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球墨鑄鐵鍍鋅技術要求是什麼
球墨鑄鐵鍍鋅技術要求就是鋅層能鍍上去,且有足夠的吸力,能經受相應的鹽霧試驗要求。
⑵ 鍍鋅國家標准如何標注
鍍鋅國家標准根據規范 GB/T 2518-2008 《連續熱鍍鋅鋼板及鋼帶》標注。
鍍鋅回是一種表面答處理技術。鍍鋅是指在金屬、合金或者其它材料的表面鍍一層鋅以起美觀、防銹等作用的表面處理技術。主要採用的方法是熱鍍鋅。
鋅易溶於酸,也能溶於鹼,故稱它為兩性金屬。鋅在乾燥的空氣中幾乎不發生變化。在潮濕的空氣中,鋅表面會生成緻密的鹼式碳酸鋅膜。在含二氧化硫、硫化氫以及海洋性氣氛中,鋅的耐蝕性較差,尤其在高溫高濕含有機酸的氣氛里,鋅鍍層極易被腐蝕。
⑶ 鍍鋅板有哪些要求
鍍鋅板一般有 1.材質方面的要求:涉及到屈服強度,抗拉強度,硬度等;2.鍍鋅工藝的要求:目前主要分為熱浸鍍鋅和電鍍鋅;3.鋅層方面的要求:涉及到鋅層厚度,鋅層表面狀態(正常鋅花,光整無鋅花,大鋅花,小鋅花)4.表面處理方面:涉及到鈍化,塗油,鈍化+塗油,無鈍化無塗油等)5,.包裝方面的要求:裸包裝,普通包裝,中性包裝,精包裝等。
⑷ 鍍鋅技術要求怎麼寫
圖紙的技術要求不一定非要寫的,當圖紙中無法表達清楚或者圖紙為了簡便沒有表達的東西才需要寫技術要求。比如你設計軸要求表面硬度達到多少,或者表面要鍍鋅
⑸ 電鍍黑鋅的技術要求!!!急急!!!
鋅是呈銀白色的,不是黑色,鍍鋅鈍化後呈黑色,主要是鈍化劑的選擇,你可以購買那種濃縮液,也可以找資料配,不過效果稍差點。
⑹ 【熱鍍鋅標准】鍍層的要求有哪些
導語:熱鍍鋅標準是一個標准性文件,其中對鋼鐵製件熱浸鍍鋅層的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做出了詳細規定,可謂是行業內熱鍍鋅技術的參照文件,今天,小編就對該標准中對鍍層的相關要求做出詳細介紹,感興趣的朋友們一起來分享吧!
熱鍍鋅技術的效果與鍍層的好壞直接相關,良好的鍍層不僅能增強鍍鋅效果,還能節約施工時間,反之,質量較差的鍍層就可能會破壞熱鍍鋅技術的效果,因此,鍍層的情況很關鍵,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標准中對鍍層的要求有哪些。
要求一:外觀
鍍層表面要平滑,沒有粗糙、起皮、滴瘤、殘渣等現象,尤其在可能會影響熱鍍鋅部件的使用和耐磨性的部位不能有鋅瘤和鋅灰。
要求二:厚度
在厚度方面的要求是,熱浸鍍鋅層的防腐蝕時間應該與鍍層的厚度之間成正比例關系,針對於極其嚴酷的腐蝕情況下,鍍層的厚度要求可以高於本標准要求,但要受到基材化學成分、製件的幾何尺寸、製件表面狀況以及熱鍍鋅技術參數的限制。
要求三:漏鍍和修復
1、製件表面的漏鍍面積不能超過總面積的0.5%,對於每個鍍層面,其漏鍍面積不能大於10cm×2cm。在供需雙方沒有特定協議的情況下,漏鍍面積大於上述要求值,製件需要重鍍。
2、對於製件表面的漏鍍修復,可以採取塗敷富鋅塗料、熱噴塗鋅或者融敷鋅合金的方法進行修復,如果對方還有特殊要求,熱噴塗鋅之後,還要進行塗裝處理,使得修復層的厚度與原鍍鋅層厚度一致。
修復前,應該對漏鍍部位的表面進行清理,去除氧化皮和污物,以保障鍍層和基體之間的附著力。對於鋼材的修復來說,修復層還要給予鋼材犧牲性的陽極保護。
要求四:附著力
一般情況下,如果普通厚度的製件在熱鍍鋅時沒有起皮和剝落現象,那麼即使在製件鍍鋅完成後進行彎曲或者變形加工時出現起皮和剝落現象,那也不能表明鍍層的附著力不夠好,如果對方有特殊要求,應該在熱鍍鋅之前對附著力進行測試。
熱鍍鋅的優點
