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管焊管 > 方管錨固長度

方管錨固長度

發布時間:2021-02-10 01:05:08

『壹』 鋼板牆面鍍鋅方管基層隱蔽驗收哪些內容

隱蔽工程檢查記錄為通用施工記錄,適用於各專業。按規范規定須進行隱檢的項目,施工單位應填報《隱蔽工程檢查記錄》。
主要隱檢項目及內容如下:
1 .地基基礎工程與主體結構工程隱檢
①土方工程:基槽、房心回填前檢查基底清理、基底標高情況等。
②支護工程:檢查錨桿、土釘的品種、規格、數量、位置、插入長度、深底、垂直度,鋼筋籠規格、位置、槽底清理、沉渣厚度等。
③樁基工程:檢查鋼筋籠規格、尺寸、沉渣厚度、清孔情況等。
④地下防水工程:檢查混凝土變形縫、施工縫、後澆帶、穿牆套管、埋設件等設置的形式和構造。人防出口止水做法。防水層基層、防水材料規格、厚度、鋪設方式、陰陽角處理、搭接密封處理等。
⑤預應力工程:檢查預留孔道的規格、數量、位置、形狀、端部預埋墊板;預應力筋下料長度、切斷方法、豎向位置偏差、固定、護套的完整性;錨具、夾具、連接點組裝等。
⑥鋼結構工程:檢查地腳螺栓規格、位置、埋設方法、緊固等。
⑦外牆內、外保溫構造節點做法。
2 .建築裝飾裝修工程隱檢
①地面工程:檢查各基層(墊層、找平層、隔離層、防水層、填充層、地龍骨)材料品種、規格、鋪設厚度、方式、坡度、標高、表面情況、密封處理、粘結情況等。
②抹灰工程:具有加強措施的抹灰應檢查其加強構造的材料規格、鋪設、固定、搭接等。
③門窗工程:檢查預埋件和錨固件、螺栓等的規格、數量、位置、間距、埋設方式、與框的連接方式、防腐處理、縫隙的嵌填、密封材料的粘結等。
④吊頂工程:檢查吊頂龍骨及吊件材質、規格、間距、連接方式、固定方法、表面防火、防腐處理、處理情況、接縫和連縫情況、填充和吸聲材料的品種、規格、鋪設、固定情況等。
⑤輕質隔牆工程:檢查預埋件、連接件、拉結筋的規格、位置、數量、連接方式、與周邊牆體及頂棚的連接、龍骨連接、間距、防火、防腐處理、填充材料設置等。
⑥飾面板(磚)工程:檢查預埋件、後置埋件、連接件規格、數量、位置、連接方式、防腐處理等。有防水構造的部位應檢查找平層、防水層的構造做法,同地面工程檢查。
⑦幕牆工程:檢查構件之間以及構件與主體結構的連接節點的安裝及防腐處理;幕牆四周、幕牆與主體結構之間間隙節點的處理、封口的安裝;幕牆伸縮縫、沉降縫、防震縫及牆面轉角節點的安裝;幕牆防雷接地節點的安裝等。
3.建築屋面工程隱檢
檢查基層、找平層、保溫層、防水層、隔離層材料的品種、規格、厚度、鋪貼方式、搭接寬度、接縫處理、粘結情況;附加層、天溝、檐溝、泛水和變形縫伸出屋面的管道防水細部做法,隔離層設置、密封處理部位等。

『貳』 求文檔: JGJ214-2010 鋁合金門窗工程技術規范

一下是鋁合金門窗的製作規范,如果你要詳細的國家標准就應該去當地的建築書店買本《金屬門窗國家標准》,工藝上你光看書還是不行的,建議你到一些大型的門窗廠去學習培訓,或者請專業的師傅來指導你。
鋁合金窗製作工藝技術要求

