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请问各位大侠,采用TQFN封装的芯片该如何封装(Protel99)、它是怎样焊接到覆铜板上的
protel 可以自建PCB 封装,需要参考该期间的datesheet,详细了解TQFN 的Pin 大小 Pin间距,等尺寸规格。关于自建封装的方法,很简单,网上很多相关资料。
至于焊接,需要使用热风枪,对pcb焊盘区域加热进行焊接。
如果没有相关焊接设备,最好找其他芯片替代
㈡ QFN封装的芯片对焊接温度有要求吗
1. 风枪230°
2. 时间不超过1分钟,可多次焊
3. 缓慢加热,由远到近,垂直吹风
4. 提前把锡膏内涂在芯片和板子之间,用量需要亲容自尝试
5. 等把锡膏融化后,用镊子晃动芯片,确保每个脚都跟焊盘黏住,同时没有与别的脚粘在一起。正常的情况下,用镊子轻微拨动芯片后松开,芯片会回复到原来的位置,否则就是锡膏太多或太少。
PS. 在工厂里这种芯片都是机器焊接,机器强于人工之处在于,锡膏用量、温度和时间的把控。人在焊时,容易把控温度和时间,用量需要多次尝试才能用好。另外,如果焊完,芯片上的丝印消失了,基本上就说明芯片坏掉了,此时应该减小温度,缩短时间。
㈢ qfn16封装怎样手工焊接
你的焊接技术如果好的话,可以用细导线丝焊出引脚后,上万能板使用。
如果你的焊接技术一般,可以在淘宝搜索购买“qfn转接板”,然后用液态锡浆涂抹于转接板上需要焊接处,用镊子将芯片引脚对准焊点,然后用热风台吹(开300度左右,风量不要太大,不然会把小芯片吹跑),其间你会看到锡浆变色发亮,芯片自动定位(芯片自动移制正位,物理现象,很神奇),当锡浆都变亮后,关闭热风台,冷却后,用万用表验证即可。
㈣ 问下大家qfn封装的用bga焊台怎么焊接啊
最好用钢网在qfn芯片上面刷上锡膏进行熔焊,让每个脚上有锡,再将芯片放上去焊接。bga芯片返修专家,深圳达泰丰!
㈤ SMT求解,QFN焊接虚焊
两种可能性
1.器件引脚氧化,这种可能性存在于长年露置贮存的原件(不太常见)
2,回流炉升温设置不合理,锡未被熔化,可提高此段的温度和延长峰值温度的时间(最为常见)
3.PCB厚,传热被PCB吸走,锡未完全熔融,如2处理
需综合考虑其他器件的需求
㈥ 手机芯片加焊技术
焊接首先要有好工具:一把好镊子、风枪、助焊剂(最好用管装黄色膏状)、垫板(可用硬木板或瓷砖,主要防止烫伤桌面,最好不要用钢板,其导热快,对焊接有影响)、防静电烙铁。
操作方法如下:芯片大致分两种,一种BGA封装;一种QFN封装。
BGA封装的I/O端子以圆形或柱状焊点按阵列形式分布在封装下面,BGA技术的优点是I/O引脚数虽然增加了,但引脚间距并没有减小反而增加了,从而提高了组装成品率;虽然它的功耗增加,但BGA能用可控塌陷芯片法焊接,从而可以改善它的电热性能;厚度和重量都较以前的封装技术有所减少;寄生参数减小,信号传输延迟小,使用频率大大提高;组装可用共面焊接,可靠性高。
QFN:四侧无引脚扁平封装。表面贴装型封装之一。现在多称为LCC。QFN 是日本电子机械工业 会规定的名称。封装四侧配置有电极触点,由于无引脚,贴装占有面积比QFP 小,高度比QFP 低。但是,当印刷基板与封装之间产生应力时,在电极接触处就不能得到缓解。因此电极触点难于作到QFP 的引脚那样多,一般从14 到100 左右。
材料有陶瓷和塑料两种。当有LCC 标记时基本上都是陶瓷QFN。电极触点中心距1.27mm。 塑料QFN 是以玻璃环氧树脂印刷基板基材的一种低成本封装。电极触点中心距除1.27mm 外, 还有0.65mm 和0.5mm 两种。这种封装也称为塑料LCC、PCLC、P-LCC 等。
焊接注意事项:焊接BGA封装的芯片时,主板PAD一定要用烙铁刮平,放少许助焊剂,将芯片按照丝印方向摆好,用风枪从上方垂直加热,风枪温度调至320度(有铅焊锡温度为280度),待焊锡熔化后用镊子轻轻拨动芯片,利用焊锡的表面张力将其归位即可。注意波动幅度一定要小,否则容易短路。
焊接QFA封装的芯片时,主板PAD需用烙铁镀锡,注意中间大的“地PAD”镀锡一定要少。QFA封装的芯片上的管脚也需镀锡,芯片上的大的“地PAD”最好不镀锡,否则将容易造成其他管脚虚焊。将主板PAD上放少许助焊剂,芯片按丝印方向摆放好,用风枪垂直加热,温度同上(BGA)。待锡膏熔化,用镊子轻压芯片,注意不要太用力,否则容易管脚短路或主板变形。
最后一定注意: 焊接时用大口风枪,不要用小口风枪,小口风枪风力和热量集中,易损伤芯片。
㈦ QFN封装的芯片如何焊接请告诉详细步骤。手头上的设备有热风枪和回流焊机。
1. 风枪230°
2. 时间不超过1分钟,可多次焊
