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管道保溫鐵皮彎頭製作
板金展開圖抄樣一般都採用襲相貫線法放樣,沒有計算公式。
制圖軟體繪制比較方便。
多節的彎頭叫作「蝦米腰」。
手工放樣步驟:(以一節為例,其餘方法相同)
1)先按實際尺寸畫出彎頭側面投影。包括接縫線。
2)按線把每一個封閉線框圖形分割成獨立的圖形。(可以裁剪,也可以單獨再畫。
3)取一個圖樣,(將中心線垂直的設置)畫在另一張紙上,沿圖樣高度畫兩條上下平行的橫線,並與中心線垂直,長度
正好是圖樣直徑的圓周長。(封閉的長方形)
4)將圖樣垂直方向作等分,並作好標記,然後將這些等分線垂直的畫到剛才畫的展開的長方形內,注意展開圖上的點一定要對應投影圖樣上的點。
5)將圖樣上斜線沿水平方向作等分。並平行的拉到展開的圖樣上,並對應相應的點。把展開樣上得到的交點圓滑連接,就是展開的曲線。等分作的越密,曲線越准。
6)放出咬口的量,和板厚處理。
彎頭下料必須知道彎曲半徑,厚度、幾節。
若有不明白,可以再問,望採納。不過也可以用軟體展開,方便快捷
❷ 鐵管道彎頭用鐵皮怎麼包
保溫工程項目中的彎頭大小頭
其下料方法與普通放樣相比
只是把原來的直徑增加兩個保溫層厚度就可以了
其展開放樣計算或自動化展開放樣出下料圖
最方便輕松的就是用這個最牛的軟體
鋼構CAD3.5
你可一試
❸ 保溫彎頭上皮技巧
摘要 管道保溫鋁皮彎頭正確的做法
❹ 急求保溫後鐵皮彎頭下料方法
保溫工作中的彎頭大小頭等等
展開放樣的下料圖
有好用精確還免費的軟體
鋼構CAD3.8
你只要公輸入參數尺寸就能
自動出整體構件圖和展開圖
大小頭彎頭圓錐和圓錐台的展開放樣都是免費的
❺ 誰能告訴我用鍍鋅鐵皮保溫彎頭的製作方法
彎頭角度 90 直徑 700 中間節數 2 管道厚度 11 彎曲半徑 1.5 份數 24 長度單位 mm
1/2中節對角 15 半徑 361 放樣角度 15 管道外徑 722
1/2中節長度 281.3 補償長度M1 -250.0 補償長度M2 -150.0 製作短管長度 1288.1
中間節長度 562.7 插口長度 31.3 承口長度 131.3 設計弦長 161.83
測角度 15.00 測插口長度 80.00 測承口長度 90.00 測弦長 168.55
Y0 361.00 X0 0.00 1/2中節對角 彎頭角度
Y1 348.70 X1 3.30 管道厚度
Y2 312.64 X2 12.96
Y3 255.27 X3 28.33 彎曲半徑
Y4 180.50 X4 48.36
Y5 93.43 X5 71.69
Y6 0.00 X6 96.73
Y7 (93.43) X7 121.77
❻ 90度白鐵皮彎頭怎麼製作
1)先按實際尺寸畫出彎頭側面投影。包括接縫線。
2)按線把每一個封閉線框圖形分割成獨立的圖形。(可以裁剪,也可以單獨再畫。
3)取一個圖樣,(將中心線垂直的設置)畫在另一張紙上,沿圖樣高度畫兩條上下平行的橫線,並與中心線垂直,長度
正好是圖樣直徑的圓周長。(封閉的長方形)
4)將圖樣垂直方向作等分,並作好標記,然後將這些等分線垂直的畫到剛才畫的展開的長方形內,注意展開圖上的點一定要對應投影圖樣上的點。
