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弧爐煉鋼的基本原理是什麼
用電極電弧產生來的高溫熔煉礦源石和金屬的電爐。氣體放電形成電弧時能量很集中,弧區溫度在3000℃以上.對於熔煉金屬,電弧爐比其他煉鋼爐工藝靈活性大,能有效地除去硫、磷等雜質,爐溫容易控制,設備佔地面積小,適於優質合金鋼的熔煉。
Ⅱ 電弧爐煉鋼原理及工藝過程
工藝一般都源是老三期干法可分為熔化期氧化期還原期
原理:電爐練剛.電爐練鋼是利用電能來作熱源進行冶煉.
常用的電路有電弧爐和感應爐兩種,而電弧爐練鋼占電爐練鋼產量的決大部分.一般所說電爐就是指電弧爐.
電爐可全部用廢鋼做為金屬原料,可冶煉力學性能和化學成分要求嚴格的鋼,如特殊工具鋼,航空用鋼和不銹剛等.
電爐按所有的爐襯分為酸性和鹼性兩種.目前主要用鹼性電爐,這種爐子可以有效地祛除鋼中的硫,這是其他練鋼方法所及的.隨著世界鋼鐵生產的發展,電爐鋼的比例不斷提高,目前佔世界鋼產量的30%左右,尤其以電路-連鑄-連扎為特點的電爐短流程工藝的確立,使電爐鋼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世界上近年來發展的新型電爐主要有超功率電爐,直流電路,雙殼電爐,堅爐電爐等.隨著爐外精練工藝的發展,電爐作為初練爐的功能更加突出.電爐-精練爐的聯合超作,使電爐的冶煉周期大大縮短,有生產節奏轉爐化的趨勢,生產效率大大提高.(累啊 ~~本人就是電爐練鋼的本質料全部來源書)。
Ⅲ 不銹鋼是怎麼製造出來的詳細講一下製造流程,謝謝。
首先在鋼的冶煉是加入適當的鉻、鎳、鈦等元素,這些元素的含量決定了不銹鋼的牌號專及防銹性能,冶屬煉好澆鑄或連鑄成毛坯,再經過軋機軋成各種規格的鋼板及型材,軋好的鋼板及型材還可以在表面進行拉絲和拋光處理,改善外觀效果。
Ⅳ 不銹鋼板生產工藝
一、不銹鋼粗鋼冶煉工藝流程
目前世界上生產不銹鋼的冶煉工藝主要分為一步法、二步法和三步法,以及新型一體化生產方法。一步法冶煉為:鐵水+AOD(氬氧精煉爐) ;二步法為:EAF(電弧爐)+AOD(氬氧精煉爐)。三步法為:EAF(電弧爐)+AOD(氬氧精煉爐)+ VOD(真空精煉爐)。除了傳統的幾種生產工藝,目前一體化生產工藝,即從鐵水直接到不銹鋼的生產工藝,也被很多企業採用,生產流程為:RKEF(回轉窯電爐)+AOD(氬氧精煉爐)。
二、不銹鋼熱軋工藝流程
不銹鋼熱軋工藝是以板坯(主要為連鑄坯)為原料,經加熱後由粗軋機組及精軋機組製成帶鋼。從精軋最後一架軋機出來的熱鋼帶通過層流冷卻至設定溫度,由卷取機捲成鋼卷,冷卻後的鋼卷外表有氧化皮,呈現黑色,俗稱「不銹鋼黑皮卷」。經過退火酸洗,去掉氧化表面,即為「不銹鋼白皮卷」,不銹鋼市場流通的大部分熱軋產品為不銹鋼白皮卷。具體不銹鋼熱軋生產工藝流程如下:
在不銹鋼經過冷軋之後,需要經過退火和酸洗機組。冷軋後的不銹鋼退火,是通過再結晶的過程消除加工硬化而達到軟化的目的;酸洗的目的一是去掉退火過程中在鋼帶表面形成的氧化層,二是對不銹鋼表面進行鈍化處理,提高鋼板耐蝕性。
Ⅳ 不銹鋼是怎麼做成的
不銹鋼是具有60年發展歷程的現代材料
自本世紀初發明不銹鋼以來,不銹鋼就把現代材料的形象和建築應用中的卓越聲譽集於一身,使其競爭對手羨慕不已。
只要鋼種選擇的正確,加工適當,保養合適,不銹鋼不會產生腐蝕、點蝕、銹蝕或磨損。不銹鋼還是建築用金屬材料中強度最高的材料之一。由於不銹鋼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性,所以它能使結構部件永久地保持工程設計的完整性。含鉻不銹鋼還集機械強度和高延伸性於一身,易於部件的加工製造,可滿足建築師和結構設計人員的需要。
