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冲压机床安装模具的步骤(求详细)
1、安装前首先应确认模具刃口锋利,凹模刃口上没有崩口,凸模没有缺角。如果有崩口或缺角,请首先刃磨刀口。
2、合模前应在上、下模之间垫入一张硅钢片,防止由于搬运过程碰伤刀口。
3、在模具装上冲床前,要用油石把底面和上面的毛刺磨掉,用布条将垃圾清理干净。如果模具上下平面上有毛刺或垃圾,将引起冲片毛刺超差。
4、调整滑块行程至合适位置压紧上模,必须保证模柄或模架上平面于滑块的底面紧密贴合,下模压板螺钉轻轻压紧。然后,向上调整滑块,取出中间的硅钢片。松开下模压板螺钉,向下调整滑块,直至凸模进入凹模3~4mm,压紧下模压板螺钉。新模具冲片时凸模必须进入凹模3~4mm,否则,要出现凸模崩口或凹模涨裂。
5、升起滑块至上死点位置,调整冲床打杆止退螺钉,至松紧适宜,然后空转几次,观察模具及冲床各机构工作是否正常。如果没有异常情况,就可以开始生产了。
冲床模具结构说明:
冲床上模是整副冲模的上半部,即安装于压力机滑块上的冲模部分。上模座是上模最上面的板状零件,工件时紧贴压力机滑块,并通过模柄或直接与压力机滑块固定。下模是整副冲模的下半部,即安装于压力机工作台面上的冲模部分。下模座是下模底面的板状零件,工作时直接固定在压力机工作台面或垫板上。刃壁是冲裁凹模孔刃口的侧壁。刃口斜度是冲裁凹模孔刃壁的每侧斜度。气垫是以压缩空气为原动力的弹顶器。参阅“弹顶器”。反侧压块是从工作面的另一侧支持单向受力凸模的零件。
冲床导套是为上、下模座相对运动提供精密导向的管状零件,多数固定在上模座内,与固定在下模座的导柱配合使用。导板是带有与凸模精密滑配内孔的板状零件,用于保证凸模与凹模的相互对准,并起卸料(件)作用。导柱是为上、下模座相对运动提供精密导向的圆柱形零件,多数固定在下模座,与固定在上模座的导套配合使用。导正销是伸入材料孔中导正其在凹模内位置的销形零件。导板模是以导板作导向的冲模,模具使用时凸模不脱离导板。导料板是引导条(带、卷)料进入凹模的板状导向零件。导柱模架是导柱、导套相互滑动的模架。
⑵ 冲压模具的最佳装配步骤
冲压模具的最佳装配步骤
冲压模具的装配是个细致活,如果没有清晰的装配思路,导致冲压模具装配后多次拆卸重新装配、这样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效率和冲压模具的质量,为了节省大家时间,中华标准件为大家总结以下五点冲压模具装配步骤。
(1)选择装配基准件。 装配时,先要选择基准件。选择基准件的原则是按照模具主要零件加工时的依赖关系来确定。可以作为装配基准件的主要有凸模、凹模、’凸凹模、导向板及固定板等。
(2)组件装配。 组件装配是指模具在总装前,将两个以上的零件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连接成一个组件的装配工作。如模架的组装,凸模和凹模与固定板的组装,卸料与推件机构各零件的组装等。这些组件,应按照各零件所具有的功能进行组装,这将会对整副东莞冲压模具的装配精度起到一定的保证作用。
(3)总体装配。 总装是将零件和组件结合成一副完整的东莞冲压模具过程。在总装前,应选好装配的'基准件和安排好上、下模的装配顺序。
(4)调整凸、凹模间隙。 在装配模具时,必须严格控制及调整凸、凹模间隙的均匀性。间隙调整后,才能紧固螺钉及销钉。
调整凸、凹模间隙的方法主要有透光法、测量法、垫片法、涂层法、镀铜法等。
(5)检验、调试。 冲压模具装配完毕后。必须保证装配精度,满足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并要按照模具验收技术条件,检验模具各部分的功能。在实际生产条件下进行试模,并按试模生产制件情况调整、修正模具,当试模合格后,模具加工、装配才算基本完成。
;⑶ 如何将冲压模具安装到冲床上
小型模具,上模有模柄,插入冲床滑块的模柄孔中,用顶丝顶紧;对于大型模具,用压板、顶牛、T型螺栓压在滑块上。下模都是要用下模用压板、顶牛、T型螺栓压在工作台上。
⑷ 模具上冲压工件用的快速装夹的卡子
不知道卡子是什么样。但是是靠卡子及螺栓夹紧,可以在夹子两边开放入螺栓的槽子,放入螺栓夹紧。垫片做成开口式的,在松开时只要螺母转动几扣,就可将垫片取出,螺栓也即可取出(无需将螺母全部拧出)。这样装夹快。开口垫片的开口宽度只要能够取出螺栓即可。
⑸ 冲压模具的成形技术
