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焊縫可能存在的缺陷有哪些
氣孔,夾渣,咬邊等等
㈡ 焊縫的缺陷有哪些
焊縫的缺陷可分為外觀缺陷和內部缺陷兩大類。
常見的焊縫外觀缺陷有: 焊縫尺寸回不符合要求,咬邊、燒穿或焊瘤、未答焊透、未焊滿、塌陷、表面氣孔或夾渣、表面裂紋以及電弧擦傷等缺陷。
常見的焊縫內部缺陷有: 氣孔、夾渣、未熔合、未焊透和內部裂紋等缺陷。
㈢ 焊接有哪些缺陷
無論何種焊接方法,焊後總是有焊接殘余應力存在,只是不同方法的殘余應力大小不同而已,焊接的零件同時由於熱影響區的急冷,在碳含量較高的條件下,容易產生淬火馬氏體,容易產生裂紋。焊接過程中控制不到位,容易產生氣孔、夾渣、未熔合、未焊透等缺陷。
㈣ 焊縫的缺陷有哪些!
焊縫的缺陷可分為外觀缺陷和內部缺陷兩大類。
常見的焊縫外觀缺陷有: 焊縫尺版寸不符合要求,咬邊、燒穿權或焊瘤、未焊透、未焊滿、塌陷、表面氣孔或夾渣、表面裂紋以及電弧擦傷等缺陷。
常見的焊縫內部缺陷有: 氣孔、夾渣、未熔合、未焊透和內部裂紋等缺陷。
㈤ 焊接接頭中常見的缺陷有哪些
有咬邊,焊瘤,凹陷及焊接變形等,還有表面氣孔和表面裂紋。
㈥ 焊接有那些缺陷
焊接缺陷及其成因
常見的焊接外部缺陷有:尺寸不符合要求、咬邊、焊瘤、弧坑及表面飛濺等。常見的焊縫內部缺陷有:夾渣及氣孔等。產生焊縫缺陷的原因可用人、機、料、法、環五大因素查找。其中人是最活躍的因素。有些缺陷是焊工施焊時的習慣性動作所致,或與其尚未克服的瘤疾有關,這主要是電焊工的技術素質及責任心問題。從設備上看,我廠的電焊機均無電流表及電壓表,調節手柄的數值只能作參考,因此要嚴格地執行焊接工藝要求是困難的。從材料上看,鋼板無除銹除油工序,焊條夾頭不除銹;工藝評定覆蓋面不大,因我廠的材料代用較多,如可代Q2352A 鋼的就有SM41B、SS41 、BCT3Cπ、RST37 等, 有時自焊, 有時互焊。雖然這些材料成分及性能相近,但是有些還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工藝參數應有相應的變化。施焊環境如空氣的相對濕度、溫度、風速等,都會影響焊接質量,然而有的電焊工卻忽視了一點。
產生焊接缺陷的原因很多,但只要嚴格執行焊接工藝就能夠最大限度地避免這些缺陷。為了保證焊接質量,焊縫的檢驗是必不可少的,如焊縫的外觀檢查、射線探傷及機械性能試驗。經驗表明,前兩者的合格與否都不是後者合格與否的必要條件,只是概率的大小而已。
2. 1 焊縫尺寸不符合要求
2. 1. 1 焊縫寬度過窄
這主要是焊接電流較小、焊弧過長或焊速較快造成的。由於形成的金屬熔池較小或保持時間較短,不利於鋼水流動。我廠進口鋼代替Q2352A 鋼時常出現這一問題。這是由於進口鋼一般比Q2352A 含合金元素要高些,熔點高,需要的熔化熱也多。
2. 1. 2 焊縫余高過高
有時它與前一個問題同時出現。有的焊工片面地認為焊縫高點沒關系,所以不習慣於0~1. 5mm 的焊縫余高,多數為上限或超高。但過高會產生應力集中,其主要原因是倒數第二層焊道接頭過高,造成蓋面層焊道局部超高,有時各層焊接參數不合適,各層累計超高。
