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玻璃钢模具保养制度
玻璃钢模具的维修及保养
模具主要是由上模与下模组成,上模分为上模板,型腔,下模板由冲头、模脚、顶板及下模板组成。模具上压机后,左面与右面、前面与后面的尺寸一定要量准确!防止顶偏造成模具损坏,顶杆断裂(误差1MM内)。
模具加温后,在生产之前要注意几点:
一、上下模打开后,首先要把顶杆顶出,检查一下顶出是否平衡,模具有没有响动;
二、用测温仪检测一下上下模温度是否均衡;
三、在四根大的直柱上加点机油,以防止拉毛(机油需每天加1~2次); 在生产中要注意的几点有:
一、产品出模后要把上下模清理干净(包括顶杆、垫块及底部);
二、有销子的模具要经常清理干净,毛了用砂皮打一下(使用800以上砂皮,禁用抛光机);
三、铜铲在铲模具上边料时不能敲,防止造成模具产生痕迹,造成脱模困难; 四、有销子的模具必须要把销子放平衡到位,防止模具压坏、开裂; 五、在生产中,如果发现模具顶出产品时有倾斜及响动,应立即停止生产,报告主管领导进行修理;
模具暂停生产应注意的几点:
一、把顶杆顶出清理干净以及整个上下模;
二、上下模及顶杆都要上油防止生锈,最好外部也上下油; 三、检查一下型腔冲头是否有毛掉,是否要抛光处理;
产品上如果出现根切裂纹,可以用耐石打裂纹处,再抛光处理,或在裂纹处涂少许脱模剂如硅油、石蜡等。
㈡ 压铸模具应该怎样更好地进行管理和维护维护保养呢
(1)模修人员在维护,维修,保养的过程中必须要掌握一个原则,绝对不允许私自更改模具的尺寸,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去开展工作~如果一旦改变原有尺寸,就有产生批量质量事故的发生,损失将是很惨重的。
(2)根据本公司《模修清肢维护保养管理规定》切实做好维护保养工作。在保养过程中,模修工对使用的工具缺乏使用意识,比如在对模具抛光的过程中用比较粗的油石,有的甚至把抛光机装上百叶轮对模芯进行抛光,不但造成模芯表面到处都是深度划痕,而且伤到模芯表面氮化层,使压铸下次生产时根本就无法使用,不是粘模,就是拉伤。有很多情况就是这样,上次模具生产的好好的,等这次再生产就怎么也干不出活了,除了其它外界因素外,这是个很重要的原因。
(3)对于易损件比如顶杆,型芯等应仔细检查,有没有弯曲,裂痕等,如果有及时更换,好多情况是等模具再生产时没有完成多少模次型芯就断了,大多原因由此没有认真检查,有问题没有提前发现而成,答姿世造成人力和时间的很大浪费。
(4)抛光模具需要补充一点,哪儿有粘铝,哪儿有积碳就抛光哪儿,尽量减少因为抛光而造成的对模具所造成的磨损。
(5)应对模具所有运动的部位,和结合部位,螺钉等做润滑和防锈处理。
(6)模具管理人员随时监册悉督保养状况,注意其它的管理细节。做好保养维修记录以备查询。
模具的保管应做到台帐,图纸,档案,等的一致性,模具不能拆开存放,避免零件的丢失,长期不使用的模具定期做防锈处理。新模具在规定的时期内尽量做去应力处理,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在模具保养和维修过程中,有些说的挺简单,都明白,但真正做下去很难,需要我们尽职尽责的去落实下去,把工作做到位。
㈢ 注塑模具管理和保养的方案
注塑模具维护保养 规程与管理规定
一、目的:
使设备能保持最佳的性能状态和延长使用寿命,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
二、职责:
2.1本标准必须经由培训合格之注塑技术人员和模具管理人员施行。
2.2注塑领班负责实施和检查督导,主管定期督导。
