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選擇人工髖關節(金對金髖關節假體的優點和缺點)
人工髖關節假體的種類非常多,如國產的、進口的及中外合資企業生產的,選擇進口的還是國產的人工關節假體,是患者及其家屬在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前常常難以決斷的一個問題。 人工關節假體對其形態的設計、表面處理、材料選用、製造工藝以及包裝都有十分嚴格的要求。一般來說,進口的人工髖關節假體價格比國產的貴1-2萬元,但具體是進口關節的效果好還是國產的好,或者說使用壽命更長,目前還暫無定論。雖然國產關節與進口關節在質量上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但隨著國內生產工藝的提高,近年來國產關節的質量也有了改進,其材料也呈現多樣化,如鈦合金、鈷鉻合金、高分子聚乙烯、陶瓷等。患者髖關節損壞的程度不同,人工關節的選擇也會有不同。此外,髖關節是否需要用骨水泥固定、人工關節各自特定的適應症等等,都是需要考慮的因素。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提高了髖關節嚴重病損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於老年患者,全髖關節置換術的15~20 年的成功率可達90%以上。但是隨著關節置換術患者的年輕化,人們發現在年輕的患者中,全髖置換術的效果遠未達到理想狀況,患者年齡越小,置換術的遠期效果越差。小於55 歲的患者全髖置換術後假體的10 年存留率僅為80%左右,16 年存留率僅為33%,而在小於40 歲的患者中,假體的10 年失敗率高達30%~56%。在導致人工關節中、遠期失敗的原因中,磨損和松動是最重要的因素。 金對金全髖表面置換在10年前開始進入臨床應用,金對金的設計比早期表面置換假體(金屬對聚乙烯)在冶金和摩擦特性上具有很好的改進,早期表面置換在金屬材料、固定方法和界面(增加了金屬和聚乙烯的磨損)三方面有不足,新型假體塑性更薄,使用更好的固定技術,設備能更好地耐受。在表面置換使用超過十年以上的國家裡,表面置換大概是所有全髖置換的10%,比如澳大利亞2007年是7.9%,許多歐洲國家(英、法、德)使用率從6%到9%。與傳統的金屬對聚乙烯人工假體相比,新一代金屬對金屬假體在理論和臨床選擇上有著較大優勢。首先,金屬對金屬磨擦付耐磨損性能更好。在快速磨損期,金屬對金屬假體的線性磨損率為25~35μm/年,到第3 年進入穩態磨損期後,線性磨損率降低到5μm/年,容積磨損率為0.3mm/年,比傳統的金屬對聚乙烯低100 倍。同時,金對金使全髖表面置換和大股骨頭全髖假體成為可能,二者分別有利於保留較多的股骨側骨量、優化股骨近端的應力傳導、術後關節穩定性及活動度更好。 盡管金對金假體有著更加良好的耐磨損性能,但是仍然無法迴避由於磨損而帶來的金屬離子釋放的問題,金屬對金屬關節置換的患者需長期並有可能術後一生均處於這種較高的金屬離子濃度環境,長期持續的較高金屬離子濃度環境是否會致敏、致癌、致畸以及加重腎臟等臟器負擔目前仍不清楚,不過隨訪至今仍然沒有明確證據證明金對金髖關節假體植入與上述問題有相關性,至少截至目前來看金對金髖關節假體是相對安全的。國外的一項調查統計顯示,植入金屬對金屬假體後,患者腫瘤和腎病的發病率以及惡性腫瘤的死亡率與健康人群並無明顯差別。 另外,對於金屬對金屬關節置換術的適應症應當嚴格掌握。由於界面摩擦形成的金屬離子在體內積聚,且需要通過腎臟排泄,並有可能通過胎盤屏障,故此慎用於腎功能不全患者和有近期妊娠可能的女性。另外,年輕活動量大的患者可採用表面置換術。而年齡較大、患有骨質疏鬆症、肥胖症、絕經後女性等應慎用表面置換術,可採用全髖關節置換。
❷ 求問美國捷邁鈦合金股骨頭大概價格多少
你應該是換全髖吧,3萬左右,具體還要看具體使用什麼摩擦界面了,最貴的有陶瓷的,4代陶瓷也能配到6萬。總之還是要和醫師交流,根據你平時工作性質和活動量來綜合考慮。
❸ 髖關節置換有鈦合金的嗎質量咋樣需多少
你好,人工關節有鈦合金材料的,價格從七八千至幾萬的都有,有國產的,合資的,進口的。建議:醫療材料價格差異很大,廠家也很多,建議不需要盲目的選用太好的,中等的就可以了。醫生詢問:
❹ 有沒有知道進口小兒髖關節內固定鋼板價格多少啊 還有這個手術費用需要多少啊!!急急急
先髖矯形手術?