在建築、大樓和結構的行業中,不銹鋼成功的關鍵是其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性能。
不銹鋼牌號分組
200
系列—鉻-鎳-錳
奧氏體不銹鋼
300
系列—鉻-鎳
奧氏體不銹鋼
型號
301—延展性好,用於成型產品。也可通過機械加工使其迅速硬化。焊接性好。抗磨性和疲勞強度優於304不銹鋼。
型號
302—耐腐蝕性同304,由於含碳相對要高因而強度更好。
型號
303—通過添加少量的硫、磷使其較304更易切削加工。
型號
304—通用型號;即18/8不銹鋼。gb牌號為0cr18ni9。
型號
309—較之304有更好的耐溫性。
型號
316—繼304之後,第二個得到最廣泛應用的鋼種,主要用於食品工業和外科手術器材,添加鉬元素使其獲得一種抗腐蝕的特殊結構。由於較之304其具有更好的抗氯化物腐蝕能力因而也作「船用鋼」來使用。ss316則通常用於核燃料回收裝置。18/10級不銹鋼通常也符合這個應用級別。[1]
型號
321—除了因為添加了鈦元素降低了材料焊縫銹蝕的風險之外其他性能類似304。
400
系列—鐵素體和馬氏體不銹鋼
型號
408—耐熱性好,弱抗腐蝕性,11%的cr,8%的ni。
型號
409—最廉價的型號(英美),通常用作汽車排氣管,屬鐵素體不銹鋼(鉻鋼)。
型號
410—馬氏體(高強度鉻鋼),耐磨性好,抗腐蝕性較差。
型號
416—添加了硫改善了材料的加工性能。
型號
420—「刃具級」馬氏體鋼,類似布氏高鉻鋼這種最早的不銹鋼。也用於外科手術刀具,可以做的非常光亮。
型號
430—鐵素體不銹鋼,裝飾用,例如用於汽車飾品。良好的成型性,但耐溫性和抗腐蝕性要差。
型號
440—高強度刃具鋼,含碳稍高,經過適當的熱處理後可以獲得較高屈服強度,硬度可以達到58hrc,屬於最硬的不銹鋼之列。最常見的應用例子就是「剃須刀片」。常用型號有三種:440a、440b、440c,另外還有440f(易加工型)。
500
系列—耐熱鉻合金鋼。
600
系列—馬氏體沉澱硬化不銹鋼。
型號
630—最常用的沉澱硬化不銹鋼型號,通常也叫17-4;17%cr,4%ni。
Ⅵ 怎樣用電爐把不銹鋼加工成不銹鋼鋼錠
電弧爐三相強大的電流短路打火所產生的高溫能夠熔化廢品不銹鋼,然後添加適量的合金元素,達到適當溫度後澆注成鋼錠。
Ⅶ 45號鋼怎樣煉出不銹鋼
煉鋼工藝過程
造渣:調整鋼、鐵生產中熔渣成分、鹼度和粘度及其反應能力的操作。目的是通過渣——金屬反應煉出具有所要求成分和溫度的金屬。例如氧氣頂吹轉爐造渣和吹氧操作是為了生成有足夠流動性和鹼度的熔渣,以便把硫、磷降到計劃鋼種的上限以下,並使吹氧時噴濺和溢渣的量減至最小。
出渣:電弧爐煉鋼時根據不同冶煉條件和目的在冶煉過程中所採取的放渣或扒渣操作。如用單渣法冶煉時,氧化末期須扒氧化渣;用雙渣法造還原渣時,原來的氧化渣必須徹底放出,以防回磷等。
熔池攪拌:向金屬熔池供應能量,使金屬液和熔渣產生運動,以改善冶金反應的動力學條件。熔池攪拌可藉助於氣體、機械、電磁感應等方法來實現。
電爐底吹:通過置於爐底的噴嘴將N2、Ar、CO2、CO、CH4、O2等氣體根據工藝要求吹入爐內熔池以達到加速熔化,促進冶金反應過程的目的。採用底吹工藝可縮短冶煉時間,降低電耗,改善脫磷、脫硫操作,提高鋼中殘錳量,提高金屬和合金收得率。並能使鋼水成分、溫度更均勻,從而改善鋼質量,降低成本,提高生產率。
