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線切割怎麼樣割不銹鋼不變形
線切割抄如果是割凸模,可以先在凸模的外圍單邊留上1.0mm餘量,轉一圈不要割斷,然後再按照正確的外形尺寸切割下來,這樣切割的凸模不會變形;同樣的,在切割凹模時,先沿著內形單邊留餘量1.0mm,切割一圈,然後再按照正確的凹模尺寸切一圈。這樣切割的凹模同樣不會變形。
⑵ 什麼鋼做菜刀最好
我覺得問主陷入鋼材控的思維了
樓上答主推薦的zdp189彎不了30°,哪怕是夾鋼回料也彎不了20°,肯答定微變形,彈不回來(日本手工刀匠熱處理過頭,偏脆,65硬度即可)
廚刀優先考慮哪種造型設計最適合自己(日式,中式,西式),其次才是鋼材,畢竟鋼材無神話。手裡m390,vg10,瑞粉,國產大馬,sg2,k390,s35vn,vg10+VG2雙核,1227,1428,x50,國產不銹鋼夾t10,918,813,n690都用過了。沒有哪個不崩口,也沒哪個能用上幾百刀還不用磨的。
如果要泛用斬切,刃角大一些,這些鋼材都可以勝任,都沒什麼區別。(除了sg2和m390會崩口)
如果只是切割,小刃角,追求保持性用k390 m390這類粉末鋼都不錯。
如果是懶人,要求防銹,那麼只推薦m390。
如果不喜歡磨刀(保持性和耐磨性成正比),高CR高CO高V高W含量的都不要考慮,S35vn vg10這2個優先考慮。( n690鋼材不錯,但是難加工,熱處理變形,線切割變形問題多)
⑶ 切割精度高變形小的切割方式 如水切割 激光切割 等離子切割 火焰切割 線切割等
水刀切割光滑精準,無熱量產生,無熱變形及內應力,可切割材料很廣泛,甚至可以切割高爆物。是最好的高精度薄板切割方式。缺點是設備較貴重,切割厚度有限,切割質量和切割速度隨材料厚度增加而急劇下降,而且噴嘴磨損較快。現在有攜帶型水刀,比較好地克服了設備價格和體積這兩個問題。水刀精度可以達到0.1mm。
激光切割也很精準,而且不像水刀那樣需要不斷地供應切割劑和磨料,只需要供電即可。但激光切割的缺點也非常明顯,對切割薄板來說,會在割縫處會產生微小熱變形以及熱效應,幾乎不能切割厚板,而且切割有色金屬、透明介質等這些材料的效果也很差,況且激光切割的設備也較為貴重。激光切割的精度亦可達到0.1mm。
等離子切割個人認為不屬於高精度切割。等離子切割的原理是利用等離子柱直接融化材料,割縫質量較一般。一般來說被切割的材料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熔點不能太高,二是必須導電。不需要被切割物參與構成迴路的等離子也可以切割非導電材料,但是效果較差。等離子切割是50mm以下鋼板粗切割的最佳方式,既快又省。等離子切割不能切割太厚的板材,對於50mm以上的板材切割很少採用它。精細等離子切割可以達到0.3~0.5mm。
火焰切割是最原始最粗放的板材切割方式,火焰切割的速度要比等離子慢,但是切中等厚度的板材時要比水刀快很多。火焰切割對設備的要求極低,簡單電機帶動的自走車,薄鋼板壓成的導軌,一個割炬,兩瓶氣體就能搞定。火焰切割基本只能切割碳素鋼,割縫質量較粗糙,而且不能切割小於5mm厚度的板材。但是好處在於,火焰切割的設備廉價,成本低廉,操作簡單,最大的好處在於它可以切割厚達幾百毫米的鋼材。如果配上好的數控設備以及優質噴嘴,並採用丙烷代替乙炔,火焰切割的精度能夠達到0.5mm。
以上這些,個人認為都只能算作是毛料切割,下面的線切割則不同。
