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模具设计 > 为什么模具折弯冲头会磨损

为什么模具折弯冲头会磨损

发布时间:2023-01-07 11:06:00

⑴ H59黄铜小折弯件,用模具冲,怎么会划痕这么深

Y是状态,对应的M(软)、Y2(1/2硬)、Y(硬)、T(特硬)状态

一:牌号:H59黄铜

二:化学成分:铜 Cu :57.0~60.0锌 Zn:余量铅 Pb:≤0.5磷 P:≤0.01

铁 Fe:≤0.3锑 Sb :≤0.01铋 Bi:≤0.003注:≤1.0(杂质)

三:性能::性能抗拉强度σb (MPa):≥294伸长率δ10 (%):≥25

注 :板材的拉伸力学性能试样尺寸:厚度0.5~15

四:概况:规范热加工温度730~820℃ 退火温度600~670℃

标准GB/T 2041-1989适用范围H59黄铜,强度、硬度高而塑性良好,但在热态下仍能很好地承受压力加工,耐蚀性一般,其他性能和H62相近。

⑵ 模具严重磨损时该怎么办

1、及时更换已经磨损的模具导向组件和冲头。
2、检查模具间隙是否不合理(偏小),增加下模间隙。
3、尽量减少磨损,改善润滑条件,润滑板材和冲头。油量和注油次数视加工材料的条件而定。冷轧钢板、耐蚀钢板等无锈垢的材料,要给模具注油,注油点为导套、注油口、下模等。油用轻机油。
有锈垢的材料,加工时铁锈微粉会吸入冲头和导套之间,产生污垢,使得冲头不能在导套内自由滑动,这种情况下,如果上油,会使得锈垢更容易沾上,因此冲这种材料时,相反要把油擦干净,每月分解一回,用汽(柴)油把冲头、下模的污垢去掉,重新组装前再擦干净。这样就能保证模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
4、刃磨方法不当,造成模具的退火,加剧磨损,应当使用软磨料砂轮,采用小的吃刀量,足量的冷却液并经常清理砂轮。

⑶ 冲孔模具冲头磨损严重什么原因

磨损严重的话,可能是使用的程度太多了,所以也就导致相应的磨损会比较严重。

⑷ 五金冲压工艺常见问题和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冲压工艺是通过模具对毛坯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一定尺寸、形状和性能的工件的方法。随着人们对于金属制品的需求进入变化多样的时代,对冲压工艺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冲压拉伸工艺应结合设备、人员等实际情况,选择和设计出技术先进、经济上合理、使用安全可靠的工艺方案。影响数控冲床工艺质量的原因有模具结构、制造精度、热处理效果以及选用冲床、冲床的模具安装等因素。
五金冲压工艺常见问题和产生的原因:
一、冲模磨损太快的原因
(1)模具间隙偏小,适当提高间隙可以有效减少模具磨损。
(2)凸凹模具的对中性不好,模座和模具导向组件及转塔镶套精度不足等原因会造成模具磨损。
(3)凸模温度过高,主要是由于同一模具连续长时间冲压造成冲头过热。
(4)模具刃磨方法不当,会造成模具退火致使模具磨损加剧。
(5)多次局部冲切,如步冲、冲角或剪切时,侧向力会使冲头偏向一边,造成模具磨损严重。
二、模具发生带料的原因
(1)模具刃口的锋利程度,刃口的圆角越大越容易造成废料反弹,模具应经常刃磨保持锋利并退磁处理。
(2)模具的入模量,机床模具入模量小时容易造成废料反弹,建议使用专用的防带料凹模。
(3)模具的间隙是否合理,如果模具间隙不合适容易造成废料反弹。增大凹模间隙、安装退料器可以避免出现带料。
(4)如果使用非专用冲压油,由于油品氧化造成起胶、粘度增大等问题就会出现带料。使用专用冲压油可以避免上述问题。
三、模具产生误差的原因
(1)机床转塔设计或精度不足,主要是上下转盘的模具安装座的对中性不好。应定期采用对中芯棒对机床转塔和安装座进行对中性检查调整。
(2)模具的设计或精度不能满足要求。及时更换模具导套并选用合适间隙的凸凹模具。
(3)模具安装座或模具导套由于长期使用磨损造成对中性不好。应加强操作人员的责任心,发现后及时查找原因避免造成更大损失。
四、冲压油品质量的原因
(1)冲压工件出现清洗困难的问题。在制造比较容易冲切的材料,一般为了工件成品的易清洗性,在防止冲切毛刺产生的前提下会选用低粘度的冲压拉伸油。
(2)冲压工件出现快速生锈的问题。对于铸铁、铜铝等材质的工件的冲压工艺,由于在冲压过程中高温高压作用下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发生锈蚀,所以在选用冲压拉伸油时应根据工件材质的不同选用对应的专用型号。
(3)冲压工件出现硬化变形的问题。对于容易产生硬化的材料进行冲压时,一定要选用油膜强度高、抗烧结性好的冲压拉伸油。一般使用含有硫氯复合型添加剂的冲压拉伸油,在保证极压性能的同时,避免工件出现毛刺、破裂等问题。