三、注塑模具的保养内容分为:
3.1生产前模具的保养
3.1.1须对模具的表面的油污,铁锈清理干净,检查模具的冷却水孔是否有异物,是否有水路不通。
3.1.2须检查模具胶口套中的圆弧是否损伤,是否有残留的异物。
3.1.3 模具的固定模板的螺丝和锁模夹是否拧紧等。
3.1.4模具装上注射机后,要先进行空模运转。观察其各部位运行动作是否灵活,是否有不正常现象,活动部位如导柱、顶杆、行位是否磨损,润滑是否良好,顶出行程,开启行程是否到位,合模时分型面是否吻合严密等。
3.2生产中模具的保养
3.2.1模具使用时,要保持正常温度,不可忽冷忽热。在正常温度下工作,可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3.2.2 每天检查模具的所有导向的导柱、导套、回针、推杆、滑块、型芯等是否损伤, 要随时观察,定时检查,适时擦洗,并要定期对其加油保养,每天上下班保养两次,以保证这些滑动件运动灵活,防止紧涩咬死。
3.2.3每次锁模前,均应注意,型腔内是否清理干净,绝对不准留有残余制品,或其它任何异物,清理时严禁使用坚硬工具,以防碰伤型腔表面。
3.2.4 型腔表面有特殊要求的模具,表面粗糙度Ra小于或等于0.2cm,绝对不能用手抹或棉丝擦,应用压缩空气吹,或用高级餐巾纸和高级脱脂棉蘸上酒精轻轻地擦抹。
3.2.5 定期清洁模具分型面和排气槽的异物胶丝,异物,油物等,分模面、流道面清扫每日两次。注射模具在成型过程中往往会分解出低分子化合物腐蚀模具型腔,使得光亮的型腔表面逐渐变得暗淡无光而降低制品质量,因此需要定期擦洗,擦洗可以使用醇类或酮类制剂,擦洗后要及时吹干。
3.2.6 定期检查模具的水路是否畅通,并对所有的紧固螺丝进行紧固。
3.2.7 检查模具的限位开关是否异常,斜销.斜顶是否异常。
3.3停机模具的保养
3.3.1 操作离开需临时停机时,应把模具闭合上,不让型腔和型芯暴露在外,以防意外损伤,停机时间预计超过24小时,要在型腔、型芯表面喷上防锈油或脱模剂,尤其在潮湿地区和雨季,时间再短也要做防锈处理。
空气中的水汽会使模腔表面质量降低,制品表面质量下降。模具再次使用时,应将模具上的油去除,擦干净后才可使用,有镜面要求的清洗压缩空气吹干后再用热风吹干,否则会在成型时渗出而使制品出现缺陷。
3.3.2临时停机后开机,打开模具后应检查滑块限位是否移动,未发现异常才能合模。总之,开机前一定要小心谨慎,不可粗心大意。
3.3.3为延长冷却水道的使用寿命,在模具停用时,应立即用压缩空气将冷却水道内的水清除,用少量机油放入咀口部,再用压缩空气吹,使所有冷却管道有一层防锈油层。
3.3.4工作中认真检查各控制部件的工作状态,严防辅助系统发生异常,加热,控制系统的保养对热流道模具尤为重要。在每一个生产周期结束后,都应对棒式加热器,带式加热器,热电偶学用欧母进行测量,并与模具的技术说明资料相比较,以保证其功能的完好。与此同时,控制回路可能通过安装在回路内的电流表测试。抽芯用的液压缸中的油尽可能排空,油嘴密封,以免在储运过程中液压油外泄或污染周围的环境。
3.3.5在生产中听到模具发出异声或出现其它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模具维修人员对车间内正常运行的模具要进行巡回检查,发现有异常现象时,应及时处理。
3.3.6操作工在交接班时,除了交接生产,工艺紧要关记录外,对模具使用状况也要有详细的交待。
3.3.7当模具完成制品生产数量,要下机更换其它模具时,应将模具型腔内涂上防锈剂,将模具其附件送交模具保养员,并附最后一模生产合格的制品作为样件一起送交保养员。此外,还应送交一份模具使用清单,详细填写该模具在什么机床上,从某年某月某日,共生产多少数量制品,现在模具是否良好。若模具有问题,要在使用单上填写该模具存在什么问题,提出修改和完善的具体要求,并交一件未处理的样品给保管员,留给模具工修模时参考。
