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10平米不銹鋼列管冷凝器 冷凝多少噸水蒸汽
,理論上是這樣的。
但是,要確定一個換熱器的好壞,不是單單增加一專些翅片或者管子就能達屬到的,檢測換熱器的性能,需要進行大量的試驗去驗證。
不僅是單個換熱器的性能,還要檢測整個系統會不會因為增加管子而受到影響。
所以單單的是增加管子的排列密度就定奪換熱器的好壞是不嚴謹的。
Ⅱ 冷凝器容積怎麼算
「冰箱蒸發器新股按長度計算公式管子總長度=冷凍室長度+冷藏室長度冷凍室長度=三分之一總容積(升)*0.148米每升冷藏室長度=2/3總容積(升)*0.03米/升冰櫃蒸發器新管長度計算公式銅管總長度=1/3總容積*0.148米/升+2/3總容積*0.03米/升」
Ⅲ 不銹鋼材質的冷凝器 碳鋼材質的冷凝器 銅式冷凝器 三個優缺點比較
(1)碳鋼價格低,只要無腐蝕和鐵不影響產品質量優選Q235B;買的話一般內行是按設備重量計價,每噸是碳鋼價的兩倍,在10000元/噸為合理價。(2)不銹鋼強度比碳鋼(Q235B)高,耐腐蝕,用久了好酸洗,傳熱不如碳鋼,價格在40000元/噸為合理價(材質304)。(3)銅傳熱系數高,不耐腐,不耐壓,價在80000元/噸左右。
(4)建議還是用不銹鋼最好。
Ⅳ 1.4529的重量怎麼算
1.4529不銹鋼棒 理論重量計算公式:
重量(kg)=直徑(mm)*直徑(mm)*長度(m)*0.00623
不銹鋼比重:鉻不銹鋼取7.75噸/M3鉻鎳不銹鋼取7.93噸/M3鐵取7.87噸/M3
不銹鋼板理論重量計算公式
理論重量(kg)=厚度(mm)×寬度(mm)×長度(mm)×密度值
不銹鋼帶 理論重量計算公式:
重量(kg)=長度(m)*寬度(m)*厚度(mm)*密度值
長度(mm)×寬度(mm)×厚度(mm)×密度值= 重量(kg)
不銹鋼板 理論重量計算公式:
重量(kg)=厚度(mm)*寬度(m)*長度(m)*密度值
不銹鋼管 理論重量計算公式:
(外徑-壁厚)*壁厚]*0.02491=kg/米(每米的重量)
產品名稱:1.4529/UNS N08926
國際通稱:W.Nr.1.4529、脫硫脫硝合金、UNS N08926、Cronifer1925hMo、Incoloy alloy25-6Mo、NAS 255NM
各國標准:ASTM B625、ASTM A240、ASTM B673、ASTM B674、ASTM B677
主要成分:碳(C)≤0.02,錳(Mn)≤2.00,鎳(Ni)24.0~26.0,硅(Si)≤0.5,磷(P)≤0.03,硫(S)≤0.01,鉻(Cr)19.0~21.0,銅(Cu)0.5~1.5,鉬(Mo)6.0~7.0,氮(N) 0.15~0.25
物理性能:密度:8.24g/cm3, 熔點:1320-1400 ℃,磁性:無
熱處理:980-1150℃之間保溫1-2小時,快速空冷或水冷。
機械性能:抗拉強度:σb≥650Mpa,屈服強度σb≥295Mpa:延伸率:δ≥35%,硬度;HRB90
材料說明:
1.4529(UNS N08926)在鹵化物介質和含硫氫酸性環境中具有非常高的抗點蝕和縫隙腐蝕能力,能有效抵抗氯離子應力腐蝕,在氧化和還原性介質中同樣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性,穩定性良好,機械性能略優於904L,可用於-196到400℃的壓力容器製造。
