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五金冲压模具设计经验谈(5)
复合模由于其工序组合的不同,脱料装置也不尽相同,有空了我分享一些常见复合模结构给大家吧。
下料或向上折弯复合模的结构:其凸模(也称为公模或冲头)设计在下模,其它几块模板依次是下夹板(固定凸模冲头)、下止挡板和下脱料板(外脱),上模依次是母模(或刀口)、内脱板和上垫板构成,内脱使用等高套筒挂在上垫板上面,然后用打杆或弹簧顶着。
用来下料的复合模,其内脱一般脱出来母模0.50mm即可,不可以低于母模,要不然母模刀口容易崩掉或者不脱料。内脱的力量要足够大,才能把产品从母模里面顶出来,一般如果材料比较厚的话,我们上面装的是氮气弹簧。
复合模属于一种模具结构,可以把它归类为工程模,因为在工程模上用的比较多,一般一整个工程模都是采用复合模结构。
连续模的向上成型、向上折弯、向上打凸包、向上打凸点、向上打翘角,一般也采用的是复合模结构。
★复合模具冲凸包时冲头要高出脱板吗?
今天收到一位同学的提问,说:复合模具冲凸包时冲头要高出脱板吗?
答案是肯定的,不高出脱料板那怎么冲凸包?
建议这位同学再好好复习下什么是复合模?冲头长度怎么计算?把这些搞清楚了自然就明白这个问题该怎么解答了。
复合模具结构冲凸包时,冲头长度等于:夹板厚度+止挡板厚度+脱料板厚度+凸包高度。
也就是在冲的时候,模具在冲床上打死的时候,冲头是必须要高出脱料板来的,高出多少?当然是凸包要求多高,这里就要多高,必须在允许的凸包高度要求精度范围内。
在模具开模、模具打开的时候,模具不承受任何力量的情况下,凸包冲头必须比脱料板矮、缩回脱料板里面才可以,否则就要增加脱料行程。
复合模具冲凸包时,模具打下来时,脱料板必须要先压料,而且压料力要足够,然后再冲凸包,不然产品可能会变形、凸包尺寸不稳定等。
★冲压模具模板的材料和功能
一般的冲压模具都是由:
上下托板、上下垫脚、上下模座:一般用A3、Q235等“软料”做成,起支撑整个模具、方便架模、落料等作用。
上、下模板:上、下模板起固定刀口、入块、入子、顶料销等作用,外定位、内定位、浮升引导销、两用销、导料板、浮块这些也是固定在下模板上的,下模板硬度要求必须在HRC58~62左右,硬度太低会影响冲裁质量。厚度一般为25~40mm。有的刀口直接割在模板上的,即在模板上直接挖刀口,这样做的话如果刀口缺了、打崩了、磨损了、有毛边就不好修模;还有一种做法是挖入块,即把刀口挖在一个入块上(该入块习惯称为“下模刀口”),然后再把下模刀口装入下模板里面。高度要保证和下模板一样高,误差要在正负1~2条之内,最好正负0.005mm以内,一般磨床师傅或钳工师傅都可以达到。太多会把产品打出印子(模印)。
上、下垫板,垫板一般用Cr12制成。根据需要,每套模具的上下垫板厚度都不一样,看冲裁力,如果冲的孔少的话,上下垫板可以适当做薄一点8~10mm即可,如果冲孔比较多的话,就要适当做厚一点,一般17~20mm左右。下垫板上主要是落料孔、弹簧过孔、螺丝过孔、导柱透气孔等。
上、下夹板,上下夹板主要起固定凸模、冲头、导柱之用,一般17~20mm即可。冲压模具夹板的材料硬度一般不需要特别高,一般用软料即可,但是太软了也不行,有可能会把冲头的挂台直接拉到夹板里面去,把夹板拉坏。所以设计冲压模具,要从所要总裁的工件的冲裁工艺来考虑其模具的结构、模具材料的选材,所选冲床的吨位,冲裁间隙的大小等等,才能使加工完的工件毛刺更小,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止挡板、脱料板等,止挡板用Cr12即可,但脱料板必须使用硬料如Cr12Mov。止挡板和脱料板是通过M6或M8螺丝打合销然后锁在一起的,止挡板上面主要是一些过孔,冲头过孔、导柱过孔等。脱料板主要起脱料、压料、导正冲头等作用。一般我们使用脱料板来导正凸模、导柱、冲头。生产铝料的话因为铝屑容易跳进脱料板里面,把冲头拉毛、或卡住冲头、把冲头拉断、拉出脱料板等,所以必须使用止挡板来导正冲头,而脱料板单边适当放大10~20条;或脱料板做两节的,上面一节用来导正、下面一节同样是单边放大10~20条。止挡板一般厚度8~17毫米,也是根据冲孔的多少、所要受到的力的大小来看的;脱料板一般厚度20~25mm。
