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管焊管 > 碳鋼的淬火工藝冷卻方式是什麼

碳鋼的淬火工藝冷卻方式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6-23 21:36:27

㈠ 淬火方式是有哪些呢

1) 單介質淬火

工件在一種介質中冷卻,如水淬、油淬。優點是操作簡單,易於實現機械化,應用廣

泛。缺點是在水中淬火應力大,工件容易變形開裂;在油中淬火,冷卻速度小,淬透直徑

小,大型工件不易淬透。

2) 雙介質淬火

工件先在較強冷卻能力介質中冷卻到 300℃左右,再在一種冷卻能力較弱的介質中冷

卻,如:先水淬後油淬,可有效減少馬氏體轉變的內應力,減小工件變形開裂的傾向,可

用於形狀復雜、截面不均勻的工件淬火。雙液淬火的缺點是難以掌握雙液轉換的時刻,轉

換過早容易淬不硬,轉換過遲又容易淬裂。為了克服這一缺點,發展了分級淬火法。

3) 分級淬火

工件在低溫鹽浴或鹼浴爐中淬火,鹽浴或鹼浴的溫度在 Ms點附近,工件在這一溫度停

留 2min~5min,然後取出空冷,這種冷卻方式叫分級淬火。分級冷卻的目的,是為了使工

件內外溫度較為均勻,同時進行馬氏體轉變,可以大大減小淬火應力,防止變形開裂。分

級溫度以前都定在略高於 Ms 點,工件內外溫度均勻以後進入馬氏體區。現在改進為在略

低於 Ms 點的溫度分級。實踐表明,在 Ms 點以下分級的效果更好。例如,高碳鋼模具在

160℃的鹼浴中分級淬火,既能淬硬,變形又小,所以應用很廣泛。

4) 等溫淬火

工件在等溫鹽浴中淬火,鹽浴溫度在貝氏體區的下部(稍高於 Ms),工件等溫停留較長

時間,直到貝氏體轉變結束,取出空冷。等溫淬火用於中碳以上的鋼,目的是為了獲得下

貝氏體,以提高強度、硬度、韌性和耐磨性。低碳鋼一般不採用等溫淬火。

㈡ 常用的模具鋼淬火工藝冷卻方法有哪些

模具鋼冷卻方法一:單液淬火法
單液淬火法在實際生產中使用的頻次比較多,它將模具鋼或零件加熱到奧氏體化後淬入水,油或其他冷卻介質中,經過一定時間冷卻(冷卻到低於珠光體型轉變溫度區域或馬氏體轉變溫度區域)取出模具鋼空冷。由於選擇的冷卻介質為一種,所以被稱之為單液淬火法。
模具鋼冷卻方法二:雙液淬火法
既然有單液,那麼雙液淬火法也是有的,它是在兩種介質中配合完成的,具體的做法為將加熱到奧氏體化溫度的模具鋼或零件先淬入高溫區快冷的第一種介質中(通常是水或鹽水溶液),以抑制過冷奧氏體的珠光體轉變,當冷卻到00*C.左右時,迅速取出轉入低溫區緩冷的第二種介質中(通常為油)。雙液淬火法的優勢很明顯:有效地緩解或防止變形和開裂。模具廠家直銷提醒:此法對於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要求較高。
模具鋼冷卻方法三:等溫淬火法
等溫淬火法的精髓在於有緩解變形和開裂,淬火應力小。具體的操作方法為:將加熱到奧氏體化溫度的模具鋼工件淬入溫度稍高於被淬火鋼鋼種Ms點的熱浴中等溫停留,完成相變以獲得下貝氏體組織或下貝氏體和馬氏體混合組織。
模具冷卻方法四:噴射淬火法
噴射淬火法的方式比較多,比如噴液(水或水溶液),噴霧(壓縮空氣和水經霧化噴射到零件不同部位),氣淬等都是常見的噴射淬火法,優點有可控制不同介質或不同流量,壓力來控制和調節各溫度區域的冷速;改變不同噴嘴數量和位置可使;冷卻均勻。大型復雜特別是厚薄差大的工件和模具鋼使用的最多。
模具冷卻方法五:分級淬火法
該方法是冷卻方法中做常用的方法,優點在於顯著減少變形並且提高模具鋼的韌度。具體的實施步驟為:將加熱到奧氏體化溫度的模具鋼或工件淬入溫度在馬氏體轉變溫度附近的冷卻介質(常用的為鹽浴)中,停留一段時間,使工件表面和中心溫度逐漸趨於一致後取出空冷,以較低的冷卻速度完成馬氏體轉變。