熔化期:煉鋼的熔化期主要是對平爐和電爐煉鋼而言。電弧爐煉鋼從通電開始到爐料全部熔清為止、平爐煉鋼從兌完鐵水到爐料全部化完為止都稱熔化期。熔化期的任務是盡快將爐料熔化及升溫,並造好熔化期的爐渣。
氧化期和脫炭期:普通功率電弧爐煉鋼的氧化期,通常指爐料溶清、取樣分析到扒完氧化渣這一工藝階段。也有認為是從吹氧或加礦脫碳開始的。氧化期的主要任務是氧化鋼液中的碳、磷;去除氣體及夾雜物;使鋼液均勻加熱升溫。脫碳是氧化期的一項重要操作工藝。為了保證鋼的純凈度,要求脫碳量大於0.2%左右。隨著爐外精煉技術的發展,電弧爐的氧化精煉大多移到鋼包或精煉爐中進行。
精煉期:煉鋼過程通過造渣和其他方法把對鋼的質量有害的一些元素和化合物,經化學反應選入氣相或排、浮入渣中,使之從鋼液中排除的工藝操作期。
還原期:普通功率電弧爐煉鋼操作中,通常把氧化末期扒渣完畢到出鋼這段時間稱為還原期。其主要任務是造還原渣進行擴散、脫氧、脫硫、控制化學成分和調整溫度。目前高功率和超功率電弧爐煉鋼操作已取消還原期。
爐外精煉:將煉鋼爐(轉爐、電爐等)中初煉過的鋼液移到另一個容器中進行精煉的煉鋼過程,也叫二次冶金。煉鋼過程因此分為初煉和精煉兩步進行。初煉:爐料在氧化性氣氛的爐內進行熔化、脫磷、脫碳和主合金化。精煉:將初煉的鋼液在真空、惰性氣體或還原性氣氛的容器中進行脫氣、脫氧、脫硫,去除夾雜物和進行成分微調等。將煉鋼分兩步進行的好處是:可提高鋼的質量,縮短冶煉時間,簡化工藝過程並降低生產成本。爐外精煉的種類很多,大致可分為常壓下爐外精煉和真空下爐外精煉兩類。按處理方式的不同,又可分為鋼包處理型爐外精煉及鋼包精煉型爐外精煉等。
鋼液攪拌:爐外精煉過程中對鋼液進行的攪拌。它使鋼液成分和溫度均勻化,並能促進冶金反應。多數冶金反應過程是相界面反應,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擴散速度是這些反應的限制性環節。鋼液在靜止狀態下,其冶金反應速度很慢,如電爐中靜止的鋼液脫硫需30~60分鍾;而在爐精煉中採取攪拌鋼液的辦法脫硫只需3~5分鍾。鋼液在靜止狀態下,夾雜物*上浮除去,排除速度較慢;攪拌鋼液時,夾雜物的除去速度按指數規律遞增,並與攪拌強度、類型和夾雜物的特性、濃度有關。
鋼包喂絲:通過喂絲機向鋼包內喂入用鐵皮包裹的脫氧、脫硫及微調成分的粉劑,如Ca-Si粉、或直接喂入鋁線、碳線等對鋼水進行深脫硫、鈣處理以及微調鋼中碳和鋁等成分的方法。它還具有清潔鋼水、改善非金屬夾雜物形態的功能。
鋼包處理:鋼包處理型爐外精煉的簡稱。其特點是精煉時間短(約10~30分鍾),精煉任務單一,沒有補償鋼水溫度降低的加熱裝置,工藝操作簡單,設備投資少。它有鋼水脫氣、脫硫、成分控制和改變夾雜物形態等裝置。如真空循環脫氣法(RH、DH),鋼包真空吹氬法(Gazid),鋼包噴粉處理法(IJ、TN、SL)等均屬此類。
鋼包精煉:鋼包精煉型爐外精煉的簡稱。其特點是比鋼包處理的精煉時間長(約60~180分鍾),具有多種精煉功能,有補償鋼水溫度降低的加熱裝置,適於各類高合金鋼和特殊性能鋼種(如超純鋼種)的精煉。真空吹氧脫碳法(VOD)、真空電弧加熱脫氣法(VAD)、鋼包精煉法(ASEA-SKF)、封閉式吹氬成分微調法(CAS)等,均屬此類;與此類似的還有氬氧脫碳法(AOD)。
