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合金材料 > 碳化碳對硬質合金有什麼影響

碳化碳對硬質合金有什麼影響

發布時間:2023-02-04 07:46:35

❶ 碳化鉭對硬質合金有影響嗎

在含碳化鈦(TiG)的硬質合金中加入一定量的碳化鉭(TaC),不僅能提高常溫時的強度(每增加4~6%的TiC含量,可增加強度12~18%),更重要的是能提高硬質合金在1200℃時的抗彎強度,提高刀具和工件材料發生粘結的溫度,降低切削過程中硬質合金碳元素向工件材料(鋼)擴散的深度,從而降低刀具的擴散磨損,提高刀具耐用度。此外,含TaC的硬質合金的可焊性好,刃磨時不易產生裂紋,提高了硬質合金的使用性能。
銑削用硬質合金刀片應含有較多的碳化鉭,使刀尖強度高,對斷續切削時的沖擊和溫度變化有較好的適應性。

❷ 硬質合金材料有什麼性質

硬質合金
是以高硬度
難熔金屬

碳化物
(WC、TiC)微米級粉末為主要成分,以鈷(Co)或鎳(Ni)、鉬(Mo)為
粘結劑
,在
真空爐
或氫氣還原爐中燒結而成的
粉末冶金製品

ⅣB、ⅤB、ⅥB族金屬的碳化物、
氮化物

硼化物
等,由於硬度和熔點特別高,統稱為硬質合金。下面以碳化物為重點來說明硬質含金的結構、特徵和應用。
ⅣB、ⅤB、ⅥB族金屬與碳形成的金屬型碳化物中,由於
碳原子
半徑小,能填充於
金屬晶格
的空隙中並保留金屬原有的晶格形式,形成間隙
固溶體
。在適當條件下,這類固溶體還能繼續溶解它的組成元素,直到達到飽和為止。因此,它們的組成可以在一定范圍內變動(例如
碳化鈦
的組成就在TiC0.5~TiC之間變動),
化學式
不符合
化合價
規則。當溶解的碳含量超過某個極限時(例如碳化鈦中Ti︰C=1︰1),晶格型式將發生變化,使原金屬晶格轉變成另一種形式的金屬晶格,這時的間充固溶體叫做間充化合物。
金屬型碳化物,尤其是ⅣB、ⅤB、ⅥB族
金屬碳化物
的熔點都在3273K以上,其中
碳化鉿

碳化鉭
分別為4160K和4150K,是當前所知道的物質中熔點最高的。大多數碳化物的硬度很大,它們的
顯微硬度
大於1800kg·mm2(顯微硬度是硬度表示方法之一,多用於硬質合金和硬質化合物,顯微硬度1800kg·mm2相當於莫氏一金剛石一硬度9)。許多碳化物高溫下不易分解,抗氧化能力比其組分金屬強。碳化鈦在所有碳化物中
熱穩定性
最好,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金屬型碳化物。然而,在
氧化氣氛
中,所有碳化物高溫下都容易被氧化,可以說這是碳化物的一大弱點。
除碳原子外,氮原子、硼原子也能進入金屬晶格的空隙中,形成
間隙固溶體
。它們與間隙型碳化物的性質相似,能導電、導熱、熔點高、硬度大,同時脆性也大。
硬質合金的基體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硬化相;另一部分是粘結金屬。
硬化相是
元素周期表

過渡金屬
的碳化物,如
碳化鎢
、碳化鈦、碳化鉭,它們的硬度很高,熔點都在2000℃以上,有的甚至超過4000℃。另外,過渡金屬的氮化物、硼化物、
硅化物
也有類似的特性,也可以充當硬質合金中的硬化相。硬化相的存在決定了合金具有極高硬度和耐磨性。
硬質合金對碳化鎢WC粒度的要求根據不同用途的硬質合金採用不同粒度的WC(碳化鎢)。
硬質合金切削刀具
:比如
切腳機刀片

