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拍攝不銹鋼產品 單反要怎麼設置參數才拍得比較好看
。
>>容實面其`細詳請>>點`>內是>後>>>我的>裝擊
㈡ 佳能單反相機550D什麼模式照金屬效果最好
我的550D基本設置
本版新手比較多,對相機的基本設置還摸不著頭腦,也有好友提議最好有個關於550D相機基本設置的帖子,以方便新手參考,下面就將我的設置告訴大家,並對部分選項做簡單介紹,一方面請高手看看還有那些不盡合理,另一方面也為新手提供一點參考。
一、菜單中的基本設置:
1、畫質:RAW。這種格式細節更豐富,後期可隨意調整白平衡、清晰度、色彩飽和度、亮度、對比度等,對片質的影響很小。後期調整軟體可以選擇隨機附帶的DPP軟體,關於此軟體如何使用,請參見我的好友kumakarai的帖子:
2、提示音:啟用。聲音的提醒挺好的。
3、未裝儲存卡釋放快門:禁止。
4、圖像確認:2秒。新手可以設置5秒,高手可以關閉。
5、周邊光量校正:關閉,這個要根據自己的鏡頭來設置,我設置為關閉。包括以下很多項設置為關閉,主要是要求速度快,因為開啟的調整項目越多,相機的圖片處理速度越慢,不利於抓拍。
6、減輕紅眼:開。目的是怕拍夜景人像的時候忘記打開。
7、閃光燈閃光:啟用。快門同步:前簾同步。閃光曝光補償:暫設正負零,根據拍攝的具體情況適時調整。E-TTL II測光:評價測光。
8、曝光補償:我感覺550D的測光稍有偏差,正常時我設置為-0.3,拍攝時根據情況適時調整。
9、自動亮度優化:禁用。目的也是為了提高速度。
10、測光模式:多用評價測光,特寫的拍攝採用局部測光,更精細的拍攝、逆光等特殊拍攝使用點測光、光比比較大的場景拍攝使用中央重點平均測光。測光模式需要根據拍攝的具體場景適時選擇最佳的方式。
11、自定義白平衡:遇到可能出好片的場景時可以自己設置,一般的片子就別費那個勁了,留給後期調整吧。
12、白平衡偏移/包圍:操作過,拍片時沒有正式用過,很重要的片子用了也不錯,設置偏移和包圍以後,再將驅動模式設置為連拍,按下快門,就會出來幾張不同白平衡的片子。不過拍完了一定要記得將此次白平衡偏移/包圍的設置清除,不然你下一次的連拍會變得五花八門了。
13、色彩空間:sRGB。關於色彩空間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明白的,忠告新手及中手就設置sRGB吧,設置為Adode RGB也是沒有意義的,用於商業印刷的高手自然就知道怎麼設置了。需要注意的是,在色彩管理上,要保持相機、電腦、圖像瀏覽和處理軟體均應保持同一色彩空間,否則就會很慘。
14、照片風格:中性。我經歷了「風光」、「自定義」等過程,最後還是選擇了0,0,0,0的中性。其目的也是為了減少相機軟體處理速度,清晰度採用批量調整,色彩等不滿意的個別調整。
15、除塵數據:取消。
16、ISO自動:最高400。這個設置是為基本拍攝區准備的,我幾乎不用基本拍攝區。創意拍攝區的ISO可以根據現場實際隨時撥盤設置。
17、保護圖像、旋轉、刪除圖像、列印指令、幻燈片播放都不重要,隨你怎麼設置。
18、顯示柱狀圖:亮度。亮度最重要,直觀、簡潔。
19、實時顯示功能:啟用。測光定時器:30秒。自動對焦模式:實時模式。
20、自定義功能(C.Fn):按你喜歡來就是了。
我的是這樣:
1、 曝光等級增量:1/3一級。
2、 ISO擴展:禁用。
3、 光圈優先模式下的閃光同步速度:1/200秒(固定)。
4、 長時間曝光降噪功能:禁用。特殊的、曝光時間超過5分鍾的應該啟用,降噪效果很明顯。
5、 高ISO降噪功能:標准。
6、 高光色調優先:禁用。
7、 自動對焦輔助光閃光:啟用。
8、 反光鏡預升:禁用。
9、 快門鍵/自動曝光鎖定按鈕:0 自動對焦/自動曝光鎖
10、分配SET按鈕:0普通。
11、開啟電源時屏幕顯示狀態:0啟用液晶監視器顯示。
12、增加圖像校驗數據:0禁用。
二、其他設置
1、拍攝模式:①AV檔(光圈優先)。是光圈由拍攝者確定,快門由相機根據測光結果自動確定的一種拍攝模式。這是我最常用的模式。也建議初學者首先學習這種模式。最大的優點是便於自己由控制光圈和焦段的大小來達到合適的景深。
