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想考材料科學基礎,問可以考那個院校,材料系的,謝謝
是考研么?
材料科學系的話~~ 如果你是搞結構材料的~~北科大 哈工大 都不錯! !
如果是搞功能材料的話~~西北工業 清華 上交不錯!!
現目前鎂合金很火~特別提哈重大的材料學院~國內高校唯一一個鎂合金工程研究中心就在重慶大學~
㈡ 重慶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科研概況
學院高度重視科研工作,先後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973」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863」計劃項目等國家級項目以及教育部、建設部、重慶市及兄弟省市的省部級科技項目1000餘項,承擔了企業委託科技項目2000餘項,同時,還承擔了一大批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國防科技項目。通過數十年的不斷積累和發展,逐步形成了包括冶金、材料科學、材料加工、材料成型、建築材料、復合材料、環保等領域的基礎理論研究及應用技術開發的完整科研體系,建成了國家鎂合金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一大批科研基地,與600多家行業龍頭、骨幹企業建立了長期的、緊密的產學研合作關系。在鋼鐵冶金、鎂合金、材料加工及成型、核工業新材料、新型建材等方面形成了鮮明特色,部分研究領域的科技實力已進入國內領先、國際先進行列。先後獲得國家級科技獎10項,部省級科技獎60餘項。近五年(2009 - 2013年),實到科研經費2.37億元,正式出版專著和教材15部,獲權專利259件,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2300多篇,其中SCI、EI收錄1300多篇。
㈢ 我是重慶理工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大二學生 面臨選擇小專業方向 求專業人士指點~~
校友啊,不過我不是材料學院的。我個人覺得金屬材料和無機非金屬較好。關於你說的考研的學校,東部沿海的話浙大、中科大、東南大學、上交、都不錯的
㈣ 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研究實驗室
湖南省噴射技術及應用重點實驗室
湖南省先進材料制備技術國防重點實驗室
材料成型及模具設計雙基實驗室
無機非金屬材料實驗室 姓名:陳振華
性別:男
出生年月: 1945 年 10 月
民族:漢
最後學歷、學位:研究生/工學博士
從事研究的學科專業領域及主要研究方向:
快速凝固、噴射沉積、機械合金化、半固態成形等先進材料制備技術,鋁合金、鎂合金、復合材料、納米材料,粉末冶金基礎理論,材料塑性變形理論及塑性加工新技術,炭材料的快速成形新技術等。
主要工作經歷及業績:
1985 ~ 1993年:在中南工業大學工作,講師、副教授、教授。
1992 ~ 1993年:在日本東北大學金屬材料研究所留學,客座研究員。
1993 ~ 2000年:在中南工業大學工作,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8 ~ 1999年:日本東京工業大學留學,客座研究員。
2000年10月~2007年:在湖南大學材料學院工作,教授、博導、院長。
關於陳振華院長:
他是湖南大學教授 、 博士生導師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金屬材料研究所所長。更是我國自行培養的第一位粉末冶金學博士,由於品學兼優,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成績顯著,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國家教委聯合授予了 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 榮譽稱號。是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湖南省首批優秀專家;國際粉末冶金會議 (PM2000) 顧問,東亞粉末冶金會議( 2003 年)顧問,第四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議組成員。先後兩次到日本東北大學和東京工業大學任客座研究員。長期從事金屬材料和粉末冶金領域的高技術與新材料的研究工作,主持過 20 余項國家科技攻關重點項目、軍工配套項目、 863 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部省級重點項目,發表學術論文 300 余篇,其中被核心版 SCI 收錄了 70 余篇, Ei 收錄了 90 余篇。在材料制備領域中,發明了一系列原創性的技術,有 10 項發明專利,獲國家科技發明三等獎、國家自然科學四等獎,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等國家級、機械工業技術發明二等獎及其它部省級獎 10 余項,培養博士生和碩士生 40 余名。主要研究領域有快速凝固、噴射沉積、半固態加工、機械合金化技術,超微粉末與納米材料,非晶、准晶材料,粉末冶金基礎理論,非平衡材料熱力學,先進鋁合金、鎂合金及其復合材料等。 陳江華
㈤ 重慶大學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多少個
重慶大學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8個,還有一個在審批中。