V-CUT刀
等精加工合金採用超細、亞細、細顆粒WC,粗加工合金採用中顆粒WC,重力切削和
重型切削
的合金採用中、
粗顆粒
WC做原料;礦山工具:岩石硬度高,
沖擊負荷
大,採用粗顆粒WC,岩石沖擊小沖擊負荷小採用中顆粒WC做原料;耐磨零件:當強調其耐磨性、抗壓和表面光潔度時,採用超細、亞細、細、中顆粒WC做原料,耐沖擊工具採用中、粗顆粒WC原料為主。
WC理論含碳量為6.128%(原子50%),當WC含碳量大於理論含碳量,則WC中出現游離碳(WC+C)。游離碳的存在,燒結時使其周圍的WC晶粒長大,致使硬質合金晶粒不均勻。碳化鎢一般要求化合碳高(≥6.07%),游離碳(≤0.05%),總碳則決定於硬質合金的生產工藝和使用范圍。
正常情況下,石蠟工藝真空燒結用WC總碳主要決定於燒結前壓塊內的化合氧含量。含一份氧要增加0.75份碳,即WC總碳=6.13%+含氧量%×0.75(假設燒結爐內為中性氣氛,實際上多數真空爐為滲碳氣氛,所用WC總碳小於計算值)。
目前我國WC的總碳含量大致分為三種:石蠟工藝真空燒結用WC的總碳約為6.18±0.03%(游離碳將增大)。石蠟工藝氫氣燒結用WC的總碳含量為6.13±0.03%。橡膠工藝氫氣燒結用WC總碳=5.90±0.03%。上述工藝有時交叉進行,因此確定WC總碳要根據具體情況。
不同使用范圍、不同Co(鈷)含量、不同晶粒度的合金所用WC總碳可做一些小的調整。低鈷合金可選用總碳偏高的碳化鎢,高鈷合金則可選用總碳偏低的碳化鎢。總之,硬質合金的具體使用需求不同對碳化鎢粒度的要求也不同。
粘結金屬一般是鐵族金屬,常用的是鈷和鎳。
製造硬質合金時,選用的原料粉末粒度在1~2微米之間,且純度很高。原料按規定組成比例進行配料,加進酒精或其他介質在濕式球磨機中濕磨,使它們充分混合、粉碎,經乾燥、過篩後加入蠟或膠等一類的成型劑,再經過乾燥、過篩製得混合料。然後,把混合料制粒、壓型,加熱到接近粘結金屬熔點(1300~1500℃)的時候,硬化相與粘結金屬便形成共晶合金。經過冷卻,硬化相分布在粘結金屬組成的網格里,彼此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形成一個牢固的整體。硬質合金的硬度取決於硬化相含量和晶粒粒度,即硬化相含量越高、晶粒越細,則硬度也越大。硬質合金的韌性由粘結金屬決定,粘結金屬含量越高,抗彎強度越大。

❸ 切腳機刀片的硬質合金成分的作用

1、切腳機刀片因整體採用硬質合金製成,其材質成分含有多種硬質合金粉末,比如:難熔金屬化合物成分WC碳化鎢、TiC碳化鈦、Ta(Nb)C碳化鉭、VC碳酸亞乙烯酯等,粘結金屬成分Co鈷、Ni鈮、Fe鐵等,它們在切腳機刀片的綜合性能中各自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2、 WC碳化鎢具有很好的韌性和耐磨性。
3、TiC具有耐磨抗氧化和抗月牙窪磨損等特性,但是,TiC及其固溶體比WC脆得多,其合金韌性差。TiC含量超過18%,合金不僅脆,而且難以焊接。
4、TaC使合金具有較好的耐磨性、韌性、抗月窪磨損(比TiC差)和耐高溫性能(改善高溫強度、高溫硬度和抗氧化性)。添加TaC有助於降低摩擦系數,從而降低刀具溫度。其合金能在高切削刃溫度下承受大的沖擊負荷。然而由於TaC極為昂貴,無法大量使用。常用於切除熱焊瘤。
5、VC在合金中除做主體成分外,還常以添加物成分加入合金中,其主要作用是:降低合金性能對燒結溫度和時間的敏感性,或者說,使合金磁力(Hc)和硬度(HRA)合格的燒結溫度和時間的范圍增大,抑制燒結時碳化物晶粒長大;改變相組成,提高合金耐熱性,添加劑能使WC-Co合金二相區變寬,減小碳對合金性能影響的敏感性;提高合金月牙窪磨損,減少刀瘤,改善斷屑性能等。