⑸ 五金模具压伤多主要是什么原因

(1)冲件毛边
不良原因:1.刀口或冲头磨损 2.间隙过大(研磨修刀口后效果不明显) 3.刀口崩角. 4.导柱/导套磨损
对策:1.研磨刀口. 2.依产品断面调整下料间隙. 3.研修刀口. 4. 调整站裁间隙(确保模板穴孔磨损或成形加工精度等问题. 5. 更换导向件或重新组装
(2)跳屑压伤
不良原因:1. 间隙偏大. 2. 送料不当. 3. 五金冲压油滴太快,油粘 , 4.模具末退磁, 5.冲子磨损,屑料压附于冲子上. 6.冲子太短,刃入下模长度不足, 7.材质较硬,冲切形状简单.
对策:1控制冲子及下模加工精度或修改设计间隙; 2送至适当位置时修剪料带并及时清理模具;3控制五金冲压油滴油量,或更换油种降低粘度;4零件研修后必须退磁;5研修冲刀口. 6调整冲子刃入子下模长度;7修改设计,冲子刃部端面装顶出或修出斜面或弧形(注意方向)减小冲子刃部端面与屑料之贴合面积,可防真空跳屑;8减小下模刃口的锋利度,减小下模刃口的研修量,增加下模刃部表面粗糙度,采用吸尘器吸屑料.降低冲速

(3)屑料阻塞
不良原因:1.漏料孔偏小, 2.漏料孔偏大,屑料翻滚,3.刀口磨损,毛边较大, 4五金冲压油滴太快,油粘 5.下模直刃部表面粗糙,粉屑烧结附着于刃部. 6.材质较软.
对策:1.修改漏料孔,2.修改漏料孔 3.研修刀口, 4. 控制滴油量,更换油种, 5.表面处理抛光加工时注意降低表面粗糙度. 6.更改材料修改冲裁间隙, 7. 冲子刃部端面修出斜度或弧形,使用吸尘器

(4)下料偏位尺寸变异
不良原因:1.冲子及下模刀口磨损,产生毛边(外形偏大,内孔偏小)2. 设计尺寸及间隙不当,加工精度差. 3.下料位冲子及下模镶块等偏位,间隙不均, 4.导料针磨损,定经不够. 5.导向件磨损. 6.送料机送距,压料,放松调整不当,7.模具合模深度不当, 8. 脱料镶块压料位磨损,无压料功能(材料牵引发翻料冲孔小), 9.脱料镶块强压太深,冲孔偏大. 10.五金冲压材质机械性能变异(强度延伸率等不稳定), 11.冲切时冲切力对材料牵引,引发尺寸变异.
对策:1.研修刀口, 2.修改设计,控制加工精度, 3.调整其位置精度, 4.更换导料销, 5.更换导柱,导套, 6.重新调整送料机,7.重新调整合模深度, 8.重新研磨或更换脱料镶块,增加压功能调整压料. 9.减小强压深度, 10.更换材料,控制进料质量. 11.冲子端部修出斜面或弧形,以改善冲切时受力状况,许可时,下料部位于脱料镶块上加设导位功能

(5)卡模
不良原因:1.送料送距,压料,放松,调整不当, 2.生产中送距产生变异, 3.送料机故障, 4.材料弧形,宽度超差,毛边较大, 5.模具五金冲压异常,镰刀弯引发, 6.导料孔经不足,上模拉料, 7.折弯或撕切位上下脱料不顺, 8.导料板之脱料功能设置不当,料带上带, 10.材料薄,送进中翘曲
对策:1.重新调整,2.重新调整. 3.调整及维修, 4. 更换材料, 控制进料质量, 5.消除料带镰刀弯, 6.研修冲导孔冲子下模, 7.调整脱料弹簧力量等, 8.修改导料板,防料带上带, 9.送料机与模具间加设上下压料,加设上下挤料安全开关, 10.重新架设模具