②TV檔(快門優先)。由拍攝者確定快門,由相機根據測光結果自動確定光圈的一種拍攝模式。由自己控制快門,以便至少達到安全快門,拍攝運動物體比較好,還常用於使用閃光燈時的拍攝,在1/200秒前簾同步的時候比使用其他擋要好得多。
③P檔(程序模式)。光圈和快門都由相機根據測光結果而自動決定,多用於新手在沒把握的情況下採用的,會保證片子的清晰,但會缺少拍攝者的創意。使用這一模式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是測光方式的選擇,不同的測光方式對片子的結果影響很大,一般來說多採用評價測光。
④M檔(手動模式)。這是最具創意的模式,也是全手動相機的魅力所在。拍攝者可以自由設置光圈、快門、禁用閃光燈等項目,拍攝出高調、暗調等特殊的片子。M檔也是夜景拍攝的最佳模式。初學者學習時,可由AV模式逐漸向M模式過渡。但也不要以為手拿單反不用M模式拍攝就沒面子,很多大師也不是只用M檔,優秀的片子也不都是用全手動模式拍出來的,拍攝模式只是一種手段,最終的片子效果才是硬道理。
⑤A-DEP檔(自動景深自動曝光)。九個對焦點同時通過對焦來檢測並決定景深和經過測光來自動決定曝光量的一種拍攝模式。感覺沒什麼意思,景深還是由拍攝者自己決定為好。
2、驅動模式:①單拍:不用說了,採用的最多了。
②連拍:配合自動對焦模式中的AIFOCUS(人工智慧自動對焦)和AISERVO(人工智慧伺服自動對焦)對運動物體拍攝相當有效。
③自拍/遙控:按動快門以後大概延時10秒後拍攝/使用遙控器來拍攝。
④自動延時拍攝:我設置為2秒延時,常用於上架拍攝夜景。
⑤自動定時器.連拍:按動快門以後大概延時10秒後開始連拍,張數也可設置。
3、自動對焦模式:①單次自動對焦:配合自動對焦點單點對焦、九點對焦使用。我最常用的是這種單次自動對焦和中央單點對焦。
②人工智慧自動對焦:適合拍攝先定後動的物體,比如拍攝鴿子,鴿子沒動的時候開始對焦,鴿子動了以後,對焦模式立即由單次自動對焦模式自動切換至人工智慧伺服自動對焦模式,自動追蹤對焦,配合了連拍,你將捕捉到鴿子起飛的精彩瞬間。
③人工智慧伺服自動對焦:適合拍攝快速移動的物體。如果你將對焦點設置為中央單點對焦,在使用單點對焦合焦後,主體運動過程中一旦脫離了中央對焦點,不管到達其他任何八個對焦點上,都會被繼續捕捉並保持對焦,實際上就是九個對焦點聯動持續對焦,這對運動物體的拍攝真是太好了。
4、照片風格:中性。就是0,0,0,0,目的是保持原片,調整交給後期。這個設置可根據風景、人物等不同的拍攝自行設置。如果直接出片,後期不作調整了,就應該進行自定義設置,這樣出片效果會好一些。
5、白平衡:自動。因為我是RAW格式出圖,所以白平衡可以後期隨意調整,放在自動就可以了。如果後期不作調整了或者JPG格式出圖,那還是應該根據當時拍攝的情況挑選合適的白平衡來適時設置,對重要的片子還要自定義白平衡,這樣片子不會偏色。
6、ISO感光度:原則是能低則低,實在不行了,再提高。在800以內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7、曝光補償:我總是感覺550D的測光偏亮,因此在正常日光的情況下我經常是用-0.3,這樣的好處是片子不會過曝。這一點很重要,一旦過曝,後期無可救葯,而增加曝光量對後期來說只是舉手之勞。特別對於遠道拍片來說就不會有遺憾了。另外,550D的曝光補償達到了正負5檔,可謂非常寬泛,這項功能非常實用,對於逆光、晚霞以及暗調片的拍攝再方便不過了。很多新手都不太注意這項功能的使用,很可惜。M檔中還可以通過設置包圍曝光並配合連拍來實現一次快門連出三張不同曝光度的片子,用於HDR和成片使用,使片子的寬容度有非常大的改善。
到這里我的主要設置就交代完了。其他的有時間再聊。
有朋友要求說說測光方式的選擇,現回復如下:
關於如何選擇測光模式:
一、先來弄明白幾種測光模式的差別:
1)評價測光是EOS相機的標准測光模式,適合大部分拍攝主體。在檢測被攝主體在取景器中的位置、亮度、背景、前後照明條件和其它綜合照明元素後,相機為主要被攝主體設定正確的曝光。
2)局部測光對由於逆光等原因使背景比主體更亮的情況非常有效。測光偏重於取景器中央,覆蓋了取景器中央一部分面積。
3)點測光用於對拍攝主體或場景的某個特定部分進行測光。測光偏重於取景器中央,覆蓋了取景器中央較小的面積。