❹ 碳化鈦硬質合金的特點

TiC硬質合金和WC-Co硬質合金一樣,合金的組織結構和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26delta;(Tic)+%26gamma;(Ni)兩相區的形成,碳含量過高或過低都會生成第3相%26theta;相(游離碳)或%26epsilon;相(TiNi3),使材料性能明顯降低。這一情況也適應於添加鉬(或Mo2C)的TiC%26mdash;Ni硬質合金,隨著Mo2C含量的提高,兩相區向低碳側移動,並且,兩相區的寬度也增大。TiC%26mdash;Mo%26mdash;Ni硬質合金的性能,即使在兩相區范圍內也受到鎳含量、Mo2C含量、碳化物量和%26gamma;相成分(合金碳含量)、碳化物粒度、結構缺陷及其尺寸的影響。TiC硬質合金的密度是一項極為敏感的性能,密度稍許降低,能使合金性能明顯下降。在TiC%26mdash;Mo%26mdash;Ni合金中,當鉬含量一定時,隨鎳含量增加合金抗彎強度升高、硬度下降;當鎳含量一定時,合金抗彎強度和硬度隨鉬含量增加而提高,當鉬含量增加到一定范圍後,合金的強度和硬度則隨鉬含量增加而降低。當合金的碳含量為理論含量的94%~96%時,合金具有最高的強度和硬度值。

❺ 硬質合金(碳化鎢合鈷合金)中鈷含量與合金性能的關系。

多補充一點。含鈷越多碳化物的硬度也越低,但其抗沖擊的能力(一般用橫向斷裂強度這個指標),即斷裂的能力也越強。另外,晶粒的大小和其他元素的加入也會對碳化鎢的性能有影響。但二者不是線性的關系,當鈷含量增加到一定百分比後,起強度反而會降低。這是因為鈷太多了,而其有是一種較軟的金屬。因此在選擇時要根據自己的應用工況來選擇合適鈷含量的牌號,既要滿足硬度要求,也要能用的住,不會發生崩刀,斷裂等情況。

❻ 您好:硬質合金棒材磨料時,炭黑,碳化鉻加多了會引起什麼現象

滲碳,變脆,最後現象被客戶罵,被老闆娘打

❼ 硬質合金中得碳含量對其顯微組織有哪些影響

介紹一下硬質合金的主要成分有哪些?起什麼作用?
硬質合金作為一種工具材料,硬質合金對世界經濟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然而,很多人都知道硬質合金具有高硬度和高的抗彎強度,但是真正了解硬質合金的卻不多,要了解硬質合金必須從硬質合金的成分開始,那麼硬質合金的主要成分有哪些?下面由三鑫硬質合金小編來分享。