一、施工准備
鋁合金窗施工前的主要工作有:查驗復核窗的尺寸、樣式和數量——檢查鋁合金型材的規格與數量——檢查鋁窗五金附件的規格與數量。
(一〕查驗復核宙的尺寸與樣式
在裝飾工程中,一般都採用現場進行鋁窗製作與安裝。查驗鋁窗尺寸與樣式的工作,即是根據施工現場對照施工圖,檢查一下有否不相符合之處,有否安裝問題,有否與電器、水衛、消防等設備相互妨礙的問題等。如發現問題要及時上報,與有關人員共同商討解決方法。
(二)檢查鋁合金型材的規格尺寸
目前,生產鋁合金型材的廠家較多,雖然都是同一系列的鋁合金型材,但其形狀尺寸和壁厚尺寸也會出現不同程度上的誤差,這些誤差會在鋁窗的製作和使用過程中產生不便甚至麻煩。所以,在製作鋁窗前要檢查鋁型材的尺寸,主要是鋁合金型材相互接合的尺寸。
(三)檢查五金件及其他附件的規格
鋁窗歹金件分推拉窗和平開窗兩大類,每類又有若干係列,所以,在製作以前要檢查一下五金件與所製作的鋁窗是否配套。同時,還要檢查一下各種附件是否配套,如各種封邊毛條、橡膠邊封條和碰口墊等,能否正好與鋁型材銜接安裝。如果與鋁型材不配套,會出現過緊或過松現象。過緊,在鋁宙製作時安裝困難;過松,安裝後會自行脫出。
此外,採用各種自攻螺釘要長短適合,螺釘的長度通長為15mm左右。
三、推拉窗的製作與安裝
推拉窗有帶上窗及不帶上窗之分。在用料規格上有55系列、70系列、190系列三種。55系列的鋁型材與後兩種系列在形狀上有較大差別,而70系列與90系列這兩種鋁型材形狀相同,但尺寸大小有明顯差別。在這種系列中,90系列是最常用的一種。圖2—11是90系列鋁窗帶上宙的雙扇推拉窗裝配圖。下面以該裝配圖為例介紹推拉窗的製作方法。
(一)按圖下料
下料是鋁窗製作的第一道工序,也是最重要最關鍵的工序。如果下料不準,會造成尺寸誤差、組裝困難或無法安裝。下料錯誤或下料誤差也會造成鋁材的浪費。所以,下料尺寸必然准確,其誤差值應控制在2mm范圍內。
下料時,用鋁合金切割機切割型材,切割機的刀口位置應在劃線以外,並留出劃線痕跡。
1.上窗下料
窗的上窗通常是用25.4mm×902nm的扁方管做成「口」字形。「口」字形的上、下兩條扁方管長度為窗框的寬度,「口」字形兩邊的豎扁方管長度,為上窗高度減去兩個扁方管的厚度。
2.窗框下料
窗框的下料是切割兩條邊封鋁型材和上、下滑道鋁型材各一條。兩條邊封的長度等於全窗高減去上宙部分的高度。上、下滑道的長度等於窗框寬度減去兩個邊封鋁型材的厚度。
3.窗扇下料
因為窗扇在裝配後既要在上、下滑道內滑動,又要進人邊封的槽內,通過掛鉤把窗扇銷住。窗扇銷定時,兩窗扇的帶鉤邊框之鉤邊剛好相碰,但又要能封口。所以,窗扇下料要十分小心,使窗扇與窗框配合恰當。
窗扇的邊框和帶構框為同一長度,其長度為窗框邊封的長度再減45mm~50 mm。窗扇的上、下橫擋為同一長度,其長度為窗框寬度的一半再加5mm~8mm。
(二)連接組裝
1.上窗連接組裝
上窗部分的扁方管型材,通常採用鋁角碼和自攻螺釘進行連接。這種方法既可隱藏連接件,又不影響外表美觀,銜接牢固,簡單實用。
鋁角碼多採用2mm左右厚的直角鋁角條,每個角碼需要多長就切割多長。角碼的長度最好能同扁方管內寬相符,以免發生介面松動現象。
兩條扁方管在用鋁角碼固定連接時,應先用一小截同規格的扁方管做模子、長20 mm左右。在橫向扁方管上要銜接的部位用模子定好位,將角碼放在模子內並用手捏緊,用手電筒鑽將角碼與橫向扁方管一並鑽孔,再用自攻螺釘或抽芯鋁鉚釘固定,如圖2—12所示。然後取下模子,再將另一條豎向扁方管放在模子的位置上,在角碼的另一個方向上打孔,固定便成。一般角碼的每個面上打兩個孔就夠了。
上窗的鋁型材在四個角位處銜接固定後,再用截面尺寸為12mm×12mm的鋁槽作固定玻璃的壓條。安裝壓條前,先在扁方管的寬度上畫出中心線,再按上窗內側長度割切四條鋁槽條。按上窗內側高度減去兩條鋁截面高的尺寸,切割四條鋁槽條。安裝壓條時,先用自攻螺釘把鋁槽緊固在中線外側,然後再離出大於玻璃厚度0.5mm的距離,安裝內側鋁槽,但自攻螺釘不需上緊,最後裝上玻璃時再固緊。
2.窗框連接
首先測量出在上滑道上面兩條因緊槽孔距側邊的距離和高低位置尺寸,然後按這兩個尺寸在窗框邊封上部銜接處劃線打孔,孔徑在45mm左右。鑽好孔後,用專用的碰口膠墊,放在邊封的槽口內,將M4×35mm的自攻螺絲,穿過邊封上打出的孔和碰孔膠墊上的孔,
旋進上滑道上面的固緊槽孔內,如圖2—13所示。在旋緊螺釘的同時,要注意上滑道與邊封對齊,各槽對正,最後再上緊螺絲,然後在邊封內裝毛條。
按同樣方法先測量出下滑道下面的固緊槽孔距、側邊距離和其距上邊的高低位置尺寸。然後按這三個尺寸在窗框邊封下部銜接處劃線打孔,孔徑也是45mm左右。鑽好孔後,用專用的碰口膠墊,放在邊封的槽口內,再將M 4×35mm的自攻螺絲穿過邊封上的孔和碰口膠墊上的孔,旋進下滑道下面的固緊槽孔內,如圖2—14所示。注意固定時不得將下滑道的位置裝反,下滑道的滑軌面一定要與上滑道相對應才能使窗扇在上下滑道上滑動。
窗框的四個角銜接起來後,用直角尺測量並校正一下窗框的直角度,最後上緊各角上的銜接自攻螺絲。將校正並緊固好的窗框立放在牆邊,防止碰撞。
3.窗扇的連接
窗扇的連接分五個步驟。
(1)在連接裝拼窗扇前,要先在窗扇的邊框和帶鉤邊框上、下兩端處進行切口處理,以便將上、下橫檔插入其切口內進行固定。上端開切長51mm,下端開切長76.5mm,如圖2—15所示。
(2)在下橫檔的底槽中安裝滑輪,每條下橫檔的兩端各裝一隻滑輪。其安裝方法如下:
把鋁窗滑輪放進下橫檔一端的底槽中,使滑輪框上臉調節螺釘的一面向外,該面與下橫檔端頭邊平齊,在下橫檔底槽板上劃線定位,再按劃線位置在下橫檔底槽板上打4.5mm的孔兩個,然後用滑輪配套螺絲,將滑輪固定在下橫檔內。
(3)在窗扇邊框和帶鉤邊框與下橫檔銜接端劃線打孔。
孔有三個,上下兩個是連接固定孔,中間一個是留出進行調節滑輪框上調整螺絲的工藝孔。這三個孔的位置,要根據固定在下橫檔內的滑輪框上孔位置來劃線,然後打孔,並要求固定後邊框下端要與下橫檔底邊平齊。邊框下端固定孔為4.5mm,並要用6mm~7mm的鑽頭劃窩,以便固定螺釘與側面基本一平。工藝孔為8mm左右。鑽好孔後,再用圓挫在邊框和帶鉤邊框固定孔位置下邊的中線處,挫出一個8mm的半圓凹槽。此半圓凹槽是為了防止邊框與窗框下滑道上的滑軌相碰撞。窗扇下橫檔與窗扇邊框的連接組裝如圖2—16所示。
需要說明,旋動滑輪上的調節螺絲,能改變滑輪從下橫槽中外伸的高低尺寸。而且,也能改變下橫檔內兩個滑輪之間的距離。
(4)安裝上橫檔角碼和窗扇鉤鎖。
其方法為:截取兩個鋁角碼,將角碼故人上橫檔的兩頭,使這一個面與上橫檔端頭面平齊,並鑽兩個孔(角碼與上橫檔一並鑽通),用M4自攻螺絲將角碼固定在上橫檔內。再在角碼的另一個面上(與上橫檔端頭平齊的那個面)的中間打一個孔,根據此孔的上下左右尺寸位置,在扇的邊框和帶鉤邊框上打孔並劃窩,以便用螺絲將邊框與上橫檔固定。其安裝方式如圖2—17所示。注意所打的孔一定要與自攻螺絲相配,如是M4自攻螺絲,打孔鑽頭應為3.0mm~3.2mm。
安裝窗鉤鎖前,先要在窗扇邊框上開鎖口,開口的一面必須是窗扇安裝後,面向室內的面。而且窗扇有左右之分,所以開口位置要特別注意不要開錯,窗鉤鎖通常是裝於窗扇邊框的中間高度,如窗扇高大於1.5m,裝宙鉤鎖的位置也可適當降低些。開窗鉤鎖長條形鎖否在圓插入孔的中心位置上。如果完全對正後,用手按緊鎖身,再用手電筒鑽,通過鉤鎖上、下兩個固定螺釘孔,在窗扇邊框的另一面打孔,以便用窗鎖固定螺桿貫穿邊框厚度來固定窗鉤鎖(圖2—17)。
(5)上密封毛條以及安裝窗扇玻璃。
窗扇上的密封毛條有兩種:一種是長毛條,一種是短毛條。長毛條裝於上橫檔頂邊的槽內,以及下橫檔底邊的槽內。而短毛條是裝於帶鉤邊框的鉤部槽內。另外,窗框邊封的凹槽兩側也需裝短毛條,可在安裝毛條工序中與窗扇毛條一並裝好。兩種毛條的安裝位置如圖2—18所示。有時,短毛條與安裝槽會有松脫現象,可用萬能膠或玻璃膠局部粘貼。
在安裝窗扇玻璃時,要先檢查玻璃尺寸。通常,玻璃尺寸長寬方向均比窗扇內側長寬尺寸大25mm。然後,從窗扇一例將玻璃裝入窗扇內側的槽內,並緊固連接好邊框。安裝方法如圖2—19所示。最後,在玻璃與窗扇槽之間用塔形橡膠條或玻璃膠密封,如圖2—20所示。
4.上窗與窗框組裝
先切兩小塊12mm板,將其放在窗框上滑的頂面。再將口字形上窗框放在上滑的頂面,並將兩者前後、左右的邊對正。然後,從上滑道下向上打孔,把兩者一並鑽通,用自攻螺絲將上滑道與上窗框扁方管連接起來。如圖2—21所示。
(三)推拉窗安裝
推拉窗常安裝於磚牆中,二般是先將窗框部分安裝固定在磚牆窗洞內,再安裝窗扇與上窗玻璃。鋁合金推拉窗窗框與窗扇的構造如圖2—22所示。
1.窗框與磚牆安裝
磚牆的洞先用水泥修平整,窗洞尺寸比要比鋁合金窗框尺寸大,四周各邊均大25mm~35mm。
在鋁合金窗框上安裝角碼或木塊,每條邊上各安裝兩個。角碼需用水泥釘釘因在窗洞牆內,如圖2—23所示。