冲压模具的快速成形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人们对产品生产周期的要求越来越短,尤其在小批量甚至单件生产方面,要求现代制造技术不仅要有较高的柔性,还要有更新的、更能满足市场要求迅速变化的生产模式。数控单元冲压模具快速成形技术,就是为适应此种状态而产生的。
钣件的形状可分割成一些简单的图形元素,然后合成所需图形。例如:矩形是4个直角的合成;波浪形是一些曲线的合成等。因此,对于一些精度要求较高的小批量甚至单件生产的钣金件,可以用一些通用件迅速组装成单元冲压模具,采用数控技术,使之快速成形。将被加工钣金件看成一个可被分割的平面图形,对分割出来的简单图形元素进行数字化处理。即按其方位进行定位编码。如图1所示的非等距简单图形零件的数字化,缺口1、2、3、4的(Δx,Δy)均相等,方孔5的(Δx,Δy)均等于2倍的(Δx,Δy),设现有通用冲头的宽等于Δx,长等于Δy,则按如图1所示进行编号。缺口1由位置(2,0)以及位置(3,0)合成,缺口2、3、4同样由两个位置合成,方孔由8个位置合成。如果采用矩形单元快速成形,可以获得如图2所示的二维编码,由于划分过细使得到的编码较长。如果采用正方形单元快速成形,则可以获得如图3所示的二维编码,其编码减小一半。
矩形单元二维编码如下:
对于等距简单图形零件如钥匙齿形的快速成形由于齿距相等河以进一步简化编码。钥匙齿形编码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中采用三角形单元,实际应用采用的是梯形单元编码可以降为一维数组。
参数定义:
齿数--冲压的次数,现假使为5。
齿距--冲压时,Y方向的每次移动的距离。
级差值—冲压时X方向移动一个单位时的距离。
级差数--冲压时,X方向的移动单位。
当选定齿距和级差值后,钥匙的齿形加工位置可以转换为级差数最后齿形编码为一维数组((2 1 3 2 1)。由以上可知数字化编码是单元冲模快速成形的关键,合适的编码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可以节省存储内存。 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尚不具备购买高档数控冲床的经济实力,数控单元冲压模具可以直接安装在普通冲床上作为简易数控冲床来使用。
快速成形模具机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上模为凸模机构。光电头安装在上模板下方以检测凸模的起落。坯料的装夹要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设计。料板由步进电机控制丝杠分X,Y方向驱动。下模为凹模机构,直接安装在工作台上。 4.1 电机驱动及选用
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转化为角位移的执行机构。共有3种:永磁式、反应式和混合式。混合式集中了前二种的优点,从性价比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拟选用步进角1.8o的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
驱动器的型号、种类较多,细分型为考虑对象。因为细分型可消除电机的低频振荡,可提高电机的输出转矩及分辨率。顾及速度和精度细分系数定为4。
4.2 系统硬件设计
数控单元冲模是安装在曲轴式压力机上的,机床的冲压原理不变。需要控制的是两方面内容:首先要确定零点以及各工位点的位置;其次在上冲模往复动作的启停间被加工件的按编码所得的X,Y方向的快速进给送料运动以及这两个动作的协调。即实现冲压和送料动作的同步控制。控制系统框图,如图4所示。光电信号检测电路图,如图5所示。
数控系统的人机界面采用键盘输入LED显示键盘具有数字键、设定、修改、查寻、X及Y方向的调整、执行等的功能键,可用来完成加工程序的输入、修改及对控制的操作和调整等。操作人员根据被加工件的形状在计算机上进行编码,自动生成加工程序,通过串行口将加工程序下载给单片机并且保存在FLASH ROM中。工模安装后手动调整零位。进入执行后单片机从FLASH ROM中取得加工程序,并计算X,Y方向的步进距离后再将其转换成相应的步进脉冲数控制X,Y方向的步进电机的转动步数。当光电信号检测到上模位于开启位置时数控系统迅速将待加工件定位到加工位置,并且启动冲床上冲模下压,实现一次冲压。在冲床带动上冲模开启时数控系统迅速地将待加工件移动到下一加工位置等待下次冲压,直到完成加工停止冲床运动。
4.3 系统软件设计
