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改善焊接车间的工作环境
如何改善焊接车间的工作环境?
工业生产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职业病,特别是在焊接车间,烟尘迷漫,对人们的健康影响非常大,其中尘肺病就是在焊接车间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现在人们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看的极重,如果不能解决焊接工人健康这个问题,焊接车间很难招到人。
那么如何使得焊接车间的工作环境更好能,没有烟尘?如何保障焊工们的健康,减少焊工职业病尘肺病。青岛长济研发生产的电焊烟尘净化器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电焊烟尘净化器移动方便,可以根据焊接的地方移动。它是一种可移动的机械式过滤原理的烟尘净化器,适用于受污染的焊接场所和其他类似工况。
吸气臂可360度旋转,通过拉动吸气罩上的手柄,可灵活轻松随操作者的意愿到达目的位置点及烟尘吸气角度,并在无外力作用下自行空中定位。根据使用需要,可选配2m、3m柔性吸气臂,吸气软管采用真正的耐温、阻燃、耐磨复合材料,不会因火星烧穿后开裂,使用寿命更长;臂管直径160mm。
电焊烟尘净化器用于
焊接、抛光、切割、打磨等工序中产生烟尘和粉尘的净化以及对稀有金属、贵重物料的回收等,可净化大量悬浮在空气中对人体有害的细小金属颗粒。具有净化效率高、噪声低、使用灵活、占地面积小等特点。适用于电弧焊、二氧化碳保护焊、MAG焊接、碳弧气刨焊、气熔割、特殊焊接等产生烟气的作业场所。
2. 焊接车间改善提案
通风装置设备,焊接平台,焊接工作台,屏风。具体方案细节手机打字很辛苦!大概这样不错了!
3. 焊接车间的改善提案!
可以增加一些通风换气装置、防粉尘装置,要根据你实际情况啊。
4. 焊接车间合理化建议内容
由于生产任务比较繁重,员工集中学习焊接理论和实际不现实,此外本班员工由于回学习技能时间各答不相同,技能等级参差不齐,实际工作经验也亟待提高。班内举行技能比武活动能有效的提高各位班员技能水平且能集中班员一起交流焊接工作经验,为了更好的完成生产任务提高本班员工学习专业技能的热情,进一步提高本班业务水平,结合生产实际,建议举办一次焊接技能比武活动.
5. 如何提升焊装手工生产线的生产能力
通常,理想的生产能力应当与市场需求完全吻合,但实际上,实现生产能力的柔性化难以做到。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某海外CKD工厂焊装生产线是按照海外工厂生产需求规划的手工生产线,其规划设计节拍600s/台,生产能力6件/h。该生产线共有27个工位,其中后轮罩4个,左右侧围2个,前后地板7个,主下线8个,前纵梁6个,其余分总成包括左右前轮罩、前围总成、后围总成、四门两盖为总成供货发运至海外工厂。在生产线设计制造完成后,由于海外工厂生产需求的增加,原6件/h的生产能力不能满足海外的生产需求,因此提升其生产能力便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产能提升改进思路 1.合理拆分工序,精确规划生产线 通过对该生产线的排查得知,主下线八个工位中,仅有车身骨架总成10工位能满足9件/h,其余工位都不能满足,因此重新拆分主下线的工序便可以提高主下线的生产能力。为了减少投资,我们在主线的最后端增加了一个点焊补焊工位,一个CO2气体保护焊工位,通过主下线间工位内部的工序调整使主下线具备9件/h的生产潜力(见附图)。 2.合理选择焊接工艺 车身骨架总成10工位是侧围总成与车身下部总成通过搭扣连接的预装工位,需要装配五个零部件,分别是左、右侧围总成(通过吊具上件),车身下部总成40(由滑撬转运输送至此工位)、前、后顶横梁总成(人工上件),并涂胶八条,人员定编两人,生产节拍250s/台。其生产节拍远小于400s/台(9件/h),因此增加该工位的工作量以平衡其他工位便可以使整个主下线的生产能力得到提升。