對裝於洞中的鋁合金窗框,進行水平和垂直度校正。校正完畢後用木楔塊把窗框臨時固緊在窗洞中,然後用保護膠帶紙把窗框周邊貼好,以防用水泥周邊塞口時造成鋁合金錶面損傷。該保護膠帶紙可在周邊塞口水泥工序完工及水泥漿固結後再撕去。
窗框周邊境塞口水泥時,水泥漿要有較大的稠度,以能用手握成團為准。水泥要填實,將水泥漿用灰刀壓人填縫中,填好後窗框周邊抹平。
2.窗扇安裝
塞口水泥固結後,撕下保護膠帶紙,便可進行窗扇的安裝。窗扇安裝前,先檢查一下窗扇上的各條密封毛條,有否少裝或脫落現象。如果有脫落現象,應用玻璃膠或其橡膠類膠水粘結,然後用螺絲刀擰旋邊框側的滑輪調節螺絲,使滑輪向下橫檔槽內回縮。這樣即可托起窗扇,使其頂部插入窗框的上滑槽中,使滑輪卡在下滑的滑輪軌道上,然後擰旋滑輪調節螺釘,使滑輪從下橫檔內外伸。外伸量通常以下橫檔的長毛條剛好能與窗框下滑面相接觸為准,以便使下橫檔上的毛條起到較好的防塵效果,同時窗扇在滑軌上也可移動順暢。
3.上窗玻璃安裝
上窗玻璃的尺寸必須比上窗內框尺寸小5mm左右,不能安裝得與內框相接觸。因為玻璃在陽光的照射下,會受熱膨脹。如果安裝玻璃與窗框接觸,受熱膨脹後往往造成玻璃開裂。 上窗玻璃安裝較簡單,安裝時只要把上窗鋁壓條取下一側(內側),安上玻璃後,再裝回上窗扁框上,擰緊螺絲即可。
4.窗鉤鎖掛鉤安裝
窗鉤鎖的掛鉤安裝於窗框的邊封凹槽內,如圖2—24所示。掛鉤的安裝位置尺寸要與窗扇上掛鉤鎖洞的位置相對應。掛鉤的鉤平面一般可位於鎖洞孔的中心線處。根據這個對應位置,在窗框邊封凹槽內劃線打孔。鑽孔直徑4mm,用M5自攻螺絲將鎖鉤臨時固緊,然後移動窗扇到窗框邊封槽內,檢查窗扇鎖可否與鎖鉤相接將窗鎖定。如果不行,則需檢查是否鎖鉤位置高低的問題,或鎖鉤左右偏斜問題。如屬高低問題,只要將鎖鉤螺絲擰松,向上或向下調整好再固緊螺絲即可。偏斜問題則需測一下偏斜量,再重新打孔固定,直至能將窗扇鎖定。
四、平開窗的製作與安裝
平開窗38系列、50系列等。38系列屬輕型系列,50系列屬較重型系列。平開窗主要由窗框和窗扇組成。如果有上窗部分,可以是固定玻璃,也可以是頂窗扇。但上窗部分的材料應與窗框、窗扇所用鋁型材相同,這一點與推拉窗上宙部分是有區別的。 平開窗根據需要也可製成單扇、雙扇、帶上窗單扇、帶上窗雙扇、帶頂窗單扇、帶頂窗雙扇等六種主要形式。圖2—25是38系列帶頂窗雙扇平開窗的裝配圖。下面以該因為例敘述其製作方法。
(一)窗框製作
平開窗的上窗邊框是直接取於窗邊框,故上窗邊框和窗框為同一框料,在整個窗邊上部適當的位置(1.0 m左右),橫加一條窗工字料,即構成上窗的框架,而橫窗工字料以下部分,就構成了平開窗的窗框。
1.按圖下料
窗框加工的尺寸應比已留好的磚牆窗洞略小20 mm~30 mm。按照這個尺寸將窗框的寬與高方向材料裁切好。窗框四個角是按45。對接方式,故在裁切時四條框料的滿頭應裁成45。角。然後,再按窗框寬尺寸,將橫向窗工字料裁下來。豎窗工字料的尺寸,應按窗扇高度加上20 mm左右榫頭尺寸裁取。
2.窗框連接
窗框的連接採用45。角拼接,窗框的內部插入鋁角,然後每邊鑽兩個孔,用自攻螺絲上緊,並注意對角要對正對平。還有一種連接方法稱撞角法,即是利用鋁材較軟的特點,在連接鋁角的表面沖壓成幾個較深的毛刺。因所用鋁角是採用專用型材,鋁角的長度又按窗框內腔寬度裁割,能使其幾何形狀與窗框內腔吻合,故能使窗框和鋁角擠緊,進而使窗框對角處連接。
橫窗工字料與豎窗工字料之間的連接,採用榫接方法。榫接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平榫肩方式,另一種是斜角榫肩的方式。這兩種榫結構均是在豎向的窗中間工字料上做榫,在橫向的窗工字料上做榫眼,如圖2—26所示。
橫窗工字料與豎窗工字料連接前,先在橫窗工字料的長度中間處開一個長條形榨眼孔,其長度為20 mm左右,寬度略大於工字料的壁厚。如果是斜角榫肩結合,需在榫眼所對的工字上橫檔和下橫 檔的一側開裁出90。角的缺口(圖2—26)。
豎窗工字料的端頭應先裁出凸字形掉頭,榫頭長度為8mm~10 mm左右,寬度比榫眼長度大0.5mm—1.0 mm,並在凸字形榫頭兩側倒出一點斜口,在榫頭頂端中間開一個5mm深的槽口,如圖2—27所示。然後,再裁切出與橫窗工字料上相對的撣肩部分,並用細挫將樣肩部分修平整。需要注意的是,榫頭、榫眼、榫肩這三者間的尺寸應准確,加工要細致。
榫頭、榫眼部分加工完畢後,將榨頭插進榫眼,把榫頭的伸出部分,以開槽口為界分別向兩個方向擰歪,使榫結構部分鎖緊,將橫向工字形窗料與豎向工字形窗料連接起來。
橫向窗工字料與窗邊框的連接,同樣也用榫接方法連接,其方法與前述豎向、橫向窗工字料榫接方法相同。但榫接時,是以橫向窗工字料兩端為榫頭,窗框料上做榫眼。
在窗框料上所有榫頭、榫眼加工完畢後,先將窗框料上的密封膠條上好,再進行窗框的組裝連接,最後在各對口處上玻璃膠封口。
(二)平開宙扇製作
平開窗窗扇型材有三種:窗扇框、窗玻璃壓條和連接鋁角。
1.按圖下料
下料前,先在型材上劃線。窗扇橫向框料尺寸,要按窗框中心豎向工字型料中間至窗框的邊框料外邊的寬度尺寸來切割。窗扇豎向框料要按窗框上部橫向工字型料中是至窗框邊框料外邊的高度尺寸來切割,使得窗扇組裝後,其側邊的密封膠條能壓在窗架的外邊。
橫、豎窗扇料裁切下來後,還要將兩端再切成45。角的斜口,並用細挫修正飛邊和毛刺。連接鋁角是用比窗框鋁角小一些的窗扇鋁角,其裁切方法與窗框鋁角相同。
窗壓線條按窗扇框尺寸裁割,端頭也是切成45。角,並整修好切口。
2.連接
窗扇連接主要是將窗扇框料連接成一個整體。連接前,需將密封膠條植入槽內。
連接時的鋁角安裝方法有兩種:一種是自攻螺絲固定;另一種是撞角法。其具體方法與窗框鋁角安裝方法相同。
(三)安裝固定窗框
(1)安裝平開窗的磚牆窗洞,首先用水泥修平,窗洞尺寸大於鋁合金平開窗框30 mm左右。然後,在鋁合金平開窗框四周安裝鍍鋅錨板,每邊兩個。
(2)對裝入窯洞中的鋁合金窗框,進行水平和垂直度校正,並用木楔塊把窗框臨時固緊在牆的窗洞中,再用水泥釘將錨固板固定在窗洞的牆邊。如圖2—28所示。
(3)在鋁合金窗框邊貼好保護膠帶紙,然後再進行周邊水泥塞口修平,待水泥固結後再撕去保護膠帶紙。
(四)平開窗組裝
平開窗組裝的內容有:上窗安裝、窗扇安裝、裝窗扇拉手及玻璃、裝執手和風撐。
1.上窗安裝
如果上窗是固定的,可將玻璃直接安放在窗框的橫向工字形鋁合金上,然後用玻璃壓線條固定玻璃,並用塔形橡膠條或玻璃膠密封。如果上窗可以開啟的一扇窗,可按窗扇的安裝方法先裝好窗扇,再在上窗窗頂部裝兩個鉸鏈,下部裝一個風撐、一個拉手即可。
2.裝執手和風撐基座
執手是用於將窗扇關閉時的扣緊裝置,風撐則是起到窗扇的鉸鏈和決定窗扇開閉角度的重要配件。風撐有90。和60。兩種規格。
執手的把柄裝在窗框中間豎向工字形鋁合金料的室內一側,兩扇窗需裝兩個執手。執手的安裝位置尺寸一般在窗扇高度的中間位置。執手與窗框豎向工字料的連接用螺絲固定。與執手相配的扣件裝於窗扇的側邊,扣件用螺絲與窗扇框固定。在扣緊窗扇時,執手連動桿上的鉤頭,可將裝在窗扇框邊相應位置上的扣件鉤住,窗扇便能扣鎖住了。有的窗扇高度大於1.0 m時,也可安裝兩個執手。
風撐的基座裝於窗框架上,使風撐藏在窗框架和窗扇框架之間的空位中,風撐基底用抽芯鋁鉚釘與窗框的內邊固定,每個窗扇的上、下邊都需裝一隻風撐,所以與窗扇對應窗框上、下都要裝好風撐。
安裝風撐的操作應在窗框架連接完畢後,即在窗框架與牆面窗洞安裝前進行。
安裝風撐基座時,先將基座放在窗框下邊靠牆的角位上,用手電筒鑽通過風撐基座上的固定孔在窗框上鑽孔,再用與風撐基座固定孔相同直徑的鋁抽芯鉚釘,將風撐基座固定。
3.窗扇與風撐連接
窗扇與風撐的連接有兩點:一處是與風撐的小滑塊,一處是風撐的支桿。這兩點又是定位在一個連桿上,與窗扇框固定連接。該連桿與窗扇固定時,先要移動連桿,使風撐開啟到最大位置,然後將窗窗框與連桿固定。風撐安裝後,窗扇的開啟位置如圖2—29所示。
4.裝拉手及玻璃
拉手是安裝在窗扇框的豎向邊框中部,窗扇關閉後,拉手的位置與執手靠近。裝拉手前先在窗扇豎向邊框中部,用挫刀或銑刀把框上壓線條的槽挫一個缺口,再把裝在該處的玻璃壓線條切一個口,缺口大小按拉手尺寸而定。然後,鑽孔用自攻螺絲將把手固定在窗扇邊框上。玻璃尺寸應小於窗扇框內邊尺寸15mm左右。將裁好的玻璃放入窗扇框內邊,並馬上把玻璃壓線條裝卡到窗扇框內邊的卡槽上。然後,在玻璃的內外邊各壓上一周邊的塔形密封橡膠條。
在平開窗的安裝工作中,最主要的是掌握好斜角對口的安裝。斜角對口要求尺寸准確、角度准確,加工細致。如果在窗框、扇框接後,仍然有些角位對口不密合,可用與鋁合金相同色的玻璃膠補縫。
平開窗與牆面窗洞的安裝,有先裝窗框架,再安裝窗扇的方法,也有先將整個平開窗完全配合好之後,在與牆面窗洞安裝。具體採用那種方法可根據不同情況而定,一般大批量製作時,可採用前種方法,而少量的安裝製作可用後種方法。

