晶溫度的軋制為熱軋。鋼的再結晶溫度為450~600℃。簡單來說,冷軋板表面光潔,手摸起來比較光滑,類似於常見的鋼水杯。而熱軋板如未經酸洗處理,則表面為紅色或紫黑色。
冷軋板與熱軋板的性能優點在於:精度更高,冷軋帶鋼厚度差不超過0.01~0.03mm;尺寸更薄,冷軋最薄可軋制0.001mm的鋼帶;表面質量更優越,冷軋鋼板甚至可以生產出鏡面表面;而熱軋板的表面則有氧化鐵皮、麻點等缺陷。冷軋板可以根據用戶要求調整其力學性能如抗拉強度和工藝性能如沖壓性能等。
熱軋和冷軋是兩種不同的軋鋼技術。熱軋用連鑄板坯或初軋板坯作原料,經步進式加熱爐加熱,高壓水除鱗後進入粗軋機,粗軋料經切頭、尾,再進入精軋機,實施計算機控制軋制,終軋後即經過層流冷卻和卷取機卷取,成為直發卷。直發卷的頭、尾往往呈舌狀及魚尾狀,厚度、寬度精度較差,邊部常存在浪形、折邊、塔形等缺陷。其卷重較重、鋼卷內徑為760mm。熱軋精整卷若經酸洗去除氧化皮並塗油後即成熱軋酸洗板卷。
冷軋用熱軋鋼卷為原料,經酸洗去除氧化皮後進行冷連軋,其成品為軋硬卷,由於連續冷變形引起的冷作硬化使軋硬卷的強度、硬度上升、韌塑指標下降,因此沖壓性能將惡化,只能用於簡單變形的零件。軋硬卷可作為熱鍍鋅廠的原料,因為熱鍍鋅機組均設置有退火線。冷軋鋼板的表面質量、外觀、尺寸精度均優於熱軋板,且其產品厚度可軋薄至0.18mm左右,深受廣大用戶青睞。以冷軋鋼卷為基板進行產品的深加工,成為高附加值產品。
『貳』 鋼材的軋制狀態和交貨狀態是一回事嗎各有幾種啊
交貨狀態
是指交貨產品的最終塑性變形或最終熱處理的狀態。般不經過熱處理交貨的稱熱軋或冷拔(軋)狀態或製造狀態;經過熱處理交貨的稱熱處理狀態,或根據熱處理的類別稱正火(常化)、調質、固溶、退火狀態。訂貨時,交貨狀態需在合同中註明。
常見的鋼材交貨狀態有熱軋、冷軋、控軋、正火、回火、退火
、淬火、調質等
熱軋能顯著降低能耗,降低成本,能改善金屬及合金的加工工
藝性能。
冷軋:用熱軋鋼卷為原料,經酸洗去除氧化皮後進行冷連軋,
其成品為軋硬卷,由於連續冷變形引起的冷作硬化使軋硬卷的
強度、硬度上升、韌塑指標下降,因此沖壓性能將惡化,只能
用於簡單變形的零件。
控軋即控制軋制,也就是在調整鋼的化學成分的基礎上,通過
控制加熱溫度,軋制溫度,變形制度等工藝參數,控制奧氏體
組織的變化規律和相變產物的組織形態,達到細化組織,提高
強度和韌性的目的。
正火:加熱到相變溫度以上後,正常冷卻(空氣中)。
回火:淬火後,再加熱到某一溫度(低於淬火溫度),保溫,
然後冷卻。均勻成分,稍降低硬度,大幅度提高韌性。
退火:加熱到相變點溫度以上後,緩慢冷卻。消除淬火影響,
消除應力,均勻成分。
淬火:加熱到相變點溫度以上後,急劇冷卻的工藝。提高材料
的硬度,但降低韌性。
一般來說:先要退火、正火;消除原熱處理影響。然後淬火,
然後回火。
『叄』 1591里交貨狀態分別有熱軋、控軋、正火、正火加回火等多種,請問他們之間的區別
正火:將鋼材或鋼件加熱到臨界點AC3或ACM以上的適當溫度保持一定時間後在空氣內中冷卻,得到珠光體類組織的容熱處理工藝。
熱軋:在再結晶溫度以上進行的軋制
控軋:在調整鋼的化學成分的基礎上,通過控制加熱溫度,軋制溫度,變形制度等工藝參數,控制奧氏體組織的變化規律和相變產物的組織形態,達到細化組織,提高強度和韌性的目的。
正火加回火:1:對於那些正火會產生平衡組織,那跟淬火差不多啦。
2:正火也有應力吧,有去應力、穩定組織作用。
3:球化碳化物,利於切削性能。
4:有性能要求的正火。
5:大鍛件去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