(6)料带镰刀
不良原因:1.五金冲压毛边, 2.材料毛边模具无切边. 3.冲床深度不当. 4.冲件压伤模内在屑料,5.局部压料太深或压至部局损伤
对策:1.研修下料刀口,2. 更换材料,模具加设切边装置, 3.重调冲床深度. 4.清理模具,解决跳屑, 5.检查并调整各位脱料及下模镶块高度尺寸损伤位研修, 6.采用整弯机构调整

(7)冲子断裂崩刃
不良原因:1.跳屑,屑料阻塞,卡模等倒致,2.送料不当,切半料, 3.冲子强度不足.4.大小冲子相距太近,冲切时材料牵引引发小冲断.5. 冲子及下模局部过于尖角, 6.冲裁间隙偏小, 7.无五金冲压油或使用的五金冲压油挥发性较强.8.冲裁间隙不均,偏移,冲子,上模发生干涉,9.脱料镶件精度差或磨损,失去精密导向功能,10.模具导向不准,磨损,11.冲子,下模材质选用不当,硬度不当,12.导料件(销)磨损,13.垫片加设不当,引发冲子与下模断裂,
对策:1.解决跳屑,屑料阻塞,,卡模等问题,2.注意送料,及时修剪料带,及时清理模具,3.修改设计,增加冲子整体强度,减短下模直刃部尺寸,注意冲子刃部端面修出斜度,细小部后切, 4.小冲子长度磨短大冲子一个料厚以上, 5.修改设计, 6.控制冲子下模加工精度或修改设计间隙,细小部位冲切间隙适当加大,7.调整五金冲压油滴油量或更换油种,8.松查各成形悠扬精度,并施以调整或更换,控制加工精度,9.研修或更换,10.更换导柱,导套,注意日常保养,11.更换使用材质使用合适硬度,12.修正,垫片数画量少,尽可使用权用钢垫.且垫在漏料垫块之下面.

(8)折弯变形尺寸变异
不良原因: 1.导料销尺寸不准,磨损, 2.折弯导位部精度差,磨损,3. 折弯冲子,下模磨损(压损), 4.模具让位不足, 5.材料滑移,折弯冲子,下模无导位功能,折弯时未施以预压, 6.模具结构及设计尺寸不良,7.冲件毛边引发折弯不良, 8.折率位冲子,下模加设垫片较多,造成尺寸不稳定, 9.材料厚度尺寸不变异, 10.材料机械性能变异
对策:1.更换导料销, 2.重新研磨或更换, 3.重新研磨或更换. 4.检查,修正, 5.修改设计,增设导位功能,增设预压功能, 6.修改设计尺寸,分解折弯,增加折弯整形等, 7.研修下料位刀口, 8.调整,采用整体钢垫, 9.换料,控制进料质量, 10.换料控制进料质量

(9)冲件高低(一模多件)
不良原因:1.冲件毛边. 2.冲件有压伤,模内有屑料,3.冲子,下模(折弯位)压损或损伤.4.冲剪时翻料, 5.相关压料部位磨损压损, 6.相关撕切位撕切尺寸不一致,刀口磨损,7.相关易断位,预切深度不一致,冲子下模有磨损事崩刃, 8.相关打凸部位冲子及下模有崩刃事磨损较为晋重, 9.模具设计缺陷,
对策:1.研修下料刀口,2.清理模具,解决屑料上浮问题, 3.重新研修或更换新件, 4.研修冲切刀口,调整或增设强压功能, 5.检查实施维护或更换, 6.维修或更换保证切的状况一致辞, 7.检查预切之冲子,下模状况实施维护或更换. 8.检查冲子,下模状况实施维修或更换, 9.修改设计加设高低调整事增设整形工位

(10)维护不当
不良原因:1.模具无防呆功能组模时疏忽导致装反向,错位(指不同工位)等已经偏移过间隙之镶件未按原状复原
对策:1.修改模具,增防呆功能,采用模具上作记号等方法,并在组模后对照料带作必要的检查,确认等

⑹ 为什么冲头容易断裂

冲头容易断裂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一)