3.3.8停机后须检查模具的表面是否有残留的胶丝,异物等将其清理干净后均匀喷上防锈剂,准确填写相关记录。
3.4每季的例行检查:
主要是对放置两个月以上没有使用的模具进行清理维护。
3.4.1打开模具,检查内部防锈效果,有异常情况,须重新进行防锈处理. 长期不使用的模具须涂抹黄油。
3.4.2 放回原位并作好记录
3.5 模具的存放
应设立模具库,设专人管理,并建立模具档案,有可能的话要对模具实行计算机管理。模具库应选择潮气小通风的地方,湿度应保持在70%以下,若湿度超过70%,则模具很容易生锈,模具应上架存放,注意防腐蚀,防尘等。
㈣ 塑胶模具顶出时顶板倾斜是什么原因
在使用塑胶模具进行顶出操作时,有时会发现顶板出现倾斜的情况。这通常与顶出系统的平衡性及稳定性有关。具体原因有:
首先,顶出系统可能存在不平衡问题,表现为顶杆的位置分布不均。这会导致模具在顶出过程中出现倾斜。
其次,后模内部的斜顶、顶针等部件分布不均,也会导致顶板倾斜。这种情况下,需要重新调整这些部件的位置,使其分布均匀。
再次,顶针板如果没有中托司等导向机构,也会导致顶板倾斜。这些导向机构能够帮助保持顶针板的稳定,避免其倾斜。
最后,斜顶、顶针等部件如果不顺畅,也会引起顶板倾斜。这需要检查并确保这些部件能够顺畅运作。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法:首先,检查后模顶出系统的顺畅度,确保弹簧受力均匀。其次,增加顶针板的中托司,避免顶针出现空回现象。再次,检查注塑机顶棍是否平衡一致,确保顶出过程的稳定。
㈤ 模具的哪些部位需要保养得
模具的日常保养是各种运动部件如顶针、行位、导柱、导套加油,模面的清洁,运水的疏道等,这是模具生产时每天要维护的。
定期的保养:除了日常保养之外还要对排气槽的清理,损伤、磨损部位修正等。
对于外观保养方面:模胚外侧涂油漆,以免生锈,下模时,定模动模应涂上防锈油,西诺模具保存时应喷上防锈剂并闭合严实,防止灰尘进入型腔。
㈥ 我们厂是做注塑件的,最近我们的模具顶针和顶杆螺丝断的比较多是怎么回事急!
1、如果固定的那几套模具出问题就是模具本身问题;
2、普遍性的出问题就可能是模具日常保养和工艺调试不当
其中日常保养主要是定期涂抹润滑油或顶针油。模具的顶针都是3-5μ的间隙,一般的润滑油涂抹后最多可以支持3~5天,随着灰尘、模具摩擦形成的金属粉末累积进入顶针、滑块、斜顶隧道缝隙内造成配合面缝隙越来越小、光洁度越来越低,最后完全烧蚀卡死直至断裂。因此需擦拭顶针及模面的污垢重新涂抹干净的润滑剂。保养时注意斜顶和顶针尽量涂抹耐高温的润滑膏,形成一道薄膜即可,切勿用刷子用力涂抹,否则极易造成油污污染注塑件。
在中国,大多数的中小型注塑企业完全没有正确认识到对模具的日常维护保养和预见性维护保养的重要性。我在重庆一家中型民营注塑企业担任IE的时候曾经做过这样一个统计。模具在认真执行维护保养后,模具总维修次数由之前的每年160次降低到50余次,且多数为非顶出系统故障。我们就用最原始的方法粗略计算维修费用就降低近2/3。比起平时的日常维护及预见性维护保养所投入的人、物、财力来讲是不是有了非常大的改观。吸纳德国人的经验,以5S为基础推行TPM活动。动员操作工、工艺员、换模工等根据其工作涉及面及职业素养分配保养或点检类容即可很好的达到目的。
再次为追求更短的周期,将顶出和顶进的速度设置得太快超过模具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