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蒸汽管道的低點、高點各安裝什麼
答:一般裝置的蒸汽管道宜架空敷設,不宜管溝敷設,更不應埋地敷設。由工廠系統進入裝置的主蒸汽管道,一般布置在管廊的上層。蒸汽管道應按下列要求布置:
(1)蒸汽支管應自蒸汽主管的頂部接出,支管上的切斷閥應安裝在靠近主管的水平管段上,以避免存液
(2)蒸汽主管的末端應設分液包;
(3)水平敷設的蒸汽主管上分液包的間隔為L
1)在裝置內,飽和蒸汽宜為80m,過熱蒸汽宜為160m;
2)在裝置外,順坡時宜為300m,逆坡時宜為200m。
(4)不得從用汽要求很嚴格的蒸汽管道上接出支管作其它用途;
(5)蒸汽支管的低點,應根據不同情況設排液閥或(和)疏水閥;
(6)在蒸汽管道的∏型補償器上,不得引出支管。在靠近∏型補償器兩側的直管上引出支管時,支管不應妨礙主管的變形或位移。因主管熱脹而產生的支管引出點的位移,不應使支管承受過大的應力或過多的位移;
(7)凡飽和蒸汽主管進入裝置,在裝置側的邊界附近應設蒸汽分水器,在分水器下部設經常疏水措施。過熱蒸汽主管進入裝置,一般可不設分水器;
(8)多根蒸汽伴熱管應成組布置並設分配管,分配管的蒸汽宜就近從主管接出;
(9)直接排至大氣的蒸汽放空管,應在該管下端的彎頭附近開一個Φ6mm的排液孔,並接DN15的管子引至排水溝、漏斗等合適地方。如果放空管上裝有消聲器,則消聲器底部應設DN15的排液管並與放空管相接。放空管應設導向和承重支架。
⑵ 主蒸汽管道安裝是按坡切圖還是靜力分析圖
一般裝置的蒸汽管道宜架空敷設,不宜管溝敷設,更不應埋地敷設。由工廠系統進入裝置的主蒸汽管道,一般布置在管廊的上層。蒸汽管道應按下列要求布置:(1)蒸汽支管應自蒸汽主管的頂部接出,支管上的切斷閥應安裝在靠近主管的水平管段上,以避免存液(2)蒸汽主管的末端應設分液包;(3)水平敷設的蒸汽主管上分液包的間隔為L1)在裝置內,飽和蒸汽宜為80m,過熱蒸汽宜為160m;2)在裝置外,順坡時宜為300m,逆坡時宜為200m。(4)不得從用汽要求很嚴格的蒸汽管道上接出支管作其它用途;(5)蒸汽支管的低點,應根據不同情況設排液閥或(和)疏水閥;(6)在蒸汽管道的∏型補償器上,不得引出支管。在靠近∏型補償器兩側的直管上引出支管時,支管不應妨礙主管的變形或位移。因主管熱脹而產生的支管引出點的位移,不應使支管承受過大的應力或過多的位移;(7)凡飽和蒸汽主管進入裝置,在裝置側的邊界附近應設蒸汽分水器,在分水器下部設經常疏水措施。過熱蒸汽主管進入裝置,一般可不設分水器;(8)多根蒸汽伴熱管應成組布置並設分配管,分配管的蒸汽宜就近從主管接出;(9)直接排至大氣的蒸汽放空管,應在該管下端的彎頭附近開一個Φ6mm的排液孔,並接DN15的管子引至排水溝、漏斗等合適地方。如果放空管上裝有消聲器,則消聲器底部應設DN15的排液管並與放空管相接。放空管應設導向和承重支架。
⑶ 主蒸汽管道至汽輪機主蒸汽管道需要設置膨脹死點嗎
主蒸汽管道至汽輪機主蒸汽管道需不需要設置膨脹死點(固定點),應當根據柔性計算確定。
⑷ 蒸汽管道在布置時有哪些規定
蒸汽管道在布置時有哪些規定?
蒸汽管道布置的一般要求是什麼?