❺ 髖關節置換股骨頭壞死
我不知道你髖臼使用的是聚乙烯襯還是陶瓷襯,如果是陶瓷襯使用壽命要很長,而用聚乙烯襯大多數情況下最多使用到20年就不錯了。轉呼啦圈對關節有影響,最好游泳。仰卧起坐可以。
(周勇剛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301醫院周勇剛 http://zhouyonggang.haodf.com/
❻ 鈦合金的股骨頭 去哪裡買
股骨頭壞死,又稱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是一種由於酒精中毒、激素、外傷等因素破壞了股骨頭的血液供應,從而出現髖關節疼痛或其周圍關節疼痛、功能性障礙甚至股骨頭塌陷的骨科疑難疾病。
目前我國股骨頭壞死的患者約有400萬。由於交通工具的變革以及激素的問世,近年來股骨頭壞死的患病率逐漸升高,且呈年輕化趨勢。針對該病的治療,很多患者在醫院推薦下選擇人工股骨頭置換手術。我國在九十年代甚至颳起了一股「人工股骨頭置換風」。然而,人工置換股骨頭真的就能從根本上治癒股骨頭壞死嗎?骨科李教授認為,從嚴格意義上講人工股骨頭置換手術並不是對股骨頭壞死的一種「治癒」,而只是運用現代的手術技術和假體材料對人體「零件」進行「更換」,這只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方法。
李教授介紹,目前用於股骨頭置換手術的人工股骨頭一般有國產和進口的兩種,置換的手術費用都不低。而且醫院宣傳人工股骨頭可以使用20到30年,但是這種狀況只有在沒有出現感染、假體松動、脫位等合並症的理想情況下才可能達到。一般來說最好的股骨頭目前也只能用到10至15年,有的甚至只能用到5至6年。患者在以後的生活中很可能會遇到多次翻修的問題。不僅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經濟負擔和精神痛苦,而且極易產生感染、神經損傷、脫位、假肢下沉、擺動斷裂等並發症,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而事實上,很多患者的股骨頭壞死的程度,並沒有達到非置換股骨頭的地步。一些醫院在利益驅動下不顧及患者的具體情況,一味鼓勵患者進行股骨頭置換手術的做法,顯然是違背醫生職業道德的行為。
「醫乃仁術」,李教授認為,對於年紀較輕的股骨頭壞死患者,能不換就盡量不換,只要治療方法得當,配合一定的功能性鍛煉,一般可以很好的控制病情並恢復患者正常生活自理能力。對於60歲以上的股骨頭壞死患者,如果疾病的確嚴重影響正常生活,才應該考慮人工股骨頭置換手術。骨科專家採用內服中葯加功能鍛煉治療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療效顯著。
治療分為死骨吸收期、血管修復期、新骨生長期、臨床修復期。
由於療效好,有效率高。對於無效的患者依據其X光片與第一次就診時X光片比較,如果股骨頭囊性變擴大和塌陷的,視為保守無效。考慮病人花費較大,醫院特設立免費置換基金,以予病人作免費轉換術。
網址;www.hnclgk.com
www.qq955.com
QQ影院
❼ 做得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幫忙看一下所用材料是國產還是進口。材料如下:
進口的 德國的 老牌廠子
❽ 進口髖關節假體價格
