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请问在焊接管道过程中焊接温度不能低于多少度
不同的材质,不同的厚度以及不同的环境要求是不同的。通常来讲,环境温度低于5摄氏度需要预热焊接。普通低碳钢根据环境温度以及厚度,预热温度可以在50-150之间,层间温度的话一般控制在250摄氏度以内。奥氏体不锈钢一般不预热,层温控制在150℃以内。得看具体得材质判断,有很多讲究得!
『贰』 60mm的Q253B钢板焊接需要预热多少读,层间温度保持多少,怎么控制,焊后是否需要热处理请高手回答谢谢
楼主:
您好!
类似的问题,我前面已有多次间接回答,即只要您打开JB4709-2000,您的提问将迎刃而解。
未知您手头上是否有这标准,故我这暂且针对您的问题作回复如下:
1、预热温度:JB4708-2000表5中明确规定对于厚度在50-100mm的I类材料,预热温度为100-150℃。
2、层间温度:对于I类材料,层间温度常选取270℃以下(也有选取300℃以下的,若有冲击要求,个人强烈建议270)。
3、焊后热处理:JB4709-2000规定为600-640℃,其他如保温时间、升/降温速率等标准中都有详细描述,我就不作过多赘述。
4、怎么控制:本条我想有必要单独解释下,目前热处理方式最常用的即加热器(有5KW,10KW等)加热方式,通过热电偶控温,通过硅酸铝纤维棉保温,其他也有远红外加热、感应加热、火焰加热等。譬如预热,您可把点固好的坡口两侧母材包好并加热,根据温控仪的温度显示达到您的目的温度即可,可采用接触式测温仪或红外线测温仪对坡口内壁进行测温,这方面要求不高,若严格时,可参考如JB/T10175-2000(热处理质量控制要求)及GB/T18591-2001(焊接预热温度、道间温度及预热维持温度的测量指南)等要求,如电力部也有关于热处理的技术要求。
对于您的厚度达60mm的钢板,肯定是需要预热和热处理的,至于其原理和目的等,我就不作详细介绍了。
望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叁』 焊接时怎样才能把温度降到最低
你好,焊接时要降低温度的话,可以考虑如下几点:
1、选择热输入低的焊接方法,如氩弧焊
2、控制层间温度,
3、分段对称施焊
4、选用小参数的焊接规范
望采纳,谢谢。
『肆』 焊接过程中如何有效控制层间温度
层间温度一般指焊接时焊道
的最高温度,不同母材的层间温度不同,看看你要专知道的是什么材料
层间温属度有上限的要求,也有下限的要求
下限一般是不低于预热温度
3
N;
Y*
k7
^8
t1
s2
w
温度低
会使焊缝产生温度内应力,同时焊缝的冷却速度大,影响焊缝的组织转变
'
n8
a(
K0
t-
i/
I%
`温度高
会使熔池内的焊缝金属温度大,同时也会使热影响区的母材金属温度大,焊缝金属晶粒增大,容易产生魏氏组织。热影响区温度过高会使粗晶粒区变大,力学性能变坏。
『伍』 焊接层间温度怎么确定,有什么标准可以参考吗
这要看你焊接的抄母材材袭质,母材厚度。比如焊条焊接8mm厚的不锈钢,V型坡口,两层焊接,层间温度就要控制在60~70之间,即用手靠近不感觉烫手即可;而焊接耐热钢15CrMo,层间温度就要在200~350左右。
你去参考《焊工手册》和《焊接工程师手册》,会有收获
『陆』 PCB板焊接温度要求 SMT加工过程温度如何控制
对于SMT加工来说,焊接温度的把握是很重要的。一般来说手工焊接温度应该保内持在240—280度标容准范围之内,设置温度与电烙铁温度之差应该尽量小。
如果是设备焊接预热区、保温区、再流焊接区、冷却区都是不一样的要根据不同板子很好的把握,这个过程还是比较复杂的,要有实力及有经验的厂家才能保证工艺稳定的,的SMT事业部虽然2014年才开办,但是设备一流,技工都是十年经验的,做得很好。
『柒』 如何设定最佳的焊接温度
对于焊接温度的设定,我们需要从实际焊接物的熔锡液相状态的实际测量温度得出。因每家品牌的发热机理不同,功率不同,烙铁头结构不同,就造成了焊台设定温度的不同。从机理上,熔锡液相温度,无铅保持在270~290°C, 有铅保持在230~250°C;保证焊锡的正常流动性,我们称之为最佳焊接温度。