『叄』 室內吊頂吊桿高度大於1.5米設置反支撐如何設置(反支撐間距及高度是多少)

當吊筋長度大於1.5m時應設置反支撐,反向支撐就是在正常吊桿的情況下,從吊桿的下端斜向頂棚安裝連接一個拉桿,拉桿要有一定的剛度,與吊桿形成一個穩固的三角形.防止吊頂在氣壓變化的時候向上變形,形成穹頂,造成吊頂破壞.反支撐的數量應根據施工方案設置。

反支撐用什麼做都可以,一般使用角鐵或直徑10mm以上的鋼筋,也有使用主龍骨的,但是要滿足以下條件:

1、具有一定的剛度;

2、應滿足防火、防腐要求;

3、與結構進行可靠連接;

4、數量及位置要依據結構力學計算及現場構造確定。

在反向支撐安裝的布局上,反支撐不應在同一直線上,應為梅花型分布,支撐角度應在30~45度之間,間距大概在2米左右,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反向支撐下端通常固定在吊桿上,但因為材料的原因不易鉚接或認為效果沒有直接鉚接在主龍骨上好,現場施工中有不少是直接錨固在主龍骨上。


拓展資料:

1、反向支撐適用在:裝飾吊頂完成面到建築樓頂板面,大於1.5米小於3米的范圍內。大於這個范圍需要設置提供連接的轉換層結構。

2、反向支撐結構的上部需要與建築結構或承重構件相連,通過吊頂荷載計算,合理安排間距和受力位置,一般可以通過如使用:化學螺栓、膨脹螺栓、鋼結構抱箍等方法與建築承重體固定。反向支撐的結構材料一般為角鋼、槽鋼、方管做鍍鋅處理。滿焊為三角型框架,三角型框架底邊位於上方,尖角向下固定吊桿。

3、注意:在確定要設置反向支撐之前,須得到結構工程師的計算認可,切勿匆忙施工。

『肆』 鋼筋算量怎麼算

鋼筋算量方法(首跨鋼筋的計算):

1、上部貫通筋

上部貫通筋(上通長筋1)長度=通跨凈跨長+首尾端支座錨固值

2、端支座負筋

端支座負筋長度:第一排為Ln/3+端支座錨固值;

第二排為Ln/4+端支座錨固值

3、下部鋼筋

下部鋼筋長度=凈跨長+左右支座錨固值

以上三類鋼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錨固問題,那麼總結一下以上三類鋼筋的支座錨固判斷問題:

支座寬≥Lae且≥0.5Hc+5d,為直錨,取Max{Lae,0.5Hc+5d }。

鋼筋的端支座錨固值=支座寬≤Lae或≤0.5Hc+5d,為彎錨,取Max{Lae,支座寬度-保護層+15d }。

鋼筋的中間支座錨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構造鋼筋:構造鋼筋長度=凈跨長+2×15d

抗扭鋼筋:演算法同貫通鋼筋

5、拉筋

拉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2×11.9d(抗震彎鉤值)+2d

拉筋根數:如果我們沒有在平法輸入中給定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箍筋根數/2)×(構造筋根數/2);如果給定了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布筋長度/布筋間距。

6、箍筋

箍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梁高-2×保護層)*2+2×11.9d+8d

箍筋根數=(加密區長度/加密區間距+1)×2+(非加密區長度/非加密區間距-1)+1

注意:因為構件扣減保護層時,都是扣至縱筋的外皮,那麼,我們可以發現,拉筋和箍筋在每個保護層處均被多扣掉了直徑值;並且我們在預算中計算鋼筋長度時,都是按照外皮計算的,所以軟體自動會將多扣掉的長度在補充回來,由此,拉筋計算時增加了2d,箍筋計算時增加了8d。

7、吊筋

吊筋長度=2*錨固(20d)+2*斜段長度+次梁寬度+2*50,

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夾角=60°

≤800mm 夾角=45°

(4)方管錨固長度擴展閱讀:

中間跨鋼筋的計算:

1、中間支座負筋

中間支座負筋:

第一排為:Ln/3+中間支座值+Ln/3;

第二排為:Ln/4+中間支座值+Ln/4

注意:當中間跨兩端的支座負筋延伸長度之和≥該跨的凈跨長時,其鋼筋長度:

第一排為:該跨凈跨長+(Ln/3+前中間支座值)+(Ln/3+後中間支座值);