1、機械傳動國家重點實驗室
2、輸配電裝備及系統安全與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3、煤礦災害動力學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
4、國防重點實驗室
5、新型微納器件與系統技術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
6、國家工程中心
7、國家鎂合金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8、國家工程實驗室
9、復雜煤氣層瓦斯抽采國家工程實驗室
10、國際研發中心
11、微納系統及新材料技術國際研發中心
12、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13、光電技術及系統開放實驗室
14、西南資源開發及環境災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15、三峽庫區生態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16、生物流變科學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17、山地城鎮建設與新技術(建設)
18、低品位能源利用技術及系統
19、飛行器測控與通信(已經通過立項評審)
重慶大學(Chongqing University),簡稱重大(CQU),位於中央直轄市重慶,是中共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屬的副部級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31所中管高校之一,由教育部和重慶市共同建設。
重大早在民國時期就是中國最傑出的國立大學之一;現是國家「雙一流」A類世界一流大學、「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研究型綜合性大學;入選「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等。
㈥ 重慶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有哪些教研成果
學院高度重視科研工作,先後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973」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863」計劃項目、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國家級項目以及教育部、建設部、重慶市及兄弟省市的省部級科技項目1000餘項,承擔了企業委託科技項目2000餘項,同時,還承擔了一大批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國防科技項目。
通過數十年的不斷積累和發展,逐步形成了包括冶金、材料科學、材料加工、材料成型、建築材料、復合材料、環保等領域的基礎理論研究及應用技術開發的完整科研體系,建成了國家鎂合金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一大批科研基地,與600多家行業龍頭、骨幹企業建立了長期的、緊密的產學研合作關系。在鋼鐵冶金、鎂合金、材料加工及成型、核工業新材料、新型建材等方面形成了鮮明特色,部分研究領域的科技實力已進入國內領先、國際先進行列。
先後獲得國家級科技獎10項,部省級科技獎60餘項。近五年(2012.6.1-2017.5.31),實到科研經費 超過2.7億元;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2100多篇,其中SCI論文1300多篇;重慶大學材料科學領域ESI於2010年進入全球前1%,逐年向好發展,2017年9月已達到0.187%。
㈦ 上海交大研究生鎂合金專業工作好找嗎
個人建議,如果能找到導師的話就找,找不到其實也沒什麼。
因為找導師只是在復試或開始讀研後才有點幫助,
至於你說找導師可以給題目或范圍,我個人認為不太可能(不是絕對)
因為第一,出題的老師不一定是你找的導師,(這點很重要)
第二,專業課題目就算是你找的那個導師出的一般也不會透露
第三,就是你如果在初試前就問老師要題,可能留下個不好的印象。
所以哥們兒,自己認真復習最重要,可以聯系導師,讓他給你指一個復習的方向,這樣你復習起來有目的。但絕對不是指題目。
還有兩個月,加油吧,祝你成功。
㈧ 沈陽工業大學
比一本線高十多分,這在沈陽工業大學算不上高分。
沈陽工業大學在遼寧省和部分外省是一本錄取,有些省份二本錄取也基本要超過一本線。沈陽工業大學應該比不少所謂的一本學校強。
沈陽工業大學的科研是全國聞名的,給你看看沈陽工業大學的重點實驗室吧。復讀與否自己選擇。
沈陽工業大學重點實驗室介紹:
國家重點實驗室 /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1個
部級重點實驗室 4個
省級重點實驗室 8個
省級工程技術中心 2個
省級培訓基地 1個
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1個
市級工程技術中心 3個
校級重點實驗室 30個
沈陽工業大學已建成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名單及成立時間:
國家稀土永磁電機工程技術中心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002年)