惰性氣體處理:向鋼液中吹入惰性氣體,這種氣體本身不參與冶金反應,但從鋼水中上升的每個小氣泡都相當於一個「小真空室」(氣泡中H2、N2、CO的分壓接近於零),具有「氣洗」作用。爐外精煉法生產不銹鋼的原理,就是應用不同的CO分壓下碳鉻和溫度之間的平衡關系。用惰性氣體加氧進行精煉脫碳,可以降低碳氧反應中CO分壓,在較低溫度的條件下,碳含量降低而鉻不被氧化。
預合金化:向鋼液加入一種或幾種合金元素,使其達到成品鋼成分規格要求的操作過程稱為合金化。多數情況下脫氧和合金化是同時進行的,加入鋼中的脫氧劑一部分消耗於鋼的脫氧,轉化為脫氧產物排出;另一部則為鋼水所吸收,起合金化作用。在脫氧操作未全部完成前,與脫氧劑同時加入的合金被鋼水吸收所起到的合金化作用稱為預合金化。
成分控制:保證成品鋼成分全部符合標准要求的操作。成分控制貫穿於從配料到出鋼的各個環節,但重點是合金化時對合金元素成分的控制。對優質鋼往往要求把成分精確地控制在一個狹窄的范圍內;一般在不影響鋼性能的前提下,按中、下限控制。
增硅:吹煉終點時,鋼液中含硅量極低。為達到各鋼號對硅含量的要求,必須以合金料形式加入一定量的硅。它除了用作脫氧劑消耗部分外,還使鋼液中的硅增加。增硅量要經過准確計算,不可超過吹煉鋼種所允許的范圍。
終點控制:氧氣轉爐煉鋼吹煉終點(吹氧結束)時使金屬的化學成分和溫度同時達到計劃鋼種出鋼要求而進行的控制。終點控制有增碳法和拉碳法兩種方法。
出鋼:鋼液的溫度和成分達到所煉鋼種的規定要求時將鋼水放出的操作。出鋼時要注意防止熔渣流入鋼包。用於調整鋼水溫度、成分和脫氧用的添加劑在出鋼過程中加入鋼包或出鋼流中。
Ⅷ 不銹鋼板是怎麼生產製造的
在原來料選擇好之後,不源銹鋼的生產製造過如下。
第一步是融化,即將原料在電弧爐中熔化在一起。其次是去除多餘的碳元素,這是通過在AOD(氬氧脫碳)轉化器中處理熔融金屬來完成的。轉化器通過注入氧-氬混合物來還原碳。在這個階段,可以向AOD轉換器添加諸如鎳和鉬等其它合金元素。當需要非常低的碳含量時,可以使用VOD(真空氧化脫碳)轉化器。
接下來是調音,大多數不銹鋼都有非常嚴格的質量要求。在調整過程甚至允許對化學成分進行微調。調整是當鋼被緩慢攪拌以除去不想要的元素並提高稠度,同時將所需組成保持在溫度限度內。
成型步驟是將鋼水澆鑄成形。這些形式可以是花紋(矩形),坯料(圓形或正方形),板,桿或管。
然後是進行熱軋,即在高於鋼的再結晶溫度的溫度下發生熱軋。精確的溫度取決於所需的不銹鋼等級。不銹鋼板被加熱並通過高輥。布料和坯料形成棒和絲。板坯形成板,條和板。
如有需要還能進行冷軋,通常冷軋不銹鋼板使用在需要非常精確的尺寸或有吸引力的表面處理。該過程發生在鋼的再結晶溫度以下。使用小直徑輥和一系列支撐輥進行冷軋。
Ⅸ 電弧爐煉鋼的工藝流程是什麼
以前的方法(老三期)抄:
補爐→裝料→熔化期(分為四個階段:起弧期→穿井期→主熔化期→熔末升溫期)→氧化期→還原期→出鋼
裝料:廢鋼;也可以裝入少量鐵水,叫熱裝鐵水。
熔化期:主要是廢鋼等的熔化。
氧化期:通過礦石氧化或者吹氧等操作,去除鋼水中的雜質、N、H等
還原期:造渣、配合今等。
現在常用:廢鋼預熱→熔氧期→出鋼→精煉
現在一般把還原期拿到LF來操作,這樣可以縮短冶煉周期,操作也比較方便
用電極電弧產生的高溫熔煉礦石和金屬的電爐。氣體放電形成電弧時能量很集中,弧區溫度在3000℃以上.對於熔煉金屬,電弧爐比其他煉鋼爐工藝靈活性大,能有效地除去硫、磷等雜質,爐溫容易控制,設備佔地面積小,適於優質合金鋼的熔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