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玻璃鋼頂管施工工藝步驟
玻璃鋼頂管具有良好的耐腐蝕、重量輕、內壁光滑特性,並且特殊的材質使得用戶在實驗操作的過程中尤為需要特別加以對待,比如前期對於材料工具准備方面的要求,以及對於環境參數的控制方面的內容,每一個環節都是極為重要,也是不容忽視的。那麼今天小編舉例的就是玻璃鋼頂管施工工藝步驟方面的信息來供有興趣的朋友學習借鑒。
一、玻璃鋼頂管的工藝路線
採用12米長定長纏繞玻璃鋼夾砂管生產工藝,在每根模具上一次生產出4段3米長的玻璃鋼
頂管按設計層數間斷夾砂,每段頂管兩端300~800mm的純玻璃鋼部分採用玻璃纖維織物局部增強的辦法實現。每段頂管間採用特製的設備磨削和切斷,修整達到規定形狀和尺寸後一次性脫模即可。生產效率完全可以滿足規定的工程進度要求。採用純玻璃鋼與玻璃鋼夾砂復合增強一體化的設計方案和生產工藝。
二、設計技術
設計參數
根據頂管工程玻璃鋼夾砂頂管的具體使用條件,確定管徑、管材剛度級別、土壤參數、設計載荷(包括內壓、負壓、管頂垂直靜土壓載荷、地面車輛活載荷、堆土載荷)等設計參數,為玻璃鋼夾砂頂管的結構計算提供理論計算依據。
結構計算
依據已選定的設計條件和設計參數,按照我國國家標准《玻璃纖維增強塑料頂管》(GB/T21492-2008)和《頂管施工技術》以及計算機非線性有限元數值計算進行玻璃鋼夾砂頂管的結構計算。管材結構計算包括頂力強度、剛度、撓曲變形、彎曲強度、穩定性分析、地震強度分析等計算、分析與校核。
三、生產工藝
1)確定並認可設計生產方案;
2)內襯製作;
3)玻璃纖維環向和交叉纏繞內結構層;
4)用特種夾砂布間斷夾砂(夾砂布在純玻璃鋼處連續但停砂);
5)每層夾砂後及時製作純玻璃鋼部分;
6)玻璃纖維環向和交叉纏繞外結構層;
7)修整、切斷達到統一的形狀和規定的尺寸;
8)脫模,檢驗合格後上鋼套環出廠。
四、連接方式
管段間採用嵌入式鋼套環連接定位方式,頂進時結合玻璃鋼樹脂口密封,兩管對接後起封水作用。頂管兩端車出一個平台,以便鋼套環套上管端後鋼套環外徑與頂管本身外徑一致
。鋼套環起定位作用,並增加部分抗不均勻沉降的能力。
樹脂口密封,兩管對接後起封水作用。頂管兩端車出一個平台,以便鋼套環套上管端後鋼套環外徑與頂管本身外徑一致。鋼套環起定位作用,並增加部分抗不均勻沉降的能力。
玻璃鋼頂管產品特點:
1、該管道鋪設不需開溝,施工進度快;
2、頂進過程中糾偏容易,頂進距離長;
3、外表光滑,自重輕,頂進阻力小;玻璃鋼風管表面不容易沉積,不會產生管抱死現象;
4、玻璃鋼頂管內壁非常光滑,水力流體特性好;
5、具有優良的防水、防滲、耐化學腐蝕性能;
6、可以在高溫條件下長期運行,並保持良好的力學性能;
7、產品應用的環境溫度范圍廣泛,一般為-40~70℃,玻璃鋼風管能抵抗陽光長期照射;
8、具有優良的耐磨性能,所輸送介質不會對管道內壁造成損傷;
9、玻璃鋼頂管導熱系數低,保溫性能好;
10、無毒害、無二次污染;
11、比重小、重量輕,裝卸方便,易於安裝;
12、玻璃鋼風管設計安全系數高,使用壽命長,確保使用壽命達50年;
13、玻璃鋼風管運行維護費用低,耐腐性能優越,無需任何維護保養;
提到玻璃鋼頂管的使用效果,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前期的購置選擇,確實,品牌的因素不僅僅決定了使用壽命,而且決定了我們的後期操作情況,所以是比較關鍵的。但是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環節也不容忽視,那麼就是玻璃鋼頂管施工。我們需要准備合適合理的材料工具,配合自己的經驗入手分析,必要的時候可以通過結合下文入手調整自己的方案。
