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低碳鋼拉伸實驗應力-應變曲線,分幾個階段
分4個階段:
(1)彈性階段ob:這一階段試樣的變形完全是彈性的,全部卸除荷載後,試樣將恢復其原長。此階段內可以測定材料的彈性模量E。
(2)屈服階段bc:試樣的伸長量急劇地增加,而萬能試驗機上的荷載讀數卻在很小范圍內波動。如果略去這種荷載讀數的微小波動不計,這一階段在拉伸圖上可用水平線段來表示。若試樣經過拋光,則在試樣表面將看到大約與軸線成45°方向的條紋,稱為滑移線。
(3)強化階段ce試樣經過屈服階段後,若要使其繼續伸長,由於材料在塑性變形過程中不斷強化,故試樣中抗力不斷增長。
(4)頸縮階段和斷裂Bef試樣伸長到一定程度後,荷載讀數反而逐漸降低。此時可以看到試樣某一段內橫截面面積顯著地收縮,出現「頸縮」的現象,一直到試樣被拉斷。
(1)低碳鋼的應力應變是什麼擴展閱讀:
低碳鋼的變形過程有如下特點:
1、當應力低於σe時,應力與試樣的應變成正比,應力去除,變形消失,即試樣處於彈性變形階段,σe為材料的彈性極限,它表示材料保持完全彈性變形的最大應力。
2、當應力超過σe後,應力與應變之間的直線關系被破壞,並出現屈服平台或屈服齒。如果卸載,試樣的變形只能部分恢復,而保留一部分殘余變形,即塑性變形,這說明鋼的變形進入彈塑性變形階段。σs稱為材料的屈服強度或屈服點,對於無明顯屈服的金屬材料,規定以產生0.2%殘余變形的應力值為其屈服極限。
3、當應力超過σs後,試樣發生明顯而均勻的塑性變形,若使試樣的應變增大,則必須增加應力值,這種隨著塑性變形的增大,塑性變形抗力不斷增加的現象稱為加工硬化或形變強化。當應力達到σb時試樣的均勻變形階段即告終止,此最大應力σb稱為材料的強度極限或抗拉強度,它表示材料對最大均勻塑性變形的抗力。
在σb值之後,試樣開始發生不均勻塑性變形並形成縮頸,應力下降,最後應力達到σk時試樣斷裂。σk為材料的條件斷裂強度,它表示材料對塑性的極限抗力。
B. 低碳鋼受拉時的應力-應變圖中,分為哪幾個階段各階段的特徵及指標如何答案 (建築材料)
分4個階段:
(抄1)彈性階段ob:這一階襲段試樣的變形完全是彈性的,全部卸除荷載知後,試樣將恢復其原長。
(2)屈服階段bc:試樣的伸長量急劇地增加,而萬能試驗機上的荷載讀數卻在很小范圍內波動。如果略去這種荷載讀數的微小波動不計,這一階段在拉伸圖上可用水平線段來表示。
(3)強化階段ce試樣經過屈服階段後,若要使其繼續伸長道,由於材料在塑性變形過程中不斷強化,故試樣中抗力不斷增長。
(4)頸縮階段和斷裂Bef試樣伸長到一定程度後,荷載讀數反而逐漸降低。
當應力低於σe 時,線彈性變形階段. 應力與試樣的應變成正比,應力去除,變形消失。
σe和σs之間,非線彈性變形階段,仍屬於彈性變形,但應力與試樣的應變不是正比關系。
σs時,屈服階段(其實存在上下屈服極限的)應變變大,但是應力幾乎沒有變化。
當應力超過σs後,強化階段,試樣發生明顯而均勻的塑性變形,若使試樣的應變增大,則必須增加應力值。
在σb值之後,斷裂階段,試樣開始發生不均勻塑性變形並形成縮頸,應力下降,最後應力達到σk時試樣斷裂。
指標:σe彈性極限σs屈服強度σb抗拉強度σk斷裂強度
C. 低碳鋼拉斷時應力是否就是強度極限求詳細的為什麼
低碳鋼復拉斷時應力不是強度制極限。
因為低碳鋼拉伸試驗中應力應變可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彈性階段、屈服階段、強化階段、頸縮階段,試件在拉斷前,於薄弱處截面顯著縮小,產生「頸縮現象」,直至斷裂。
通過拉伸試驗,除能檢測鋼材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等強度指標外,還能檢測出鋼材的塑性。塑性表示鋼材在外力作用下發生塑性變形而不破壞的能力,它是鋼材的一個重要性指標。鋼材塑性用伸長率或斷面收縮率表示。
(3)低碳鋼的應力應變是什麼擴展閱讀:
低碳鋼有較大的時效傾向,既有淬火時效傾向,還有形變時效傾向。當鋼從高溫較快冷卻時,鐵素體中碳、氮處於過飽和狀態,它在常溫也能緩慢地形成鐵的碳氮物,因而鋼的強度和硬度提高,而塑性和韌性降低,這種現象稱為淬火時效。低碳鋼即使不淬火而空冷也會產生時效。
低碳鋼經形變產生大量位錯,鐵素體中的碳、氮原子與位錯發生彈性交互作用,碳、氮原子聚集在位錯線周圍。
D. 低碳鋼應力應變曲線,彈性變形和塑性變形分別在哪個階段體現