5)將圖樣上斜線沿水平方向作等分。並平行的拉到展開的圖樣上,並對應相應的點。把展開樣上得到的交點圓滑連接,就是展開的曲線。等分作的越密,曲線越准。
6)放出咬口的量,和板厚處理。
彎頭下料必須知道彎曲半徑,厚度、幾節。
手工彎頭畫圖
也可用鉛筆來畫的
如用電腦
則是這樣畫
❼ 鋁皮保溫彎頭是怎麼做的
在進行鐵皮保溫施工的過程中,會遇到彎頭變徑三通等,如何將彎頭彎管也加工一層金屬板材鐵皮來進行保溫,這就要用到鈑金技術的放樣操作了。由於某些施工人員對此不甚了解,導致工程無法正常進行,對於管道保溫彎頭下料放樣就尤為重要了。以下我給大家講解彎頭的放樣技術。
管道保溫中彎頭下料方法分為兩大類,一種是作圖放樣,意思就是說整個過程完全是由作圖來完成了,直到彎頭樣板做出來。另一種是通過公式來進行計算加上作圖來完成的。我一般彎頭下料都是通過公式來計算的。我覺得這樣比較精確。而且速度也比較快。管道保溫彎頭下料公式計算又分為幾種。目前本人已經掌握了幾種。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解其中比較易懂的方法。
鐵皮保溫管道保溫概述:管道保溫就是將工業管道、小區住宅管道、農業管道、等各個行業的管道包紮包裹一層保溫層以防止散溫或散冷的過程,以保證節能的操作,在管道保溫之後外層需加工包紮一層防護層,加工這個防護層需要用到手動卷板機和手動軋邊機也有稱為鐵皮卷圓機或鐵皮壓邊機的,通過手動卷板機將鐵皮捲成大小不同的圓筒圓管,使用手動軋邊機將鐵皮的邊緣軋出寬度4mm—7mm之間的槽。卷圓之後就可以包紮到以做好保溫的管道上面了。管道保溫外防護層材質多種多樣,一般多使用為鍍鋅板,鋁板,彩鋼板等。一些食品行業多使用不銹鋼板等昂貴的板材。
管道保溫彎頭下料技術概括:彎頭下料需要計算出彎頭的大弧與小弧,即彎頭的最大面與最小面。
第一步,計算彎頭的最大面;
1、測量管道未保溫之前的直徑,知道保溫層厚度。
2、計算方法公式為:管道直徑+半徑+保溫層厚度×2×3.14÷4÷片數÷2=大面彎頭的½。
3、計算彎頭的小面:管道直徑×3.14÷4÷片數÷2=彎頭小面的½。
4、使用大面彎頭的½+彎頭小面的½÷2=彎頭數據的中段(代號4)(代號4將會在以下講到)
第二步,畫輔助圓;
1、任意至今畫出一個圓,將這個圓的周長平均分成4分,再分成12份,再將每份都平行打出平行線,這時會看到7條平行線。
2、將大面彎頭的½與彎頭小面的½分別在這7條線的最上端與最下端分別把數據導入到平行線中,(以中心線為准)將兩條不同的標記上下縱向連接,(打出一條斜線),最寬的一端代號為數字7,一直往上標記6,5,4,3,2,1。
下料公式: 90°R=1.5DN推制彎頭下料長度(mm)=彎頭外徑(mm)*1.5*1.57*彎頭外徑(mm)/預選鋼管外徑(mm)+預選鋼管壁厚(mm)*3 此公式還需要參考製作廠家的芯杠尺寸。
關於蝦米腰彎頭放樣展開的方法,好多網友問到具體的放樣展開方便的方法,因為1:1畫圖展開太麻煩了,也不夠精確。我總結了一下,歸納了下面的計算表格,根據此表格,可以比較方便的展開90度多節(2~19節)彎頭。圓周等分數為16等份
❽ 鐵皮保溫各種彎頭的下料方法
板金展開圖樣一般都採用相貫線法放樣,沒有計算公式。
制圖軟體繪制比較方便。
多節的彎頭叫作「蝦米腰」。
手工放樣步驟:(以一節為例,其餘方法相同)
1)先按實際尺寸畫出彎頭側面投影。包括接縫線。