典型工況:60%硫酸,80℃以下,年腐蝕率<0.1mm
配套焊接材料及焊接工藝:1.4529合金的焊接建議採用AWS A5.14焊絲ERNiCrMo-3或AWS A5.11焊條ENiCrMo-3,焊接工藝及指導書歡迎來電索取。
應用領域:
煙氣脫硫裝置,磷酸生產用蒸發器、換熱器、過濾器和混合器,硫酸輸送裝置,冷凝器,滅火系統,海水過濾系統,近海工業中的液壓和回灌管道系統,紙漿漂泊系統,鹽類蒸發冷凝器,電廣污染冷卻水管道系統,反滲透海水淡化裝置,腐蝕性化學品運輸存儲罐,鹵酸催化的有機物生產設備等。
Ⅳ 不銹鋼材質的冷凝器 碳鋼材質的冷凝器 銅式冷凝器 三個優缺點比較
不銹鋼的耐腐蝕、碳鋼的便宜、銅的換熱好、,一般不用銅的太貴,只有在實驗室用
Ⅵ 300L的不銹鋼反應釜一套有多少KG
釜體是在1噸左右,冷凝器等在500KG左右
Ⅶ 有了壓縮機如何計算冷凝器、蒸發器
冷凝器的作用是把從壓縮機排除的製冷劑氣體冷凝為液態,可以根據壓縮機的排氣量在焓濕圖是計算出來,然後加上壓縮機電機產生的熱量。要求不嚴格的話,可以估算,壓縮機的製冷量乘上1.6就可以。
至於蒸發器,則要根據庫房所需要的製冷量大小來確定。
如果方便的話,你可以把具體信息發到我的郵箱,我幫忙算算
Ⅷ 冷凝器的總重量怎麼計算主要是裡面物料的重量如何讓計算
不會有這樣的問題吧。冷凝器在工作中,內部製冷劑的量是變化的。
應該是冷凝器本身的重量,含支架,風扇等等。
Ⅸ 10平米不銹鋼列管冷凝器 冷凝多少噸水蒸汽
,理論上是這樣的。
但是,要確定一個換熱器的好壞,不是單單增加一些翅片或者管子就能達到的,檢測換熱器的性能,需要進行大量的試驗去驗證。
不僅是單個換熱器的性能,還要檢測整個系統會不會因為增加管子而受到影響。
所以單單的是增加管子的排列密度就定奪換熱器的好壞是不嚴謹的。
Ⅹ 冷凝器計算方法
冷凝器的確定主要是計算好冷凝器的傳熱面積,選用合適型號的冷凝器,計算冷卻介質的流量跟冷卻介質通過冷凝器時的流動阻力。
冷凝器的選擇有以下5條原則:
1.對於冷卻水水質較差、水溫較高、水量充足的地區宜採用立式殼管式冷凝器;
2.水質較好,水溫較低的地區可採用卧式殼管式冷凝器;
3.小型製冷裝置可選用套管式冷凝器;
4.在水源不足的地區或夏季室外空氣濕球溫度較低的地區可採用蒸發式冷凝器;
5.冷卻水採用循環使用時,應該根據製冷裝置的要求進行合理的選擇。
根據以上幾點選擇原則,下面一起來了解下冷凝器幾項數據的計算。
冷凝器傳熱面積的計算公式:
基本方程式:Φ?=KAΔt,其中Φ?是指冷凝器的熱負荷;K是指冷凝器的傳熱系數;A是指冷凝器的傳熱面積;Δt是指冷凝器的傳熱平均溫差。
上述公式中,冷凝器的熱負荷Φ?是指製冷劑在冷凝器中放給冷卻水或者空氣的熱量,如果忽略壓縮機和排氣管表面散失的熱量,那高壓製冷劑蒸汽在冷凝器中放給冷卻塔或者空氣的熱量就等於製冷劑在蒸發器中吸收被冷卻物體的熱量。
製冷劑在冷凝器中冷卻時是一個變溫的過程,進入冷凝器的製冷劑是通過熱蒸汽,與冷卻介質發生熱量交換,由過熱蒸汽冷卻冷凝為飽和蒸汽,因此在冷凝器內製冷劑的溫度不是定值,分為過熱區、飽和區和過冷區三個區,冷卻水一側而是由進水溫度上升到出水溫度,這樣計算兩者之間的傳熱平均溫差就很復雜,考慮到製冷劑的放熱主要是在中間的冷凝段,而此時的溫度是一定的,為了簡化計算,把製冷劑的溫度認定為冷凝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