線切割是提及的這些切割方式中最精密的。線切割是利用放電來侵蝕掉被切割材料,不涉及到熱變形和加工應力變形。線切割對被切割材料只有兩個要求:一是要導電,二是要足夠的活潑可以被電蝕氧化。由於是放電侵蝕,加上每次侵蝕的量很小,線切割理論上來說可以切割任意厚度的材料,只是由於機床本身的尺寸限制,一般都只切割200mm以下的材料。所以經常可以看到,數個甚至數十個工件疊在一起,在一台線切割機床上同時進行切割。正因為一次放電所切割的量很小,所以線切割的速度極慢,即便是快走絲看起來也是慢如蝸牛,但是如此慢的速度帶來的結果就是超高的精度。好的慢走絲線切割機床甚至可以達到0.0005mm的精度以及Ra0.2的表面粗糙度。線切割屬於精密切割,一般來說切割之後即是成品面,不需要再加工。
⑷ DF2是什麼材質
DF2是錳鉻鎢合金鋼,是一種高質量的冷作工具鋼。
DF2鋼材的化學成份包括碳、鉻、鉬、錳、鎳、鎢、釩、硅和鋁等。其中,碳的含量為0.95%,鉻的含量為0.6%,鉬的含量為1.2%,錳的含量為0.6%,鎳的含量為0.1%。
DF2鋼材易於車削,並宜制鋒利刀口。DF2鋼材是高韌性冷沖模具鋼,沖擊韌性較高,具有良好的蝕花加工性能和高硬度,在強度和耐磨性方面超過SKD11,還具有高韌性,線切割性能良好。
(4)什麼鋼材線切割不變形擴展閱讀
鉬元素在DF2鋼材中的作用:
鉬元素在DF2鋼材中能提高淬透性和熱強性,防止回火脆性,增加剩磁和矯頑力以及在某些介質中的抗蝕性。
在DF2鋼材中,鉬元素能使較大斷面的零件淬深、淬透,提高鋼的抗回火性或回火穩定性,使零件可以在較高溫度下回火,從而更有效地消除(或降低)殘余應力,提高塑性。
在DF2鋼材中,鉬能進一步提高對有機酸(如蟻酸、醋酸、草酸等)以及過氧化氫、硫酸、亞硫酸、硫酸鹽、酸性染料、漂白粉液等的抗蝕性。特別是由於鉬的加入,防止了氯離子的存在所產生的點腐蝕傾向。
⑸ 做沖床模具的 綠12(模子鋼)線切割後再拿去淬火。會變形嗎大概會變多少
要知道板料的材料才行!
如果是中等硬度的鋼板,尺寸精度較高的零件,雙面間隙:0.14~0.18mm
如果是薄料沖裁先線切割絕對不行!!因為薄料沖裁時模具間隙很小,後熱處理會導致變形造成間隙變化影響沖件質量。
你沖的料厚為2mm,如果零件精度不高,後熱處理勉強,但要注意割完的腔的結構、形狀、尺寸,有可能應力集中開裂。大概會變多少要看坯料的尺寸,Cr12本身是高硬度微變形的模具鋼。
從正確的工藝路線出發應該先熱處理再線切割!!
⑹ 專業人士回答,哪種鋼材做菜刀最好
我覺得問主陷入鋼材控的思維了
樓上答主推薦的zdp189彎不專了30°,哪怕是夾鋼料也彎不了20°,肯定屬微變形,彈不回來(日本手工刀匠熱處理過頭,偏脆,65硬度即可)
廚刀優先考慮哪種造型設計最適合自己(日式,中式,西式),其次才是鋼材,畢竟鋼材無神話。手裡m390,vg10,瑞粉,國產大馬,sg2,k390,s35vn,vg10+VG2雙核,1227,1428,x50,國產不銹鋼夾t10,918,813,n690都用過了。沒有哪個不崩口,也沒哪個能用上幾百刀還不用磨的。
如果要泛用斬切,刃角大一些,這些鋼材都可以勝任,都沒什麼區別。(除了sg2和m390會崩口)
如果只是切割,小刃角,追求保持性用k390
m390這類粉末鋼都不錯。
如果是懶人,要求防銹,那麼只推薦m390。
如果不喜歡磨刀(保持性和耐磨性成正比),高CR高CO高V高W含量的都不要考慮,S35vn
vg10這2個優先考慮。(
n690鋼材不錯,但是難加工,熱處理變形,線切割變形問題多)
⑺ 45#鋼板加工 怎麼才能不變形!