答:一般裝置的蒸汽管道宜架空敷設,不宜管溝敷設,更不應埋地敷設。由工廠系統進入裝置的主蒸汽管道,宜布置在管廊的上層。蒸汽管道應按下列要求布置:
1、 蒸汽支管應自蒸汽主管的頂部接出,支管上的切斷閥應安裝在靠近主管的水平管段上,以避免存液;
2、 蒸汽主管的末端應設分液包;
3、 水平敷設的蒸汽主管上分液包的間隔為:
1)、在裝置內,飽和蒸汽宜為80M,過熱蒸汽宜為160M,設在蒸汽低點位置及末端;
2)在裝置外,順坡時宜為300M,逆坡時宜為200M。
4、不得從用汽要求很嚴格的蒸汽管道上接出支管作其他用途;
5、蒸汽支管的低點,應根據不同情況設排液閥或(和)疏水閥;
6、在蒸汽管道的「∏」型補償器上,不得引出支管。在靠近「∏」型補償器兩側的直管上引出支管時,支管不應妨礙主管的變形或位移。因主管熱脹而產生的支管引出點的位移,不應使支管承受過大的應力;
7、凡飽和蒸汽主管進入裝置,在裝置側的邊界附近應設蒸汽分水器,在蒸汽分水器下部設經常疏水措施。過熱蒸汽主管進入裝置,一般可不設蒸汽分水器;
8、多根蒸汽伴熱管應成組布置並設分配管,分配管的蒸汽宜就近從主管接出;
9、直接排至大氣的蒸汽放空管,出口不應低於2M,應在該管下端的彎頭附近開一個Φ6MM的排液孔,並接DN15的管子引至排水溝、漏斗等合適的地方。如果放空管上裝有消音器,則消音器底部應設DN15的排液管並與放空管相接。放空管應設導向和承重支架;
10、連接排放或經常排放的泛汽管道,應引至非主要操作區和操作人員不多的地方。
⑸ 蒸汽管道的彎頭應該選用多大的
一般情況下,高溫蒸汽管道選用4D的帶直管段的彎頭比較好。
⑹ dn15o蒸氣管道按裝用什麼樣彎頭才標准
鍋抄爐管道安裝必須按照圖紙施工,既使理論上可以代替,使用替代材料也必須經過設計院確認,安裝公司和業主都不能自行更改。
現在的無縫彎頭工藝主要有兩種 最實用的一種就是熱推 其次是冷推之後做熱處理 前者碳鋼和合金鋼的管件較多 小口徑和大口徑的管件都可以做最小Φ18最大的目前國內無縫推制最大Φ920 後者不銹鋼的管件較多 大口徑一般少一般在Φ18-Φ325之間 還有一種是屬於老工藝的過球工藝 這種彎頭外觀不太好 背弧的減薄量很大 目前基本淘汰
煨制彎管的工藝是和熱推彎頭一樣的工藝 只是把芯棒去除 直接用周圍的電加熱圈來加溫後推制 靠調整R的搖臂來運行
其實單比較熱推彎頭和煨制彎管其實是一樣的原來來做 中間只是差了一個熱擴和不熱擴的問題 運用方面均差不太多。
當然也要考慮管道沖擊的壓力和膨脹系數 阻力等因素 成本方面彎頭和彎管比的話彎頭要便宜的多
⑺ 汽輪機主蒸汽管道母管並汽的好處
拍攝是不完整的,我分析,這應該是一個低水平的後擋板門,只有當壓力回足夠的時候,它才能被推開,蒸答汽才能通過,否則它會被關閉,目前,圖片顯示,彈簧被推開,有壓力,當蒸汽壓力不足時,在彈簧的作用下,它是關閉的。
⑻ 高溫高壓汽輪機主蒸汽管道用什麼材質
高溫高壓選用不銹鋼好一些可拆卸柔性隔熱罩費普福,這是最佳的組合。
⑼ 蒸汽管道彎頭如何測量長度
彎頭測量都是一樣的,需要可聯系。
由於耐磨彎頭在水泥及生料的氣力、電廠輸專送系統中,作為管道三通屬彎頭的代用件,以其製作簡單,安裝方便,耐用性能好等優點,在大中型水泥廠、電廠的氣力輸送中應用日益廣泛。耐磨彎頭有些需要現場測量更換,對於測量結果直接影響耐磨彎頭的現場安裝,對於沒有測量經驗的廠家來說,是比較頭疼的問題。
耐磨彎頭現場測量需要測量數據。
1.耐磨彎頭彎曲半徑,需測量90°彎頭的高度,高度減去直段長度為耐磨彎頭彎曲半徑。
2.耐磨彎頭接管尺寸,需測量接管周長,計算出接管的外徑。根據企業提供耐磨管的壁厚結合實際經驗,確定接管的耐磨層及接管厚度。
3.耐磨彎頭角度的測量,耐磨彎頭不是90°的,測量兩接管之間的直線距離,通過cad制圖結合耐磨彎頭彎曲半徑確定耐磨彎頭角度。
4.數據整理,公司按照測量數據重新整理,嚴格按照耐磨彎頭的結構尺寸生產。安裝可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