凹模、凸模,也称冲头 或 刀口,是用来把多余的材料冲掉、切掉,或切开、刺破、拉伸。如:拉伸冲头、折弯冲头、滑块的插刀、打沙拉冲头、打凸包冲头、抽芽冲、铆合模的铆合冲头等等。。凹模凸模的材料需要的硬度较高,常用的凹模凸模材料有:Cr12Mo1v1、Cr12Mov、Skd-51、Skd-11、W6Mo5Cr4V2(钨钢)等。。
专业术语解释:
挖:做模具人习惯称呼,是指线切割框口的意思。比如:挖刀口、挖入块等。
软料:在冲压模具中,是指硬度在HRC35左右、硬度比较低的模具钢,如45#钢、A3、Q235等。你用个硬度稍微高一点的东西在上面敲一下,就能敲出个坑出来,这种材料很软、所以习惯称为“软料”,因为它的抗震性能比较好,一般用来制作冲压模具的上下托板、上下垫脚、上下模座。
硬料:在冲压模具中,是指硬度(热处理后)在HRC58~62左右或以上的模具钢料,如:Cr12、Cr12Mo1v1、Cr12Mov、Skd-51、Skd-11、W6Mo5Cr4V2(钨钢),这些钢料硬度很高(但是也比较脆,稍微不注意有可能就被你搞崩掉一块,55),一般用来做冲压模具的刀口、冲头或其它要求硬度较高的零件。
★冲压模具三视图
冲压模具三视图,你懂吗?不管是做冲压模具钳工,还是做冲压模具设计,或者是数控操作、数控编程、以及磨床、铣床等等,只要是和机械加工有关的,都必须有看图、读懂图的本领,这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连图都看不懂,还怎么加工零件?
视图:从各个不同的方向去观察一个物体得到的几何图案。
例如:当一个物体摆在你的面前:
② 冲压模具设计 导料板与条料间的间隙怎么确定
你好!
通常只放0.05MM的间隙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③ 冲压模具结构图解
尽管各类冲压模的结构形式和复杂程度不同,组成模具的零件又多种多样,但总是分为上模和下模。上模一般通过模柄固定在压力机的滑块上,并随滑块一起沿压力机导轨上下运动,下模固定在压力机的工作台上。冲压模的组成零件分类及作用如下:
1、工作零件
直接与冲压材料接触,对其施加压力以完成冲压工序的零件。冲模的工作零件包括凸模、凹模及凸凹模,又称为成型零件,它是冲模中最重要的零件。
2、定位零件
确定材料或工序件在冲模中的正确位置,使冲压件获得合格质量要求的零件。属于送进导向的定位零件有导料销、导料板、侧压板等;属于送料定距的定位零件有始用挡料销、挡料销、导正销、侧刃等;属于块料或工序件的定位零件有定位销、定位板等。
3、压料、卸料零件
这类零件起压料作用,并保证把卡在凸模上和凹模孑L内的废料或冲压件卸掉或推(顶)出,以保证冲压工作能继续进行。
4.导向零件
保证凸模和凹模之间相互位置的准确性,保证模具各部分保持良好的运动状态,由导柱、导套、导板等组成。
5、支撑零件
它将上述各类零件连接和固定于一定的部位上,或将冲模与压力机连接,它是冲模的基础零件。主要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固定板、垫板、模柄等。
6、紧固零件
主要用来紧固、连接各冲模零件,如各种螺栓、螺钉、圆销等。上述导向零件和支撑零件组装后称为模架。
(3)五金模具导料板外形能大多少扩展阅读
冲压生产中最常用的材料是金属材料(包括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但有时也用非金属材料。其中黑色金属主要有普通碳素结构钢、优质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碳素工具钢、不锈钢、电工硅钢等;有色金属主要有纯铜、黄铜、青铜、铝等;非金属材料有纸板、层压板、橡胶板、塑料板、纤维板和云母等。
