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硅碳合金的作用與副作用
硅碳合金是一種新型合金,Si-C合金是轉爐用合金品種的新型合金,可代替硅鐵、碳化硅、增碳劑,減少脫氧劑用量,用於轉爐冶煉脫氧合金化工藝,效果穩定,鋼種化學成份、力學性能和內控質量均優於傳統工藝。其特點:改善鋼水質量,提高產品質量,改善產品新能,減少合金加入量,降低煉鋼成本,增加經濟效益。
⑵ 硅碳合金怎麼辨別好壞
通過詳細記錄的電流表數據和溫控表的輸出百分比。當爐溫穩定在某一溫度時,若硅碳合金不好的的話則儀表的輸出百分比較前一時間段會加大,電流表顯示電流會減小。
⑶ 硅碳合金的產生背景
長期以來,轉爐用合金一直沒有進行調整,傳統的合金品種結構比較單一,即Q195、Q235鋼種採用Mnsi+FeSi+SiAiCaBa+Sic+增碳劑工藝,HRB335、HRB400鋼種採用MnSi+Fesi+AiSi+增碳劑生產工藝。而傳統的硅錳合金,硅鐵資源日益緊張,市場價格一路攀升,使得轉爐煉鋼成本逐步提高,縮小鋼材的盈利空間,並且傳統合金的回收率受轉爐操作的影響較大,出鋼量、終點溫度以及下渣量使得成品中合金成份波動大。導致冶煉鋼種的化學成份不穩定,成品內控指標合格率低。
⑷ 硅碳合金是什麼
由硅、鉻、鐵為主成分的鐵合金。又稱硅鉻鐵合金。在冷卻過程中,合金繼續析出碳化硅,上浮到渣與合金的接觸面進入渣中。通過渣洗,渣中含碳量可達4%,合金中含碳量可以降到0.02%。渣洗不但降碳率高,還可以回收微碳鉻鐵渣中的鉻。渣中含鉻量降。通過試驗及生產實踐表明,使用硅碳合金進行轉爐的脫氧合金工藝,使煉鋼噸鋼成本大大降低,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提高了鋼材的市場競爭優勢。使用方法:人工直接投入或經料倉溜槽自動加入鋼包底部:如精煉時亦可直接在精煉過程中直接加入。加入量根據不同的鋼種選用不同的指標和加入量。(可以根據不同鋼種調整碳的含量以適應不同鋼種的需要)。
⑸ 廠家直銷金剛砂 金剛砂多少錢一噸
>金剛砂耐磨材料是以重量來計算價格的,25KG一包,可以施工5個平方,滲透厚度3-5mm左右,價格是45元,金剛砂耐磨硬化地面,俗稱金剛砂耐磨地坪。自上世紀70年代問世以來在歐美迅速普及,成為水磨石地面的完美換代產品,進入80年代末期,耐磨地坪更是發達國家的首選。用於須耐磨耐沖擊且減少灰塵的混凝土地面,例如:倉庫、碼頭、廠房、停車場、維修車間、車庫、貨倉式商場、碼頭及需要統一色彩以提高工作衛生環境和美觀同時沒有腐蝕介質的地方。價格來源網路,僅供參考<
⑹ 哪些企業用到石墨粉,石墨粒,石墨球,硅碳合金球呢
1、鋼鐵鑄造企業,因為石墨的成分是碳,金屬裡面需要調整金屬的成分需要碳和硅來調整,所以會用的比較多。
2、耐火材料行業,因為石墨和硅的耐溫度高,所以會應用的耐火材料行業。
3、其他行業,主要是利用碳成分或者石墨的特性的地方。
⑺ 鐵碳合金和鐵碳硅合金的區別
組成元素不同,含鐵量不同。
1、組成元素不同。鐵碳合金是以鐵和碳為組元的二元合金。鐵碳硅合金是硅與鐵化合,但超過約30%以上硅的合金。
2、含鐵量不同,鐵碳合含鐵量是2%~4.3%。鐵碳硅合金含鐵量20%。
⑻ 硅碳合金的產地分布
由於硅碳合金是一種新型合金,目前生產硅碳合金的廠家並不多,主要是在河南安陽地區。
⑼ 《元素與人類文明》金 銅 硅 碳 鈦
元素是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物質基礎,每種元素都能折射出人類 社會 的不同側面。
比如,金折射出人類 社會 的不同側面,銅折射出經濟的供需矛盾,硅折射了技術的變遷,碳折射了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而鈦則體現出人類不斷追求卓越的努力。
人類認識元素的過程,其實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不管是四元素論、葡萄乾麵包模型,還是行星模型,都源自科學家們的大膽假設,而元素理論能夠不斷得到修改,直至最終完善,其實是無數次實驗與觀察求證的結果。