不知復道你那是什麼地區,我們這制一般是不再使用內套環,有專門頂管管材F型管,內套環是在平口管作為頂管管材時才採用的,作用為管材與管材間的承接及壓力緩沖作用。
一般認為:
你要是做審計的,那麼施工方就是在騙你,因為定額沒有更新,套個內套環子目增加預算價格。你要是施工方,那你就學業不精。
你要是業主,你就別管那麼多,保證安全、質量、進度的前提下越便宜越好。別管有沒有內套環。
你要是監理,說句實話別裝懂,謙虛點向施工單位請教請教,因為業主那也不懂。
❸ 頂管施工技術方案
頂管施工技術方案
頂管施工就是非開挖施工方法,是一種不開挖或者少開挖的管道埋設施工技術。下面我為大家分享頂管施工技術方案,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一、頂管工作原理及工藝選擇
頂管工作原理:頂管施工是以頂管工作井為起始點,在工作井內安裝主頂千斤頂系統提供水平推力,先將安裝在導軌上的頂管機頭從前牆預留的出洞口破封門推入土中,由機頭導向,然後將鋼筋砼管跟隨機頭一節一節地推向前頂進。與此同時,機頭挖掘的泥土被不斷排出,經水平運輸至工作井,再經垂直運輸至地面外運棄土。採用24小時連續施工,直至機頭進入接收井回收,完成該次頂管管道鋪設。
頂管工藝選擇:頂管有土壓平衡法、泥水平衡法及氣壓平衡法等多種施工方法,是由頂管工具管(機頭)的功能分類而定的。應根據機頭穿越的土層性質和地下水情況等因素,選擇合適的頂管機頭。頂管機頭安裝在管道的前端,它具有控制頂管方向、挖掘和防止坍方等功能,其外形和尺寸與管節相近。本工程擬選擇泥水平衡平衡機頭。
二、設備配置和安裝
(1)井內頂推設備
1、主頂千斤頂:每套頂進總站配置3台300t油壓千斤頂,其中1台備用。
2、組合支架:主頂千斤頂固定在組合支架上,按管道截面左右對稱布置。
3、油泵:為保證油壓千斤頂行程同步,共同作用,採用1台電動高壓油泵形成並聯油路向千斤頂供油壓。每個千斤頂均備有獨立的控制閥。
4、後座承壓壁:主頂油缸提供水平推力將管道在土層中向前推進,其反推力作用在後座鋼構件上並傳遞擴散到工作井後壁上。後座結構採用50mm厚鋼板(重約2t),和厚50cm砼牆體組成。後座與工作井後壁之間墊一層5cm厚木板,這樣即可將2台油缸的集中頂力傳遞擴散到工作井壁上。
5、頂鐵和分壓環:分壓環外徑、內徑與鋼筋砼管一致,其長度為50cm,二台主頂油缸的頂推力作用在分壓環上,分壓環再均勻擴散傳遞到砼管的後端面。環形頂鐵的結構與分壓環一樣,它的作用是由於油缸的一次行程不足以將一節砼管推頂到位,需要將油缸收回後,在分壓環與油缸之間加墊該頂鐵結構,然後利用油缸的第二次行程再推,這樣反復多次即可將一節大大超過油缸行程長度的砼管推頂到位。本工程1.0m長度的頂鐵各兩件,採用20cm厚鋼板加工而成,重量約1t。
6、中繼間的設置及位置
A、 Ø800中繼站由10個30T的液壓千斤頂組成,總頂力為300t,伸縮量均為30cm,中繼間在管道上的分段安放位置,可通過頂進阻力計算確定。
B、 按常規,由於機頭前方迎面阻力和管道外壁阻力等不確定因素太多,為留有較大的安全頂力儲備,因此第一號中繼間應盡量設置在距機頭比較近的位置處,一般設置在距機頭20m處附近(,後面的中繼間再按一定長度布置。本工程每段頂管只需設置一座中繼間,即1#中繼站。
三、頂管工具管安裝
頂管機頭維修調試好,運到現場後,被吊放到工作井內導軌上。檢查測定機頭與軌道是否平衡、吻合,機頭的前後端中心方向和相對高差小於2mm,然後對機頭的油路、泥漿和操縱系統等設備進行逐一連接,各部件連接牢固,不得滲漏,安裝正確,並對各系統進行認真檢查和試運行。