一般下料-調質-粗精銑,若尺寸精差和公差等級要求高建議留量磨削加工
因為45#鋼氣割下料後有正火現象
⑻ 線切割如何解決切不銹鋼變形問題
在模具加工中,電火花線切割加工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在線切割加工過程中,模具易產生變形和產生裂紋,造成零件的報廢,使得成本增加等問題屢屢發生。所以,線切割加工中模具的變形和開裂問題,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多年來,人們對線切割加工的變形和開裂熟悉不夠,往往造成線切割加工部門與來料加工者之間相互推脫責任,產生矛盾。
其實,變形和開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材料問題、熱處理問題、結構設計問題、工藝安排問題及線切割時工件的裝夾和切割線路選擇的問題等等。在這諸多因素中,能否找到線切割加工變形和開裂規律呢筆者通過多年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以下防止變形和開裂的措施。
1、產生變形及裂紋的主要因素
在生產實踐中,作者經過大量的實例分析,發現線切割加工產生變形和裂紋與下列因素有關。
1.1與零件的結構有關
1)凡窄長外形的凹模、凸模易產生變形,其變形量的大小與外形復雜程度、長寬比、型腔與邊框的寬度比有關。外形越復雜,長寬比及型腔與邊框寬度比越大,其模具變形量越大。變形的規律是型腔中部癟入,凸模通常是翹曲;
2)凡是外形復雜清角的淬火型腔,在尖角處極易產生裂紋,甚至易出現炸裂現象。其出現的頻率與材料的成分、熱處理工藝等有關;
3)圓筒形壁厚較簿零件,若在內壁進行切割,易產生變形,一般由圓形變為橢圓形。若將其切割缺口,在即將切透時易產生炸裂現象;
4)由零件外部切入的較深槽口,易產生變形,變形的規律為口部內收,變形量的大小與槽口的深度及材料性質有關。
1.2與熱加工工藝有關
1)模具毛坯在鍛造時始鍛溫度過高或過低,終鍛溫度偏低的零件;
2)終鍛溫度過高,晶粒長大,終鍛後冷卻速度過慢,有網狀碳化物析出的模坯;
3)鍛坯退火沒有按照球化退火工藝進行,球化珠光體超過5級的零件;
4)淬火加熱溫度過高,奧氏體晶粒粗大,降低材料強韌性,增加脆性;
5)淬火工件未及時回火和回火不充分的零件。
1.3與機械加工工藝有關
1)面積較大的凹模,中間大面積切除而又事先未挖空,因切去框內較大的體積,框形尺寸將產生一定的變形;
2)凡坯料中無外形起點穿絲孔,不得不從坯料外切入的,不論其凸模回火和外形如何,一般輕易產生變形,尤其是淬火件變形嚴重,甚至在切割中產生裂紋;
3)對熱處理後的磨削零件,無砂輪粒度、進刀量、冷卻方式等工藝要求,磨削後表面有燒傷及微裂紋等疵病的零件。
1.4與材料有關
1)原材料存在嚴重的碳化物偏析;
2)淬透性差、易變形的材料,如T10A、T8A等。
1.5與線切割工藝有關
1)線切割路徑選擇不當,易產生變形;
2)工件的夾壓方式不可靠、夾壓點的選擇不當,均易產生變形;
3)電規准選擇不當,易產生裂紋。
2防止變形和開裂的措施
