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二保焊焊槍的角度多大
45度到60度之間,具體的需要看方法、材料、環境、垂直推力等。
1、向下立焊
立焊時的主要運動方式有兩種,一為直線式,氣為擺動式。能夠進行平板對接、丁字接和角接接頭的焊接。
立焊時的關鍵在於保持熔池不流淌,由於保持熔池很難,而極易發生咬邊、焊瘤、焊縫成形不均勻(熔深和熔寬)和焊道表面凹凸不平。在向下立焊時,為了保持熔池,焊槍應斜向下指向熔池,否則,一旦鐵液流到電弧前方,便易發生焊瘤和焊不透。
這時應加速焊槍移動,並使焊槍前傾角增大,依靠電弧力把熔池金屬推上去。
2.向上立焊
工件厚度大於6mm時應採用向上立焊。這時熔深較大、熔透可靠。但是由於熔池較大,使鐵液流失傾向增加。為了能形成焊縫,不得使用過大參數。
通常採用的焊接參數為焊接電流120-150A、電弧電壓18-20V的短路過渡形式。這時形成的熔池較小,熔池始終跟隨電弧移動,前面的熔池金屬也同時凝固,保證了熔池不致流淌。
向上立焊時焊槍位置十分重要,焊槍大致上應垂直於工件,直線式焊接時,焊道易呈凸狀,焊道外觀成形不良且易咬邊。
多層焊時後面的填充焊道易產生焊不透,所以一般不採用,因而向上立焊通常都進行擺動,擺動方式小幅擺動。由於這時熱量集中,焊道易凸起,所以在均勻擺動的情況下,應快速向上移動。
(1)角焊縫的凹凸度指的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二保焊質量要求
1.重要結構對接焊縫按各種設計規定技術要求進行一定數量的X光或超聲波縫內部檢查,並按設計規定級別評定。
2.外表焊縫檢查,所以結構焊縫全部進行檢查,其焊縫外表質量要求:
①焊縫直線度,任何部位在≤100mm內直線度≤2mm。
②焊縫應過渡光順,不能突變<90°過渡角度。
③焊縫高低差在長度25mm,其高低差應≤1.5mm。
④角焊縫K值公差為物件板厚≤4mm時0.9K0≤K≤K0+1;物件板厚>4mm時0.9K0≤K≤K0+2。(K0為設計焊腳尺寸)
⑤焊縫咬邊:當板厚≤6mm d≤0.3mm局部,d<0.5mm;
當板厚>6mm d≤0.5mm (d為咬邊深度)
⑥焊縫不允許低於工件表面及裂縫和尚未熔合的缺陷存在。
⑦多道焊縫表面堆疊相交處下凹深度應≤1mm。
⑧全部焊接缺陷允許進行修補,修補後應打磨光順。
⑨部件物材為鑄鋼件時,焊後必須經550℃退火處理,以消除應力。
3.焊接結構允許進行火工校正。
B. 燒電焊過後凹凸不平、夾渣是怎麼一會事怎樣才能焊的好
走的時候速度要均勻!換焊條焊的時候,要用焊條把接住點,燒一下
C. 角焊縫的構造要求是什麼
角焊縫的構造要求主要包括焊縫形狀、尺寸、位置和焊接質量等方面。
在焊縫形狀方面,角焊縫應呈現出勻稱且平滑的過渡,避免出現急劇的轉角或凹凸不平的情況,以確保焊接接頭的強度和美觀性。
在尺寸方面,角焊縫的高度和寬度需要滿足設計要求,以保證焊接接頭的承載能力。一般來說,焊縫的高度不應小於母材厚度的一半,且不應大於母材厚度。同時,焊縫的寬度也需要適中,既要避免過寬導致焊接變形,也要避免過窄影響焊接質量。
在位置方面,角焊縫應布置在構件的應力較小處,以減少焊接對構件性能的影響。此外,焊縫的布置還應考慮施工的便利性和安全性,避免在難以操作或危險的位置進行焊接。
在焊接質量方面,角焊縫應保證焊縫金屬的緻密性和連續性,避免出現夾渣、氣孔、裂紋等缺陷。同時,焊縫的余高和咬邊等也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以確保焊接接頭的整體性能。
總的來說,角焊縫的構造要求涉及多個方面,需要在設計時綜合考慮,並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控制,以確保焊接接頭的質量和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