第二排為:該跨凈跨長+(Ln/4+前中間支座值)+(Ln/4+後中間支座值)。

其他鋼筋計算同首跨鋼筋計算。LN為支座兩邊跨較大值。

『伍』 有關門窗加工工藝的CAD圖

JGJ214-2010 鋁合金門窗工程技術規范一、施工准備鋁合金窗施工前的主要工作有:查驗復核窗的尺寸、樣式和數量——檢查鋁合金型材的規格與數量——檢查鋁窗五金附件的規格與數量。(一〕查驗復核宙的尺寸與樣式在裝飾工程中,一般都採用現場進行鋁窗製作與安裝。查驗鋁窗尺寸與樣式的工作,即是根據施工現場對照施工圖,檢查一下有否不相符合之處,有否安裝問題,有否與電器、水衛、消防等設備相互妨礙的問題等。如發現問題要及時上報,與有關人員共同商討解決方法。(二)檢查鋁合金型材的規格尺寸目前,生產鋁合金型材的廠家較多,雖然都是同一系列的鋁合金型材,但其形狀尺寸和壁厚尺寸也會出現不同程度上的誤差,這些誤差會在鋁窗的製作和使用過程中產生不便甚至麻煩。所以,在製作鋁窗前要檢查鋁型材的尺寸,主要是鋁合金型材相互接合的尺寸。(三)檢查五金件及其他附件的規格鋁窗歹金件分推拉窗和平開窗兩大類,每類又有若干係列,所以,在製作以前要檢查一下五金件與所製作的鋁窗是否配套。同時,還要檢查一下各種附件是否配套,如各種封邊毛條、橡膠邊封條和碰口墊等,能否正好與鋁型材銜接安裝。如果與鋁型材不配套,會出現過緊或過松現象。過緊,在鋁宙製作時安裝困難;過松,安裝後會自行脫出。此外,採用各種自攻螺釘要長短適合,螺釘的長度通長為15mm左右。三、推拉窗的製作與安裝推拉窗有帶上窗及不帶上窗之分。在用料規格上有55系列、70系列、190系列三種。55系列的鋁型材與後兩種系列在形狀上有較大差別,而70系列與90系列這兩種鋁型材形狀相同,但尺寸大小有明顯差別。在這種系列中,90系列是最常用的一種。圖2—11是90系列鋁窗帶上宙的雙扇推拉窗裝配圖。下面以該裝配圖為例介紹推拉窗的製作方法。(一)按圖下料下料是鋁窗製作的第一道工序,也是最重要最關鍵的工序。如果下料不準,會造成尺寸誤差、組裝困難或無法安裝。下料錯誤或下料誤差也會造成鋁材的浪費。所以,下料尺寸必然准確,其誤差值應控制在2mm范圍內。下料時,用鋁合金切割機切割型材,切割機的刀口位置應在劃線以外,並留出劃線痕跡。 1.上窗下料 窗的上窗通常是用25.4mm×902nm的扁方管做成「口」字形。「口」字形的上、下兩條扁方管長度為窗框的寬度,「口」字形兩邊的豎扁方管長度,為上窗高度減去兩個扁方管的厚度。 2.窗框下料 窗框的下料是切割兩條邊封鋁型材和上、下滑道鋁型材各一條。兩條邊封的長度等於全窗高減去上宙部分的高度。上、下滑道的長度等於窗框寬度減去兩個邊封鋁型材的厚度。 3.窗扇下料 因為窗扇在裝配後既要在上、下滑道內滑動,又要進人邊封的槽內,通過掛鉤把窗扇銷住。窗扇銷定時,兩窗扇的帶鉤邊框之鉤邊剛好相碰,但又要能封口。所以,窗扇下料要十分小心,使窗扇與窗框配合恰當。 窗扇的邊框和帶構框為同一長度,其長度為窗框邊封的長度再減45mm~50 mm。窗扇的上、下橫擋為同一長度,其長度為窗框寬度的一半再加5mm~8mm。 (二)連接組裝 1.上窗連接組裝 上窗部分的扁方管型材,通常採用鋁角碼和自攻螺釘進行連接。這種方法既可隱藏連接件,又不影響外表美觀,銜接牢固,簡單實用。鋁角碼多採用2mm左右厚的直角鋁角條,每個角碼需要多長就切割多長。角碼的長度最好能同扁方管內寬相符,以免發生介面松動現象。 兩條扁方管在用鋁角碼固定連接時,應先用一小截同規格的扁方管做模子、長20 mm左右。在橫向扁方管上要銜接的部位用模子定好位,將角碼放在模子內並用手捏緊,用手電筒鑽將角碼與橫向扁方管一並鑽孔,再用自攻螺釘或抽芯鋁鉚釘固定,如圖2—12所示。然後取下模子,再將另一條豎向扁方管放在模子的位置上,在角碼的另一個方向上打孔,固定便成。一般角碼的每個面上打兩個孔就夠了。 上窗的鋁型材在四個角位處銜接固定後,再用截面尺寸為12mm×12mm的鋁槽作固定玻璃的壓條。安裝壓條前,先在扁方管的寬度上畫出中心線,再按上窗內側長度割切四條鋁槽條。按上窗內側高度減去兩條鋁截面高的尺寸,切割四條鋁槽條。安裝壓條時,先用自攻螺釘把鋁槽緊固在中線外側,然後再離出大於玻璃厚度0.5mm的距離,安裝內側鋁槽,但自攻螺釘不需上緊,最後裝上玻璃時再固緊。 2.窗框連接 首先測量出在上滑道上面兩條因緊槽孔距側邊的距離和高低位置尺寸,然後按這兩個尺寸在窗框邊封上部銜接處劃線打孔,孔徑在45mm左右。鑽好孔後,用專用的碰口膠墊,放在邊封的槽口內,將M4×35mm的自攻螺絲,穿過邊封上打出的孔和碰孔膠墊上的孔,旋進上滑道上面的固緊槽孔內,如圖2—13所示。在旋緊螺釘的同時,要注意上滑道與邊封對齊,各槽對正,最後再上緊螺絲,然後在邊封內裝毛條。 按同樣方法先測量出下滑道下面的固緊槽孔距、側邊距離和其距上邊的高低位置尺寸。然後按這三個尺寸在窗框邊封下部銜接處劃線打孔,孔徑也是45mm左右。鑽好孔後,用專用的碰口膠墊,放在邊封的槽口內,再將M 4×35mm的自攻螺絲穿過邊封上的孔和碰口膠墊上的孔,旋進下滑道下面的固緊槽孔內,如圖2—14所示。注意固定時不得將下滑道的位置裝反,下滑道的滑軌面一定要與上滑道相對應才能使窗扇在上下滑道上滑動。 窗框的四個角銜接起來後,用直角尺測量並校正一下窗框的直角度,最後上緊各角上的銜接自攻螺絲。將校正並緊固好的窗框立放在牆邊,防止碰撞。 3.窗扇的連接 窗扇的連接分五個步驟。 (1)在連接裝拼窗扇前,要先在窗扇的邊框和帶鉤邊框上、下兩端處進行切口處理,以便將上、下橫檔插入其切口內進行固定。上端開切長51mm,下端開切長76.5mm,如圖2—15所示。(2)在下橫檔的底槽中安裝滑輪,每條下橫檔的兩端各裝一隻滑輪。其安裝方法如下: 把鋁窗滑輪放進下橫檔一端的底槽中,使滑輪框上臉調節螺釘的一面向外,該面與下橫檔端頭邊平齊,在下橫檔底槽板上劃線定位,再按劃線位置在下橫檔底槽板上打4.5mm的孔兩個,然後用滑輪配套螺絲,將滑輪固定在下橫檔內。 (3)在窗扇邊框和帶鉤邊框與下橫檔銜接端劃線打孔。 孔有三個,上下兩個是連接固定孔,中間一個是留出進行調節滑輪框上調整螺絲的工藝孔。這三個孔的位置,要根據固定在下橫檔內的滑輪框上孔位置來劃線,然後打孔,並要求固定後邊框下端要與下橫檔底邊平齊。邊框下端固定孔為4.5mm,並要用6mm~7mm的鑽頭劃窩,以便固定螺釘與側面基本一平。工藝孔為8mm左右。鑽好孔後,再用圓挫在邊框和帶鉤邊框固定孔位置下邊的中線處,挫出一個8mm的半圓凹槽。此半圓凹槽是為了防止邊框與窗框下滑道上的滑軌相碰撞。窗扇下橫檔與窗扇邊框的連接組裝如圖2—16所示。 需要說明,旋動滑輪上的調節螺絲,能改變滑輪從下橫槽中外伸的高低尺寸。而且,也能改變下橫檔內兩個滑輪之間的距離。 (4)安裝上橫檔角碼和窗扇鉤鎖。 其方法為:截取兩個鋁角碼,將角碼故人上橫檔的兩頭,使這一個面與上橫檔端頭面平齊,並鑽兩個孔(角碼與上橫檔一並鑽通),用M4自攻螺絲將角碼固定在上橫檔內。再在角碼的另一個面上(與上橫檔端頭平齊的那個面)的中間打一個孔,根據此孔的上下左右尺寸位置,在扇的邊框和帶鉤邊框上打孔並劃窩,以便用螺絲將邊框與上橫檔固定。其安裝方式如圖2—17所示。注意所打的孔一定要與自攻螺絲相配,如是M4自攻螺絲,打孔鑽頭應為3.0mm~3.2mm。 安裝窗鉤鎖前,先要在窗扇邊框上開鎖口,開口的一面必須是窗扇安裝後,面向室內的面。而且窗扇有左右之分,所以開口位置要特別注意不要開錯,窗鉤鎖通常是裝於窗扇邊框的中間高度,如窗扇高大於1.5m,裝宙鉤鎖的位置也可適當降低些。開窗鉤鎖長條形鎖否在圓插入孔的中心位置上。如果完全對正後,用手按緊鎖身,再用手電筒鑽,通過鉤鎖上、下兩個固定螺釘孔,在窗扇邊框的另一面打孔,以便用窗鎖固定螺桿貫穿邊框厚度來固定窗鉤鎖(圖2—17)。 (5)上密封毛條以及安裝窗扇玻璃。 窗扇上的密封毛條有兩種:一種是長毛條,一種是短毛條。長毛條裝於上橫檔頂邊的槽內,以及下橫檔底邊的槽內。而短毛條是裝於帶鉤邊框的鉤部槽內。另外,窗框邊封的凹槽兩側也需裝短毛條,可在安裝毛條工序中與窗扇毛條一並裝好。兩種毛條的安裝位置如圖2—18所示。有時,短毛條與安裝槽會有松脫現象,可用萬能膠或玻璃膠局部粘貼。 在安裝窗扇玻璃時,要先檢查玻璃尺寸。通常,玻璃尺寸長寬方向均比窗扇內側長寬尺寸大25mm。然後,從窗扇一例將玻璃裝入窗扇內側的槽內,並緊固連接好邊框。安裝方法如圖2—19所示。最後,在玻璃與窗扇槽之間用塔形橡膠條或玻璃膠密封,如圖2—20所示。 4.上窗與窗框組裝 先切兩小塊12mm板,將其放在窗框上滑的頂面。再將口字形上窗框放在上滑的頂面,並將兩者前後、左右的邊對正。然後,從上滑道下向上打孔,把兩者一並鑽通,用自攻螺絲將上滑道與上窗框扁方管連接起來。如圖2—21所示。 (三)推拉窗安裝 推拉窗常安裝於磚牆中,二般是先將窗框部分安裝固定在磚牆窗洞內,再安裝窗扇與上窗玻璃。鋁合金推拉窗窗框與窗扇的構造如圖2—22所示。 1.窗框與磚牆安裝 磚牆的洞先用水泥修平整,窗洞尺寸比要比鋁合金窗框尺寸大,四周各邊均大25mm~35mm。 