㈢ 碳素鋼淬火應選擇什麼作冷卻介質

可以用水和油。


水是冷卻能力較強的淬火介質。來源廣、價格低、成分穩定不易變質。缺點是在C曲線的「鼻子」區(500~600℃左右),水處於蒸汽膜階段,冷卻不夠快,會形成「軟點」;而在馬氏體轉變溫度區(300~100℃),水處於沸騰階段,冷卻太快,易使馬氏體轉變速度過快而產生很大的內應力,致使工件變形甚至開裂。當水溫升高,水中含有較多氣體或水中混入不溶雜質(如油、肥皂、泥漿等),均會顯著降低其冷卻能力。因此水適用於截面尺寸不大、形狀簡單的碳素鋼工件的淬火冷卻。
鹽水和鹼水
在水中加入適量的食鹽和鹼,使高溫工件浸入該冷卻介質後,在蒸汽膜階段析出鹽和鹼的晶體並立即爆裂,將蒸汽膜破壞,工件表面的氧化皮也被炸碎,這樣可以提高介質在高溫區的冷卻能力。其缺點是介質的腐蝕性大。一般情況下,鹽水的濃度為10%,苛性鈉水溶液的濃度為10%~15%。可用作碳鋼及低合金結構鋼工件的淬火介質,使用溫度不應超過60℃,淬火後應及時清洗並進行防銹處理。

冷卻介質一般採用礦物質油(礦物油)。如機油、變壓器油和柴油等。機油一般採用10號、20號、30號機油,油的號越大,黏度越大,閃點越高,冷卻能力越低,使用溫度相應提高。
目前使用的新型淬火油主要有高速淬火油、光亮淬火油和真空淬火油三種。
高速淬火油是在高溫區冷卻速度得到提高的淬火油。獲得高速淬火油的基本途徑有兩種,一種是選取不同類型和不同黏度的礦物油,以適當的配比相互混合,通過提高特性溫度來提高高溫區冷卻能力;另一種是在普通淬火油中加入添加劑,在油中形成粉灰狀浮游物。添加劑游磺酸的鋇鹽、鈉鹽、鈣鹽以及磷酸鹽、硬脂酸鹽等。生產實踐表明,高速淬火油在過冷奧氏體不穩定區冷卻速度明顯高於普通淬火油,而在低溫馬氏體轉變區冷速與普通淬火油相接近。這樣既可得到較高的淬透性和淬硬性,又大大減少了變形,適用於形狀復雜的合金鋼工件的淬火。
光亮淬火油能使工件在淬火後保持光亮表面。在礦物油中加入不同性質的高分子添加物,可獲得不同冷卻速度的光亮淬火油。這些添加物的主要成分是光亮劑,其作用是將不溶解於油的老化產物懸浮起來,防止在工件上積聚和沉澱。另外,光亮淬火油添加劑中還含有抗氧化劑、表面活性劑和催冷劑等。
真空淬火油是用於真空熱處理淬火的冷卻介質。真空淬火油必須具備低的飽和蒸汽壓,較高而穩定的冷卻能力以及良好的光亮性和熱穩定性,否則會影響真空熱處理的效果。
2.加熱溫度 以鋼的相變臨界點為依據,加熱時要形成細小、均勻奧氏體晶粒,淬火後獲得細小馬氏體組織。碳素鋼的淬火加熱溫度范圍如圖1所示。由本圖示出的淬火溫度選擇原則也適用於大多數合金鋼,尤其低合金鋼。亞共析鋼加熱溫度為Ac3溫度以上30~50℃。
3.金屬熱處理是機械製造中的重要工藝之一,與其他加工工藝相比,熱處理一般不改變工件的形狀和整體的化學成分,而是通過改變工件內部的顯微組織,或改變工件表面的化學成分,賦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其特點是改善工件的內在質量,而這一般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

㈣ 回火、正火、淬火、退火是用哪些冷卻方式

1、回火使用水冷冷卻方式,根據冶金原理,將經過淬火及正常化處理再放回中溫浸置(時效)一段時間,可促使一部分之碳化物析出,同時有可消除一部分因急速冷卻所造成之殘留應力,因此可提高材料之韌性與柔性。

2、正火:使用空氣冷卻方式,將鋼構件加熱到Ac3溫度以上30〜50℃後,保溫一段時間出爐空冷。

3、淬火是根據材質選擇合適的冷卻介質(常用的冷卻介質有:油,水,鹽水等)。

4、退火採取緩慢冷卻的冷卻方式。

(4)碳鋼的淬火工藝冷卻方式是什麼擴展閱讀:

淬火的目的:

1、提高金屬成材或零件的機械性能。例如:提高工具、軸承等的硬度和耐磨性,提高彈簧的彈性極限,提高軸類零件的綜合機械性能等。

2、改善某些特殊鋼的材料性能或化學性能。如提高不銹鋼的耐蝕性,增加磁鋼的永磁性等。

淬火冷卻時,除需合理選用淬火介質外,還要有正確的淬火方法,常用的淬火方法,主要有單液淬火,雙液淬火,分級淬火、等溫淬火,局部淬火等。

㈤ 工廠里常用的淬火方法有哪四種

工廠里常用的淬火方法有下列四種:
1) 單液淬火(單介質淬火)
工件在一種液體介質中冷卻,如水淬、油淬。優點是操作簡單,易於實現機械化,應用廣泛。缺點是在水中淬火應力大,工件容易變形開裂;在油中淬火,冷卻速度小,淬透直徑小,大型工件不易淬透。
2) 雙介質淬火
工件先在較強冷卻能力介質中冷卻到 300℃左右,再在一種冷卻能力較弱的介質中冷
卻,如:先水淬後油淬,可有效減少馬氏體轉變的內應力,減小工件變形開裂的傾向,可用於形狀復雜、截面不均勻的工件淬火。雙液淬火的缺點是難以掌握雙液轉換的時刻,轉換過早容易淬不硬,轉換過遲又容易淬裂。為了克服這一缺點,發展了分級淬火法。
3) 分級淬火
工件在低溫鹽浴或鹼浴爐中淬火,鹽浴或鹼浴的溫度在 Ms點附近,工件在這一溫度停留 2min~5min,然後取出空冷,這種冷卻方式叫分級淬火。分級冷卻的目的,是為了使工件內外溫度較為均勻,同時進行馬氏體轉變,可以大大減小淬火應力,防止變形開裂。分級溫度以前都定在略高於 Ms 點,工件內外溫度均勻以後進入馬氏體區。現在改進為在略低於 Ms 點的溫度分級。實踐表明,在 Ms 點以下分級的效果更好。例如,高碳鋼模具在160℃的鹼浴中分級淬火,既能淬硬,變形又小,所以應用很廣泛。
4) 等溫淬火
工件在等溫鹽浴中淬火,鹽浴溫度在貝氏體區的下部(稍高於 Ms),工件等溫停留較長時間,直到貝氏體轉變結束,取出空冷。等溫淬火用於中碳以上的鋼,目的是為了獲得下貝氏體,以提高強度、硬度、韌性和耐磨性。低碳鋼一般不採用等溫淬火。

㈥ 淬火工藝都有哪些方式方法

淬火的方式:
1、單介質淬火
工件在一種介質中冷卻,如水淬、油淬。優點是操作簡單,易於實現機械化,應用廣泛。缺點是在水中淬火應力大,工件容易變形開裂;在油中淬火,冷卻速度小,淬透直徑小,大型工件不易淬透。
2、雙介質淬火
工件先在較強冷卻能力介質中冷卻到300℃左右,再在一種冷卻能力較弱的介質中冷卻,如:先水淬後油淬,可有效減少馬氏體轉變的內應力,減小工件變形開裂的傾向,可用於形狀復雜、截面不均勻的工件淬火。雙液淬火的缺點是難以掌握雙液轉換的時刻,轉換過早容易淬不硬,轉換過遲又容易淬裂。為了克服這一缺點,發展了分級淬火法。
3、分級淬火
工件在低溫鹽浴或鹼浴爐中淬火,鹽浴或鹼浴的溫度在Ms點附近,工件在這一溫度停留2min~5min,然後取出空冷,這種冷卻方式叫分級淬火。分級冷卻的目的,是為了使工件內外溫度較為均勻,同時進行馬氏體轉變,可以大大減小淬火應力,防止變形開裂。分級溫度以前都定在略高於Ms點,工件內外溫度均勻以後進入馬氏體區。現在改進為在略低於Ms點的溫度分級。實踐表明,在Ms點以下分級的效果更好。例如,高碳鋼模具在160℃的鹼浴中分級淬火,既能淬硬,變形又小,所以應用很廣泛。
4、等溫淬火
工件在等溫鹽浴中淬火,鹽浴溫度在貝氏體區的下部(稍高於Ms),工件等溫停留較長時間,直到貝氏體轉變結束,取出空冷。等溫淬火用於中碳以上的鋼,目的是為了獲得下貝氏體,以提高強度、硬度、韌性和耐磨性。低碳鋼一般不採用等溫淬火。
淬火的目的是使過冷奧氏體進行馬氏體或貝氏體轉變,得到馬氏體或貝氏體組織,然後配合以不同溫度的回火,以大幅提高鋼的強度、硬度、耐磨性、疲勞強度以及韌性等,從而滿足各種機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也可以通過淬火滿足某些特種鋼材的鐵磁性、耐蝕性等特殊的物理、化學性能。