导语:在使用冲压模具生产的时候会产生冲头断裂的现象,下面将为您介绍常见的冲头断裂的原因:
1.闭合高度过低,冲头切入刀口部位过长。
解决方法:调整闭合高度,使冲头刀口合适的长度。
2.材料定位不当,造成冲孔钨钢冲头切单边,因受力不均断裂。
解决方法:调整定位或送料装置
3.下模废料堵死刀口,造成冲头断。
解决方法:重新钻大落料孔,使落料顺畅
4.冲头的固定部位(夹板)与导向部位(打板)偏移。
解决方法:修配或重新线割入块使冲头上下顺畅
5.打板导向不良,造成冲头单边受力。
解决方法:重新修配打板间隙
6.冲头刀口太短,与打板干。
解决方法:重换冲头,增长刀口部分长度
7.冲头固定不好,上下窜动。
解决方法:重新固定冲头使之不能上下窜动
8.冲头刃口不锋利。
解决方法:重新研磨刃口

⑺ 冲压0.60MM不锈钢冲切冲头易断怎么办

冲压0.60MM不锈钢冲切易断原因及解决方案
1.冲头硬度过高,冲头材质不对,更换冲头材质,调整热处理硬度。
2.材料定位不当,造成冲孔冲头切单边,因受力不均断裂,调整定位或送料装置 。
3.材质不符合要求造成角度不良导致尺寸偏差 换材料或重新调整间隙 。
4.冲头的固定部位(夹板)与导向部位(打板)偏移, 修配或重新线割入块使冲头上下顺畅。
5.冲头固定不好,上下窜动 重新固定冲头使之不能上下窜动 。
6.冲头刃口不锋利 重新研磨刃口 。
7.闭合高度过低,冲头切入刀口部位过长 调整闭合高度,使冲头刀口合适的长度。
8.模具没调到位造成角度误差导致尺寸偏 调整闭合高度不良或角度差不良 。
9.下模废料堵死刀口,造成冲头断,重新钻大落料孔,使落料顺畅。
10.成型公无R角,在角度及其他正常情况 成型公修R角 。
11.折刀高度不够,折弯冲头合入折刀太短 增加折刀高度,造成角度不良多,使折弯冲 头尽可能合入折刀部位 。
12.折弯时速度太快,造成折弯根部变形 调整速比控,选择合理转速 。
13.结构不合理,折刀未镶入固定模板冲压时,造成间隙变大,重新铣槽,将折刀镶入模板 。
冲压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的成形加工方法。冲压和锻造同属塑性加工(或称压力加工),合称锻压。冲压的坯料主要是热轧和冷轧的钢板和钢带。全世界的钢材中,有60~70%是板材,其中大部分经过冲压制成成品。汽车的车身、底盘、油箱、散热器片,锅炉的汽包,容器的壳体,电机、电器的铁芯硅钢片等都是冲压加工的。仪器仪表、家用电器、自行车、办公机械、生活器皿等产品中,也有大量冲压件。

⑻ 维修五金模具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维修五金模具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五金模具是在工业生产中,用各种压力机和装在压力机上的专用工具,通过压力把金属材料制出所需形状的零件或制品,这种专用工具统称为五金模具。下面,我为大家分享维修五金模具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跳废料

模具间隙较大、凸模较短、材质的影响(硬性、脆性),冲压速度太高、冲压油过粘或油滴太快造成的附着作用,冲压振动产生料屑发散,真空吸附及模芯未充分消磁等均可造成废屑带到模面上。