硬質合金的主要成分是一種由難熔金屬化合物和粘結金屬所構成的組合材料。硬質合金中的的難熔金屬化合物通常指的是WC(碳化鎢)、TiC(碳化鈦)、Ta(Nb)C(碳化但)、VC(碳酸亞乙烯酯)等,粘結金屬通常指Co(鈷)、Ni(鈮)、Fe(鐵)等,它們在硬質合金中各自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碳化鎢(WC)
從網路詞條對於碳化鎢(WC)的解釋是這樣的--碳化鎢是一種由鎢和碳組成的化合物,化學式為WC,英文為Tungsten Carbide,也常被簡稱為Carbide。為黑色六方晶體,有金屬光澤,硬度與金剛石相近,為電、熱的良好導體。碳化鎢不溶於水、鹽酸和硫酸,易溶於硝酸-氫氟酸的混合酸中。純的碳化鎢易碎,若摻入少量鈦、鈷等金屬,就能減少脆性。用作鋼材切割工具的碳化鎢,常加入碳化鈦、碳化鉭或它們的混合物,以提高抗爆能力。碳化鎢的化學性質穩定,WC(碳化鎢)合金具有很好的韌性和耐磨性,但在切削鋼材時,易產生刀瘤和月牙窪磨損。同時在高溫下,合金硬度和強度急劇下降。所以,這類鎢鈷合金最適宜使用在有色金屬和低塑性鑄鐵的加工,而不宜用於鋼的切削加工。
硬質合金始於WC(碳化鎢)- Co(鈷)硬質合金,它是成分最簡單,使用范圍最廣泛的一種合金。

鈷(Co)
從網路詞條對於鈷(Co)的解釋是這樣的—化學元素符號Co,銀白色鐵磁性金屬,表面拋光後有淡藍光澤,在周期表中位於第4周期、第Ⅷ族,原子序數27,原子量58.9332,密排六方晶體,常見化合價為+2、+3。 鈷是具有光澤的鋼灰色金屬,比較硬而脆,有鐵磁性,加熱到1150℃時磁性消失。鈷的化合價為+2價和+3價。在常溫下不和水作用,在潮濕的空氣中也很穩定。在空氣中加熱至300℃以上時氧化生成Co0,在白熱時燃燒成Co3O4。氫還原法製成的細金屬鈷粉在空氣中能自燃生成氧化鈷。金屬鈷主要用於製取鈷合金。
鈷基合金是鈷和鉻、鎢、鐵、鎳組中的一種或幾種製成的合金的總稱。含有一定量鈷的刀具鋼可以顯著地提高鋼的耐磨性和切削性能。含鈷50%以上的司太立特硬質合金即使加熱到1000℃也不會失去其原有的硬度,如今這種硬質合金已成為含金切削工具和鋁間用的最重要材料。在這種材料中,鈷將合金組成中其它金屬碳化物晶粒結合在一起,使合金具更高的韌性,並減少對沖擊的敏感性能,這種合金熔焊在零件表面,可使零件的壽命提高3~7倍。鈷基合金的耐熱性是因為形成了難熔的碳化物,這些碳化物不易轉為固體溶體,擴散活動性小,在溫度在1038℃以上時,鈷基合金的優越性就顯示無遺。這對於製造 高效率的高溫發動機,鈷基合金就恰到好處。在航空渦輪機的結構材料使用含20%~27%鉻的鈷基合金,可以不要保護覆層就能使材料達高抗氧化性。

碳化鈦(TiC)
從網路詞條對於碳化鈦TiC的解釋是這樣的:TiC淺灰色,立方晶系,不溶於水,具有很高的化學穩定性,與鹽酸、硫酸幾乎不起化學反應,但能夠溶解於王水,硝酸,以及氫氟酸中,還溶於鹼性氧化物的溶液中。
相對分子質量:59.91
密度4.93g/cm3
熔點3160℃,沸點4820℃
可由骨炭與二氧化鈦在電爐中加熱製得。是硬質合金的重要成分。用作金屬陶瓷,具有高硬度、耐腐蝕、熱穩定性好的特點。還可用來製造切削工具。在煉鋼工業中用作脫氧劑。
碳化鈦是典型的過渡金屬碳化物。它的鍵型是由離子鍵、共價鍵和金屬鍵混合在同一晶體結構中,因此碳化鈦具有許多獨特的性能。晶體的結構決定了碳化鈦具有高硬度、高熔點、耐磨損以及導電性等基本特徵。碳化鈦陶瓷是鈦、鋯、鉻過渡金屬碳化物中發展最廣的材料。
為了解決鋼材加工時產生的刀瘤和月牙窪磨損,經研究就開發出了WC-TiC-Co硬質合金。TiC具有耐磨抗氧化和抗月牙窪磨損等特性,但是,TiC及其固溶體比WC脆得多,其合金韌性差。TiC含量超過18%,合金不僅脆,而且難以焊接。