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是貨幣天然是金銀。從化學性質上講,金非常保守、穩定,很難跟其他元素發生化學反應。
黃金在地殼中的含量特別少,就算是金礦,一噸礦土一般也就只有幾克,所以黃金也自帶稀缺性。
與金相比,銅的化學性質要活潑得多。銅的冶煉難度比較小,但是純銅質地柔軟,容易變形。
把銅和錫混合在一起,得到青銅之後,銅才真正發揮自己的影響力。
硅是人類最早有意識使用的元素之一。在古代中國,硅元素的重要作用就是:製造陶瓷。
陶瓷的原材料是黏土,黏土是一類富含有機質的硅酸鹽,一旦受熱就會變硬,這個特定讓它可以用來製作各種器具,也就是陶器。
在陶器的基礎上,古人附加了藝術元素,於是變成精緻的瓷器。而瓷器成就了古代中國的一個重要文化符號。
硅在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扮演著承上啟下的角色。它既是古代文明發展的載體,也是現代 科技 發展的基石。硅能做到這一點,歸功於由它組成的一種物質——玻璃。
玻璃的主要組成元素是硅和氧,二者能形成一種特殊結構,這種結構不會吸收可見光,因此,光線就能穿透玻璃,讓玻璃變得透明。凸起的玻璃可以用來製作放大鏡。
後來的科學家們在放大鏡的基礎上,又陸續發明了顯微鏡和望遠鏡,藉助這些新工具觀察到了微觀世界和浩瀚宇宙,從而大大推動了光學、生物學和天文學的發展。
玻璃透明、耐酸鹼的特點,也讓它成為觀察化學反應的最佳容器,在玻璃的幫助下,化學研究也得以迅速發展。
在進入信息時代之後,用的太陽能電池板,就都是由硅晶體製造的。因為由純硅組成的硅晶體,可以與光發生作用,激發出遊離電子,再形成電流,達到發電的效果。
同時,硅晶體也是出色的半導體,可以應用在電路的邏輯計算過程中,所以,它又成為今天我們製造各類晶元的必需材料。毫不誇張地說,人類的信息技術能有今天的發展,硅元素是頭號功臣。
糖類、油脂和蛋白質這些食物的主要成分都是在碳元素的基礎上形成的。還有我們穿的衣服所使用的材料的基礎都是由碳元素的構成。碳還能通過燃燒自己,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寶貴的能量來源。
鈦是一種性能優異的金屬元素,主要使用在航天和 探索 海洋上。鈦合金完美兼具了密度小、強度大、抗金屬疲勞能力強。美國最先進的F-22戰斗機,兩台發動機就各用了5噸鈦合金。
鈦不僅可以上九天攬月,也擅長下五洋捉鱉。鈦是少數幾種能抵禦海水侵襲的金屬,用鈦合金製作的設備,在海水中長期浸泡也不會被腐蝕。
因此,鈦也被廣泛應用在海水淡化、礦產開發、潛水器製造等多個領域。我國的「奮斗者」號深海探測器在2020年實現了萬米深潛的目標,它的外殼主要就是由鈦合金組成的。
鈦合金還有著出色的生物相容性,由鈦合金製成的骨骼材料植入人體後,能很好地和人體結合,極少出現免疫排斥反應。
如今,人造鈦合金器官已經相當普及,每年都有數百噸的鈦,用來加工各類手術的植入體,近年來迅速發展的3D列印技術,更是讓鈦合金植入體的應用場景大大增加。
人類的文明史,其實也是人類認識元素、使用元素的進步史,不同元素曾給人類文明帶來過不同的深遠影響。
金驅使過我們的原始慾望,讓人發現新的天地;
銅促進過古代 社會 的技術進步,為我們帶來了更好用的器具和更普及的貨幣;
硅通過不同的形態助推我們的文明,讓瓷器和晶元成為古今的文化符號;
碳為人類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方便了我們每個人的衣食住行;
鈦則幫助我們不斷攀登技術的高峰,實現遙望已久的海天夢想。
⑽ 鋼鐵行業煉一噸鋼,(最普通的鋼材比如碳素工具鋼)大概需要多少公斤的普通硅錳合金(6818)
普通的碳素工具鋼,T7--T13,僅碳含量不同,要求的Si、Mn含量都一樣。Si小於回等於0.35%,答Mn小於等於0.4%,由於6818的Mn含量為68%,Si含量為18%,則按加入後Mn 的存量計算:
1000*0.004/0.68*0.9=6.5kg,由於鋼液中含有一定的Mn ,加5kg就夠了。
由於Si含量還不夠,可加硅鐵就行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