①、刃口的锋利程度。刃口的圆角越大,越容易造成废料反弹,对于材料比较薄的不锈钢等可以采用斜刃口。

②、对于比较规则的废料,可增大废料的复杂程度或在冲头上加聚胺酯顶杆来防止跳废料,在凹模刃口侧增加划痕。

③、模具的间隙是否合理。不合理的模具间隙,易造成废料反弹,对于小直径孔间隙减少10%,直径大于50.00毫米,间隙放大。

④、增加入模深度。每个工位模具冲压时,入模量的要求是一定的,入模量小,易造成废料反弹。

⑤、被加工材料的表面是否有油污。

⑥、调整冲压速度、冲压油浓度。

⑦、采用真空吸附。

⑧、对冲头、镶件、材料进行退磁处理。

压伤、刮伤

①、料带或模具有油污、废屑,导致压伤,需擦拭油污并安装自动风枪清除废屑。

②、模具表面不光滑,应提高模具表面光洁度。

③、零件表面硬度不够,表面需镀铬、渗碳、渗硼等处理。④、材料应变而失稳,减少润滑,增加压应力,调节弹簧力。

⑤、对跳废料的模具进行维修。

⑥、作业时产品刮到模具定位或其它地方造成刮伤,需修改或降低模具定位,教育作业人员作业时轻拿轻放。

工件折弯后外表面擦伤

①、原材料表面不光滑,清洁、校平原材料。

②、成型入块有废料,清除入块间的废屑。

③、成型块不光滑,将成型块电镀、抛光,提高凸凹模的光洁度。

④、凸模弯曲半径R太小,增大凸模弯曲半径⑤、模具弯曲间隙太小,调整上下模弯曲配合间隙。

⑥、凹模成型块加装滚轴成形。

漏冲孔

出现漏冲孔的情况,一般有冲头断未发现、修模后漏装冲头、冲头下陷等因素引起,修模后要进行首件确认,与样品对比,检查是否有遗漏现象,对冲头下沉的,应改善上模垫板的.硬度。

脱料不正常

①、脱料板与凸模配合过紧、脱料板倾斜、等高螺丝高度不统一或其它脱料件装置不当,应修整脱料件,脱料螺钉采用套管及内六角螺钉相结合的形式。

②、模具间隙偏小,冲头在脱离材料时需要很大的脱模力,造成冲头被材料咬住,需增加下模间隙。

③、凹模有倒锥, 修整凹模。

④、凹模落料孔与下模座漏料孔没有对正,修整漏料孔。

⑤、检查加工材料的状态。材料脏污附着到模具上,使得冲头被材料咬住而无法加工。翘曲变形的材料在冲孔后,会夹紧冲头,发现翘曲变形的材料,需弄平整后再加工。

⑥、冲头、下模的刃口钝化要及时刃磨。刃口锋利的模具能加工出漂亮的切断面,刃口钝了,则需要额外的冲压力,而且工件断面粗糙,产生很大的抵抗力,造成冲头被材料咬住。

⑦、适当采用斜刃口冲头。

⑧、尽量减少磨损,改善润滑条件,润滑板材和冲头。

⑨、弹簧或橡胶弹力不够或疲劳损耗,及时更换弹簧。

⑩、导柱与导套间隙过大,返修或更换导柱导套。

◎、平行度误差积累,重新修磨装配。

◎、推件块上的孔不垂直,使小凸模偏位,返修或更换推件块。

◎、凸模或导柱安装不垂直,重新装配,保证垂直度。

冲头使用前应注意

①、用干净抹布清洁冲头。

②、查看表面是否有刮、凹痕,如有,则用油石去除。

③、及时上油防锈。

④、安装冲头时小心不能有任何倾斜,可用尼龙锤之类的软材料工具把它轻轻敲正,只有在冲头正确定位后才能旋紧螺栓。

冲模的安装与调试

安装与调校冲模必须特别细心。因为冲模尤其大中型冲模,不仅造价高昂,而且重量大微量移动困难,人身的安全应始终放在首位。无限位装置的冲模在上下模之间应加一块垫木板。在冲床工作台清理干净后,将合模状态的待试模具置于台面合适位置。按工艺文件和冲模设计要求选定的压机滑块行程,在模具搬上台面前调至下死点并大于模具闭合高度10~15mm的位置,调节滑块连杆,移动模具,确保模柄对准模柄孔并达到合适的装模高度。一般冲裁模先固定下模(不拧紧)后再固定上模(拧紧),压板T型螺栓均宜使用合适扭矩扳手拧紧(下模),确保相同螺拴具有一致而理想的预加夹紧力。可以有效防止手动拧紧螺纹出现的因体力、性别、手感误差造成的预紧力过大或过小、相同螺纹预紧力不等,从而引起冲压过程中上下模错移、间隙改变、啃剥刃口等故障发生。

试模前对模具进行全面润滑并准备正常生产用料,在空行程启动冲模3~5次确认模具运作正常后再试冲。调整和控制凸模进入凹模深度、检查并验证冲模导向、送料、推卸、侧压与弹压等机构与装置的性能及运作灵活性,而后进行适当调节,使之达到最佳技术状态。对大中小型冲模分别试冲3、5、10件进行停产初检,合格后再试冲10、15、30件进行复检。经划线检测、冲切面与毛刺检验、一切尺寸与形位精度均符合图纸要求,才能交付生产。