由于该工位,需要吊装侧围,如果在此增加点焊工艺便会影响侧围的吊装,所以选择在此增加CO2气体保护焊。通过增加CO2气体保护焊工艺,其工位增加了58个CO2焊点/焊缝,其平均工时达到396s。 3.合理工艺布局,优化增加设备、工装、辅具 车身下部总成10工位是下部线的起始工位,其工作内容主要为:上件六个,分别是左、右前纵梁(人工上件),前、后底板(电动葫芦吊件并共用一个葫芦),左、右后门槛加强梁(人工上件),焊点总数为244个,人员定编四人,生产节拍600s/台。通过现场的测量工时得出,该工位现场实际的装配时间共耗时168s,其中上前后地板共耗时135s,所以仅用一个电动葫芦上件的工艺布局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增加一个电动葫芦及吊具同时吊装前后地板总成,可以将其装配时间节省至45s,降低车身下部总成节拍90s/台。 4.减少分总成工位数量,提高外委、外协利用率 更多地利用社会资源,培养战略供应商,使之有效符合整车厂质量体系要求,从而减少分总成工位,提高总成供货比例,是减少投资、提高生产能力的有效措施。海外工厂的供应商就是公司本部的焊装车间,一般来讲,本部的生产能力都远大于海外工厂,本条海外生产线依托的母线生产能力为24件/h,因此提高母线的作业内容,减少海外工厂的作业内容可以大幅度提高海外工厂的生产能力。 5.增加操作人员数量,平衡作业时间和劳动强度 前期的规划设计中许多工位的人员定编不能满足调整后的生产能力,因此,为了使该工位能够满足生产节拍要求,增加操作员工数量,提高员工技能,便可以提高该工位的生产能力。增加操作人员数量,平衡工位内人员操作内容并满足工位内操作人员的平衡,这个平衡包括作业时间和劳动强度。例如车身下部总成30工位装件四个,分别是左/右后轮罩(人工上件),车身下部总成20(滑撬转运)、后围总成(人工上件),焊点总数为306个,焊钳八把,人员定编两人,生产节拍600s/台,通过增加两名操作人员使其生产节拍达到400s/台。在这个工位人工上件的件共有三个,分别是左右后轮罩和后围总成,这几个件都集中在车身的后部,就导致车身后部的两名员工中的一人要多上一次后围总成零件,造成工位内作业时间不平衡和劳动强度的不均。而通过工位内的多岗位技能培训,工位内人员轮岗平衡劳动强度,可以达到提升效率的目的。 6.平衡工序间节拍,消除瓶颈工位 目前,汽车行业的生产线多半是工序被细分后的流水化连续作业组合,是人与人、人与机协同作业的联合环境。由于分工作业,辅之机器设备,所以使操作难度大大降低,作业者的熟练度较易提高,从而一改以往高消耗低效率的局面。经过作业组合后,各工序间的作业时间在理论上,现实中都不能完全相同,这就势必存在人、机等待,及各工序的作业负荷不均的现象,造成无谓的工时损失。因此,平衡生产线节拍势在必行。节拍平衡,即对生产线的全部工序进行平均化,调整瓶颈工序作业负荷,以使各工序作业尽可能使用相近的技术手段及方法。 节拍平衡实际上就是消除瓶颈。每一条生产线都会有其本身的瓶颈,消除这些瓶颈,可以提高生产速度,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产能,从而带动整条生产线和整个生产过程的效率和效益的提升。消除瓶颈的做法首先是对整个生产线进行逐工位的工时测量,按时间长短进行排序,将用时最长、又不能满足9件/h要求的工位定义为瓶颈工位;然后逐个对瓶颈工位进行时间分析,对瓶颈工位每一个工人的每一个操作步骤进行分析。看是否存在相互配合问题,是否存在等待的浪费,是否可以转移部分操作内容将其分解到其他非瓶颈工位。例如,车身骨架总成20工位共装件两个,分别是车身骨架总成10(滑撬转运)、顶盖总成(人工上件),焊点总数为143个+2条胶+4个CO2焊点,人员定编四人,生产节拍560s/台,通过将侧围及轮罩顶盖与后顶横梁等42个焊点移至车身骨架总成30工位,使其节拍降至385s/台。 结语 世界各地汽车销量的增长,预示了对企业产能提升的迫切需要。然而,产能的提升并不能盲目投资。如何以较低的成本、最快的响应速度、最有效的改善方法实现产能的提升,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保障投资的收益也是需要考虑的内容之一。而前期的调研和分析规划合理的设计产能,且又具备产能的柔性化将是市场对企业新的挑战。