在鋁合金窗框上安裝角碼或木塊,每條邊上各安裝兩個。角碼需用水泥釘釘因在窗洞牆內,如圖2—23所示。 對裝於洞中的鋁合金窗框,進行水平和垂直度校正。校正完畢後用木楔塊把窗框臨時固緊在窗洞中,然後用保護膠帶紙把窗框周邊貼好,以防用水泥周邊塞口時造成鋁合金錶面損傷。該保護膠帶紙可在周邊塞口水泥工序完工及水泥漿固結後再撕去。 窗框周邊境塞口水泥時,水泥漿要有較大的稠度,以能用手握成團為准。水泥要填實,將水泥漿用灰刀壓人填縫中,填好後窗框周邊抹平。 2.窗扇安裝 塞口水泥固結後,撕下保護膠帶紙,便可進行窗扇的安裝。窗扇安裝前,先檢查一下窗扇上的各條密封毛條,有否少裝或脫落現象。如果有脫落現象,應用玻璃膠或其橡膠類膠水粘結,然後用螺絲刀擰旋邊框側的滑輪調節螺絲,使滑輪向下橫檔槽內回縮。這樣即可托起窗扇,使其頂部插入窗框的上滑槽中,使滑輪卡在下滑的滑輪軌道上,然後擰旋滑輪調節螺釘,使滑輪從下橫檔內外伸。外伸量通常以下橫檔的長毛條剛好能與窗框下滑面相接觸為准,以便使下橫檔上的毛條起到較好的防塵效果,同時窗扇在滑軌上也可移動順暢。 3.上窗玻璃安裝 上窗玻璃的尺寸必須比上窗內框尺寸小5mm左右,不能安裝得與內框相接觸。因為玻璃在陽光的照射下,會受熱膨脹。如果安裝玻璃與窗框接觸,受熱膨脹後往往造成玻璃開裂。 上窗玻璃安裝較簡單,安裝時只要把上窗鋁壓條取下一側(內側),安上玻璃後,再裝回上窗扁框上,擰緊螺絲即可。 4.窗鉤鎖掛鉤安裝窗鉤鎖的掛鉤安裝於窗框的邊封凹槽內,如圖2—24所示。掛鉤的安裝位置尺寸要與窗扇上掛鉤鎖洞的位置相對應。掛鉤的鉤平面一般可位於鎖洞孔的中心線處。根據這個對應位置,在窗框邊封凹槽內劃線打孔。鑽孔直徑4mm,用M5自攻螺絲將鎖鉤臨時固緊,然後移動窗扇到窗框邊封槽內,檢查窗扇鎖可否與鎖鉤相接將窗鎖定。如果不行,則需檢查是否鎖鉤位置高低的問題,或鎖鉤左右偏斜問題。如屬高低問題,只要將鎖鉤螺絲擰松,向上或向下調整好再固緊螺絲即可。偏斜問題則需測一下偏斜量,再重新打孔固定,直至能將窗扇鎖定。 四、平開窗的製作與安裝 平開窗38系列、50系列等。38系列屬輕型系列,50系列屬較重型系列。平開窗主要由窗框和窗扇組成。如果有上窗部分,可以是固定玻璃,也可以是頂窗扇。但上窗部分的材料應與窗框、窗扇所用鋁型材相同,這一點與推拉窗上宙部分是有區別的。 平開窗根據需要也可製成單扇、雙扇、帶上窗單扇、帶上窗雙扇、帶頂窗單扇、帶頂窗雙扇等六種主要形式。圖2—25是38系列帶頂窗雙扇平開窗的裝配圖。下面以該因為例敘述其製作方法。 (一)窗框製作 平開窗的上窗邊框是直接取於窗邊框,故上窗邊框和窗框為同一框料,在整個窗邊上部適當的位置(1.0 m左右),橫加一條窗工字料,即構成上窗的框架,而橫窗工字料以下部分,就構成了平開窗的窗框。 1.按圖下料 窗框加工的尺寸應比已留好的磚牆窗洞略小20 mm~30 mm。按照這個尺寸將窗框的寬與高方向材料裁切好。窗框四個角是按45。對接方式,故在裁切時四條框料的滿頭應裁成45。角。然後,再按窗框寬尺寸,將橫向窗工字料裁下來。豎窗工字料的尺寸,應按窗扇高度加上20 mm左右榫頭尺寸裁取。 2.窗框連接 窗框的連接採用45。角拼接,窗框的內部插入鋁角,然後每邊鑽兩個孔,用自攻螺絲上緊,並注意對角要對正對平。還有一種連接方法稱撞角法,即是利用鋁材較軟的特點,在連接鋁角的表面沖壓成幾個較深的毛刺。因所用鋁角是採用專用型材,鋁角的長度又按窗框內腔寬度裁割,能使其幾何形狀與窗框內腔吻合,故能使窗框和鋁角擠緊,進而使窗框對角處連接。 橫窗工字料與豎窗工字料之間的連接,採用榫接方法。榫接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平榫肩方式,另一種是斜角榫肩的方式。這兩種榫結構均是在豎向的窗中間工字料上做榫,在橫向的窗工字料上做榫眼,如圖2—26所示。 橫窗工字料與豎窗工字料連接前,先在橫窗工字料的長度中間處開一個長條形榨眼孔,其長度為20 mm左右,寬度略大於工字料的壁厚。如果是斜角榫肩結合,需在榫眼所對的工字上橫檔和下橫 檔的一側開裁出90。角的缺口(圖2—26)。 豎窗工字料的端頭應先裁出凸字形掉頭,榫頭長度為8mm~10 mm左右,寬度比榫眼長度大0.5mm—1.0 mm,並在凸字形榫頭兩側倒出一點斜口,在榫頭頂端中間開一個5mm深的槽口,如圖2—27所示。然後,再裁切出與橫窗工字料上相對的撣肩部分,並用細挫將樣肩部分修平整。需要注意的是,榫頭、榫眼、榫肩這三者間的尺寸應准確,加工要細致。 榫頭、榫眼部分加工完畢後,將榨頭插進榫眼,把榫頭的伸出部分,以開槽口為界分別向兩個方向擰歪,使榫結構部分鎖緊,將橫向工字形窗料與豎向工字形窗料連接起來。 橫向窗工字料與窗邊框的連接,同樣也用榫接方法連接,其方法與前述豎向、橫向窗工字料榫接方法相同。但榫接時,是以橫向窗工字料兩端為榫頭,窗框料上做榫眼。 在窗框料上所有榫頭、榫眼加工完畢後,先將窗框料上的密封膠條上好,再進行窗框的組裝連接,最後在各對口處上玻璃膠封口。 (二)平開宙扇製作 平開窗窗扇型材有三種:窗扇框、窗玻璃壓條和連接鋁角。 1.按圖下料 下料前,先在型材上劃線。窗扇橫向框料尺寸,要按窗框中心豎向工字型料中間至窗框的邊框料外邊的寬度尺寸來切割。窗扇豎向框料要按窗框上部橫向工字型料中是至窗框邊框料外邊的高度尺寸來切割,使得窗扇組裝後,其側邊的密封膠條能壓在窗架的外邊。 橫、豎窗扇料裁切下來後,還要將兩端再切成45。角的斜口,並用細挫修正飛邊和毛刺。連接鋁角是用比窗框鋁角小一些的窗扇鋁角,其裁切方法與窗框鋁角相同。 窗壓線條按窗扇框尺寸裁割,端頭也是切成45。角,並整修好切口。 2.連接 窗扇連接主要是將窗扇框料連接成一個整體。連接前,需將密封膠條植入槽內。 連接時的鋁角安裝方法有兩種:一種是自攻螺絲固定;另一種是撞角法。其具體方法與窗框鋁角安裝方法相同。(三)安裝固定窗框 (1)安裝平開窗的磚牆窗洞,首先用水泥修平,窗洞尺寸大於鋁合金平開窗框30 mm左右。然後,在鋁合金平開窗框四周安裝鍍鋅錨板,每邊兩個。 (2)對裝入窯洞中的鋁合金窗框,進行水平和垂直度校正,並用木楔塊把窗框臨時固緊在牆的窗洞中,再用水泥釘將錨固板固定在窗洞的牆邊。如圖2—28所示。(3)在鋁合金窗框邊貼好保護膠帶紙,然後再進行周邊水泥塞口修平,待水泥固結後再撕去保護膠帶紙。(四)平開窗組裝 平開窗組裝的內容有:上窗安裝、窗扇安裝、裝窗扇拉手及玻璃、裝執手和風撐。 1.上窗安裝 如果上窗是固定的,可將玻璃直接安放在窗框的橫向工字形鋁合金上,然後用玻璃壓線條固定玻璃,並用塔形橡膠條或玻璃膠密封。如果上窗可以開啟的一扇窗,可按窗扇的安裝方法先裝好窗扇,再在上窗窗頂部裝兩個鉸鏈,下部裝一個風撐、一個拉手即可。 2.裝執手和風撐基座 執手是用於將窗扇關閉時的扣緊裝置,風撐則是起到窗扇的鉸鏈和決定窗扇開閉角度的重要配件。風撐有90。和60。兩種規格。 執手的把柄裝在窗框中間豎向工字形鋁合金料的室內一側,兩扇窗需裝兩個執手。執手的安裝位置尺寸一般在窗扇高度的中間位置。執手與窗框豎向工字料的連接用螺絲固定。與執手相配的扣件裝於窗扇的側邊,扣件用螺絲與窗扇框固定。在扣緊窗扇時,執手連動桿上的鉤頭,可將裝在窗扇框邊相應位置上的扣件鉤住,窗扇便能扣鎖住了。有的窗扇高度大於1.0 m時,也可安裝兩個執手。 風撐的基座裝於窗框架上,使風撐藏在窗框架和窗扇框架之間的空位中,風撐基底用抽芯鋁鉚釘與窗框的內邊固定,每個窗扇的上、下邊都需裝一隻風撐,所以與窗扇對應窗框上、下都要裝好風撐。安裝風撐的操作應在窗框架連接完畢後,即在窗框架與牆面窗洞安裝前進行。 安裝風撐基座時,先將基座放在窗框下邊靠牆的角位上,用手電筒鑽通過風撐基座上的固定孔在窗框上鑽孔,再用與風撐基座固定孔相同直徑的鋁抽芯鉚釘,將風撐基座固定。 3.窗扇與風撐連接 窗扇與風撐的連接有兩點:一處是與風撐的小滑塊,一處是風撐的支桿。這兩點又是定位在一個連桿上,與窗扇框固定連接。該連桿與窗扇固定時,先要移動連桿,使風撐開啟到最大位置,然後將窗窗框與連桿固定。風撐安裝後,窗扇的開啟位置如圖2—29所示。 4.裝拉手及玻璃 拉手是安裝在窗扇框的豎向邊框中部,窗扇關閉後,拉手的位置與執手靠近。裝拉手前先在窗扇豎向邊框中部,用挫刀或銑刀把框上壓線條的槽挫一個缺口,再把裝在該處的玻璃壓線條切一個口,缺口大小按拉手尺寸而定。然後,鑽孔用自攻螺絲將把手固定在窗扇邊框上。玻璃尺寸應小於窗扇框內邊尺寸15mm左右。將裁好的玻璃放入窗扇框內邊,並馬上把玻璃壓線條裝卡到窗扇框內邊的卡槽上。然後,在玻璃的內外邊各壓上一周邊的塔形密封橡膠條。 在平開窗的安裝工作中,最主要的是掌握好斜角對口的安裝。斜角對口要求尺寸准確、角度准確,加工細致。如果在窗框、扇框接後,仍然有些角位對口不密合,可用與鋁合金相同色的玻璃膠補縫。 平開窗與牆面窗洞的安裝,有先裝窗框架,再安裝窗扇的方法,也有先將整個平開窗完全配合好之後,在與牆面窗洞安裝。具體採用那種方法可根據不同情況而定,一般大批量製作時,可採用前種方法,而少量的安裝製作可用後種方法。