冲压毛刺

①、模具间隙过大或不均匀,重新调整模具间隙。

②、模具材质及热处理不当,产生凹模倒锥或刃口不锋利,应合理选材、模具工作部分材料用硬质合金,热处理方式合理。

③、冲压磨损,研磨冲头或镶件。

④、凸模进入凹模太深,调整凸模进入凹模深度。

⑤、导向结构不精密或操作不当,检修模具内导柱导套及冲床导向精度,规范冲床操作。

折弯边不平直,尺寸不稳定

①.增加压线或预折弯工艺。

②.材料压料力不够,增加压料力。

③.凸凹模圆角磨损不对称或折弯受力不均匀,调整凸凹模间隙使之均匀、抛光凸凹模圆角。

④高度尺寸不能小于最小极限尺寸。

防止冲压噪音

冲床是板料加工工业的最关键的必备设备。冲床在工作时会产生机械传动噪声、冲压噪声和空气动力性噪声,该噪声最高值可达125dB(A)大大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85dB(A)及其以下的噪声指标要求,因而对操作工人及周围环境(如办公室、居民住宅区、会议室等)造成极其严重的伤害和污染。有效地治理该噪声己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我国的第一部《噪声法》的实施,环保产业化的规模日益增大,更加速了对这一噪声治理的迫切性。

从冲床噪声源和模具结构入手,要降低噪音得注意以下几点:

①、注重模具保养、清洁,保持刃口锋利。

②、模具刃口的形状、数量、材料和冲切线长,模具刃口与零件接触面不要太大,冲头做斜刃阶梯冲裁,使模具在不同的位置切入深度不同,整个过程实现真正的切断,而不是同步挤断。

③、模具刃口必须垂直于安装面,且凸凹模刃口配合间隙要合理,卸料困难时可增加下模间隙、增加卸料力,采用软表面的卸料板等方法。

④、各工作模板间的配合精度,加工一些排气槽。

⑤、止挡板改做小块拼件,脱料板、下模板改为镶件式,减小抨击面积。

⑥、脱料板弹顶来源改为T型顶杆,弹簧装在上模座,等高套与顶杆配用,开模状态下保证脱料板仍有一定的自由活动量。

⑦、保持润滑良好,模具无干涉,顺畅。

⑧、上下模座表面垫铝板做冲力缓冲。

⑨、模具调试好后,在冲床上加装隔声罩或海绵板隔音处理。

⑩、提高冲床精度,降低结构噪声。在工作台上安装缓冲减振降噪油缸,齿轮采用斜齿加强润滑和加装齿轮罩,气动系统中加装消声器。

弯曲表面挤压料变薄

①.凹模圆角太小,增大凹模圆角半径。

②.凸凹模间隙过小,修正凸凹模间隙。

凹形件底部不平

①.材料本身不平整,需校平材料。

②.顶板和材料接触面积小或顶料力不够,需调整顶料装置,增加顶料力。

③.凹模内无顶料装置,应增加顶料装置或校正。

④.加整形工序。

不锈钢翻边变形

在制造翻边之前向材料施用优质成形润滑剂,这能令材料更好地从模具中分离出来,在成形时顺畅地在下模表面移动。如此给予材料一个更好的机会去分布被弯曲和被拉伸时产生的应力,防止在成形翻边孔边上出现的变形和翻边孔底部的磨损。

材料扭曲

在材料上冲切大量孔,导致材料平面度不良,成因可能是冲压应力累积。冲切一个孔时,孔周边材料被向下拉伸,令板材上表面拉应力增大,下冲运动也导致板材下表面压应力增大。对于冲少量的孔,结果不明显,但随着冲孔数目的增加,拉应力和压应力也成倍增加直到令材料变形。

消除这种变形的方法之一是:每隔一个孔冲切,然后返回冲切剩余的孔。这虽然在板材上产生相同的应力,但瓦解了因同向连续一个紧接一个地冲切而产生拉应力/压应力积聚。如此也令第一批孔分担了第二批孔的部变形效应。

模具严重磨损

①、及时更换已经磨损的模具导向组件和冲头。

②、检查模具间隙是否不合理(偏小),增加下模间隙。

③、尽量减少磨损,改善润滑条件,润滑板材和冲头。油量和注油次数视加工材料的条件而定。冷轧钢板、耐蚀钢板等无锈垢的材料,要给模具注油,注油点为导套、注油口、下模等。油用轻机油。有锈垢的材料,加工时铁锈微粉会吸入冲头和导套之间,产生污垢,使得冲头不