6. 焊接车间合理化建议,
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如安全防护、屏蔽弧光、通风除尘、文明现场等。
7. 焊装车间合理化建议
焊装车间合理化建议建议:一、成本控制建议:节约螺丝钉,每天下班后,打扫卫生时将螺丝钉检起放到材料框里。二、技术比武:开展焊接比武活动,比技术水平,比速度,胜者1-6名得奖金。
8. 电焊作业时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措施
一,提高焊接熔敷率法
提高焊接熔敷率,如采用高效的三丝埋弧焊法,其焊接参数分别为220A/33V、1400A/40V和1100A/45V。在焊缝背面设置挡板或衬垫,50~60mm厚的钢板可一次焊透成形,焊接速度可达到0.4m/min以上其熔敷率与焊条电弧焊相比,前者为后者的100倍以上。
二,复合焊法
最近开发成功的激光-电弧复合焊法。采用了这种激光-电弧复合焊法,可以提高焊接速度,如5mm厚的钢板或铝板,焊接速度可达2~3mmin,能获得好的成形和质量,焊接变形小。与传统的热源焊接相比,明显地增大了焊缝熔深,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效率。由于激光-电弧复合焊接能够减缓熔池金属的凝固时间,有利于焊缝金属相变充分进行,从而减少咬边、气孔和裂纹等缺陷的产生等。
三,窄间隙焊法
在减少焊缝坡口截面及金属熔敷焊接生产方面,近十年来最突出的成就,就是采用窄间隙焊接工艺,窄间隙焊接是采用气体保护焊进行单丝、双丝、三丝的焊接。当钢板厚度为50~300mm时,间隙设计为13mm左右,则焊缝的熔敷金属量成数倍、数十倍地降低,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率。窄间隙焊接的主要技术关键是看如何保证两侧熔透,以及保证电弧中心自动跟踪。并处于坡口中心线上。
为此,各国开发出多种不同的方案,因而出现了多种窄间隙焊接法,如:电子束焊、等离子弧焊和激光焊法。这些焊接方法可采用对接接头,且不用开坡口,因此是更理想的窄间隙焊接法,这也是它广泛受到重视的原因之一
四,双丝三电弧焊法
双丝三电弧焊接系统(TR1-ARC)。该系统最大的特征是,除了在每根焊丝与焊件之间建立常规的焊接电弧外,还在两根焊丝之间产生间接的第三电弧,被称为“双丝三电弧”。双丝三电弧焊接系统(TR-ARC)突破了焊丝熔敷率与焊接热输入在常规电弧焊方法中的矛盾和焊接难以稳定的问题,成功解决了高强钢厚板焊接一次成形的自动化技术难题。
五,智能化法
焊接设备采用焊接机器人,焊接生产车间采用机械化、自动化,不仅大大减轻焊工及相关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成倍成百倍地提高生产率,这是发展趋势。
9. 焊接,组装车间安全改善提案
不知道车间的安全生产实际动态,无法提供具体改善方案,只好从大方面提点改善建议。
1、建立健全特种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2、有针对性的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以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
3、车间改善。要从预防工伤事故(重点:防触电及起重事故和防职业病)、防火防爆、改善空气环境及安全环境等。
10. 焊接车间有什么好的改善
第一,焊接车间污染主要来源烟尘,所有必须要设置排烟设备,
第二,焊接工作地点要严格进行当天垃圾清理,保持工作环境整洁,
这两点做到效果会很明显,其余的就是细节的东西了,比如焊材用不镀铜的焊丝,焊工进行培训减少焊件打磨的工序,或改用焊接机器人操作。别的暂时还有没想到,大的方向做好了,主要就是细节了,可以在车间仔细观察下基本都能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