『陸』 鋼筋手工算量怎麼算

一、圓鋼重量(公斤)=0.00617×直徑×直徑×長度 ;

方鋼重量(公斤)=0.00785×邊寬×邊寬×長度 。

六角鋼重量(公斤)=0.0068×對邊寬×對邊寬×長度 ;

八角鋼重量(公斤)=0.0065×對邊寬×對邊寬×長度 ;

螺紋鋼重量(公斤)=0.00617×計算直徑×計算直徑×長度 。

二、角鋼重量(公斤)=0.00785×(邊寬+邊寬-邊厚)×邊厚×長度;

扁鋼重量(公斤)=0.00785×厚度×邊寬×長度 ;

鋼管重量(公斤)=0.02466×壁厚×(外徑-壁厚)×長度 ;

六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① s20.866×H/m/k 即對邊×對邊×0.866×高或厚度 。

(6)方管錨固長度擴展閱讀:

計算注意事項:

一、基礎:

(一)獨立基礎:框架結構中用的較多,在計算鋼筋中要注意的就是底板受力鋼筋的長度,可取邊長或寬度的0.9倍,並交錯布置;

(二)筏板基礎:一般用於剪力牆結構,可以仔細學習一下04G101-3中的內容,例如對於下沉子筏板中的鋼筋中的鋼筋應伸出板邊LA(最小錨固長度)等方面一些具體要求;

(三)條形基礎:一般用於磚混結構。

二、上部構件:

(一)柱:柱鋼筋比較簡單,只有縱筋和箍筋。縱筋要注意底層的基礎插筋問題,頂層柱縱筋對於邊柱、中柱、角柱的錨固長度的區別可以參見(03G101);箍筋要注意加密區長度的取值問題:底層柱根加密>=Hn/3,柱上部加密長度>=Hn/6、>=500取大值,還要注意柱搭接范圍內應該加密。(其中,Hn是指所在樓層的柱凈高);

(二)梁:梁鋼筋應按照 03G101進行計算。梁有上部通長筋、支座負筋(一排1/3Ln,二排 1/4Ln,Ln是左右兩跨較大值),底筋一般按照每跨分別向兩邊支座伸入錨固長度的情況進行計算的;

(三)剪力牆:剪力牆中的構件一定要計算完全。其中包括:牆體分布鋼筋(有水平鋼筋和縱向鋼筋,要注意牆和牆交接部位的水平鋼筋的錨固、各種轉角錨固要求是不一樣的)、翼柱的鋼筋(牆和牆交接的部位形成的柱子)、剪力牆的連梁鋼筋(門窗洞口上面形成的連梁)、暗柱鋼筋(門窗洞口兩側形成的暗柱)、端柱鋼筋(剪力牆端頭的柱子)、暗梁鋼筋(由於構造的要求在牆體中所配置的梁)。

三、梁

(一)框架梁

首跨鋼筋的計算

1、上部貫通筋

上部貫通筋長度=通跨凈跨長+首尾端支座錨固值,

梁的縱向鋼筋錨入支座的長度,首先判斷直錨能否滿足 La,

A、(支座寬度-1個保護層厚度)≥La ,則直錨 La即可;

B、La>(支座寬度-1個保護層厚度)≥0.4 La ,則伸至支座對邊,並做15d彎鉤;

C、(支座寬度-1個保護層厚度)<0.4 La ,應與設計溝通,改變鋼筋直徑或支座寬度,以滿足≥0.4 La ;

2、端支座負筋

端支座負筋長度:第一排為 Ln/3+端支座錨固值;

第二排為Ln/4+端支座錨固值

3、下部鋼筋

下部鋼筋長度=凈跨長+左右支座錨固值

以上三類鋼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錨固問題,那麼總結一下以上三類鋼筋的支座錨固

判斷問題:

A、支座寬≥Lae且≥0.5Hc+5d,為直錨,取Max{Lae,0.5Hc+5d }。

B、鋼筋的端支座錨固值=支座寬≤Lae或≤0.5Hc+5d,為彎錨,取Max{Lae,支座寬度-保護層+15d }。

C、鋼筋的中間支座錨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構造鋼筋:構造鋼筋長度=凈跨長+2×15d

抗扭鋼筋:演算法同貫通鋼筋

5、拉筋

拉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2×11.9d(抗震彎鉤值)+2d,拉筋根數:如果我們沒有在平法輸入中給定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箍筋根數/2)×(構造筋根數/2);如果給定了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布筋長度/布筋間距。

6、箍筋

箍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梁高-2×保護層)*2+2×11.9d+8d

箍筋根數=(加密區長度/加密區間距+1)×2+(非加密區長度/非加密區間距-1)+1

注意:因為構件扣減保護層時,都是扣至縱筋的外皮,那麼,我們可以發現,拉筋和箍筋在每個保護層處均被多扣掉了直徑值;並且我們在預算中計算鋼筋長度時,都是按照外皮計算的,所以軟體自動會將多扣掉的長度在補充回來,由此,拉筋計算時增加了
2d,箍筋計算時增加了 8d。

7、吊筋

吊筋長度=2*錨固( 20d)+2*斜段長度+次梁寬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夾角=60° ≤800mm 夾角=45°

(二)中間跨鋼筋的計算

中間支座負筋

中間支座負筋:第一排為:Ln/3+中間支座值+Ln/3;

第二排為:Ln/4+中間支座值+Ln/4

注意:當中間跨兩端的支座負筋延伸長度之和≥該跨的凈跨長時,其鋼筋長度:

第一排為:該跨凈跨長+(Ln/3+前中間支座值)+(Ln/3+後中間支座值);

第二排為:該跨凈跨長+(Ln/4+前中間支座值)+(Ln/4+後中間支座值)。

其他鋼筋計算同首跨鋼筋計算。LN為支座兩邊跨較大值。

四、非框架梁

在03G101-1中,對於非框架梁的配筋簡單的解釋,與框架梁鋼筋處理的不同之處在於:

(一)普通梁箍筋設置時不再區分加密區與非加密區的問題;

(二)下部縱筋錨入支座只需12d;

(三)上部縱筋錨入支座,不再考慮 0.5Hc+5d的判斷值。未盡解釋請參考03G101-1說明。

五、框支梁

(一)框支梁的支座負筋的延伸長度為Ln/3;

