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不銹鋼如何退火去加工應力
去應力退火是為了消除由於塑性形變加工、焊接等而造成的以及鑄件內版存在的殘余應力而進權行的退火工藝。
為了使工件內應力消除得更徹底,在加熱時應控制加熱溫度。一般是低溫進爐,然後以100℃/h左右得加熱速度加熱到規定溫度。焊接件得加熱溫度應略高於600℃。保溫時間視情況而定,通常為2~4h。鑄件去應力退火的保溫時間取上限,冷卻速度控制在20至50℃/h,冷至300℃以下才能出爐空冷。
㈡ 求教304不銹鋼焊接後去應力退火的熱處理工藝
不銹鋼304是日本的牌號,相當於中國的 00Cr19Ni10,屬於奧氏體不銹鋼 。而奧氏體不銹鋼鋼的回
去應力處理答是消除鋼在冷加工或焊接後的殘余應力的熱處理工藝一般加熱到300~350℃回火。對於不含穩定化元素Ti、Nb的鋼,加熱溫度不超過450℃,以免析出鉻的碳化物而引起晶間腐蝕。對於超低碳和合Ti、Nb不銹鋼的冷加工件和焊接件,需在500~950℃,加熱 ,然後緩冷,消除應力(消除焊接應力取上限溫度),可以減輕晶間腐蝕傾向並提高鋼的應力腐蝕抗力。所以如果你要對304進行去應力處理那麼合理的溫度就在300~350℃之間,時間一般1.5~2.5小時/100mm有效截面來選擇。不過我看你的問題是折彎後去應力,為什麼折彎了你要去應力?我看不用,如果折彎了你將其校直就可以了,而不用去應力,因為奧氏體不銹鋼形變不會導致組織變化沒有什麼應力產生!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㈢ 求教304不銹鋼焊接後去應力退火的熱處理工藝
304不銹鋼在日本被稱為不銹鋼牌號,而在我國則稱為00Cr19Ni10,它屬於奧氏體不銹鋼的一種。對於奧氏體不銹鋼,去應力處理是一種消除鋼材在冷加工或焊接過程中產生的殘余應力的熱處理工藝,通常需要將鋼材加熱至300~350℃進行回火。
對於不含穩定化元素如鈦、鈮的不銹鋼,其加熱溫度應不超過450℃,以防止鉻的碳化物析出而引發晶間腐蝕。而對於超低碳不銹鋼或是含有鈦、鈮的不銹鋼,在冷加工或焊接後,建議將溫度加熱至500~950℃,隨後緩慢冷卻,以減少應力,同時緩解晶間腐蝕的傾向,並增強鋼的應力腐蝕抵抗力。
如果要對304不銹鋼進行去應力處理,合理的溫度應在300~350℃之間,處理時間則依據鋼材的有效截面大小來確定,大約需要1.5~2.5小時/100mm。
然而,如果你的問題在於折彎後是否需要進行去應力處理,那麼答案可能是否定的。折彎操作本身不會引起組織變化,因此不會產生應力。如果你只是將折彎後的部件校直,而無需進行去應力處理。不過,如果你的目的是改善折彎後的形狀或尺寸穩定性,校直可能是更為合理的選擇。
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僅供參考。
㈣ 不銹鋼烘箱加熱可以消除應力問題嗎
不銹鋼烘箱加熱可以消除應力問題具體方案如下:
一、奧氏體不銹鋼必須加熱到900℃才能充分消除應力,在870℃以下只能部分消除。並且必須慢冷,水淬或快冷會重新引起殘余應力。
二、只有在可能出現應力腐蝕或晶間腐蝕的場合,才需要考慮進行消除應力熱處理。
三、完全消除應力的熱處理,將會破壞奧氏體不銹鋼的抗腐蝕性能,為了保證抗腐蝕能力,只能進行部分消除應力的熱處理。
四、冶金特性
(a) 480℃~815℃范圍內,所有非穩定化(unstabilized)奧氏體不銹鋼將會在晶界析出鉻碳化合物,造成晶間貧鉻,導致晶間腐蝕。(含Ti、Nb穩定化元素,及超低碳不銹鋼,可以避免鉻碳化合物在晶界析出。)
(b) 540℃~925℃范圍內,如果不銹鋼含有鐵素體(如309,309Cb,312,329)將會產生脆硬的σ相,損害不銹鋼的抗腐蝕能力和延展性。(純(fully)奧氏體不銹鋼不會有這個問題,但為了防止熱裂紋、提高強度、增強耐腐蝕性能,通常會有意使奧氏體不銹鋼在含有一定量的鐵素體。)
(c) 如果是慢冷,冷卻時無法快速通過這一溫度區間,有充足的時間生成鉻碳化物和σ相這兩種有害物。
(d) 815℃~925℃范圍內,鉻碳化合物或σ相會出現聚集(coalescence),這種情況對抗腐蝕能力和機械性能的影響相對較小。
㈤ 不銹鋼如何消除應力
加熱或振動。
薄板金屬製品快速消除應力(時效處理)的常用方法:
一是加熱(例如:不銹鋼在100~150℃下保持5-20小時);
二是使用振動器設備構件產生諧振,當動應力與工件本身的殘余應力疊加後,達到或超過材料的微觀屈服極限時,工件就會發生微觀或宏觀的局部、整體的彈性塑性變形,同時降低並均化工件內部的殘余應力,最終達到防止工件變形與開裂,穩定工件尺寸與幾何精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