Ta(Nb)C碳化但
從網路詞條對於碳化鎢的解釋是這樣的:分子式:TaC;沸點:5500℃。
性質:分子量:192.956。淺棕色金屬狀立方結晶粉末,屬氯化鈉型立方晶系。不溶於水,難溶於無機酸,能溶於氫氟酸和硝酸的混合酸中並可分解。抗氧化能力強,易被焦硫酸鉀熔融並分解。導電性大,室溫時電阻為30Ω,顯示超導性質。
用途:用於粉末冶金、切削工具、精細陶瓷、化學氣相沉積、硬質耐磨合金刀具、工具、模具和耐磨耐蝕結構部件添加劑,提高合金的韌性。碳化鉭的燒結體顯示金黃色,可作手錶裝飾品。
目前也用碳化鉭做硬質合金燒結晶粒長大抑制劑用,對抑制晶粒長大有明顯效果,密度為14.3g/cm3。

為了獲得既能抗刀瘤和抗月牙窪磨損,同時又具有較好的耐磨性和韌性的合金,經研究就又出現WC-TaC-Co硬質合金。TaC使合金具有較好的耐磨性、韌性、抗月窪磨損(比TiC差)和耐高溫性能(改善高溫強度、高溫硬度和抗氧化性)。添加TaC有助於降低摩擦系數,從而降低刀具溫度。其合金能在高切削刃溫度下承受大的沖擊負荷。然而由於TaC極為昂貴,無法大量使用。常用於切除熱焊瘤。

為獲得兼備WC-TiC-Co和WC-TaC-Co兩類合金所具有的最佳性能的合金,研究產生了WC-TiC-TaC-Co硬質合金。它可以切削鋼,也可以切削加工鑄鐵和有色金屬,特別適用於加工高合金鋼、耐熱合金和合金鑄鐵。它一出現,就得到很快的發展,幾乎取代了WC-TiC-Co合金。影響其大勢發展的是塗層合金的出現。
塗層合金的基體採用具有高韌性的合金,其表面塗層TiC、Ti(CN)、TiN、AI2O3......,則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和抗月牙窪磨損,因此,塗層合金既具有高韌性、高耐磨性又能抗月牙窪磨損,其壽命成十倍提高。TaC、NbC、VC、Cr3C2...等在合金中除做主體成分外,還常以添加物成分加入合金中,其主要作用是:降低合金性能對燒結溫度和時間的敏感性,或者說,使合金磁力(Hc)和硬度(HRA)合格的燒結溫度和時間的范圍增大,抑制燒結時碳化物晶粒長大;改變相組成,提高合金耐熱性,添加劑能使WC-Co合金二相區變寬,減小碳對合金性能影響的敏感性;提高合金月牙窪磨損,減少刀瘤,改善斷屑性能等。