2. 1. 3 角焊縫單邊或下陷量過大
角焊縫單邊或下陷量過大造成單位面積上承力過大,使焊接強度降低。在我廠這是個老問題。其原因是坡口不規則、間隙不均勻、焊條與工件夾角不合適以及焊接參數與工藝要求不一致等。
2. 2 弧坑
焊接弧坑多出現在列管式換熱器管頭焊縫或部分角焊縫,有部分弧坑在試水壓時滲漏。產生弧坑的原因是熄弧時間過短或電流較大。
2. 3 咬邊
在我廠大多是局部深度超標的咬邊,連續咬邊超標的不多。咬邊使焊接強度減弱,造成局部應力集中。其主要原因是電弧熱量太高,如焊接電流過大,運條速度不當,焊條角度不當等,使電弧將焊縫邊緣熔化後沒有得到熔敷金屬的補充所留下的缺口。
2. 4 焊瘤
熔化金屬流到加熱不足的母材上形成了焊瘤,主要原因是焊接電流過大,焊接熔化過慢或焊條偏斜。
2. 5 嚴重飛濺
比較嚴重的是那些無探傷要求的設備,直接原因是沒按規定使用焊條。受潮或變質的焊條因水分或氧化物在焊接時分解產生大量氣體,部分氣體溶解在金屬熔滴中,在電弧高溫作用下,金屬熔滴中的氣體發生劇烈膨脹,使熔滴炸裂形成飛濺小滴散落在焊縫兩側。
2. 6 夾渣
由於焊接電流過小或運條速度過快,金屬熔池溫度較低,液態金屬和熔渣不易分開,或熔渣未來得及浮出,熔池已開始凝固,有時也存在清根不徹底問題。
2. 7 氣孔
產生氣孔的原因很多,但在我廠產生氣孔的主要原因是焊材及環境因素。鋼板坡口兩側不做除銹處理,Fe3O4 除本身含氧外,還含有一定的結晶水,另外在空氣相對濕度較大情況下也有微小的水珠,在熔池冶金過程中,非金屬元素形成非金屬氧化物,由於氣體在金屬中的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減少,在結晶過程中部分氣體來不及逸出,氣泡殘留在金屬內形成了氣孔。
3 克服焊接缺陷應採取的措施
(1) 增強有關人員的責任心,嚴格執行工作標准和焊接工藝要求。
(2) 經常進行技術培訓,提高操作人員及有關人員的技術素質。
(3) 保證焊接設備及附件完好,為執行焊接工藝要求提供先決條件。
(4) 增大工藝評定覆蓋面,保證工藝的合理性。
㈦ 焊接常見的缺陷有哪些
原發布者:weiweigcs
焊接中常見的缺陷及解決方法1.漏焊---漏焊包括焊點漏焊、螺栓漏焊、螺母漏焊等。原因---主要原因是因為沒有自檢、互檢,對工藝不熟悉造成的。解決方法---在焊接後對所有焊點(螺母、螺栓等)進行檢查,確認焊點(螺母、螺栓等)數量,熟悉工藝要求,加強自檢意識,補焊等。2.脫焊---包括焊點、螺母、螺栓等脫焊。(除材料與零部件本身不合格)以下3種可視為脫焊:①.接頭貼合面未形成熔核,呈塑料性連接;②.貼合面上的熔核尺寸小於規定值;③.熔核核移,使一側板焊透率達不到要求。產生脫焊原因:①.焊接電流過,焊接區輸入熱量不足;②.電極壓力過大,接觸面積增大,接觸電阻降低,散熱加強;③.通電時間短,加熱不均勻,輸入熱量不足;④.表面清理不良,焊接區電阻增大,分流相應增大;⑤.