1、處理費用低:熱浸鍍鋅防銹的費用要比其他漆料塗層的費用低;
2、持久耐用:在郊區環境下,標準的熱鍍鋅防銹厚度可保持50年以上而不必修補;在市區或近海區域,標準的熱鍍鋅防銹層則可保持20年而不必修補;
3、可靠性好:鍍鋅層與鋼材間是冶金結合,成為鋼表面的一部份,因此鍍層的持久性較為可靠;
4、鍍層的韌性強:鍍鋅層形成一種特別的冶金結構,這種結構能承受在運送及使用時受到機械損傷;
5、全面性保護:鍍件的每一部分都能鍍上鋅,即使在凹陷處、尖角及隱藏處都能受到全面保護;
6、省時省力:鍍鋅過程要比其他的塗層施工法更快捷,並且可避免安裝後在工地上塗刷所需的時間。
7、初期成本低:一般情況下,熱浸鋅的成本比施加其他保護塗層要低,原因很簡單,其他保護塗層如打砂油漆是勞力密集的工序,反之熱浸鋅的工序為高機械化,緊密控制的廠內施工。
8、檢驗簡單方便:熱浸鋅層可以目視及簡單的非破壞性塗層厚度表作測試
9、可靠性:熱浸鋅的規格一般按照BSENISO1461執行,規限其最低的鋅層厚度,所以其防銹年期及表現是可靠及可預計的。
鍍鋅層形成過程
熱鍍鋅層形成過程是鐵基體與最外面的純鋅層之間形成鐵-鋅合金的過程,工件表面在熱浸鍍時形成鐵-鋅合金層,才使得鐵與純鋅層之間很好結合,其過程可簡單地敘述為:當鐵工件浸入熔融的鋅液時,首先在界面上形成鋅與α鐵(體心)固熔體。這是基體金屬鐵在固體狀態下溶有鋅原子所形成一種晶體,兩種金屬原子之間是融合,原子之間引力比較小。因此,當鋅在固熔體中達到飽和後,鋅鐵兩種元素原子相互擴散,擴散到(或叫滲入)鐵基體中的鋅原子在基體晶格中遷移,逐漸與鐵形成合金,而擴散到熔融的鋅液中的鐵就與鋅形成金屬間化合物FeZn13,沉入熱鍍鋅鍋底,即為鋅渣。當工件從浸鋅液中移出時表面形成純鋅層,為六方晶體。其含鐵量不大於0.003%。
熱鍍鋅標准中對於鍍層的相關要求就介紹完了,希望大家能夠掌握鍍層的相關要求並將其應用在實際工作之中。
⑺ 鋼絲鍍鋅層的技術要求
3.1 材料
3.1.1 鍍鋅用鋅錠應符合/T 470中0~2號鋅的規定。
3.1.2 熱鍍用鋅-5%鋁-混合稀土合金錠的化學成分應符合表1的規定。
表1鋅-5%鋁-混合稀土合金錠的化學成分 % Al Ce+La Fe
不大於 Si
不大於 Pb
不大於 Cd
不大於 Sn
不大於 其他元素每種
不大於 其他元素總量
不大於 Zn 4.7~6.2 0.03~0.10 0.075 0.015 0.005 0.005 0.002 0.002 0.04 餘量 3.1.3 對於一步鍍法,合金鍍槽內熔體中的鋁含量應控制在4.2%~6.2%;對於兩部鍍法,先鍍鋅(熱鍍鋅或電鍍鋅),然後鍍鋅-5%鋁-混合稀土合金,合金鍍槽內熔體中的鋁含量允許達到7.2%,以防止鍍液中鋁含量貧化。
3.2 鋅層質量
3.2.1 鋼絲鋅層按重量分為八級,各級鋅層重量應符合表2的規定。鋅層級別按相應產品標準的規定執行。
3.2.2 鋼絲鋅合金層按重量分為三級,各級鋅合金層重量應符合表3的規定。鋅層級別按相應產品標準的規定執行。
3.2.3 鋼絲的鋅層牢固性纏繞試驗應符合表4的規定。纏繞試驗後,附著在鋼絲上的鋅層不得開裂或起層到用裸手指能夠擦掉的程度。
3.2.4 鋼絲的鋅合金層牢固性纏繞試驗應符合表5的規定。纏繞試驗後,附著在鋼絲上的鋅層不得開裂或起層到用裸手指能夠擦掉的程度。
表2鋅層重量 鋼絲直徑,mm 鋅層重量,g/㎡
