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鋼材為什麼要進行熱處理
鋼材為什麼要進行熱處理?
為了提高鋼材的使用性能,凡是採用兩種法子來解決:一是調整鋼的化學成份,出格是加進某些合金元素,即採用合金化的方式,來使鋼材到達使用性能的要求;另外一種法子是進行鋼的熱處置。由於鋼的性能不僅取決於它的化學成份,還取決於鋼的內部組織結構(金相組織)。而熱處置正是影響鋼的組織的一種工藝。對鋼材進行准確地熱處置,能提高鋼材的性能,使它能夠在各類分歧的條件下使用。
所謂熱處置,就是經由過程加熱、保溫、冷卻的操作方式,來改變鋼的內部組織,以獲得預期的性能(如提高鋼的強度、硬度等)的一種工藝。鋼的熱處置年夜致可以分為普通熱處置和概況熱處置兩種基本類型。普通熱處置的處置方式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淬火後又進行回火的熱處置工藝,稱為調質處置。概況熱處置方式有概況淬火及概況化學處置兩種,用來提高工件概況的硬度、耐磨性、抗侵蝕性或其他特殊性能,而工件的心部仍能連結較高的塑性和韌性,如齒輪、發念頭曲軸、鋼軌等,凡是是經過概況熱處置工藝的。
概況淬火是哄騙特定的熱源把工件概況加熱至奧氏體,隨即快速冷卻,使其轉變為馬氏體,然落後行低溫回火的處置方式。概況化學處置是把工件置於化學活性介質中,加熱到一定溫度,使鋼的概況層被某種元素滲進的處置方式。經常使用的化學熱處置方式有滲碳、滲氮、碳氮共滲和滲金屬元素等方式。
2. 模具中的熱處理用途有哪些
一般模具熱處理為的是模具鋼的硬度提高!也有熱處理是為了消除機加工時的應力!
3. 鋼材為什麼要經熱處理
熱處理是將材料放在一定的介質內加熱、保溫、冷卻,通過改變材料表面或內部的組織結構,來控制其性能的一種綜合工藝過程。金屬熱處理是機械製造中的重要工藝之一,與其他加工工藝相比,熱處理一般不改變工件的形狀和整體的化學成分,而是通過改變工件內部的顯微組織,或改變工件表面的化學成分,賦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其特點是改善工件的內在質量,而這一般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為使金屬工件具有所需要的力學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能,除合理選用材料和各種成形工藝外,熱處理工藝往往是必不可少的。鋼鐵是機械工業中應用最廣的材料,鋼鐵顯微組織復雜,可以通過熱處理予以控制,所以鋼鐵的熱處理是金屬熱處理的主要內容。另外,鋁、銅、鎂、鈦等及其合金也都可以通過熱處理改變其力學、物理和化學性能,以獲得不同的使用性能。
4. 鋼材熱處理的工藝有哪些起什麼作用
熱處理的工藝,主要有退火、正火、淬火、低溫回火、中溫回火、淬火+高溫回火=調質、滲碳、滲氮、表面淬火等。退火是將鋼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上,保溫一定的時間,隨後緩慢冷卻的過程,退火由於緩冷得到接近平衡狀態的組織;正火將鋼加熱到Ac3+30~50℃(亞共析鋼)或Acm+30~50℃(過共析鋼),保溫後在空氣中冷卻的過程,由於正火比退火冷卻速度大,故正火後所得到的珠光體組織較細,強度,硬度比退火高;淬火將鋼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上,保溫一定時間,隨後快冷的過程,它是賦予工件優良性能的主要熱處理工藝之一。通常所說的淬火達到的目的,實質上是指淬火-回火共同達到的。通過淬火,可以達到提高硬度、耐磨性,提高彈性,提高強韌性等;低溫回火(150~250℃)得到回火馬氏體組織,在保持高硬的情況下降低鋼的淬火應力和脆性。這類回火主要用於碳素工具鋼、低合結鋼的工具、模具、滲碳或表面淬火零件;中溫回火(350~500℃)中溫回火得到回火托氏體組織,硬度為40~50HRC,這種組織具有高的彈性極限和屈服極限,具有較好的韌性。主要用於各種彈性元件;高溫回火(500~650℃)高溫回火得到鐵素體+細粒滲碳體的混合物即回火索氏體組織。具有優良的綜合力學性能,多用於結構零件的回火,如連桿、螺栓、齒輪及軸;滲碳、滲氮,提高鋼表面的硬度,耐磨性和疲勞強度;表面淬火,採用高頻感應加熱,提高鋼表面的硬度,耐磨性。