(二)下部縱筋端支座錨固值處理同框架梁;

(三)上部縱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錨固長度=支座寬度-保護層+梁高-保護層+Lae,第二排主筋錨固長度≥Lae;

(四)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錨,再橫向彎折15d;

(五)箍筋的加密范圍為≥0.2Ln1≥1.5hb;

(六)側面構造鋼筋與抗扭鋼筋處理與框架梁一致。

六、剪力牆

在鋼筋工程量計算中剪力牆是最難計算的構件,具體體現在:

1、剪力牆包括牆身、牆梁、牆柱、洞口,必須要整考慮它們的關系;

2、剪力牆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種轉角形式;

3、剪力牆在立面上有各種洞口;

4、牆身鋼筋可能有單排、雙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鋼筋不同;

5、牆柱有各種箍筋組合;

6、連梁要區分頂層與中間層,依據洞口的位置不同還有不同的計算方法。

(一)剪力牆牆身

剪力牆牆身水平鋼筋

1、牆端為暗柱時

A、外側鋼筋連續通過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

內側鋼筋=牆長-保護層+彎折

B、外側鋼筋不連續通過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0.65Lae

內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彎折

水平鋼筋根數=層高/間距+1(暗梁、連梁牆身水平筋照設)

2、牆端為端柱時

A、外側鋼筋連續通過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

內側鋼筋=牆凈長+錨固長度(彎錨、直錨)

B、外側鋼筋不連續通過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0.65Lae

內側鋼筋長度=牆凈長+錨固長度(彎錨、直錨)

水平鋼筋根數=層高/間距+1(暗梁、連梁牆身水平筋照設)

注意:如果剪力牆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鋼筋時,其中間水平鋼筋在拐角處的錨固措施同該牆的內側水平筋的錨固構造。

3、剪力牆牆身有洞口時

當剪力牆牆身有洞口時,牆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兩邊截斷,分別向下彎折15d。

(二)剪力牆牆身豎向鋼筋

1、首層牆身縱筋長度=基礎插筋+首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2、中間層牆身縱筋長度=本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3、頂層牆身縱筋長度=層凈高+頂層錨固長度

牆身豎向鋼筋根數=牆凈長/間距+1(牆身豎向鋼筋從暗柱、端柱邊 50mm開始布置)

4、剪力牆牆身有洞口時,牆身豎向筋在洞口上下兩邊截斷,分別橫向彎折15d。

(三)牆身拉筋

1、長度=牆厚-保護層+彎鉤(彎鉤長度=11.9+2*D)

2、根數=牆凈面積/拉筋的布置面積

註:牆凈面積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連)梁,即牆面積—門洞總面積—暗柱剖面積 —暗梁面積;

拉筋的麵筋面積是指其橫向間距×豎向間距。

例:(8000*3840)/(600*600)

(四)剪力牆牆柱

1、縱筋

A、首層牆柱縱筋長度=基礎插筋+首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B、中間層牆柱縱筋長度=本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C、頂層牆柱縱筋長度=層凈高+頂層錨固長度

注意:如果是端柱,頂層錨固要區分邊、中、角柱,要區分外側鋼筋和內側鋼筋。因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錨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箍筋:依據設計圖紙自由組合計算。

(五)剪力牆牆梁

1、連梁

A、受力主筋

頂層連梁主筋長度=洞口寬度+左右兩邊錨固值 LaE

中間層連梁縱筋長度=洞口寬度+左右兩邊錨固值 LaE

B、箍筋

頂層連梁,縱筋長度范圍內均布置箍筋即 N=((LaE-100)/150+1)*2+(洞口寬-50*2)/間距+1(頂層)

中間層連梁,洞口范圍內布置箍筋,洞口兩邊再各加一根即 N=(洞口寬-50*2) /間距+1(中間層)

暗梁 主筋長度=暗梁凈長+錨固

七、柱

(一)基礎層

1、柱主筋

基礎插筋=基礎底板厚度-保護層+伸入上層的鋼筋長度+Max{10D,200mm}

2、基礎內箍筋

基礎內箍筋的作用僅起一個穩固作用,也可以說是防止鋼筋在澆注時受到撓動。

一般是按2根進行計算(軟體中是按三根)。

(二)中間層

1、柱縱筋

KZ中間層的縱向鋼筋=層高-當前層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層伸出樓地面的高度

2、柱箍筋

KZ中間層的箍筋根數=N個加密區 /加密區間距+N+非加密區/非加密區間距03G101-1中,關於柱箍筋的加密區的規定如下:

A、首層柱箍筋的加密區有三個,分別為:下部的箍筋加密區長度取 Hn/3;上部取 Max{500,柱長邊尺寸,Hn/6};梁節點范圍內加密;如果該柱採用綁扎搭接,那麼搭接范圍內同時需要加密。

B、首層以上柱箍筋分別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區長度均取 Max{500,柱長邊尺寸,Hn/6};梁節點范圍內加密;如果該柱採用綁扎搭接,那麼搭接范圍內同時需要加密。

(三)頂層

頂層 KZ因其所處位置不同,分為角柱、邊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種柱縱筋的頂層錨固各不相同。(參看03G101-1第 37、38頁)

1、角柱

角柱頂層縱筋長度:

A、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B、外側鋼筋錨固長度為外側鋼筋錨固長度=Max{1.5Lae ,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柱頂部第一層:≧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8d(保證 65%伸入梁內)

柱頂部第二層:≧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注意:在 GGJ V8.1中,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彎錨(≦Lae):梁高-保護層+ 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外側鋼筋錨固長度=Max{1.5Lae ,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2、邊柱

邊柱頂層縱筋長度=層凈高 Hn+頂層鋼筋錨固值,那麼邊柱頂層鋼筋錨固值是如何考慮的呢?

邊柱頂層縱筋的錨固分為內側鋼筋錨固和外側鋼筋錨固:

A、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B、外側鋼筋錨固長度為:≧1.5Lae

注意:在 GGJ V8.1中,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彎錨(≦Lae):梁高-保護層+ 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外側鋼筋錨固長度=Max{1.5Lae ,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3、中柱

中柱頂層縱筋長度=層凈高 Hn+頂層鋼筋錨固值,那麼中柱頂層鋼筋錨固值是如何考慮的呢?

中柱頂層縱筋的錨固長度為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注意:在 GGJ V8.1中,處理同上。

八、板

在實際工程中,我們知道板分為預制板和現澆板,這里主要分析現澆板的布筋情況。

板筋主要有:受力筋 (單向或雙向,單層或雙層)、支座負筋、分布筋、附加鋼筋 (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鋼筋)、撐腳鋼筋 (雙層鋼筋時支撐上下層)。

(一)、受力筋

軟體中,受力筋的長度是依據軸網計算的。

受力筋長度=軸線尺寸+左錨固+右錨固+兩端彎鉤(如果是Ⅰ級筋)。

根數=(軸線長度-扣減值)/布筋間距+ 1

(二)、負筋及分布筋

負筋長度=負筋長度+左彎折+右彎折

負筋根數=(布筋范圍 -扣減值)/布筋間距+1

分布筋長度=負筋布置范圍長度-負筋扣減值

負筋分布筋根數=負筋輸入界面中負筋的長度/分布筋間距+1

(三)、附加鋼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鋼筋)、支撐鋼筋(雙層鋼筋時支撐上下層)

根據實際情況直接計算鋼筋的長度、根數即可,在軟體中可以利用直接輸入法輸入計算。

閱讀全文

與方管錨固長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取鋼板多久可以打官司 瀏覽:193
8圓鋼筋一噸有多少米 瀏覽:567
鋁合金輪廠哪個地方有 瀏覽:343
承德建龍無縫鋼管幹什麼用的 瀏覽:321
合金鋼和軸承鋼哪個更耐磨 瀏覽:283
鋼筋鍋什麼材質 瀏覽:995
14螺紋鋼一捆大概多少根 瀏覽:643
不銹鋼遇草酸變黑如何修復 瀏覽:261
彩鋼板房子屋脊用料叫什麼 瀏覽:831
牛圈護欄怎麼設計好看 瀏覽:920
方鋼管立柱套什麼清單定額3 瀏覽:874
鎖骨夾鋼板多久能幹活 瀏覽:732
鋼筋籠是有哪些鋼筋組成的 瀏覽:579
輪船鋼板是什麼型號的 瀏覽:415
哪裡有賣不銹鋼管材料的 瀏覽:170
鋼板厚度算焊角怎麼算 瀏覽:42
廣聯達板的附加鋼筋怎麼畫 瀏覽:545
合金裝備5dd裝備怎麼做不了 瀏覽:270
橋梁工程中台身鋼筋如何套價 瀏覽:144
不銹鋼褲架怎麼用 瀏覽: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