不小於 A AB B C D E F A1 B2 ≤0.25 - - 30 20 18 15 12 5 >0.25~0.40 - - 50 30 25 20 12 5 >0.40~0.50 90 75 60 35 30 20 15 8 >0.50~0.60 110 90 70 50 35 20 15 8 >0.60~0.80 120 110 80 60 40 20 15 10 >0.80~1.00 150 130 90 70 50 25 18 10 >1.00~1.20 180 150 110 75 60 25 18 10 >1.20~1.40 200 160 120 85 60 25 18 14 >1.40~1.60 200 160 130 90 70 35 30 20 >1.60~1.80 220 180 130 100 70 40 30 20 >1.80~2.00 230 200 155 105 80 45 30 20 >2.00~2.20 230 200 155 110 80 50 40 25 >2.20~2.50 240 210 155 110 80 55 40 25 >2.50~2.80 250 220 165 120 90 65 45 25 >2.80~3.00 250 230 165 125 90 70 45 25 >3.00~3.20 260 230 165 125 90 80 50 25 >3.20~3.60 270 250 185 135 100 80 50 30 >3.60~4.00 270 250 190 135 100 85 60 30 >4.00~4.40 290 250 200 135 110 95 70 35 >4.40~5.20 290 270 245 160 110 95 70 40 >5.20~6.00 290 270 245 - 110 100 80 50 >6.00~7.50 290 290 - - - - - - >7.50~10.00 300 300 - - - - - - 表3鋅合金層重量 鋼絲公稱直徑,mm 鋅合金層重量,g/㎡
不小於 A級 B級 C級 >1.24~1.50 185 370 555 >1.50~1.75 200 400 600 >1.75~2.25 215 430 645 >2.25~3.00 230 460 690 >3.00~3.50 245 490 735 >3.50~4.25 260 520 780 >4.25~4.75 275 550 825 >4.75~5.50 290 580 870 表4鋅層纏繞試驗 鋼絲直徑,mm 纏繞試驗 芯棒直徑為鋼絲直徑的倍數 纏繞圈數不小於 ≤0.30 1 6 >0.30~1.00 4 6 >1.00~2.00 5 6 >2.00~0.50 7 6 >7.50~10.00 鋼絲試驗應繞鋅棒至少彎曲90°鋅棒直徑為鋼絲直徑的5倍 表5鋅合金層纏繞試驗 鋼絲直徑,mm 纏繞試驗 芯(合金)棒直徑為鋼絲直徑的倍數 纏繞圈數不小於 >1.24~2.25 3 8 >2.25~3.50 4 8 >3.50~5.50 5 8 3.2.5 經雙方協議,鍍鋅鋼絲可進行硫酸銅試驗,浸置次數可按附錄A的規定。
3.3 表面質量
3.3.1 鋼絲的鍍鋅層應均勻、連續、不得有裂紋和沒有鍍上鋅的地方。
3.3.2 鋼絲的鍍鋅層可有不影響使用的局部斑點、閃點和個別的鋅層堆積,但堆積的局部加大值不得超過鋼絲直徑正偏差的2倍。
3.3.3 電鍍鋅鋼絲表面不得有裂紋以及明顯的縱向拉痕,但可有局部深度不大於直徑公差之半的劃痕和擦傷。
3.3.4 當鍍鋅鋼絲允許成品接頭時,其接頭處應做防腐處理。此時接頭處的鋅層重量和硫酸銅浸置次數不作判廢依據。
⑻ 鋼板表面鍍鋅的圖紙技術要求怎麼寫
有 什麼要求就寫什麼啊 比如說你的要求顏色是什麼 厚度 鹽霧時間 你要求是什麼鍍
⑼ 金屬材料的防銹鍍鋅表面處理報告怎麼寫啊!高手出來指點指點啊!