找到了變形和開裂的原因,即可對症下葯採取相應的措施予以避免,防止變形、開裂。具體的措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2.1選擇變形量較小的材料,採用正確的熱處理工藝
為了防止和減少變形、開裂,對需要線切割加工的模具,應對材料的選擇、熱加工、熱處理直到製成成品的各個環節都要充分關注和重視;
1)嚴格檢查原材料化學成分、金相組織和探傷,對於不合格原材料和粗晶粒鋼材及有害雜質含量超標鋼材不宜選用;
2)盡量選用真空冶煉、爐外精煉或電渣重熔鋼材;
3)避免選用淬透性差、易變形材料;
4)坯料應合理鍛造,遵守鐓粗、拔長、鍛壓比等鍛造守則,原材料長度與直徑之比即鍛造比最好選在2-3之間;
5)改進熱處理工藝,採用真空加熱、保護氣氛加熱和充分脫氧鹽浴爐加熱及分級淬火、等溫淬火;
6)選擇理想的冷卻速度和冷卻介質;
7)淬火鋼應及時回火,盡量消除淬火內應力,降低脆性;
8)用較長時間回火,提高模具抗斷裂韌性值;
9)充分回火,得到穩定組織性能;
10)多次回火使殘余奧氏體轉變充分和消除新的應力;
11)對於有第二類回火脆性模具鋼高溫回火後應快冷(水冷或油冷),可消除二類回火脆性;
12)模具鋼化學處理之前進行擴散退火、球化退火、調質處理,充分細化原始組織。
2.2合理安排機械加工工藝
1)線切割工件坯料的大小,要根據零件的大小確定,不宜太小。一般情況下,圖形應位於坯料中部或離毛坯邊緣較遠而不易產生變形的位置上,通常應取圖形到坯料邊距大於10mm;
2)凡較大的型腔或窄長而復雜的凸模,配製坯料時要改變傳統的實心板料習慣。大框型腔、窄長型腔等易變形零件,其中間部位應鏤空。這樣淬火時表裡狀況得以改善,溫差小,產生的應力小,同時切割時切除的體積也就小,應力達到平衡也就不至受破壞;
3)在模具使用答應的情況下,大框形型腔零件的清角處,應適當增加工藝圓角R,或在線切割之前將清角處鑽空,以緩解應力集中的現象;
4)對凸模零件,在淬火之前應在凸塊坯料中鑽外形起點的穿絲孔,使工件在切割時保持內應力平衡且不被破壞,以免從材料外切入引起開裂變形。
2.3優化線切割加工的工藝方案,選擇合理的工藝參數
2.3.1該進切割方法
1)改變一次切割到位的傳統習慣為粗、精二次切割,以便第一次粗切割後的變形量在精切割時及時地被修正。一般精切割時的切割量應根據第一次切割後的變形量大小而定,一般取0.5mm左右即可。這種辦法常應用於外形復雜而勢必產生變形的零件或要求精度較高、配合間隙較小的模具;
2)改變兩點夾壓的習慣為單點夾壓,以便切割過程中的變形能自由伸張,防止兩點夾壓對變形的干涉,但要注重,單點夾壓的合理部位通常在末尾程序處。這樣所產生的變形隻影響廢料部分,避免了對成型部分的影響;
3)對易變形的切割零件,要根據零件外形特徵統籌安排切割的起始點、程序走向及夾壓位置,以減少變形量。一般應選擇較平坦、已精加工或對工件性能影響不大的部位設置線切割的起始點。
2.3.2選擇合理的工藝參數
1)採用高峰值窄脈沖電參數,使工件材料以氣相拋出,氣化溫度大大高於融化溫度,以帶走大部分熱量,避免工件表面過熱而產生變形;
2)有效地進行逐個脈沖檢測,控制好集中放電脈沖串的長度,也可解決局部過熱問題,消除裂紋的產生;
3)脈沖能量對裂紋的影響極其明顯,能量越大,裂紋則越寬越深;脈沖能量很小時,例如採用精加工電規准,表面粗糙度值。
追問:
精簡一點的啊!
