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含碳量在0.25%的碳素鋼,我們稱為低碳鋼」,這句話正確嗎請文字能力比較強的高手幫忙解答一下。
看來,我的復愚見和你的一樣,我學制的化學也是這樣愚見的,這句話有點搞亂定義了,其實,與什麼文字能力無關,如果有關,也只是以偏概全的語文錯誤,只是一個化學的詞彙定義問題,明確定義就好辦了,應該將「稱為"一詞,改為「屬於」。正如你查的資料,稱為是叫做的意思,也就是說,句子前面的是他的定義,或等同,然而,實際句子中,前者只是後者的的一部分,不能說稱為。應該說:含碳量在0.25%的碳素鋼以下的,我們稱為低碳鋼。或者是:含碳量在0.25%的碳素鋼,屬於低碳鋼。個人愚見,
Ⅱ 什麼是低碳鋼
低碳鋼(low carbon steel) 又稱軟鋼, 含碳量從0.10%至0.30%低碳鋼易於接受各種加工如鍛造, 焊接和切削, 常用於製造鏈條, 鉚釘, 螺栓, 軸等。 碳含量低於0.25%的碳素鋼,因其強度低、硬度低而軟,故又稱軟鋼。它包括大部分普通碳素結構鋼和一部分優質碳素結構鋼,大多不經熱處理用於工程結構件,有的經滲碳和其他熱處理用於要求耐磨的機械零件。
編輯本段特性
低碳鋼退火組織為鐵素體和少量珠光體,其強度和硬度較低,塑性和韌性較好。因此,其冷成形性良好可採用卷邊、折彎、沖壓等方法進行冷成形。這種鋼材具有良好的焊接性。碳含量很低的低碳鋼硬度很低,切削加工性不佳,正火處理可以改善其切削加工性。 低碳鋼有較大的時效傾向,既有淬火時效傾向,還有形變時效傾向。當鋼從高溫較快冷卻時,鐵素體刮碳、氮過飽和,它在常溫也能緩慢地形成鐵的碳氮物,因而鋼的強度和硬度提高,而塑性和韌性降低,這種現象稱為淬火時效。低碳鋼即使不淬火而空冷也會產生時效。低碳鋼經形變產生大量位錯,鐵素體中自碳、氮原子與位錯發生彈性交互作用,碳、氮原子聚集在位錯線周圍。這種碳、氮原子與位錯線的結合體稱歲柯氏氣團(柯垂耳氣團)。它會使鋼的強度和硬度提高而塑性和韌性降低,這種現象稱為形變時效。形變時要比淬火時效對低碳鋼的塑性和韌性有更大的危害性,在低碳鋼的拉伸曲線上有明顯的上、下兩個屈服點。自上屈服點出現直到屈服延伸結束,在試樣表面出現由於不均勻變形而形成的表面皺褶帶,稱為呂德斯帶。不少沖壓件往往因此而報廢。其防止方法有兩種。一種高預形變法,預形變的鋼放置一段時間後沖壓時也會產生呂德斯帶,因此預形變的鋼在沖壓之前放置時間不宜過長。另一種是鋼中加入鋁或鈦,使其與氮形成穩定的化合物,防止形成柯氏氣團引起的形變時效。
編輯本段種類
低碳鋼一般軋成角鋼、槽鋼、工字鋼、鋼管、鋼帶或鋼板,用於製作各種建築構件、容器、箱體、爐體和農機具等。優質低碳鋼軋成薄板,製作汽車駕駛室、發動機罩等深沖製品;還軋成棒材,用於製作強度要求不高的機械零件。低碳鋼在使用前一般不經熱處理,碳含量在0.15%以上的經滲碳或氰化處理,用於要求表層溫度高、耐磨性好的軸、軸套、鏈輪等零件。 低碳鋼由於強度較低,使用受到限制。適當增加碳鋼中錳含量,並加入微量釩、鈦、鈮等合金元素,可大大提高鋼的強度。若降低鋼中碳含量並加入少量鋁、少量硼和碳化物形成元素,則可得到超低碳貝氏體組夠其強度很高,並保持較好的塑性和韌性。
Ⅲ 高碳鋼、中碳鋼、低碳鋼,這三種剛的含碳量有什麼不同
低碳鋼的碳含量小於0.25%
中碳鋼的碳含量在0.25%--0.6%之間
高碳鋼的碳含量大於0.6%
Ⅳ 含碳量小於的鋼,不易淬火成馬氏體
這個看怎麼個情況了,因為鋼的含碳量是前提條件,如果鋼的含碳量低,那麼鋼奧氏體化版後,奧氏體含碳權量肯定不會高,那麼馬氏體的硬度也就不會高,如低碳鋼怎麼也不會淬的太硬的,因為它只能夠得到低碳的板條馬氏體,同樣如果鋼的含碳量高,由於加熱溫度不夠或者是保溫時間不足,那麼溶入奧氏體的含碳量也不會高,最後淬火後馬氏體的硬度也不會高,所以說,鋼的含碳量的決定了奧氏體的含碳量,奧氏體的含碳量決定了馬氏體的硬度。
Ⅳ 含碳量多少為低碳鋼、中碳鋼、高碳鋼
低碳鋼(aisi1005~1026)的含碳量為0.06%~0.28%,含錳量為0.25%~1%,含磷量不內超過0.04%,含硫量不超過0.05%。