髖關節是每一個都擁有的,對於每一個人都特別重要,是人的身體上不可缺少的以個部位,髖關節可以讓以個人更好的活動,髖關節的好壞影響著一個人是否可更健康生活。有一些人因為某種原因而導致髖損壞必須按假肢,那麼進口髖關節假肢價格?進口的髖關節假肢的價格應該在30000到60000之間。
人工髖關節假體的種類非常多,如國產的、進口的及中外合資企業生產的,選擇進口的還是國產的人工關節假體,是患者及其家屬在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前常常難以決斷的一個問題。
人工關節假體對其形態的設計、表面處理、材料選用、製造工藝以及包裝都有十分嚴格的要求。一般來說,進口的人工髖關節假體價格比國產的貴1-2萬元,但具體是進口關節的效果好還是國產的好,或者說使用壽命更長,目前還暫無定論。
雖然國產關節與進口關節在質量上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但隨著國內生產工藝的提高,近年來國產關節的質量也有了改進,其材料也呈現多樣化,如鈦合金、鈷鉻合金、高分子聚乙烯、陶瓷等。患者髖關節損壞的程度不同,人工關節的選擇也會有不同。此外,髖關節是否需要用骨水泥固定、人工關節各自特定的適應症等等,都是需要考慮的因素。
以上就是關於髖關節假肢的價格的敘述,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❾ 髖關節置換的手術費用大約是多少
髖關節置換又稱作人工髖關節置換,是將人工假體,包含股骨部分和髖臼部分,利用骨水泥和螺絲釘固定在正常的骨質上,以取代病變的關節,重建患者髖關節的正常功能,是一種較成熟丶可靠的治療手段。人工關節在國外始於40年代,我國在60年代以後逐步開展。早期只置換人工股骨頭,俗稱半髖置換,後發展至全髖關節置換。骨性關節炎丶股骨頭壞死丶股骨頸骨折丶類風濕性關節炎丶創傷性關節炎丶良性和惡性骨腫瘤丶強直性脊柱炎等,只要有關節破壞的X線徵象,伴有中度至重度持續性的關節疼痛和功能障礙,其它各種非手術治療無法緩解者,都有進行髖關節置換術的指征。人工假體的材質隨著科技發展有不銹鋼丶鈦合金丶陶瓷等多種。部分患者有手術後疼痛和明顯的假體松動等。
❿ 3d列印髖關節使用壽命大概是多少錢,可以用多久
3D列印人工髖關節,用20年應該沒有問題。3D列印髖關節的植入,如果手術成功,病人第二天就可下地活動。根據國際使用標准,合格的人工髖關節要求至少90%能用到10年以上,80%能用到20年以上。
同質低價髖關節打破國際壟斷 在這款產品出現之前,一套國產的人工髖關節大概2萬,進口產品5萬~8萬。而且進口產品占據了國內70%的市場,北上廣地區甚至達到了90%以上。外企在中國逐步形成市場壟斷,導致人工髖關節的價格越來越高。現在具體價格尚未制定,大概是進口產品價格的一半左右。
3D列印只產「均碼」 目前人工髖關節的列印只能批量生產,並不能個性化定製。就像做衣服也有定製和均碼,一般情況下,均碼就能滿足需求,可能在出席重要活動才定製。
但定製化一定是針對特殊病人的,就普通病人而言,髖關節大小差不多,沒有必要定製。而且定製成本相對較高,國家也並沒有批準定製產品的生產,定製涉及的問題多,監管起來更加困難。
3D列印人工髖關節得到了認可,也為同類產品獲批開辟了先河。蔡宏介紹,除了獲批生產的3D列印人工髖關節,同時還有兩個產品在申請注冊,人工椎體和椎間融合器,這些都是在脊柱手術中使用的,後續研製的同類產品有望加速獲得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