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方管怎麼焊接
薄方管焊接方法:
薄方管焊接,主要是要做好焊接變形的控制和不小心造成焊穿,因此首先焊接電流要控制比較小點(在保證引弧前提下),如果強度等沒有要求,可採用點焊。焊接程序盡量使用中心對稱,減少構件變形。為此,可以先將構件點焊成形,對剛性很差的結構甚至可以安裝些工藝撐桿,提高其剛性,再對稱焊接,總之要抓住變形這個環節。對焊後變形要有調整方法,不論是手工還是機械方法,使質量比較高的交貨。當然,焊接的具體方法上,最好都是俯焊,盡量滿足焊工的習慣和需要。
㈡ 用碳鋼焊接的箱體需要作時效處理嗎
如要求不高可以不做。就是做箱體結構不符合標准。
㈢ 金屬結構件加工是先焊接還是先割槽
加工後焊接,要保證精度是很困難的。因為焊接時裝配位置保證很困難,其二時焊接應力
在工件較大的的情況下很難消除,精度變化大,最終完工後精度很難保證。
一般大型工件是先焊接好,然後進行人工時效,降低和消除焊接或鑄造產生的應力,最後安排機械加工,這樣才能保證最終完工後的精度。
㈣ 方管對接焊縫焊接規范
從焊接變形理論可知,影響焊接變形大小的主要因素是:焊縫尺寸越大,熔敷金屬越多,變形越大;焊縫尺寸相等時,焊縫熱輸入越大,造成的變形也越大;焊接大長焊縫時,分段比直通焊變形要小;焊縫布置不對稱或雖布置對稱但不對稱焊接,焊縫部位偏離越嚴重,變形越大;構件剛性越小,變形越大。
焊接規范通過工藝試驗和工藝分析,確定方管對接焊縫採用雙層 CO2氣體保護焊。焊接材料用 H08Mn2SiA,1.2mm焊絲;保護氣體為純CO2氣體。第一層焊縫的焊接電流為200~250A,第二層為240~320A;電弧電壓為24~26V。工藝要求是:第一層焊縫必須焊透,保證背面成形良好;焊接電流、電弧電壓、送絲速度和焊接速度等可根據設備型號調節。
焊接順序為減少變形,矩形對接焊的焊接順序應按以下原則:採取由中間向兩邊分層分段對稱跳焊,產生的焊接變形比直通焊小,有利於應力的分散和釋放,避免在焊件中產生復雜的應力。直通擺動焊時,焊接開始所形成的較窄的塑性變形區只出現一次,而且由於連續擺動焊接,熱輸入量大,受熱面積大,被壓縮造成的塑性變形區域大,因而焊後收縮變形很大。
分層分段跳焊時,每一層截面都很小,所需熱量就小,且每一層又分若干段進行跳焊,每焊一段基本上都是在冷鋼板上重新建立一次溫度場,每次都出現一個較窄的塑性變形區,因而塑性變形區的平均寬度 (即橫向收縮的尺寸)要比相應分層直通焊小,縱向收縮也小,比起直通連續一次填滿的擺動焊接變形就更小。
㈤ 焊接結構件在什麼情況下不允許採用熱處理去應力方法。
熱處理方法去(復准確地說是減小)制應力的方法主要有人工時效和去應力退火,加熱溫度不超過700度。只要水腔不是密閉的,並有設備條件,就可以用熱處理方法去應力。不過加熱速度、冷卻宜緩慢,避免在加熱和冷卻時產生永久變形。
㈥ 我們是方管結構架焊接的,我想問一下怎麼規定焊接質量要求又那些具體的方法全部用眼睛看,沒有儀器
你問得這些焊縫長、間焊距離等在國家的焊接質量手冊上應都有的,只專接去查就是了,另外焊屬接質量一般用焊接電流參數、焊接電壓、焊劑焊條的要求、焊縫的焊角高度(可用樣板檢測)、焊縫的層數。
你們究竟是做設計還是焊接的,如做焊接的,只接按設計要求操作就行了。
㈦ 不用焊接的方管連接件
你的意思是兩個30*30方管不採用焊接的方式組成直角對嗎?如果是這樣那麼就需要做相應的直角連接頭,可採用內脹式或者是外部抱緊的方式來進行連接。
㈧ 買來的鋼結構焊接方管開裂是否屬於質量問題
是質量問題:
從問題描述看,開裂是在方管上,不是在其他構件上,而方管是整體采購來的;
方管是經過焊接過程的,結構鋼的可焊性比特殊用途鋼的可焊性要差,出現裂紋不足為奇;
問題描述中沒有反應出買方對方管進行了工作導致其開裂;
綜上所述,可以基本判定方管的焊接質量存在問題,是導致方管現場開裂的根本因素;下面原因的第一條可以基本解釋結構鋼焊接裂紋出現的基本原因;
產生焊接缺陷裂紋的原因:
裂紋產生與金屬種類有關:一般低碳鋼不容易產生裂紋,包括熱裂紋與冷裂紋。低合金高強度鋼容易產生冷裂紋,對熱裂紋敏感性小。不銹鋼恰恰相反,特別容易產生熱裂紋,而對冷裂紋敏感性小;含碳量較高的結構鋼焊接則容易產生焊接裂紋,在某些承載的構件焊接時,應優先考慮鹼性焊條,確保焊縫的塑性,而不宜採用工藝性能好,而焊縫塑性較差的酸性焊條;
裂紋產生與金屬焊接性有關。金屬焊接性越好,越不容易產生裂紋。焊接性越差,容易產生裂紋。例如鑄鐵、銅合金;
防止方法:針對不同的金屬焊接採用不同的焊接方法、工藝措施。例如焊接Q345採用合適焊接線能量、預熱、保持層間溫度、焊後熱處理等措施防止冷裂紋產生;而在焊接不銹鋼時,則採用限制焊接電流等焊接工藝規范,採用小擺動、控制層間溫度,採用退火焊道布置、敲擊、防止弧坑裂紋與結晶裂紋。
㈨ 不銹鋼結構件焊接後在時效處理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不銹來鋼結構件焊接後自在時效處理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看你具體是哪種不銹鋼,如果奧氏體不銹鋼的結構件消除焊接應力的話,溫度應在850℃以上,且應快冷(奧氏體不銹鋼在475~850℃加熱時,會產生晶間腐蝕),如果怕變形的話,一可以採用300~350℃,不過應延長保溫時間;如果是馬氏體不銹鋼的話,消應力溫度溫度一般低於該材質回火溫度20℃左右。在熱處理時一定要使用母材相對應的淬火介質,甚至是冷卻速度更慢的淬火介質,因為如果第一步的均勻化退火沒做好,焊縫熔合線位置特別容易開裂;如果強度上沒有要求,則使用A不銹鋼焊材進行焊接,焊後去應力回火,這樣的處理可以很有效的防止開裂,但強度上焊縫和熱影響區均比母材差。
㈩ 焊接方通時效處理要多久
10分鍾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