金屬材料的防銹鍍鋅表面處理報告;
1.改變金屬的內部組織結構:例如製造各種耐腐蝕的合金,如在普通鋼鐵中加入鉻、鎳等製成不銹鋼。
2.保護層法:在金屬表面覆蓋保護層,使金屬製品與周圍腐蝕介質隔離,從而防止腐蝕:
(1)在鋼鐵製件表面塗上機油、凡士林、油漆或覆蓋搪瓷、塑料等耐腐蝕的非金屬材料。
(2)用電鍍、熱鍍、噴鍍等方法,在鋼鐵表面鍍上一層不易被腐蝕的金屬,如鋅、錫、鉻、鎳等。
(3)用化學方法使鋼鐵表面生成一層細密穩定的氧化膜。如在機器零件、槍炮等鋼鐵製件表面形成一層細密的黑色四氧化三鐵薄膜等.。
3.電化學保護法:利用原電池原理進行金屬的保護,設法消除引起電化腐蝕的原電池反應。
4.對腐蝕介質進行處理:消除腐蝕介質,如經常揩凈金屬器材、在精密儀器中放置乾燥劑和在腐蝕介質中加入少量能減慢腐蝕速度的緩蝕劑等.。
5.電化學保護:將被保護的金屬作為腐蝕電池的陰極,使其不受到腐蝕,所以也叫陰極保護法.這種方法主要有以下兩種:
(1)犧牲陽極保護法:此法是將活潑金屬(如鋅或鋅的合金)連接在被保護的金屬上,當發生電化腐蝕時,這種活潑金屬作為負極發生氧化反應,因而減小或防止被保護金屬的腐蝕。
(2)外加電流保護法:將被保護的金屬和電源的負極連接,另選一塊能導電的惰性材料接電源正極。通電後,使金屬表面產生負電荷(電子)的聚積,因而抑制了金屬失電子而達到保護目的。此法主要用於防止在土壤、海水及河水中的金屬設備受到腐蝕。
⑽ 檢驗電鍍鋅是否合格的標准有哪些
鍍鋅有兩種熱鍍鋅(熱浸鍍鋅)和冷鍍鋅(電鍍鋅)
熱鍍鋅有國家標准,冷鍍鋅是國家不提倡的,原因它污染大。
我公司也在熱鍍鋅加工,除了厚度檢測外我們還要檢測漏鍍、氣泡、表面光亮鍍(是否發黑發白)等。你可以查看GB/T13912 標准。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
金屬覆蓋層 鋼鐵製品熱鍍鋅層技術要求GB/T 13912-92
本標准參照採用國際標准 ISO
1459——1973(E)《金屬覆蓋層——熱鉸鋅防腐蝕層——指導原則》和 ISO
1461——1973(E)《金屬覆蓋層——鋼鐵製品熱鍍鋅層——技術條件》。
1 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鋼鐵製品上熱鍍鋅層的技術要求。
本標准適用於鋼鐵製品防腐蝕的熱鍍鋅層。
本標准不適用於未加工成形的鋼鐵線材、管材和板材上的熱鍍鋅層。
本標准對熱鍍鋅前基體材料的性質、表面狀態不作規定。影響熱鍍鋅效果的基體材料狀況參見附錄A(參考件)。
本標准對熱鍍鋅產品的後處理未作規定。
2 引用標准
GB 2828 逐批檢查計數抽樣程序及抽樣表(適用於連續批的檢查)
GB 4956 磁性金屬基體上非磁性覆蓋層厚度測量 磁性方法
GB 12334 金屬和其他無機覆蓋層 關於厚度測量的定義和一般規則
GB/T 13825 金屬覆蓋層 黑色金屬材料熱鍍鋅層的質量測定 稱量法
3 術語
3.1 熱鍍鋅
將鋼件或鑄件浸入熔融的鋅液中在其表面形成鋅 — 鐵合金或鋅和鋅 — 鐵合金覆蓋層的工藝過程和方法。
3.2 熱鍍鋅層(簡稱:鍍層)
採用熱鍍鋅方法所獲得的鋅 — 鐵合金或鋅和鋅 — 鐵合金覆蓋層。
3.3 主要表面
指製件上熱鍍鋅前和熱鍍鋅後的某些表面。該表面上的鍍層對於製件的外觀和(或)使用性能是起主要作用的。
3.4 檢查批(簡稱:批)
為實施抽樣檢查匯集起來的熱鍍鋅件。
在熱鍍鋅廠檢驗時,指一個生產班內同一鍍槽中生產的相同類型和大小的熱鍍鋅件。