VC
從網路詞條對於碳酸亞乙烯酯(VC)的解釋是這樣的: 碳酸亞乙烯酯,VC分子量:86.05;分子式:C3 H 2 O 3;;熔 點: 19 -22 ℃;沸 點: 165 ℃;硬度:HV2900。
VC在硬質合金中的應用:VC是一種難熔金屬化合物,在硬質合金的粉末冶金生產時適量添加可使材料的韌性提高。
VC加入鋰離子電解液中,可改善負極SEI膜的成膜特性,改善電池循環性能。
VVC的主要作用:VC在合金中除做主體成分外,還常以添加物成分加入合金中,其主要作用是:降低合金性能對燒結溫度和時間的敏感性,或者說,使合金磁力(Hc)和硬度(HRA)合格的燒結溫度和時間的范圍增大,抑制燒結時碳化物晶粒長大;改變相組成,提高合金耐熱性,添加劑能使WC-Co合金二相區變寬,減小碳對合金性能影響的敏感性;提高合金月牙窪磨損,減少刀瘤,改善斷屑性能等。
VC在合金中以添加劑物成分加入時,其添加的量的多少應因不同基體合金成分的不同而不同,由於VC的存在可導致合金粉末的壓縮性能下降,隨VC含量的增大,壓坯密度下降的幅度有下降的趨勢。
VC在硬質合金粉末中的存在能明顯地影響粉末的壓制過程,加入VC後會使密度降低,由於VC的密度(HV2900)比WC(hv2350)高,VC溶入WC後形成復式碳化物的硬度也比WC的高,加入VC後的密度下降現象說明:經長時間高能球磨後VC溶入WC的顆粒內或成極薄層均勻分布於WC顆粒周圍,使顆粒表面硬度升高,從而影響粉末壓縮性能下降。粉末壓縮性能的下降取決於VC的含量,當VC含量下降到一定范圍內變動時,壓坯密度的下降幅度非常接近,當VC含量增大到一定量時,在高壓制壓力區,壓坯密度的下降幅度更大一些,壓坯密度這種隨VC含量的增大呈二階段式的、出現平台下降現象可能與VC含量少,尚未形成連續的VC薄層時的下降幅度不同於形成薄層後的下降幅度有關。
VC在合金中的另一種作用是以抑制劑的形式出現,抑制劑能有效地阻止WC晶粒在燒結過程中的長大。在粉末冶金中眾多的抑制劑(Cr3C2、NbC、TaC)中以VC的抑制效果最好。

TiN對粘結金屬的濕潤性差,所得合金孔隙度高,抗彎強度低。但具有抗熱震、抗熱疲勞和極好的抗月牙窪磨損等性能。
以WC-TiC-TiN取代WC-TiC-TaC製成的合金按其抗彎強度和抗氧化性可與含TaC合金相匹敵。
在TiC基合金中加入TiN使其強度得到明顯提高。
自1923年硬質合金的發明始起致其近代工具材料的應用及發展使人類改造自然的效率成倍,發社會生產發展作出了卓絕的貢獻。短短幾十年的硬質合金發展,其觸角已經伸到世界經濟的各個領域,已成為現代社會和新技術領域不可缺少的工具材料。

