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頻焊管生產過程中 ,如何確保產品質量符合技術標準的要求和顧客的需要 ,則要對鋼管生產過程中影響產品質量的因素進行分析.通過對本公司 Φ76mm高頻焊接鋼管機組某月份不合格品的統計 ,認為在生產過程中影響鋼管產品質量的要素有原材料、焊接工藝、軋輥調節、軋輥材質、設備故障、生產環境及其它原因等七個方面.其中原材料占 32 .44% ,焊接工藝占 24 .85 % ,軋輥調節占 22 .72 % ,三者相加占 80 .01 % ,是主要環節.而軋輥材質、設備故障、生產環境及其它原因等四個方面的要素 ,對鋼管產品質量的影響佔19.99% ,屬相對次要環節.因此 ,在鋼管生產過程中 ,應對原材料、焊接工藝和軋輥調節三個環節進行重點控制.
2 原材料對鋼管焊接質量的影響 影響原材料質量的因素主要有鋼帶力學性能不穩定、鋼帶的表面缺陷及幾何尺寸偏差大等三個方面 ,因此 ,應從這三個方面進行重點控制.
1)鋼帶的力學性能對鋼管質量的影響焊接鋼管常用的鋼種為碳素結構鋼 ,主要的牌號有 Q195、Q215、Q235 SPCC SS400 SPHC等多種 .鋼帶屈服點和抗拉強度過高 ,將造成鋼帶的成型困難 ,特別是管壁較厚時 ,材料的回彈力大 ,鋼管在焊接時存在較大的變形應力 ,焊縫容易產生裂縫.當鋼帶的抗拉強度超過 635 MPa、伸長率低於 10 %時 ,鋼帶在焊接過程中焊縫易產生崩裂.當抗拉強度低於 30 0MPa時 ,鋼帶在成型過程中由於材質偏軟 ,表面容易起皺紋.可見 ,材料的力學性能對鋼管的質量影響很大 ,應從材料強度方面對鋼管質量進行有效地控制.
2)鋼帶表面缺陷對鋼管質量的影響鋼帶表面缺陷常見的有鐮刀彎、波浪形、縱剪啃邊等幾種 ,鐮刀彎和波浪形一般出現在冷軋鋼帶軋制過程中 ,是由壓下量控制不當造成的.在鋼管成型過程中 ,鐮刀彎和波浪形會引起帶鋼的跑偏或翻轉 ,容易使鋼管焊縫產生搭焊 ,影響鋼管的質量.鋼帶的啃邊 (即鋼帶邊緣呈現鋸齒狀凹凸不平的現象 ) ,一般出現在縱剪帶上 ,產生
請看你的私信里或我的資料里 。聯系方法,腰巴貳似溜捂叄零捂零貳
Ⅱ 固態高頻焊管設備總燒磁棒為什麼
固態高頻焊管設備總是少,此方式為什麼?可能是由於一些設備的設施調整的不算太好,所以會引起工作零件的損傷。
Ⅲ 怎樣解決高頻焊管機組打火現象
要先弄復清楚原因就好解決了:制A、高頻模具打火現象:
1】模具水平調整的不夠水平。容易導致打火。
2】在熱合過程中高頻電流調至的過大,容易使模具吃火現象。
3】模具打火後沒有採用適當的辦法處理高頻模具跳火留下的灰塵和黑點。
4】高頻上模模具還沒有完全和下模模具接觸就開始發射高頻機電流。
5】高頻模具表面的結緣材料沒有得到適當的處理
B、材料導致的高頻打火現象:
在有一些材料中含有金屬、碳粉等導電成分會導致高周波機|高頻塑料焊接機容易打火。或者在材料表面佔有金屬和其他較為嚴重的灰塵雜質。
Ⅳ 什麼是高頻焊管
高頻焊管是熱軋卷板經過成型機成型後,利用高頻電流的集膚效應和鄰近效應,使管坯邊緣加熱熔化,在擠壓輥的作用下進行壓力焊接來實現生產。
工藝流程:
生產工藝流程主要取決於產品品種,從原料到成品需要經過一系列工序,完成這些工藝過程需要相應的各種機械設備和焊接、電氣控制、檢測裝置,這些設備和裝置按照不同的工藝流程要求有多種合理布置,高頻焊管典型流程:縱剪——開卷——帶鋼矯平——頭尾剪切——帶鋼對焊——活套儲料——成型——焊接——清除毛刺——定徑——探傷——飛切——初檢——鋼管矯直——管段加工——水壓試驗——探傷檢測——列印和塗層——成品。
Ⅳ 固態高頻焊管機400型3號板故障怎麼處理
常見硬體故障的檢查方法
對於電腦的軟故障,可以通過對故障現象進行分析,採取重裝系統更換軟體、修改軟體程序或清除電腦病毒等方法來解決。而對於硬故障,則需要按檢查原則一步一步地進行檢查及排除,以下介紹十種硬故障的檢查判斷方法:
1.拔插法
「拔插法」是將插件「拔出」或「插入」來尋找故障的方法。例如,機器出現「死鎖」現象,採用這種方法一塊一塊地拔出插件板,若機器恢復正常,說明故障出在該板上。
2.替換法
「替換法」是採用已確定是最好的器件來替換被懷疑有問題的器件,逐步縮小查找范圍。
3.比較法
「比較法」是用正確的特徵(波形或電壓)與有故障機器的特徵(波形或電壓)進行比較,看哪一個組件的波形或電壓不符,根據邏輯電路圖逐極測量,使信號由追求源的方向逐點檢測,分析後確定故障位置。
4.測量法
「測量法」也稱「靜態測量法」,就是設法把計算機暫停在某一特定狀態,根據邏輯圖,用萬用表測量所需各點電平、分析判斷故障的有效方法。
5.升溫法
「升溫法」就是人為地把環境溫度升高,加速一些高溫參數較差的元器件「死亡」來尋找故障的方法。
6.敲擊法
機器運行時好時壞,可能是元件可組件的管腳虛焊或接觸不良或金屬通孔電阻增大等原因造成的。對這種情況,可用敲擊法進行檢查,用橡皮榔頭輕輕敲擊電路板,然後再檢查就容易多了。
7.分割法
分割法就是故障「分割」開,逐步縮小件板,縮小到某條線上,再到某個點的方法。
8.直接觀察法
真接觀察法就是利用人的感官,直接觀察火花、異常的聲響、過熱、燒焦等現象,確定電源短路、過流、過壓以及插件松動、元件銹蝕損壞等明顯故障。
9.隔離壓縮法
即根據故障的現象和硬體部件,採取暫時斷開有關部位的一些信息或簡化原始數據來減少查找范圍。
10.程序測試法
即利用開機自檢程序、高級專用診斷程序來幫助查尋故障原因,診斷程序以菜單形式提供多項測硬驅、軟碟機、CD—ROM、列印機等檢測,若硬體出現故障則顯示錯誤、出響聲從而獲得故障點及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