在應力應變曲線中,橫軸為應變軸,應力為縱軸。在曲線中有幾個關鍵版應力,一個是比例極限,一個是權屈服點或者稱之為彈性極限。從原點到屈服點間的部分就是彈性變形部分,在此部分內的任一點卸載,都會沿著原曲線回到原點,其中比例極限低於屈服點,在比例極限與原點間的應力應變曲線是直線。超過屈服點的部分因為卸載後有殘余變形,不能回到原點,是塑形變形部分。
E. 【材料力學】請問低碳鋼的應力應變圖哪個是對的為什麼
孫書中的圖是實驗復的結制果,低碳鋼拉伸經歷 線性彈性階段,非線性彈性階段,屈服,強化,頸縮,斷裂等階段。我們做拉伸試驗的時候得到的圖線和孫的圖完全一致。
J.M的圖則更具有理論性,理論上認為屈服階段在保持應力不變的情況下材料持續變形。但由於實際實驗上鋼材的缺陷,實驗的誤差等原因,會出現應力的變化。
所以個人認為,兩者都是正確的。
F. 低碳鋼拉伸時的應力—應變曲線,分為那幾個階段個階段的特徵和指標是什麼
分4個階段:
(1)彈性階段ob:這一階段試樣的變形完全是彈性的,全部卸除荷載後,試專樣將恢復其原長。屬
(2)屈服階段bc:試樣的伸長量急劇地增加,而萬能試驗機上的荷載讀數卻在很小范圍內波動。如果略去這種荷載讀數的微小波動不計,這一階段在拉伸圖上可用水平線段來表示。
(3)強化階段ce試樣經過屈服階段後,若要使其繼續伸長,由於材料在塑性變形過程中不斷強化,故試樣中抗力不斷增長。
(4)頸縮階段和斷裂Bef試樣伸長到一定程度後,荷載讀數反而逐漸降低。
(6)低碳鋼的應力應變是什麼擴展閱讀
低碳鋼優點
低碳鋼退火組織為鐵素體和少量珠光體,其強度和硬度較低,塑性和韌性較好。因此,其冷成形性良好可採用卷邊、折彎、沖壓等方法進行冷成形。這種鋼材具有良好的焊接性。碳含量很低的低碳鋼硬度很低,切削加工性不佳,正火處理可以改善其切削加工性。
低碳鋼有較大的時效傾向,既有淬火時效傾向,還有形變時效傾向。當鋼從高溫較快冷卻時,鐵素體中碳、氮處於過飽和狀態,它在常溫也能緩慢地形成鐵的碳氮物,因而鋼的強度和硬度提高,而塑性和韌性降低,這種現象稱為淬火時效。低碳鋼即使不淬火而空冷也會產生時效。
G. 低碳鋼的拉伸應力應變曲線中的直線稱為什麼階段
低碳鋼拉伸時的應力應變曲線可劃分為:
彈性階段、屈服階段、強化階段、頸縮階段。在彈性階段時,應力應變成正比,為一條直線。
望採納
H. 什麼是應力應變曲線
應力應變曲線
stress-strain curve
在工程中,應力和應變是按下式計算的:
應力(工程應力或名義應力)σ=P/A。,應變(工程應變或名義應變)ε=(L-L。)/L。
式中,P為載荷;A。為試樣的原始截面積;L。為試樣的原始標距長度;L為試樣變形後的長度。
這種應力-應變曲線通常稱為工程應力-應變曲線,它與載荷-變形曲線相似,只是坐標不同。從此曲線上,可以看出低碳鋼的變形過程有如下特點:
當應力低於σe 時,應力與試樣的應變成正比,應力去除,變形消失,即試樣處於彈性變形階段,σe 為材料的彈性極限,它表示材料保持完全彈性變形的最大應力。
當應力超過σe 後,應力與應變之間的直線關系被破壞,並出現屈服平台或屈服齒。如果卸載,試樣的變形只能部分恢復,而保留一部分殘余變形,即塑性變形,這說明鋼的變形進入彈塑性變形階段。σs稱為材料的屈服強度或屈服點,對於無明顯屈服的金屬材料,規定以產生0.2%殘余變形的應力值為其屈服極限。
當應力超過σs後,試樣發生明顯而均勻的塑性變形,若使試樣的應變增大,則必須增加應力值,這種隨著塑性變形的增大,塑性變形抗力不斷增加的現象稱為加工硬化或形變強化。當應力達到σb時試樣的均勻變形階段即告終止,此最大應力σb稱為材料的強度極限或抗拉強度,它表示材料對最大均勻塑性變形的抗力。
在σb值之後,試樣開始發生不均勻塑性變形並形成縮頸,應力下降,最後應力達到σk時試樣斷裂。σk為材料的條件斷裂強度,它表示材料對塑性的極限抗力。
上述應力-應變曲線中的應力和應變是以試樣的初始尺寸進行計算的,事實上,在拉伸過程中試樣的尺寸是在不斷變化的,此時的真實應力S應該是瞬時載荷(P)除以試樣的瞬時截面積(A),即:S=P/A;同樣,真實應變e應該是瞬時伸長量除以瞬時長度de=dL/L。下圖是真應力-真應變曲線,它不像應力-應變曲線那樣在載荷達到最大值後轉而下降,而是繼續上升直至斷裂,這說明金屬在塑性變形過程中不斷地發生加工硬化,從而外加應力必須不斷增高,才能使變形繼續進行,即使在出現縮頸之後,縮頸處的真實應力仍在升高,這就排除了應力-應變曲線中應力下降的假象。
真應力-應變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