能在导套内自由滑动,这种情况下,如果上油,会使得锈垢更容易沾上,因此冲这种材料时,相反要把油擦干净,每月分解一回,用汽(柴)油把冲头、下模的污垢去掉,重新组装前再擦干净。这样就能保证模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

④、刃磨方法不当,造成模具的退火,加剧磨损,应当使用软磨料砂轮,采用小的吃刀量,足量的冷却液并经常清理砂轮。

;

⑼ 冲压件模具刀老坏是什么原因出现毛刺是否与刀不快或者凹刃与凸刃缺口有关用磨床磨是否会影响模具的质量是

模具刃口老坏,通常原因是由于其间隙不合理,需要从新对间隙,另外一个影响刃口寿命的因素是冲裁角度的问题,是否为正冲?通常刃口冲裁方向与零件为90°最佳,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影响寿命,如果对于毛刺要求不是很高的情况,建议你把冲裁间隙适当放大,大间隙冲裁对保证刃口寿命有直接影响。
-------------
如果老是崩刃,那除了差间隙外,我建议你看下模具材质和热处理是否正常。
--------------
退料皮子老坏:冲头上安装的聚氨酯橡胶容易损坏通常原因是其工作状态不佳,如存在高点局部先接触,与冲头不同轴,偏心过多,受力集中在一部分,另一种是由于其材质不佳。

⑽ 折弯机怎么修理

折弯机模具用到一定程度就会钝掉,没有厂家会使用一套折弯机模具长达几年不修磨,这是对折弯机和模具都是非常不好的。而造成折弯机模具有磨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钣金加工过程中,局部折弯导致模具长期在定点受到折弯压力而磨损,压力过大可能会导致刮伤下模,从而会加速上下模的磨损程度。对于解决局部折弯造成的磨损最好的方式是多工件同时加工,这样可以起到分摊折弯机压力,避免因压力集中而导致模具受损。
什么情况下该修磨折弯机模具呢?当折弯后的工件出现角度偏差较大,或者工件表面粗糙度较大时,应该及时的修磨模具,从而改变模具的钝化并延长使用寿命。一般情况下,在加工之前,钣金师傅要先检查折弯机的上下模,当其表面已经出现明显的磨损拉痕时,就应该需要修磨模具了。模具修磨的周期和次数越少,越容易缩短其使用寿命,降低工件的质量,增加机床的负载,降低了产品的合格率。
该如何修磨折弯机模具呢?模具的修磨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普遍的就是把模具放在专用的夹具上,夹平以后放在精密磨床上进行加工,尤其是圆弧模(R模)和成型模,需要配备高精密的砂轮和修模工具。每次在修磨时,应该保持近刀量为0.03mm~0.05mm,重复修磨不仅不能加工完整,而且对模具损坏较大,一般不推荐。适量的把大部分可修磨的区域修正即可,在最后修磨到位后在进行一次精磨,有利于提高数控折弯机模具精度,便于安装调试。
4、末了修磨之后的圆刀片必要涂上一层防锈液,防止生锈。
更多折弯机刀模采购、折弯机模具修订等信息,请关注南京冶金机械刀片网http://www.pian6.com

阅读全文

与为什么模具折弯冲头会磨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钢铁雄心4怎么缴获 浏览:596
钢筋检测都检测哪些项 浏览:906
不锈钢激光焊管 浏览:415
现在带锯条断裂用什么方法焊接 浏览:586
方管手工怎么做圆弧 浏览:834
模具晒纹要留多少余量 浏览:855
168钢管什么意思 浏览:969
手工焊管板焊接视频 浏览:130
焊接弯头面积怎么求 浏览:925
长三角钢铁集团怎么样 浏览:898
徐州月饼模具在哪里买 浏览:656
钢管r19是什么意思 浏览:738
钢材模具密度是多少 浏览:327
没有焊接笔如何自己制作焊接笔 浏览:399
不锈钢和铜哪个更吸热 浏览:273
200w蕊片如何焊接 浏览:351
钢筋挤压连接技术有什么和什么区别 浏览:890
为什么说中国人民解放军是钢铁长城 浏览:241
75钢管理论重量是多少 浏览:362
两用电焊机烧不锈钢是什么气 浏览: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