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方管下料的幾種方法
方管的製作過程 方管,是方形管材的一種稱呼,也就是邊長相等的的鋼管。
是帶鋼經過工藝處理卷制而成。一般是把帶鋼經過拆包,平整,捲曲,焊接形成圓管,再由圓管軋製成方形管然後剪切成需要長度。
1、碳素鋼的定義及鋼中五元素含碳2%以下的鐵碳合金稱為鋼。碳素鋼中的五元素是指化學成份中的主要組成物,即C、Si、Mn、S、P(碳、硅、錳、硫、 磷)。其次是在煉鋼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混入氣體,含 O、H、N(氧、氫、氮)。
此外,用鋁—硅脫氧鎮靜工藝中,必然在鋼水中含有 Al,當 Als(酸溶鋁)≥0。020%時, 還有細化晶粒的作用。方管按生產工藝分:熱軋無縫方管、冷拔無縫方管、擠壓無縫方管、焊接方管。其中焊接方管又分為: (a)按工藝分——電弧焊方管、電阻焊方管(高頻、低頻)、氣焊方管、爐焊方管 (b)按焊縫分——直縫焊方管、螺旋焊方管
2、煉鋼的主要任務是按所煉鋼種的質量要求,調整鋼中碳和合金元素含量到規定范圍之內,並使 P、S、H、O、N 等雜質的含量降至允許限量之下。煉鋼過程實質上是一個氧化過程,爐料中過剩的碳被氧化,燃燒成CO氣體逸出,其它 Si、P、Mn 等氧化後進入爐渣中。S 部份進入 煉渣中,部份則生成 SO2 排出。當鋼水成份和溫度達到工藝要求後,即可出鋼。為了除去鋼中過剩的氧及調整化學成份,可以添加脫氧劑和鐵合金或合金元素。
3、 初軋模鑄鋼錠採取熱裝、熱送新工藝,進入均熱爐加熱,然後通過初軋機及鋼坯連軋機軋成板坯、管坯、小方坯等初軋產品,經過切頭、切尾、表面清理,(火焰清理、打磨)高品質產品則還需對初軋坯進行扒皮和探傷,檢驗合格後入庫。目前初軋廠的產品有初軋板坯、軋制方坯、氧氣瓶用鋼坯、齒輪用圓管坯、鐵路車輛用車軸 坯及塑模用鋼等。
4、轉爐煉鋼簡介,從魚雷車運來的鐵水經過脫硫、擋渣等處理後即可倒入轉爐中作為主要爐料,另加 10% 以下的廢鋼。然後,向轉爐內吹氧燃燒,鐵水中的過量碳被氧化並放出大量熱量,當探頭 測得達到預定的低碳含量時,即停止吹氧 並出鋼。一般在鋼包中需進行脫氧及調整成份操 作;然後在鋼液表面拋上碳化稻殼防止鋼水被氧化,即可送往連鑄或模鑄工區。對要求高的鋼種可增加底吹氬、RH 真空處理、噴粉處理(噴 SI—CA 粉及變性石灰)可以有效降低鋼中的氣體與夾雜,並有進一步降碳及降硫的作用。在這些爐外精煉措施後還可以 最終微調成份,滿足優質無縫方管 無縫方管等鋼材的需求。
❷ 三通下料方法及圖
三通下料方法:
一、彎頭
多節彎頭俗稱蝦米腰,是用來改變通風管道方向及其它裝置的配件。按其斷面形狀,可分為圓形、方形(或矩形)兩種。
從理論上說,彎頭的形狀為圓環面,是不展曲面,在實際構型設計當中,為了便於展開加工,只好改為分節的辦法,將圓環面改為圓柱。
用同樣方法畫出2和1點。以1點為中心,主視圖輪廓線C1—10長度為半徑畫弧,與以展開圖的C1為中心,俯視圖C—I的長度為半徑畫弧相交於I1點。用以上畫法,畫出右邊部分,將各點圓滑曲線連接各點,即得接頭展開圖圖8-7。
❸ 方管下料時,怎樣才能下出兩個拼成直角的材料,
方管下料時,如下圖可以下出兩個拼彎虧成直角的材料:
步驟1、在方管的一個面上畫一條45度的線,如下圖:
(3)方管焊三角怎麼下料擴展閱讀:
方管是矩形管的一種,方管的橫截面是正方形,矩形管的橫截面是矩形,正方形是一種特殊的矩形。
矩形管是一種空心方形的截面輕型薄壁鋼管,也稱為鋼製冷彎型材。它是以Q235熱軋或冷軋帶鋼或卷板為母材經冷彎曲加工成型後再經高頻焊接製成的方形截面形狀尺寸的型鋼。熱軋特厚壁方管除壁厚增厚外情況,其角部尺寸和邊部平直度均達到甚至超過電阻焊冷成型方管的水平。
矩形管的分類迅鬧陵:鋼管分無縫鋼管和焊接鋼管(有縫管)熱軋無縫方管、冷拔無縫方管、擠壓無縫方管、焊接方管。
其中焊接方管又分為:
1、按工藝分——電弧焊方管、電阻焊方管(高頻、低頻)、氣焊方管、爐焊方管;
2、按焊縫分——直縫焊方管、螺旋焊方管。
建築,機械製造,鋼鐵建設項目, 造船,太陽能發電支架,鋼結構工程,電力工程,電廠,農業和化學機械,玻璃幕牆,汽車底盤,機場等。
矩形管的米重計算公式:
2[(a-d-2r+π(r+d/2)/2+(b-d-2r+π(r+d/2)/2)x7.85d(kg),a,b為矩形管長和寬(m),r為管內腔四角的圓弧半徑(m),d為壁厚(mm)。
❹ 在高大空間廠房牆面上製作三角方管支架怎麼做
在高大空間廠房牆面上製作三角方管支架的核心步驟如下:
一、前期准備
1. 材料選擇:選擇符合承重要求的方管規格(如40×40mm或50×50mm),配套螺栓、螺母、膨脹螺栓需匹配牆面材質(混凝土牆多用M10或M12規格)。
2. 工具清點:電焊機用於焊接主體結構,切割機確保方管切口平整,角磨機處理焊渣,電鑽需根據膨脹螺栓直徑選配鑽頭。
3. 勘察定位:用紅外水平儀標出牆面安裝點,確認牆體無空鼓或裂縫,避免因結構問題導致支架松動。
二、支架製作
1. 精準下料:按設計圖紙切割方管,誤差控制在±2mm以內。若支架為直角三角形,斜邊長度可用勾股定理驗證(例如底邊1m、高1m時斜邊約1.414m)。
2. 預組裝校準:在地面拼接方管,用直角尺測量各連接角,重點檢查45°或30°/60°角度偏差,焊接前可用夾具臨時固定。
3. 焊接工藝:採用連續滿焊保證強度,焊縫高度不低於母材厚度。焊後立即用角磨機打磨焊道,消除尖角毛刺。
三、牆面安裝
1. 打孔標准:鑽孔深度比膨脹螺栓長10-15mm(如M12螺栓打孔深度約100mm),使用除塵工具清理孔內碎屑。
2. 固定要點:膨脹螺栓敲入後需完全膨脹,用扭矩扳手按規范擰緊(M12螺栓扭矩約70N·m)。安裝支架時先穿入螺栓但不完全緊固,用水平儀調平後再逐級鎖緊。
四、驗收測試
1. 目視檢查:觀察焊縫是否連續無夾渣,螺栓外露螺紋應保留2-3扣。
2. 承重驗證:載入設計重量的1.2倍靜載(如設計承重500kg則載入600kg),保持24小時無沉降變形。
3. 防腐處理:支架表面需噴塗防銹底漆+面漆,焊接處優先使用環氧富鋅漆覆蓋。
操作時務必佩戴焊接面罩、防火手套,高空作業需系安全帶。若牆面為輕質隔牆或鋼結構,應改用穿透式螺栓或焊接預埋件方案。實際施工前建議由結構工程師復核荷載計算,確保符合《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5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