整个系统由上位机来管理。系统软件语言采用Visual Basic 6 .0编制其集成开发环境(IDE)集设计、修改、调试、生成等功能于一体,人机交互界面十分友好。它是功能强大的Windows环境下的编程语言简单易学可视化程度高。
系统软件结构采用模块化结构,共有5个功能模块:系统开机后进入Windows界面双击“数控单元冲模”图标,即弹出应用界面,可选择功能模块。系统软件功能模块图如图6所示。
编辑模块用来完成用户对所设定的参数组进行操作的程序的编辑、修改、生成。
参数设定模块将输入的参数组制成数据表,送入数据库以备程序的调用。
运行管理模块负责程序的运行、中断。
通信模块负责上、下位机之间的通信管理,就是将控制程序段及调用的参数组使用MSCOMM控件,通过RS232串行口送入单片机使单片机执行控制工作。
查询模块。方便用户对已存文件的查看与调用。
单片机的程序也采用模块化结构,与上位机一样共有5个功能模块通过通信接口接受上位机的输入指令,控制X,Y方向步进电机的运动。也可以脱离上位机直接控制运行。上位机通信程序流程图,如图7所示。下位机通信程序流程图,如图8所示。
随着数控技术、伺服技术、运动元件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需要,数控单元冲压模具快速成形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对于中小型传统企业,这种结合传统制造工艺的高新技术无疑是一种投资省,见效J陕,方便、快捷的技术。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实现自动上下料装备、外置模具库自动换模装备等,已经摆在人们的面前。可见,数控冲压的发展是以相关技术和新结构的研制为基础的。单元冲压模具快速成形技术,无疑是先进冲压技术发展的一个新起点。
⑹ 冲压模具是怎么安装的
冲床模具的安装
1)确认模具落料孔和垫块的落料孔是否一致。
2)上下模组装后,将其放在下台面上,冲床的基准面和模具的基准面要确保平行。
3)下模要彻底固定,上模也要预先轻轻地固定。
4)冲床上的滑块试冲20-30 回,确认上下模为完全吻合状态后,将上模拧紧。
5)冲床凸凹模的咬住分量,与模具的下模止动块相结合,来调节冲床上滑块的高度。
6)利用合口纸的试冲来确认其切割状况。 如果不均一的时候,再确认一回模具的安装状态。 如还是不能达到一致时,有必要确认冲床滑块和冲床下台面的平行度。
7)调整材料进给长度和进给时间。 (如果附设有废料切刀,用切断废料的长度可以对材料的进给的长度进行确认)
8)综合运转3-5 分钟,此时段内导柱和衬套之间要注满油,并确认热量是否有异常发生。
9)用选定的被加工材试穿,确认插入有无障碍。
10)以上的工作结束后,方可进行加工。 首先,按下在下模侧面设置的第一个材料定位杆,送材料触到定位杆为止。插入后,首先用手进给式进行试冲直到最后工序结束。
11)确认用手进给式无异常后,将冲床送料装置开关闭合。 这时,进给工作需要完全在完成的位置上进行。
12)冲床模具利用单冲运动,确认进给量的是否适当。
⑺ 冲压模具的安装步骤是怎么样的
先把冲压模具合在一起,测量合模后模具的高度,(上模平面到模具底座的距离)然后把冲床滑块降到下死点,然后把滑块丝杠向上调节,使得滑块的下平面到冲床工作台的距离大于冲压模具的高度尺寸。然后把滑块升上去,把模具放进去,然后把滑块慢慢的降下来,把模具的模板套进滑块的安装孔里。然后调整滑块丝杠,往下走,压住模具,紧滑块螺丝,把上模固定住,然后再把滑块往上走一点距离,使模具松动,活动一下,然后再把滑块压下来,压死,用压板压住下模,紧死。然后再调节上模吃刀的深度(凸模吃进凹模的深度)。然后把滑块丝杠的紧固螺母紧死就可以冲压产品了。
⑻ 折弯机模具快速装夹有哪些作用
折弯机模具快速装夹有哪些作用
折弯机模具快速装夹有哪些作用呢?折弯机模具快速装夹除了有便于模具装夹,调整模具着力均匀的用途外,还有防止上滑块损伤的作用。
有折弯机机床设备公司表示,不加装折弯机模具夹板而直接把刀具用螺丝紧固在滑块上,长期使用可导致滑块变形。如果折弯件比较长的话,情况会好点。反之如果经常在同一位置上折弯小件,长期使用后,该局部折弯区滑块会出现变形,造成折弯时上、下模对不上
⑼ 冲压模具加工工艺流程
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我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冲压模具加工工艺流程,希望你们喜欢!