无铅工艺焊接温度设定在370°C, 有铅工艺焊接温度设定在350°C,建议在新进员工的配合下,向下或向上微调5度,看看新进操作员工的实际焊接感觉。如果设定温度偏低,操作员工通常会反映“焊不动”, 反复重复上一步动作,将会找到一个温度点。在该点的基础上,调高温度,操作人员将不会有任何感觉。调低温度,操作人员将感觉焊接不顺畅。最后,该点就是最佳焊接温度。
『捌』 焊接过程中的注意
焊接过程的注意事项:
1、采取多层多道以及窄焊道薄焊层的焊接方法,厚板焊接结构在焊接过程中应采取多层多道、窄焊道薄层的焊接方法,在平焊、横焊、仰焊位置焊接时应禁止电弧摆动,立焊时应严格控制焊枪摆动幅度,一般焊枪的摆动幅度应控制在20mm范围内,焊枪的倾角限制为土30°,焊接过程中还要严格控制各层之间的熔敷金属量,且单道焊缝厚度要求不大于4mm,以保证焊缝和热影响区的金属的组织性能符合要求,保证焊接接头的冷弯和抗冲击性能良好。
2、焊缝应分段或交错焊,焊接时要注意观察坡口边熔化情况,避免产生咬边和未熔合缺陷,长度大的焊缝应分段、交错焊接。
3、控制层间温度,为降低冷却速度,促使扩散氢逸出,防止产生裂纹,焊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层间温度,层间温度的控制要根据材料的不同而不同,例如Q345或Q235特厚板材的层间温度应控制在150摄氏度-200摄氏度范围内。
4、控制焊接热输入:焊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焊接热输入,在保证熔合良好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小焊接电流、慢速焊、以减少母材的熔深,并避免产生夹渣及未熔合缺陷。
5、连续施焊:同一焊缝应连续施焊一次完成,特殊情况下,不能一次完成时应进行焊后缓冷,再次焊接前必须重新进行预热。
6、预热:禁止在母材上焊接临时设施及连接板等,如果必须焊接,在焊前按照正式焊接要求,对母材进行预热,预热温度根据材料的不同而不同,在割除临时设施时,也必须进行与焊接工艺相同的预热温度,避免伤及母材,如果发生伤及母材的情况,必须及时进行补焊,并打磨成圆滑过渡的状况。
7、缺陷的反修:焊接过程中若发现裂纹、未熔合、夹渣、气孔等缺陷时,应采取措施清除缺陷,在确认缺陷已经被清除后方可继续焊接,但对于缺陷返修时,同一部位补焊次数不得多于3次。
8、焊后热处理:焊接完毕后,立即进行焊后热处理,焊后热处理的温度应根据材料的不同加以制定和选择,对于Q345或Q235特厚钢板不小于0.5h且整个后热的时间不小于1h来确定,焊后热处理完成后,应用石棉或其它保温材料覆盖在焊缝上,使焊缝保温并缓冷至室温。
9、消除应力退火:为了降低焊接残余应力,改善焊缝和热影响区 的组织和性能,焊后应对焊件进行退火处理,退火处理的温度也应根据材料的不同而不同,Q345或Q235特厚板材可在550-600摄氏度下进行消除应力退火、进炉和出炉时温度应在300摄氏度以下。
『玖』 如何控制好直缝钢管焊接时的温度
直缝钢管焊接温度主要受高频涡流热功率的影响,根据公式(2)可知,高频涡流热功率主要受电流频率的影响,涡流热功率与电流激励频率的平方成正比;而电流激励频率又受激励电压、电流和电容、电感的影响。激励频率公式为: f=1/[2π(CL)1/2]...(1)
式中:f-激励频率(Hz);C-激励回路中的电容(F),电容=电量/电压;L-激励回路中的电感,电感=磁通量/电流
上式可知,激励频率与激励回路中的电容、电感平方根成反比、或者与电压、电流的平方根成正比,只要改变回路中的电容、电感或电压、电流即可改变激励频率的大小,从而达到控制焊接温度的目的。对于低碳钢,焊接温度控制在1250~1460℃,可满足管壁厚3~5mm焊透要求。另外,焊接温度亦可通过调节焊接速度来实现。
当输入热量不足时,被加热的焊缝边缘达不到焊接温度,金属组织仍然保持固态,形成未熔合或未焊透;当输入热时不足时,被加热的焊缝边缘超过焊接温度,产生过烧或熔滴,使焊缝形成熔洞。
『拾』 焊接层间温度怎么确定,有什么标准可以参考吗
焊接层间温度取决于焊接方法、钢材牌号、焊接处钢材最大厚度。你可以参照AWS D1.1:2008《钢结构焊接规范》的表3.2“免除评定的最低预热和道间温度”,在此表中所列钢材牌号为美国的,对于国内的钢材牌号只需找到与之相对应或相近的表中所列钢材牌号就可以使用此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