四、工作井地面設施
1、膨潤注漿系統:包括膨潤土拌合池、壓漿泵、管道等。對於長距離頂管,泥漿泵的泵壓能力要求更高,壓力不得低於3Mpa。
2、棄土泥漿池:採用泥水平衡,井上地面需設置棄土泥漿池。棄土泥漿經過泥漿泵送入泥漿車運到政府指定地點排放。沉澱池設置兩個連在一起的循環過濾池。單個泥漿池內空尺寸為長10m,寬5m, 高度為2m,四周井壁採用750mm磚砌牆體,採用Mu100的磚,M10水泥砂漿砌築,內外抹20mm厚的水泥砂漿;井底採用30cm厚的C15混凝土基礎底板。
3、蓄水池:採用泥水平衡,機頭前方需要大量水供高壓水破土,需在地面上建造一蓄水池,蓄水池內空尺寸為長5m,寬5m, 高度為2m,四周井壁採用750mm磚砌牆體,採用Mu100的磚,M10水泥砂漿砌築,內外抹20mm厚的水泥砂漿;井底採用20cm厚的C15混凝土基礎底板。
4、高壓油泵站:包括高壓油泵、油管、油箱、限壓閥、溢流閥和壓力表等指示保護裝置。選用1台50Mpa高壓油泵,液壓系統設備安裝完畢後要進行試車,使用過程中定時檢修維護,及時排除故障。
5、空壓站:是向管道內及機頭供氣,以確保管道內工作人員的呼吸安全和氣倉內帶壓條件。由空壓機生產壓縮空氣,通過凈化後輸入管道內。採用1台3m3的空壓機。
6、泥漿站:包括壓漿泵、攪拌機、泥漿池、管道、壓力表和閥門等,用以向管道內供應減阻泥漿。共配置1台壓漿泵(0.8Mpa)。
7、起重設備:選用一台25噸汽車式起重機。
五、頂管出洞
當井內、井外的准備工作全部完成後,可將機頭吊放到井內導軌上,調整好方向,開始頂管的出洞,工作井壁前牆有機頭及管道出洞的預留洞口。由於地下水位比較豐富,為防止井外水土從預留洞口與機頭外壁之間的縫隙流入工作井內,預留孔洞與管道間取消常規的密封裝置而改用動密封裝置。
1、洞口密封結構:出洞口密封結構的作用是阻止在頂管過程中泥水從管節與洞口間的間隙流入井內。由於地下水位較高,改一般性的密封結構
根據管道中心線與井壁預留孔的位置,製作一個雙層鋼結構的內套環,套環內圈設有多層橡膠止水帶,止水帶之間填充黃油,套環安裝在預留孔與管節之間,外圍焊接在孔的預埋鋼板上,內圈橡膠緊貼管節。
2、破牆的出洞:當機頭前端進入洞口密封圈後,即可破牆出洞。工作井預留洞口已用鋼封門臨時封堵,在頂前採用氣割按水平方向一點點地將封門割除,然後將機頭推進,切入土體中,隨後即可進行正常頂管施工。為保證頂管機頭出洞的萬無一失,除採用大管徑井點外,應事先對洞口周圍一定范圍內的土體進行雙液注漿壓密,更有效地防止外側的水土進入工作井。雙液注漿壓密范圍為:長2m×寬4m×深6m。
3、方向監測:頂管出洞方向控製得好,整條管道才有可能頂好,頂管出洞不好,整條管道都難於頂好,故必須嚴格控制頂管出洞精度,採用跟蹤測量,隨時調整機頭出洞的方向及高程偏差。
六、頂進施工
A、當工具管頂入沉井前壁外的土體後,留其尾部約30cm長擱置在導軌上,收回千斤頂活塞桿,卸走頂鐵,安裝管節和分壓環,開始進行管道的頂進施工。
B、為實現有一次能頂進80m的距離,本工程擬採用下述兩項技術措施:第一、在管壁外壓注觸變泥漿,形成一定厚度的泥漿套,利用觸變泥漿的潤滑作用,以減少頂進阻力;第二、採用中繼間接力頂進技術,實行分段逐次頂進。
C、注漿減阻:壓注觸變泥漿填充管道的外周空隙,是減小地層損失控制地面沉降,減小頂進阻力實現長距離頂管的重要措施。對頂管機頭尾端的.壓漿,要緊隨管道頂進同步壓漿。為使管道外周形成的泥漿始終起到支承地層和減阻作用,在後續管道的適當點位,還必須進行跟蹤補漿,以補充在頂進中的泥漿損失量。壓漿所用設備有:①注漿泵(螺桿泵,排量1000L/min,壓力3Mpa);②攪拌器;③注漿管道(主管φ50mm鋼管,支管φ25mm);④管道閥門和壓力計。所用的觸變泥漿是由膨潤土、水和摻合劑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施工現場按重量計的觸變泥漿配合比為:水:膨潤土=8:1,膨潤土:CMC=30:1,本工程擬購置膨潤土袋裝復合材料,在現場施工加水拌和。壓漿量為管道外圍環形空隙的1.5倍,壓注壓力根據管頂水壓力而定。