硬質合金成分演變和發展歷程

WC碳化鎢基燒結硬質合金成分發展演變歷程

無WC碳化鎢基燒結硬質合金成分發展演變歷程

年份

成分

年份

成分

1923~1925

WC-Co

1923~1931

TiC-Mo2C-Ni,Cr,Mo

1929~1931

WC-TiC-Co

1930~1931

TaC-Ni

1930~1931

WC-TaC(VC,NbC)-Co

1931

TiC-TaC-Co

1932

WC-TiC-TaC(NbC)-Co

1931

TiC-Cr,Mo,W,Ni,Co

1938

WC-Cr3C2-Co

1938

TiC-VC-Ni,Fe

1956

WC-TiC-Ta(Nb)C- Cr3C2-Co

1944

TiC-NbC-Ni,Co-Cr

1959

WC-TiC-HfC-Co

1949

TiC-TiB2,

1968~1969

WC-TiC-Ta(Nb)C-- HfC-Co

1950

TiC(Mo2C,,TaC)-Ni,Co-Cr

1968~1969

WC-TiC-Ta(Nb)C-- HfC-Co

1950

TiC-TiB2

1965~1978

TiC,TiN,Ti(CN),HfC,AI3O2塗層

1957~1970

TiC-Mo2C混合物-Ni,Mo

1967~1970

亞微細WC-Co

1968~1970

(Ti-Mo)C固溶體-Ni,Mo,Cr

1974~1977

多晶金剛石塗層覆層的WC基合金

1969~1970

TiC-TiN-Ni

1973~1978

復碳化物,碳氮化物-氮化物以及碳化物-碳氮化物-氮化物-氧化物復合塗層

1968

TiC-AI3O2

1976~1979

添加Ru復雜硬質合金

1972~1975

TiC-TaN-Ni

❽ 加入不同元素硬質合金性能有何變化

合金元素在鋼中的作用不外是與鋼中的鐵和碳兩個基本元素發生作用
合金元素之間的相互作用
以及由此而影響鋼的組織和想變過程改變過程
改變鋼的性能等等,下面僅簡述幾方面最基本的作用。
1
強化鐵素體
大多數合金元素都能溶於鐵素體
形成合金鐵素體由於合金元素與鐵的晶格和原子半徑的差異
引起鐵素體的晶格畸變產生固溶強化
,使鐵素體的強度硬度提高但塑性和韌性有下降的趨勢

Si
Mn能顯著提高鐵素體的強度但是Si超過1%
Mn超過1.5%都會降低鐵素體的韌性只有Ni比
較特殊在一定范圍內【不超過5%】能顯著強化鐵素體的同時又能提高韌性。
2
形成合金碳化物
在鋼中能形成合金碳化物的元素有





等按與碳的親和能力由強到弱依次排列
與碳的親和力越強形成的碳化物越穩定
根據合金元素與碳的親和力的強弱和元素在鋼中含量的多少
,鋼中的合金碳化物有合金滲碳體和特殊碳化物兩種類型。

❾ 鑄鐵ht250碳含量過高對硬度有什麼影響

鑄鐵含碳越高越硬,但條件是白口(斷口呈白色),如果是灰口,則含碳越高越軟。為什麼白口就硬灰口就軟?這是因為白口內的碳是以碳化三鐵的形式存在,而灰口內的碳是以游離狀石墨的形式存在。游離碳是什麼?游離碳就是石墨(6B鉛筆芯),當然很軟了。但與鐵一結合,就堅硬無比了。鋼與鑄鐵的熱處理,說白了,就是改變鋼內碳的存在形式。

❿ 影響硬質合金合金相對磁飽和值有哪些因素

影響硬質合金合金相對磁飽和值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六大因素:
1、硬質合金中的WC總碳超標。
2、混合料(含壓塊)氧含量超標。
3、氫氣脫蠟、預燒中的碳量變化。
4、真空脫蠟、預燒中的碳量變化。
5、氫燒結過程的碳量變化。
6、硬質合金真空燒結過程的碳量變化。

閱讀全文

與碳化碳對硬質合金有什麼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solidworks模具分析如何使用 瀏覽:886
國標鋼材正火怎麼表示 瀏覽:726
鋼管219直徑是多少 瀏覽:482
普通門窗用什麼鋼材 瀏覽:312
碳鋼板用什麼焊接方法好 瀏覽:468
鍍鋅方管理論重量 瀏覽:516
河南貼片焊接怎麼收費 瀏覽:685
球形棒模具怎麼做 瀏覽:382
室外電纜穿管埋地如何保證鋼管間距 瀏覽:777
夾渣漏水如何焊接 瀏覽:649
勾畫鋼鐵是怎麼煉成的 瀏覽:389
鋼鐵雄心4怎麼轉換政體 瀏覽:653
取鎖骨鋼板後要恢復多久 瀏覽:254
鋼板怎麼開方孔 瀏覽:636
模具做鐵氟龍用什麼顏色 瀏覽:308
醫用氣體不銹鋼管需如何處理 瀏覽:325
鋁和304不銹鋼哪個重 瀏覽:198
鋁合金拉門如何選擇 瀏覽:546
電線管焊接用什麼焊條 瀏覽:438
焊接手機零件需要多少w的電烙鐵 瀏覽: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