點距不當,裝配不當,焊接順序不當,分流增大。解決方法:在調整焊接電流後,對焊點做半破壞檢查(試片做全破壞檢查),目視焊點形狀;補焊,檢查上次半破壞後的相關焊點。3.補焊---多焊了工藝上不要求焊接的焊點。原因---不熟悉工藝或焊接中誤操作焊鉗。解決方法---熟悉工藝或加強操作技能。注意:兩個或多於兩個的連續點焊不能有偏焊現象,邊緣及拐角處也不能存在偏焊的現象。(如兩個連點偏焊,至少要有一個焊點需要重新點焊。)4.焊渣---由於電流過大或壓力過小,造成鋼板的一部分母材在高溫熔合時沿著兩鋼板貼合
㈧ 焊接缺陷有哪些
常見的外觀缺陷有咬邊、焊瘤、凹陷及焊接變形等,有時還有表面氣孔和表面裂紋。單面焊的根部未焊透等。
咬邊:是指沿著焊趾,在母材部分形成的凹陷或溝槽, 它是由於電弧將焊縫邊緣的母材熔化後沒有得到熔敷金屬的充分補充所留下的缺口。
焊瘤:焊縫中的液態金屬流到加熱不足未熔化的母材上或從焊縫根部溢出,冷卻後形成的未與母材熔合的金屬瘤即為焊瘤。焊接規范過強、焊條熔化過快、焊條質量欠佳(如偏芯),焊接電源特性不穩定及操作姿勢不當等都容易帶來焊瘤。
凹坑:指焊縫表面或背面局部的低於母材的部分。
未焊滿:是指焊縫表面上連續的或斷續的溝槽。填充金屬不足是產生未焊滿的根本原因。規范太弱,焊條過細,運條不當等會導致未焊滿。
燒穿:是指焊接過程中,熔深超過工件厚度,熔化金屬自焊縫背面流出,形成穿孔性缺。
其他表面缺陷:
(1)成形不良 指焊縫的外觀幾何尺寸不符合要求。有焊縫超高,表面不光滑,以及焊縫過寬,焊縫向母材過渡不圓滑等。
(2)錯邊指兩個工件在厚度方向上錯開一定位置,它既可視作焊縫表面缺陷,又可視作裝配成形缺陷。
(3)塌陷 單面焊時由於輸入熱量過大,熔化金屬過多而使液態金屬向焊縫背面塌落, 成形後焊縫背面突起,正面下塌。
(4)表面氣孔及弧坑縮孔。
(5)各種焊接變形如角變形、扭曲、波浪變形等都屬於焊接缺陷O角變形也屬於裝配成形缺陷。
焊接接頭的不完整性稱為焊接缺欠,主要有焊接裂紋、未焊透、夾渣、氣孔和焊縫外觀缺欠等。這些缺欠減少焊縫截面積,降低承載能力,產生應力集中,引起裂紋;降低疲勞強度,易引起焊件破裂導致脆斷。其中危害最大的是焊接裂紋和未熔合。
㈨ 常見的焊接缺陷有哪些焊縫缺陷檢驗方法有哪幾種
常見的焊接來缺陷有很多,例如源裂紋、咬邊、焊瘤、弧坑、氣孔、夾渣、未焊透等,焊縫缺陷檢驗方法可以通過機器視覺檢測系統來檢測,目前國辰機器人在這一塊領域做的還不錯,國辰機器視覺檢測系統可針對劃傷、劃痕、輥印、凹坑、粗糙、波紋等外觀缺陷進行檢測
㈩ 焊接時常見的焊縫內部缺陷有哪些
根據 GB 6417-1986《金屬熔化焊焊縫缺陷分類及說明》國標,
熔化焊焊接缺陷分為六類:
1,裂內紋。
2,孔穴(氣孔)容。
3,固體夾雜(夾渣、夾鎢、夾焊條葯皮等)。
4,未熔合 和 未焊透。
5,形狀缺陷(焊縫寬窄不一、角焊縫變化太大、焊縫高低變化太大)。
6,其他缺陷(電弧擦傷 焊接飛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