七、測量與糾偏
①頂管測量控制
測量控制網及井下測量平台的建立:開工前根據設計圖紙和業主提供的測量控制點,在工作井周圍布設一個高精度的測量控制網,設置臨時水準點。按設計要求在地面定出管道中心線,並在工作井的兩端放設中心線樁,並按照設定的管道中心線和工作井井位建立地面與地下測量控制系統。控制樁設在不易擾動,視線暢通便於校核的地方。
在頂進工作井內的頂管軸線上,靠近後靠背處,設置測量平台,其上設置由地面水準點引入的臨時水準點,在交接班時進行儀器高程的校對與調整。頂進軸線由設計管道中心通過經緯儀或掛垂線的方法引入井內的,並在井內布設2—3個後視點,以便相互校核。設置的井下測量平台必須穩固,不與管道、設備、後靠背接觸,不受頂管操作的影響。
②頂管軸線與標高測量
頂管方向和管軸線偏差採用激光經緯儀測定,以控制掘進機的定線準直。測量方法是將激光經緯儀設備在井下測量平台的起始點,對准設在管內測點的激光靶板,激光經緯儀發射的激光束偏離光靶中心的距離,即為頂管軸線的偏差值,但方向相反。頂管標高採用水準儀測定。
③頂管地面測量控制
頂管施工地面或多或少會產生沉降,關鍵是要隨時進行沉降觀測並採取有效的措施。一般是在頂管軸線上每間隔10米設置一組沉降觀測點進行定點定時觀測,發現有較大的沉降就應進行處理。處理方式是採取地面注漿的方式,處理面積按測量情況確定。
④頂管糾偏
管道是否沿設計管軸線頂進,是靠測量方法進行檢查,管道軸線位置偏差採用經緯儀測量檢查,管道內底高程採用水準測量。
管道在頂進過程中所發生的偏差,是通過操縱機頭內的糾偏千斤頂組來調整機頭方向完成偏差。
糾偏時應做到在頂進中糾偏,採用小角度分次逐步糾偏,做到勤測、勤糾。
⑤軸線和高程式控制制標准
執行有關規范的標准。
;❹ 頂管管節之間用薄木板叫什麼
環片。頂管管節之間用薄木板叫環片,那個木襯墊是9合板或細木工板之類的加工成略小於鋼套環內徑的環片。頂管技術是一項用於市政施工的非開挖掘進式管道鋪設施工技術。
❺ 頂管介面內、外套環是什麼外套環我理解是混凝土管頭上的鋼承口,內套環不知是什麼求解。
外套環是你理解的鋼承口,沒有內套環這個叫法,管頭雄頭也有個鋼環,可能是指這個吧
❻ 鋼筋混凝土頂管需要另外製作鋼套環嗎
有的地區頂管用平口管,就要另作鋼套環。我們公司做過1000的管的套環內徑1220mm,寬度20cm,中間10cm處焊立式防滑片,6片,高10cm、寬5cm,防止套環在管子連接處滑動。
❼ 鋼頂管管內加橫板的作用
鋼頂管管內加橫板的封水作用。頂管兩端車出一個平台,以便鋼套環套上管端後鋼套環外徑與頂管本身外徑一致。鋼套環起定位作用,並增加部分抗不均勻沉降的能力。樹脂口密封,兩管對接後起封水作用。
❽ 鋼套環C50雙筋頂管專用水泥管是什麼管
鋼筋混凝土管,就是採用C50混凝土管,在管兩端套有鋼環,作為市政排水頂管工程中排水管的水泥管。鋼套環在施工過程中方便套接和增加管端摩擦力等作用。一般水泥製品廠均有銷售。
❾ 請問什麼情況下頂管才用鋼板套環
不知道你說的是不是內套環,一般情況下現在內套環都不在使用了,內套環是在平口管作為頂管管材時才採用的,作用為管材與管材間的承接及壓力緩沖作用。現在一般都有頂管專用管材,管材自身自帶套環,套環內自帶膠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