交貨後由需方檢驗時,指一次訂貨或一次交貨量。
3.5 樣本
從批中隨機抽取的鍍件或鍍件組。
3.6 基本測量面
在主要表面上進行規定次數測量的區域。
3.7 局部厚度
在基本測量面內進行規定次數厚度測量的算術平均值。
3.8 平均厚度
一大製件上或一樣本中所有製件上的局部厚度的算術平均值。
4 需方向熱鍍鋅廠家提供的資料
4.1 必要資料
a. 本標準的標准號。
b. 基體金屬的成分及有關特性。
4.2 附加資料
必要時,需方應提供下列資料。
a. 主要表面,可在圖紙上標明,也可用有適當標記的樣品說明;
b. 表面缺陷,可在圖紙上標明,也可用其他方法標明;
c. 鍍層的外觀要求,可用樣品或其他方法說明;
d. 鍍層厚度的特殊要求(見附錄 A 中 A3 );
e. 是否需要離心處理,需要時,能否接受其厚度要求(見表3)。
5 鋅液中的鋅含量
鍍鋅槽中操作區域的鋅含量(質量)不應低於 98.5%。
6 抽樣
測量鍍層厚度時,樣本的製件數應按表 1 的規定。
表 1 厚度測量的抽樣要求
批的製件數 樣本的最少製件數
1∽3 全部
4∽500 3
501∽1200 5
1201∽3200 8
3201∽10000 13
> 10000 20
6.1 若製件的主要表面小於 0.001m2,則表1規定的是樣本中基本測量面的最少個數(見 7.3.3)。
6.2 如果樣本不能滿足 7.3 條的要求,則將原樣本的製件數增加一倍再測量。若這個較大的樣本能滿足 7.3
條的要求,則認為該批產品符合要求,否則,該批產品為不合格產品。
6.3 若供需雙方認可,仲裁檢驗的抽樣方案也可從 GB 2828 中選擇。
7 對鍍層的要求
7.1 外觀
所有鍍件表面應是清潔的,無損傷的。其主要表面應是平滑的,無結瘤、鋅灰和露鐵現象。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金屬覆蓋層 鋼鐵製品熱鍍鋅層技術要求
表面上極少量的儲運斑點1)不應作為拒收的理由。
註:1)指熱鍍鋅後的製件在儲運過程中,由於環境中潮濕空氣的作用,在鍍件表面形成很淺的白色斑點。
必要時,應由需方提供(或認可)能說明鍍層外觀要求的樣品。
7.2 修復
外觀檢驗不合格的鍍件應進行修復,但修復總面積不應超過主要表面的 0.5%,且單個面積不超過
1dm2,否則應重新熱鍍鋅。
不同的修復工藝有不同的厚度要求。噴鍍鋅時,修復區域的鍍層厚度應滿足表 2 或表 3
的厚度要求。用富鋅塗料和(或)低熔點鋅合金時,其鍍層厚度至少應達到表 2 或表 3 中最小厚度的 50%。
7.3 厚度
為測得准確的鍍層厚度,供需雙方應根據製件的形狀和大小協商確定基本測量面的大小、部位和數量。
用磁性方法測量時,基本測量面不應小於 0.001m2,並且在每個基本測量面內至少應測量 5 次。
用稱量法(仲裁方法)測量時,基本測量面為一次測量所去除的區域,不應小於 0.001m2。鍍層的密度取
7.2g/cm3,從單位面積鍍層質量可計算出鍍層的近似厚度。
熱鍍鋅層的厚度應滿足表 2 或表 3 的要求。
7.3.1 主要表面大於 2m,製件的厚度要求
樣本中,每個製件上的所有基本測量面的平均厚度值應滿足表 2 或表 3 的平均厚度要求。
7.3.2 主要表面在 0.001m2 至 2m2 製件的厚度要求
樣本中的每個製件至少應有一個基本測量面,每一個基本測量面應滿足表2或表3的局部厚度要求,樣本中所有局部厚度的平均值應滿足表
2 或表 3 的平均厚度要求。
7.3.3 主要表面小於 0.001m2 製件的厚度要求