稀土永磁應用工程中心 國家教育部工程中心 (2001年)
特種電機與高壓電器重點實驗室 國家教育部、遼寧省共建重點實驗室(2007年)
材料強度研究室 原國家機械部 (1987年)
等離子焊接研究室 原國家機械部 (1989年)
稀土永磁電機工程技術中心 遼寧省工程技術中心 (2000年)
風力發電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遼寧省工程技術中心 (2007年)
高電壓強電流重點實驗室 遼寧省重點實驗室 (1990年)
復雜曲面數控製造技術重點實驗室 遼寧省重點實驗室 (2000年)
鎂合金及其成型技術重點實驗室 遼寧省重點實驗室 (2005年)
風力發電技術重點實驗室 遼寧省重點實驗室 (2006年)
特種電機與高壓電器重點實驗室 遼寧省教育廳高校重點實驗室 (2004年)
復雜曲面數控製造裝備實驗室 遼寧省教育廳高校重點實驗室 (2004年)
先進在線檢測技術實驗室 遼寧省教育廳高校重點實驗室 (2004年)
輕金屬材料與工程重點實驗室 遼寧省教育廳高校重點實驗室 (2004年)
微觀管理理論與應用研究中心 遼寧省教育廳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2004年)
風力發電培訓基地 遼寧省培訓基地 (2007年)
風力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沈陽市 (1990年)
新材料及表面技術工程中心 沈陽市 (1990年)
沈陽市稀土永磁應用工程技術中心 沈陽市 (1990年)
㈨ 太原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科研方面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承擔著國家級、省部級、橫向合作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產業開發項目171項,其中973研究計劃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項,國際合作研究項目3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8項,國家教育部留學歸國人員基金項目5項,博士點專項科研基金4項,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2項。其他省部級項目40餘項,橫向合作項目60餘項。近五年科研經費達2000餘萬元。
學院科研隊伍不斷壯大,有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教育部新(跨)世紀優秀人才3名,山西省高校拔尖創新人才2名,山西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5名,入選山西省333人才工程2名,山西省高等學校優秀創新團隊1個。學院先後與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東京大學、日本北海道大學、名古屋大學等國內外一流大學和研究院所以及太原鋼鐵集團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團等一流企業建立了長期友好合作關系,形成了教學、科研、產業相結合的新型模式。 序號 作 者 項 目 獲獎時間 獲獎名稱 1 許並社 抗菌纖維材料的功能化過程的界面物理與化學研究 2009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2 梁 偉 TiAl基合金抗氧化層形成機理及其氧化過程的理論預測 2008 山西省科學技術二等獎 3 衛英慧 納米晶塊體材料的制備、結構表徵與性能研究 2007 山西省科學技術二等獎 4 許並社 白光二極體及其材料的制備與特性研究 2007 山西省科學技術一等獎 5 許並社 高品質鎂合金製造新技術 2006 山西省科技進步獎三等 6 許並社 納米技術對超細羊毛(絨)表面改性的研究 2006 山西省科學技術二等獎 7 劉崇興 山西納米產業發展對策研究 2006 山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8 許並社 納米功能材料合成中的物理與化學問題 2005 山西省科學技術二等獎 9 許並社 高品質鎂合金製造新技術 2005 山西省科學技術三等獎 10 許春香 雙層復合異形石墨鐵素體基鑄鐵模具材質的研究 2005 山西省科技進步獎三等 11 許並社 納米功能材料合成中的物理與化學問題 2005 山西省科學技術二等獎 12 許並社 富勒烯類納米功能材料制備機理的研究 2003 山西省科學技術二等獎 13 許並社 有機電致發光材料產品 2003 山西省科學技術二等獎 14 梁 偉 TiAl基合金組織轉變及形變斷裂機理 2002 山西省科學技術二等獎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05年-2008年共發表論文548篇,Ei收錄297篇,SCI收錄268篇,共發表專著和教材20部,共獲得專利50項,獲得山西省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4項,抗菌纖維材料的功能化過程的界面物理與化學研究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05年-2008年期間共獲得縱向基金68項,橫向基金30項,其中國家類基金25項,其中重大項目1項,973項目一項,獲得山西省自然基金17項,共獲得進賬經費1798萬,年均進賬400多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