回答:
防止變形和開裂的措施
找到了變形和開裂的原因,即可對症下葯採取相應的措施予以避免,防止變形、開裂。具體的措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選擇變形量較小的材料,採用正確的熱處理工藝
為了防止和減少變形、開裂,對需要線切割加工的模具,應對材料的選擇、熱加工、熱處理直到製成成品的各個環節都要充分關注和重視;
1)嚴格檢查原材料化學成分、金相組織和探傷,對於不合格原材料和粗晶粒鋼材及有害雜質含量超標鋼材不宜選用;
2)盡量選用真空冶煉、爐外精煉或電渣重熔鋼材;
3)避免選用淬透性差、易變形材料;
4)坯料應合理鍛造,遵守鐓粗、拔長、鍛壓比等鍛造守則,原材料長度與直徑之比即鍛造比最好選在2-3之間;
5)改進熱處理工藝,採用真空加熱、保護氣氛加熱和充分脫氧鹽浴爐加熱及分級淬火、等溫淬火;
6)選擇理想的冷卻速度和冷卻介質;
7)淬火鋼應及時回火,盡量消除淬火內應力,降低脆性;
8)用較長時間回火,提高模具抗斷裂韌性值;
9)充分回火,得到穩定組織性能;
10)多次回火使殘余奧氏體轉變充分和消除新的應力;
11)對於有第二類回火脆性模具鋼高溫回火後應快冷(水冷或油冷),可消除二類回火脆性;
12)模具鋼化學處理之前進行擴散退火、球化退火、調質處理,充分細化原始組織。
二、合理安排機械加工工藝
1)線切割工件坯料的大小,要根據零件的大小確定,不宜太小。一般情況下,圖形應位於坯料中部或離毛坯邊緣較遠而不易產生變形的位置上,通常應取圖形到坯料邊距大於10mm;
2)凡較大的型腔或窄長而復雜的凸模,配製坯料時要改變傳統的實心板料習慣。大框型腔、窄長型腔等易變形零件,其中間部位應鏤空。這樣淬火時表裡狀況得以改善,溫差小,產生的應力小,同時切割時切除的體積也就小,應力達到平衡也就不至受破壞;
3)在模具使用答應的情況下,大框形型腔零件的清角處,應適當增加工藝圓角R,或在線切割之前將清角處鑽空,以緩解應力集中的現象;
4)對凸模零件,在淬火之前應在凸塊坯料中鑽外形起點的穿絲孔,使工件在切割時保持內應力平衡且不被破壞,以免從材料外切入引起開裂變形。
三、優化線切割加工的工藝方案,選擇合理的工藝參數
1、該進切割方法
1)改變一次切割到位的傳統習慣為粗、精二次切割,以便第一次粗切割後的變形量在精切割時及時地被修正。一般精切割時的切割量應根據第一次切割後的變形量大小而定,一般取0.5mm左右即可。這種辦法常應用於外形復雜而勢必產生變形的零件或要求精度較高、配合間隙較小的模具;
2)改變兩點夾壓的習慣為單點夾壓,以便切割過程中的變形能自由伸張,防止兩點夾壓對變形的干涉,但要注重,單點夾壓的合理部位通常在末尾程序處。這樣所產生的變形隻影響廢料部分,避免了對成型部分的影響;
3)對易變形的切割零件,要根據零件外形特徵統籌安排切割的起始點、程序走向及夾壓位置,以減少變形量。一般應選擇較平坦、已精加工或對工件性能影響不大的部位設置線切割的起始點。
2、選擇合理的工藝參數
1)採用高峰值窄脈沖電參數,使工件材料以氣相拋出,氣化溫度大大高於融化溫度,以帶走大部分熱量,避免工件表面過熱而產生變形;
2)有效地進行逐個脈沖檢測,控制好集中放電脈沖串的長度,也可解決局部過熱問題,消除裂紋的產生;
3)脈沖能量對裂紋的影響極其明顯,能量越大,裂紋則越寬越深;脈沖能量很小時,例如採用精加工電規准,表面粗糙度值。
傅鼐辰葡巳威瀑士尺凡比盤蔓成祗鄞賦霜攖慧校
⑼ 線切割怎麼割材料不容易變形
線切割一般加工硬度高的材料就不容易,操作中還要注意到工作的擺放,加工穿絲孔最好打在工件內,不要從外面進刀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