中碳鋼容(aisi1029~1053)的含碳量為0.25%~0.55%,含錳量為0.30%~1.00%,含磷量不超過0.04%,含硫量不超過0.05%。
高碳鋼(aisi1055~1095)的含碳量為0.60%~1.03%,含錳量為0.30%~0.90%,含磷量不超過0.04%,含硫量不超過0.05%。
Ⅵ 依據含碳量,鋼可以分為
低碳鋼、中碳鋼、高碳鋼
Ⅶ 是不是含碳量越高的鋼,強度硬度就越高,韌性塑性就越低
是的。
一般碳鋼中含碳量越高則硬度越高,強度也越高,但塑性降低。
碳鋼也叫碳素鋼,是含碳量(內wc)小於2%的鐵碳合金。碳容鋼除含碳外一般還含有少量的硅、錳、硫、磷。按用途可以把碳鋼分為碳素結構鋼、碳素工具鋼和易切削結構鋼三類。碳素結構鋼又可分為建築結構鋼和機器製造結構鋼兩種。
按含碳量可以把碳鋼分為低碳鋼(wc≤0.25%),中碳鋼(wc 0.25%~0.6%)和高碳鋼(wc >0.6%)。按磷、硫含量可以把碳素鋼分為普通碳素鋼(含磷、硫較高)、優質碳素鋼(含磷、硫較低)和高級優質鋼(含磷、硫更低)。
(7)含碳量小於什麼的鋼為低碳鋼擴展閱讀
鋼材是鋼錠、鋼坯或鋼材通過壓力加工製成所需要的各種形狀、尺寸和性能的材料。
鋼材是國家建設和實現四化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資,其應用廣泛、品種繁多,根據斷面形狀的不同、鋼材一般分為型材、板材、管材和金屬製品四大類。
為了便於組織鋼材的生產、訂貨供應和搞好經營管理工作,又分為重軌、輕軌、大型型鋼、中型型鋼、小型型鋼、鋼材冷彎型鋼,優質型鋼、線材、中厚鋼板、薄鋼板、電工用硅鋼片、帶鋼、無縫鋼管鋼材、焊接鋼管、金屬製品等品種。
Ⅷ 低碳鋼含碳量增加,鋼的塑性變什麼
碳是決定鋼材性能的最重要元素。當鋼中含碳量在0.8%以下時,隨著含碳量的增加,鋼材版的強度和硬度提權高,而塑性和韌性降低;但當含碳量在1.0%以上時,隨著含碳量的增加,鋼材的強度反而下降。
隨著含碳量的增加,鋼材的焊接性能變差(含碳量大於0.3%的鋼材,可焊性顯著下降),冷脆性和時效敏感性增大,耐大氣銹蝕性下降。
一般工程所用碳素鋼均為低碳鋼,即含碳量小於0.25%;工程所用低合金鋼,其含碳量小於0.52%。
低碳鋼(low
carbon
steel)為碳含量低於0.25%的碳素鋼,因其強度低、硬度低而軟,故又稱軟鋼。它包括大部分普通碳素結構鋼和一部分優質碳素結構鋼,大多不經熱處理用於工程結構件,有的經滲碳和其他熱處理用於要求耐磨的機械零件。
低碳鋼退火組織為鐵素體和少量珠光體,其強度和硬度較低,塑性和韌性較好。因此,其冷成形性良好,可採用卷邊、折彎、沖壓等方法進行冷成形。這種鋼還具有良好的焊接性。含碳量從0.10%至0.30%低碳鋼易於接受各種加工如鍛造,焊接和切削,
常用於製造鏈條,
鉚釘,
螺栓,
軸等。
Ⅸ 低碳鋼和碳素鋼的區別
低碳鋼退火組織復為鐵素體和少量珠制光體,其強度和硬度較低,塑性和韌性較好。因此,其冷成形性良好,可採用卷邊、折彎、沖壓等方法進行冷成形。這種鋼還具有良好的焊接性。含碳量從0.10%至0.30%低碳鋼易於接受各種加工如鍛造,焊接和切削, 常用於製造鏈條, 鉚釘, 螺栓, 軸等。
碳素鋼含碳量小於1.35%(0.1%-1.2%),除鐵、碳和限量以內的硅、錳、磷、硫等雜質外,不含其他合金元素的鋼。碳素鋼的性能主要取決於含碳量。含碳量增加,鋼的強度、硬度升高,塑性、韌性和可焊性降低。與其他鋼類相比,碳素鋼使用最早,成本低,性能范圍寬 ,用量最大。適用於公稱壓力PN≤32.0MPa,溫度為-30-425℃的水、蒸汽、空氣、氫、氨、氮及石油製品等介質。常用牌號有WC1、WCB、ZG25及優質鋼20、25、30及低合金結構鋼16Mn。
碳素鋼的范圍要大一些,低碳鋼、中碳鋼、高碳鋼都屬於碳素鋼。
Ⅹ 含碳量小於0.8%的鋼成分是什麼
它是低碳鋼和中碳鋼,成分是鐵和碳,它們的韌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