3. 缓慢加热,由远到近,垂直吹风
4. 提前把锡膏涂在芯片和板子之间,用量需要亲自尝试
5. 等把锡膏融化后,用镊子晃动芯片,确保每个脚都跟焊盘黏住,同时没有与别的脚粘在一起。正常的情况下,用镊子轻微拨动芯片后松开,芯片会回复到原来的位置,否则就是锡膏太多或太少。
PS. 在工厂里这种芯片都是机器焊接,机器强于人工之处在于,锡膏用量、温度和时间的把控。人在焊时,容易把控温度和时间,用量需要多次尝试才能用好。另外,如果焊完,芯片上的丝印消失了,基本上就说明芯片坏掉了,此时应该减小温度,缩短时间。
㈧ QFN封装的考虑
建议使用NSMD阻焊层,阻焊层开口应比焊盘开口大120μm~150μm,即焊盘铜箔到阻焊层的间隙有60μm~75μm,这样允许阻焊层有一个制造公差,通常这个公差在50μm~65μm之间,当引脚间距小于0.5mm时,引脚之间的阻焊可以省略。 能否得到完美、可靠的焊点,印刷网板设计是关键的第一步。四周焊盘网板开口尺寸和网板厚度的选取有直接的关系,一般较厚的网板可以采用开口尺寸略小于焊盘尺寸的设计,而较薄的网板开口尺寸可设计到1:1。推荐使用激光制作开口并经过电抛光处理的网板。
(1)周边焊盘的网板设计
网板的厚度决定了印刷在PCB上的焊膏量,太多的焊膏将会导致回流焊接时桥连。所以建议0.5mm间距的QFN封装使用0.12mm厚度的网板,0.65mm间距的QFN封装使用0.15mm厚度的网板,建议网板开口尺寸可适当比焊盘小一些,以减少焊接桥连的发生,如图5所示。(2) 散热焊盘的网板设计
当芯片底部的暴露焊盘和PCB上的热焊盘进行焊接时,由于热过孔和大尺寸焊盘中的气体将会向外溢出,产生一定的气体孔,如果焊膏面积太大,会产生各种缺陷(如溅射、焊球等),但是,消除这些气孔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将气孔减小到最低量。因此,在热焊盘区域网板设计时,要经过仔细考虑,建议在该区域开多个小的开口,而不是一个大开口,典型值为50%~80%的焊膏覆盖量,如图5所示。实践证明,50μm的焊点厚度对改善板级可靠性很有帮助,为了达到这一厚度,建议对于底部填充热过孔设计焊膏厚度至少应在50%以上;对于贯通孔,覆盖率至少应在75%以上。 (1)焊点的检测
由于QFN的焊点是在封装体的下方,并且厚度较薄,X-ray对QFN焊点少锡和开路无法检测,只能依靠外部的焊点情况尽可能地加以判断,但目前有关QFN焊点侧面部分缺陷的断定标准尚未在IPC标准中出现。在暂时没有更多方法的情况下,将会更多倚赖生产后段的测试工位来判断焊接的好坏。
从图6中的X-ray图像可见,侧面部分的差别是明显的,但真正影响到焊点性能的底面部分的图像则是相同的,所以这就给X-ray检测判断带来了问题。用电烙铁加锡,增加的只是侧面部分,对底面部分到底有多大影响,X-ray仍无法判断。就焊点外观局部放大的照片来看,侧面部分仍有明显的填充部分。
(2)返修
对QFN的返修,因焊接点完全处在元件封装的底部,桥接、开路、锡球等任何的缺陷都需要将元件移开,因此与BGA的返修多少有些相似。QFN体积小、重量轻、且它们又是被使用在高密度的装配板上,使得返修的难度又大于BGA。当前,QFN返修仍旧是整个表面贴装工艺中急待发展和提高的一环,尤其须使用焊膏在QFN和印制板间形成可靠的电气和机械连接,确实有一些难度。目前比较可行的涂敷焊膏方法有三种:一是传统的在PCB上用维修小丝网印刷焊膏,二是在高密度装配板的焊盘上点焊膏(如图8);三是将焊膏直接印刷在元件的焊盘上。上述方法都需要非常熟练的返修工人来完成这项任务。返修设备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对QFN既要有非常好的焊接效果,又须防止因热风量太大将元件吹掉。
QFN的PCB焊盘设计应遵循IPC的总原则,热焊盘的设计是关键,它起着热传导的作用,不要用阻焊层覆盖,但过孔的设计最好阻焊。对热焊盘的网板设计时,一定考虑焊膏的释放量在50%~80
%范围内,究竟多少为宜,与过孔的阻焊层有关,焊接时的过孔不可避免,调整好温度曲线,使气孔减至最小。QFN封装是一种新型封装,无论是从PCB设计、工艺还是检测返修等方面都需要我们做更深入的研究。
QFN封装(方形扁平无引脚封装)具有良好的电和热性能、体积小、重量轻、其应用正在快速增长,采用微型引线框架的QFN封装称为MLF封装(微引线框架)。QFN封装和CSP(芯片尺寸封装)有些相似,但元件底部没有焊球,与PCB的电气和机械连接是通过PCB焊盘上印刷焊膏、过回流焊形成的焊点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