5. 模具鋼材的正火處理可以達到什麼目的
模具鋼的常用熱處理工藝可分為兩類:預先熱處理和最終熱處理。預先熱處理是消除坯料、半成品中的某些缺陷,為後續的冷加工和最終熱處理作組織准備。最終熱處理是使工件獲得所要求的性能。退火與正火主要用於鈉的預先熱處理,其目的是為了消除和改善前一道工序(鑄、鍛、焊)所造成的某些組織缺陷及內應力,也為隨後的切削加工及熱處理作組織和性能上的淮備。退火與正火除經常作為預先熱處理工序外,對—般鑄件、焊接件以及—些性能要求不向的工件,也可作最終熱處理。
正火的作用:
① 改善鋼的切削加工性能。碳的含量低於0.25%的碳素鋼和低合金鋼,通過正火處理,可以減少自由鐵素體,獲得細片狀珠光體,使硬度提高,可以改善鋼的切削加工性,提高刀具的壽命和減小表面粗糙度。
② 消除熱加工缺陷。中碳結構鋼鑄、鍛、軋件以及焊接件在加熱加工後易出現粗大晶粒等過熱缺陷和帶狀組織。通過正火處理可以消除這些缺陷組織,達到細化晶粒、均勻組織、消除內應力的目的。
③ 消除過共析鋼的網狀碳化物,便於球化退火。當過共析鋼中存在嚴重網狀碳化物時,將達不到良好的球化效果,通過正火處理可以消除網狀碳化物,改善機械性能,並為以後的熱處理做好准備。
④ 提高普通結構零件的機械性能。一些受力不大、性能要求不高的碳鋼和合金鋼普通結構零件,採用正火處理,達到一定的綜合力學性能,可以代替調質處理,作為零件的最終熱處理。
6. 模具材料為什麼要進行熱處理
真空熱處理是在極稀薄的氣氛中進行,爐內殘存的微量氣體不足以被處理的金屬材料產生氧化脫專碳、增碳等作用。所屬以它的好處是可以使金屬材料表面的化學成分和原來的光亮度保持不變。
另外真空熱處理還能幫助金屬脫脂和排除H2 、 O2 、 N2 、 CO 等氣體以及分解氧化物等好處。
熱處理最好是交給有能力做熱處理的材料供給商去做,能保證品質和時長,因為現在價格競爭較大,很多熱處理廠報價極低,大家都知道熱處理是高耗電加工,少做一秒,就少不少錢,所以價格低就有可能做的時間不夠,也不一定是真空熱處理。
7. 鋼材熱處理的目的
淬火鋼之所以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熱處理是不可避免的工序,淬火鋼常版見的熱處理工藝包括權退火,淬火,回火。退火是在在切削加工之前,目的是降低金屬材料的硬度,提高塑性,以利切削加工或壓力加工,減少殘余應力。淬火、回火是一起的,淬火後直接回火,在精加工之前進行,淬火的目的:使鋼件獲得所需的馬氏體組織,提高工件的硬度,強度和耐磨性,為後道熱處理作好准備等。回火的目的主要是:消除鋼件在淬火時所產生的應力,使鋼件具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外,並具有所需要的塑性和韌性等。
經過熱處理之後,工件的硬度一般在HRC45以上,有的甚至達到HRC60以上,不同的工件,工作性質不同,故熱處理後的硬度也不同,如汽車變速箱齒輪熱處理後的硬度一般在HRC58-63之間,回轉支承軸承熱處理後的硬度在HRC47-55之間,滾珠絲杠熱處理後的硬度一般在HRC60-62之間。
8. 模具為什麼要做熱處理
你家裡做飯用的刀如果沒有硬度的話,幾天就切不動肉了。模具也一樣,如果沒有硬度的話,沖不了幾次,模具的刃口就會鈍了,就沖不下活,模具也容易變形。費了很大功夫做成的模具,用不了多久就不能用,那就太劃不來了。所以製作的模具必須要淬火,盡量延長模具的使用壽命,取得最好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