㈦ 常用的淬火方法有哪幾種

1) 單介質淬火
工件在一種介質中冷卻,如水淬、油淬。優點是操作簡單,易於實現機械化,應用廣
泛。缺點是在水中淬火應力大,工件容易變形開裂;在油中淬火,冷卻速度小,淬透直徑
小,大型工件不易淬透。
2) 雙介質淬火
工件先在較強冷卻能力介質中冷卻到 300℃左右,再在一種冷卻能力較弱的介質中冷
卻,如:先水淬後油淬,可有效減少馬氏體轉變的內應力,減小工件變形開裂的傾向,可
用於形狀復雜、截面不均勻的工件淬火。雙液淬火的缺點是難以掌握雙液轉換的時刻,轉
換過早容易淬不硬,轉換過遲又容易淬裂。為了克服這一缺點,發展了分級淬火法。
3) 分級淬火
工件在低溫鹽浴或鹼浴爐中淬火,鹽浴或鹼浴的溫度在 Ms點附近,工件在這一溫度停
留 2min~5min,然後取出空冷,這種冷卻方式叫分級淬火。分級冷卻的目的,是為了使工
件內外溫度較為均勻,同時進行馬氏體轉變,可以大大減小淬火應力,防止變形開裂。分
級溫度以前都定在略高於 Ms 點,工件內外溫度均勻以後進入馬氏體區。現在改進為在略
低於 Ms 點的溫度分級。實踐表明,在 Ms 點以下分級的效果更好。例如,高碳鋼模具在
160℃的鹼浴中分級淬火,既能淬硬,變形又小,所以應用很廣泛。
4) 等溫淬火
工件在等溫鹽浴中淬火,鹽浴溫度在貝氏體區的下部(稍高於 Ms),工件等溫停留較長
時間,直到貝氏體轉變結束,取出空冷。等溫淬火用於中碳以上的鋼,目的是為了獲得下
貝氏體,以提高強度、硬度、韌性和耐磨性。低碳鋼一般不採用等溫淬火。

㈧ 常用淬火方法有哪幾種,如何正確地選擇淬火方法

常用淬火方法有哪幾種,如何正確地選擇淬火方法
1)
單介質淬火
工件在一種介質中冷卻,如水淬、油淬。優點是操作簡單,易於實現機械化,應用廣
泛。缺點是在水中淬火應力大,工件容易變形開裂;在油中淬火,冷卻速度小,淬透直徑
小,大型工件不易淬透。
2)
雙介質淬火
工件先在較強冷卻能力介質中冷卻到
300℃左右,再在一種冷卻能力較弱的介質中冷
卻,如:先水淬後油淬,可有效減少馬氏體轉變的內應力,減小工件變形開裂的傾向,可
用於形狀復雜、截面不均勻的工件淬火。雙液淬火的缺點是難以掌握雙液轉換的時刻,轉
換過早容易淬不硬,轉換過遲又容易淬裂。為了克服這一缺點,發展了分級淬火法。
3)
分級淬火
工件在低溫鹽浴或鹼浴爐中淬火,鹽浴或鹼浴的溫度在
Ms點附近,工件在這一溫度停

2min~5min,然後取出空冷,這種冷卻方式叫分級淬火。分級冷卻的目的,是為了使工
件內外溫度較為均勻,同時進行馬氏體轉變,可以大大減小淬火應力,防止變形開裂。分
級溫度以前都定在略高於
Ms
點,工件內外溫度均勻以後進入馬氏體區。現在改進為在略
低於
Ms
點的溫度分級。實踐表明,在
Ms
點以下分級的效果更好。例如,高碳鋼模具在
160℃的鹼浴中分級淬火,既能淬硬,變形又小,所以應用很廣泛。
4)
等溫淬火
工件在等溫鹽浴中淬火,鹽浴溫度在貝氏體區的下部(稍高於
Ms),工件等溫停留較長
時間,直到貝氏體轉變結束,取出空冷。等溫淬火用於中碳以上的鋼,目的是為了獲得下
貝氏體,以提高強度、硬度、韌性和耐磨性。低碳鋼一般不採用等溫淬火。