4)中央重點平均測光偏重於取景器中央,然後平均到整個場景。
二、再來看看如何選擇:
1.評價測光:大部分情況下,評價測光都可以得出基本准確的曝光值。因此它適合畫面明暗比較均勻的大多數場景的拍攝。
2.局部測光:一般常用於逆光片的拍攝。
3、點測光:如果你確定不用管周圍部分,則局部測光、點測光可以獲得更准確的曝光值。這樣會保持主體獲得正確的曝光,背景等會過亮或者過暗,一般常用於微距、特寫等拍攝。
4.中央重點平均測光:如果你確定周圍部分只要稍加考慮,可以選擇中央重點平均測光。這樣主體不是特別理想,但周圍及背景也不會過分的會過亮或者過暗,有些兼顧。適合晨光、夕陽、晚霞等拍攝。
550D的64位測光系統好像是與7D是相同的配置,相當不錯了。但是,測光系統是死的,人是活的,在選擇測光模式的時候要注意,一旦場景或者想要的效果沒有那麼符合測光模式的標准情況,就需要你去干預測光結果。這時候,曝光補償就是最佳的選擇,正負5檔的寬域會使你很滿意的。另外,拍攝實際操作過程中,後三種模式測光點的選擇對測光結果影響是非常大的(比如點測光時,其覆蓋區域才達到4%),這一點在拍攝時一定要加以注意。
還有,評價測光模式中,半按快門就會鎖定測光結果和曝光組合,後三種方式則不然,需要你按動曝光鎖按鈕以後才會被鎖定,所以,在選擇後三種測光模式的狀態下再移動構圖一定要先鎖定,再移動構圖。
㈢ 單反相機暗房攝影設備有哪些只要是拍攝不銹鋼產品的
建議你網上找熊谷晃商業攝影補光(搜熊谷晃)小日本的商業攝影師,裡面有專門針對產品的布光,還有很多技巧,其中包括玻璃,金屬等反光產品布光。
有示意圖大致你就會知道會用到些什麼器材。
燈,反光板,硫酸紙……
㈣ 數碼單反相機怎麼拍出金屬的有光澤 有金屬質感的照片 什麼角度好,想要拍些照片上我們的博覽會上用
也在於用光技巧了,盡量避免超高強光(如閃燈)照射,最好使用傘燈多角度立體布光效果;若想營造高光閃點可採用附加線型濾鏡滿足……僅供參考。
㈤ 請問拍不銹鋼產品用什麼相機好呢
主要看技術!
首先你是在影室內拍嗎?如果是,用白箱拍攝,盡量讓不回銹鋼產品與外界隔答離開.如果沒有白箱,請用大的柔光箱,盡量靠近,只到不銹鋼產品上只有柔光箱的影子而沒有別的環境雜影在裡面.如果是在室外拍攝,要選擇背景簡單的環境下拍攝,總之,既要體現不銹鋼的質感,又不能讓不銹鋼上的光影太亂.
用三腳架,關閉閃光燈,夜景拍攝模式,快門線或者自拍;如果相機帶手動模式,建議調到手動模式,關閉閃光燈,加大光圈,調高感光度到200至400之間(大於200的感光度只適用於單反相機)。如果有條件可用反光板,如果沒有,就適當加大光線強度。但切忌不要開閃光燈。
㈥ 單反相機拍金屬產品怎麼調參數
目前復看照片的曝光不足,很多表面細制節自然也就看不清了,而且如果想要突出質感往往需要提供一個局部細節,或者你在專門打一束光過去,強調一下,利用反光造成的明暗變化體現材質特性。這種普通的產品照本身就不容易吸引人的目光去觀察細節。
至於器材方面,有條件換鏡頭當然更好,沒預算其實也一樣拍的,至於要求不是特別高,手機都能拍,更別說相機了。
㈦ 相機如何拍好不銹鋼螺絲
要把物體拍清晰,要來考慮多個因素自,
1,用解析度高,反差高的鏡頭,配解析度高cmos的機身,
2,把物體放大,鏡頭盡量靠近物體,如果到最近對焦距離,還是不夠大,就要用微距鏡頭,它的最近對焦距離更加小,或者使用鏡頭近拍接圈
3,減少相機的抖動:上三腳架,用高速快門,關鏡頭防抖功能,必要時用閃光燈凝固物體。
4,要保證對焦准確,用實時取景後放大手動對焦,
㈧ 如何拍攝不銹鋼 相機老是被反射進去。 光斑老是有相機的影子。
買一塊和你的來鏡頭同自尺寸的偏光鏡(偏振鏡),旋到鏡頭上,調節偏光鏡,可消除反光,而且使照片的層次更好,(最好買圓偏鏡,好的偏光鏡幾千元,一般的一百元左右)。
以上指的是單反機,如果用的卡片機,隨便賣一塊偏光鏡,用手拿著在鏡頭前面,邊旋轉邊看,至消除反光的角度時拍攝
㈨ 請問不銹鋼餐具拍攝要怎麼擺燈
詳細布光擺燈方法以下舉例說明:
在拍攝過一個不銹鋼水槽的案例中,是用硬光拍攝,把畫面處理成低調,在深黑色的環境中,兩只硬光燈,一側一逆,一高一低,很好低表現了水槽的不銹鋼質感,照片頗具神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