2)按線把每一個封閉線框圖形分割成獨立的圖形。(可以裁剪,也可以單獨再畫。
3)取一個圖樣,(將中心線垂直的設置)畫在另一張紙上,沿圖樣高度畫兩條上下平行的橫線,並與中心線垂直,長度
正好是圖樣直徑的圓周長。(封閉的長方形)
4)將圖樣垂直方向作等分,並作好標記,然後將這些等分線垂直的畫到剛才畫的展開的長方形內,注意展開圖上的點一定要對應投影圖樣上的點。
5)將圖樣上斜線沿水平方向作等分。並平行的拉到展開的圖樣上,並對應相應的點。把展開樣上得到的交點圓滑連接,就是展開的曲線。等分作的越密,曲線越准。
6)放出咬口的量,和板厚處理。
彎頭下料必須知道彎曲半徑,厚度、幾節。
若有不明白,可以再問,望採納。不過也可以用軟體展開
❾ 保溫鐵皮彎頭計算公式和圖解
摘要 管道保溫施工鐵皮彎頭計算方法第一章管道保溫施工外鐵皮彎頭鈑金計算公式及理念製作彎頭要先搞懂彎頭是怎麼構造的,意思就是該怎樣去看彎頭,看(圖1);這是一個側面彎頭。上面有「彎頭外弧」和「彎頭內弧」;首先要先明白的是:『彎頭外弧』是一個圓形的¼份。『彎頭內弧』也同樣是一個圓形的¼份;如(圖2);1、首先計算彎頭內弧保溫後的尺寸:計算一個彎頭就要先知道這個彎頭的外弧是多大,首先測量出外弧的尺寸,然後乘以4,得到的是一個大圓的周長,目的就是求出彎頭內弧的尺寸,那麼就舉個例子,假設圖中的彎頭是直徑108mm的彎頭,那麼計算方法就是(彎頭外弧乘以4等於一個大圓的周長,然後除以3.14等於大圓的直徑,然後除以2等於圖1中的半徑,然後減去彎頭的直徑108mm等於圖1中彎頭內弧的扇形的半徑,也就是這個小圓形的半徑,然後減去保溫層厚度,等於另一個小圓的半徑(看(圖3),保溫層厚度設為50mm,)減去保溫層厚度之後,然後乘以2乘以3.14除以4就等於彎頭保溫後的內弧尺寸了,然後想做成幾片就除以幾。【建議內弧不要小於16mm】以數字的方式計算:(預設彎頭鐵管的外弧為360mm)360×4÷3.14÷2-108-50×2×3.14÷4=111.93mm(保溫後的彎頭內弧)÷3片=37.31mm(2個中片2個邊片)(2個邊片=1個中片)2、計算彎頭保溫後的外弧尺寸:計算彎頭保溫後的外弧尺寸也是這個理念,首先測量出彎頭外弧的尺寸,然後乘以4等到大圓的周長,然後除以3.14得到(圖2)大圓的直徑
❿ 鐵皮保溫彎頭上下殼怎麼砸
1、鐵皮保溫製作時,先用鐵皮壓邊機對鐵皮進行壓邊,然後將鐵皮和防水硅酸鹽保溫板用膠水粘在一起,再用保溫泥將邊角密封。在管道保溫之後外層需加工包紮一層防護層,加工這個防護層需要用到手動卷板機和手動軋邊機也有稱為鐵皮卷圓機或鐵皮壓邊機的,使用手動軋邊機將鐵皮的邊緣軋出寬度4mm—7mm之間的槽。
2、基準線是指施工開始後在縱橫兩個方向作為施工起點的最初施工線,並使四面牆的圖形保持相對位置不變的標准線。軟質保溫材料採用鍍鋅鐵絲或鍍鋅鐵皮間距400mm捆紮固定,再用200#瀝青油氈包裹,再用鍍鋅鐵絲捆紮,最外層採用鍍鋅鐵皮包裹。
3、鐵皮牆不能用粘接砂漿來安裝外牆保溫裝飾一體板,將保溫裝飾一體板固定在龍骨上。將鐵皮緊緊包裹在管道的外保溫表面上,搭接應沿順水順風方向,且搭接縫保持一致,盡可能在陰面處;鐵皮保護層必須緊貼保溫層,與保溫層形成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