㈨ 普通鋼怎樣淬火

普通鋼材的淬火工藝包括加熱、保溫、冷卻3個階段。

1、加熱

以鋼的相變臨界點為依據,加熱淬火時要形成細小、均勻奧氏體晶粒,淬火後獲得細小馬氏體組織。 淬火溫度選擇原則也適用於大多數合金鋼,尤其低合金鋼。

實際生產中,加熱溫度的選擇要根據具體情況加以調整。如亞共析鋼中碳含量為下限,當裝爐量較多,欲增加零件淬硬層深度等時可選用溫度上限;若工件形狀復雜,變形要求嚴格等要採用溫度下限。

2、保溫

淬火保溫時間由設備加熱方式、零件尺寸、鋼的成分、裝爐量和設備功率等多種因素確定。對整體淬火而言,保溫的目的是使工件內部溫度均勻趨於一致。對各類淬火,其保溫時間最終取決於在要求淬火的區域獲得良好的淬火加熱組織。

加熱與保溫是影響淬火質量的重要環節,奧氏體化獲得的組織狀態直接影響淬火後的性能。一般鋼件奧氏體晶粒控制在5~8級。

3、冷卻

要使鋼中高溫相——奧氏體在冷卻過程中轉變成低溫亞穩相——馬氏體,冷卻速度必須大於鋼的臨界冷卻速度。為保證整個截面上都轉變為馬氏體需要選用冷卻能力足夠強的淬火介質,以保證工件心部有足夠高的冷卻速度。

但是冷卻速度大,工件內部由於熱脹冷縮不均勻造成內應力,可能使工件變形或開裂。因而要考慮上述兩種矛盾因素,合理選擇淬火介質和冷卻方式。

(9)碳鋼的淬火工藝冷卻方式是什麼擴展閱讀

淬火的目的是:

1、使過冷奧氏體進行馬氏體或貝氏體轉變,得到馬氏體或貝氏體組織,然後配合以不同溫度的回火,以大幅提高鋼的剛性、硬度、耐磨性、疲勞強度以及韌性等,從而滿足各種機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

2、通過淬火滿足某些特種鋼材的鐵磁性、耐蝕性等特殊的物理、化學性能。

3、通過淬火與不同溫度的回火配合,可以大幅度提高金屬的強度、韌性下降及疲勞強度,並可獲得這些性能之間的配合(綜合機械性能)以滿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4、淬火可以使永磁鋼增強其鐵磁性、不銹鋼提高其耐蝕性。

㈩ 6. 簡答題正火、退火、淬火熱處理的冷卻方式有什麼區別

這三種熱處理冷卻方式主要是冷速不同。正火採用空冷。退火一般採用爐內冷卻到一定溫度後再出爐空冷,也有在爐內等溫後再緩冷的。而淬火一般採用快冷,當然,根據不同的材料可以選擇不同的冷卻方式,如水冷,鹽水冷,氣冷,油冷等等多種。

閱讀全文

與碳鋼的淬火工藝冷卻方式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4mm厚鋼板多少錢一噸 瀏覽:284
女生可以在鋼鐵廠做什麼 瀏覽:351
2016年鋼材什麼價格走勢 瀏覽:772
發泡模具什麼意思 瀏覽:703
鋼鐵價格多少一噸2018 瀏覽:20
中國不銹鋼的產量是多少 瀏覽:47
溝槽彎頭怎麼套定額 瀏覽:488
合金鋼與不銹鋼的螺栓哪個好 瀏覽:267
製作飛機為什麼不用鋼鐵 瀏覽:85
洗衣櫃多層實木合鋁合金性價比哪個高 瀏覽:298
腳踝拆完鋼板後要怎麼鍛煉 瀏覽:479
合金與鎢鋼哪個好 瀏覽:294
高架橋橋底鋼板是什麼 瀏覽:790
常熟玻璃鋼化店鋪 瀏覽:473
一個立方混凝土含多少鋼管量 瀏覽:777
鋼管架搭設多少錢一立方 瀏覽:916
不銹鋼材質圖怎麼寫 瀏覽:888
結構件焊接怎麼保證不變形 瀏覽:756
ysl方管太幹了怎麼辦 瀏覽:429
30刺什麼鋼材 瀏覽: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