一.毛胚材料加工:
1.铣六面对角尺(垂直度误差不大于0.1/300),同一付模具材料长宽尺寸一致即可,厚度留0.2mm磨量(需淬火件留0.5mm磨量);棱边倒角。
2.磨上下两平面,(需淬火工件留0.3mm)
二.机加工:
1.根据图纸分别钻、攻各螺钉牙孔及过孔以及穿丝孔等;
2.铣各漏料孔或成形部分;
3.热处理后,工件需磨上下两平面及基准边;
4.车加工各回转件,公差按图要求。
☆☆所有销钉孔都不能先加工:需热处理的钻穿丝孔,其余都在装配是配钻、铰
三.线割:
按图纸规定的配合要求线割各个成型部分。
导柱、导套与模架紧配合;冲头与固定板过渡配合;销钉与各孔均为过渡配合。
四.装配:
1.先按图装配模架,确保导柱、导套与模架垂直并运动顺畅;
2.在模架上先固定凹模,按图纸给定间隙将相应厚度的铜皮均匀地放在凹模周边,再装入凸模,试冲纸片确定四周毛刺均匀后,紧固凸、凹模并配打销钉。(如果是复合模,还需对好冲头间隙再固定凸、凹模)。
3.之后再装好卸料及顶出机构
五.模具整体加工顺序:
1.优先加工需要热处理的工件
2.其次加工.需要线切割的工件
3.然后加工模架部件即上托和底座
4.再后加工其它部件。 5.装配、试模
根据工艺性质分类
a.冲裁模 沿封闭或敞开的轮廓线使材料产生分离的模具。如落料模、冲孔模、切断模、切口模、切边模、剖切模等。
b.弯曲模 使板料毛坯或其他坯料沿着直线(弯曲线)产生弯曲变形,从而获得一定角度和形状的工件的模具。
c.拉深模 是把板料毛坯制成开口空心件,或使空心件进一步改变形状和尺寸的模具。
d.成形模 是将毛坯或半成品工件按图凸、凹模的形状直接复制成形,而材料本身仅产生局部塑性变形的模具。如胀形模、缩口模、扩口模、起伏成形模、翻边模、整形模等。
e. 铆合模 是借用外力使参与的零件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式连接或搭接在一起,进而形成一个整体
根据工序组合程度分类
a.单工序模 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只完成一道冲压工序的模具。
b.复合模 只有一个工位,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同一工位上同时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压工序的模具。
c.级进模(也称连续模) 在毛坯的送进方向上,具有两个或更多的工位,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不同的工位上逐次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压工序的模具。
d.传递模 综合了单工序模和级进模的特点,利用机械手传递系统,实现产品的模内快速传递,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减低产品的生产成本,节俭材料成本,并且质量稳定可靠。
依产品的加工方法分类
依产品加工方法的不同,可将模具分成冲剪模具、弯曲模具、抽制模具、成形模具和压缩模具等五大类。
a. 冲剪模具:是以剪切作用完成工作的,常用的形式有剪断冲模、下料冲模、冲孔冲模、修边冲模、整缘冲模、拉孔冲模和冲切模具。
b.弯曲模具:是将平整的毛胚弯成一个角度的形状,视零件的形状、精度及生产量的多寡,乃有多种不同形式的模具,如普通弯曲冲模、凸轮弯曲冲模、卷边冲模、圆弧弯曲冲模、折弯冲缝冲模与扭曲冲模等。
c.抽制模具:抽制模具是将平面毛胚制成有底无缝容器。
d.成形模具:指用各种局部变形的方法来改变毛胚的形状,其形式有凸张成形冲模、卷缘成形冲模、颈缩成形冲模、孔凸缘成形冲模、圆缘成形冲模。
⑽ 冲压模具中,冲头固定方式有那些
一般在冲头的尾部预留一个5X5的挂台,在夹板上(凸模固定板)做一个5.3深的沉头;或者在冲头尾部打个洞穿一个销钉挂在夹板上(已经很少用了),绝大部分是预留挂台,挂台的大小一般由冲头大小来定,我目前在日企上班(以前在韩企)这里全是着这么做的,台资也是如此,目前较为先进的模具企业或跨国公司都是如此,以后将演化为一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