選取足夠數量的製件構成一個基本測量面,使基本測量面不小於
0.001m2。由表1根據批的大小確定樣本中基本測量面的個數。測量的製件總數為一個基本測量面所要求的製件數與基本測量面個數的乘積。每個基本測量面應滿足表
2 或表 3 的局部厚度要求,樣本中所有局部厚度的平均值應滿足表 2 或表 3 的平均厚度要求。
如果製件的壁厚不同,則在測量鍍層厚度時,應把製件的每一厚度范圍作為一個獨立的製件處理(見表 2 或表
3)。
表 2 熱鍍鋅層厚度要求(不離心處理時)
製件和厚度 mm 局部厚度 (最小值) 平均厚度 (最小值)
鋼鐵零件 > 6 70 85
> 3∽6 55 70
1.5∽3 45 55
< 1.5 35 45
鑄件 > 6 70 80
≤ 6 60 70
表3 熱鍍鋅層厚度要求(離心處理時)
製件尺寸 mm 局部厚度(最小值) 平均厚度(最小值)
螺紋件 直徑 ≥20直徑 > 10~< 20直徑 ≤10 453520 554525
其他零件(包括鑄件) 厚度 > 3厚度 ≤3 4535 5545
註:其鍍層厚度要求也適用於與此有關的墊圈。
7.4 附著強度
熱鍍鋅層應有足夠的附著強度,在無外應力作用使鍍件彎曲或變形時,鍍層不應出現剝離現象。
本標准對附著強度的試驗方法未作規定。
必要時,供需雙方可協定鍍層附著強度的要求及其試驗方法。
附錄A 影響熱鍍鋅效果的製件特性
(參考件)
A1 基體金屬
A1.1 材料
普通碳鋼、低合金鋼和鑄鐵適合於熱鍍鋅,而含硫易切削鋼不適合於熱鍍鋅。
A1.2 表面狀況
熱鍍鋅之前,為獲得清潔的表面,鋼件可在除去油脂、塗層、焊渣等表面污物和雜質後進行酸洗,鑄件可用噴砂(丸)、電解浸蝕等方法處理。
A1.3 內應力
熱鍍鋅過程中,由於消除了基體金屬內的應力,可能會導致鍍件的變形。
為避免鋼的脆化,應盡可能不使用對應變時效硬化敏感的鋼。
熱鍍鋅之前用熱處理消除應力能有效地避免鋼的脆化。
鋼的硬度值低於 34 HRC、340 HV 或 325 HB 時,通常不會因酸洗時的滲氫而變脆。
A2 設計
製件的設計應適合於熱鍍鋅工藝過程。
A2.1 公差加工螺紋時,應考慮鍍層公差以便符合裝配。螺栓連接中,外螺紋上的鍍層對內螺紋有電化學保護作用,內螺紋上無需鍍鋅層。對內螺紋,無論是先攻絲還是在熱鍍鋅後再攻絲均可。
螺紋件的鍍層厚度與離心處理有關。離心處理是為了獲得光潔的螺紋滿足公差要求。
A2.2 封閉空腔
為了安全和便於操作,必須給封閉空腔鏜出排氣孔。封閉空腔在熱鍍鋅過程中能引起爆炸。A3 耐蝕性能與鍍層厚度之間的關系鍍層的耐蝕性與鍍層厚度近似成正比,在較強的腐蝕環境中使用或要求使用壽命特別長時,鍍層的技術要求由供需雙方共同協商。A4 鍍鋅液
通常,鍍槽中操作區域的鋅含量(質量)不應低於 98.5%。若有特殊要求,應由需方規定。A5 後處理
鍍件從鍍槽中取出後可在空氣中或水中冷卻。
對於小製件,熱鍍鋅後可立即進行離心處理去除多餘的鋅。
合適的表面處理(如鉻酸鹽處理),能夠阻滯鍍件表面可能形成的儲運斑點附加說明:
本標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機械電子工業部提出。
本標准由全國金屬與非金屬覆蓋層標准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本標准由機械電子工業部武漢材料保擴研究所負責起草。
本標准主要起草人黃業榮、李志、倪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