冲压用金属材料的供应状态一般是各种规格的板料和带料。板料可用于工程模的生产,带料(卷料)用于连续模的生产,也可以用于工程模的生产。
板料的尺寸较大,可用于大型零件的冲压,也可以将板料按排样尺寸剪裁成条料后用于中小型零件的冲压;带料(又称卷料)有各种规格的宽度,展开长度可达几十米,成卷状供应,适应于连续模大批量生产的自动送料。
④ 五金模具制作特点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粗加工模具粗加工的主要目标是追求单位时间内的材料去除率,并为半精加工准备工件的几何轮廓。在切削过程中因切削层金属面积发生变化,导致刀具承受的载荷发生变化,使切削过程不稳定,刀具磨损速度不均匀,加工表面质量下降。开发的许多CAM软件可通过以下措施保持切削条件恒定,从而获得良好的加工质量。恒定的切削载荷。通过计算获得恒定的切削层面积和材料去除率,使切削载荷与刀具磨损速率保持均衡,以提高刀具寿命和加工质量。避免突然改变刀具进给方向。避免将刀具埋入工件。如加工模具型腔时,应避免刀具垂直插入工件,而应采用倾斜下刀方式(常用倾斜角为2°~3°),最好采用螺旋式下刀以降低刀具载荷;加工模具型芯时,应尽量先从工件外部下刀然后水平切入工件。刀具切入、切出工件时应尽可能采用倾斜式(或圆弧式)切入、切出,避免垂直切入、切出。采用攀爬式切削)可降低切削热,减小刀具受力和加工硬化程度,提高加工质量。半精加工模具半精加工的主要目标是使工件轮廓形状平整,表面精加工余量均匀,这对于工具钢模具尤为重要,因为它将影响精加工时刀具切削层面积的变化及刀具载荷的变化,从而影响切削过程的稳定性及精加工表面质量。粗加工是基于体积模型,精加工则是基于面模型。而以前开发的CAD/CAM系统对零件的几何描述是不连续的,由于没有描述粗加工后、精加工前加工模型的中间信息,故粗加工表面的剩余加工余量分布及最大剩余加工余量均是未知的。因此应对半精加工策略进行优化以保证半精加工后工件表面具有均匀的剩余加工余量。
⑤ 冲压模具中导料板的厚度25mm可以吗
根据实际情况,25毫米的导料板是完全可以的,只不过是脱料板的避位不能用铣床了,而是直接线割割通。因为不知道你具体是什么样的冲压模具?多厚的料,模板厚度,折弯高度,浮升高度等等。如果觉得浮升25很高的话或者说避位后板子强度不够,完全可以采用浮升式导料板。
⑥ 塑胶模具模仁尺寸如何确定,如何确定偏出产品外形多少
模仁尺寸的确定,理论上可以由公式获得,但实际上没几个去用公式计算的,一般都是经验值。凹摸高度一般根据实际产品的高度来确定:一般机壳摸凹摸高度要大于型腔深度的2倍,长宽偏出产品外形5-40MM都可以,具体应根据产品的大小,摸具的结构(比如说运水,螺丝孔等等)的需要来确定。型腔间的距离不宜太长(太长注塑时会消耗很多压力,而且浪费材料),太短的话可能导致型腔局部温度的相互影响,模具温度不均匀,使产品出现翘屈、变形等不良现象。一般在保证模具结构的情况下取15-30M左右(也需根据具体产品大小等因素来确定)
⑦ 五金模具的冲裁间隙是多少
五金模具各种材料的间隙不一样。
1、不锈钢的单边普通冲裁间隙为8%。
2、SGCC.SECC.SPCC.马口铁的材料,普通单边冲裁间隙为5%。
3、铝材和铜材的普通冲裁间隙为3%-4%。
4、精冲间隙很小,在0.5-3个丝不等。
看材料厚度、材料越软,间隙越小。
(7)五金模具导料板外形能大多少扩展阅读
冲压影响
1、对断面质量的影响
2、间隙对尺寸精度的影响。由于弹性变形的存在,冲裁结束后出现弹性恢复,使尺寸与凸凹模刃口尺寸产生尺寸偏差,而弹性变形大小与冲裁间隙有直接的关系。
3、间隙对冲裁力的影响冲裁间隙对冲裁力的影晌规律是间隙越小,变形区内压应力成分越大,拉应力成分越小,材料变形抗力增加,冲裁力就越大。
反之,间隙越大,变形区内拉应力成分就越大,变形抗力降低,冲裁力就校间隙达材料厚的5%-20%时,冲裁力下降不明显。当双边间隙Z增大到材料厚度的15%-20%时,卸料力为0。
4、间隙对模具寿命的影响由于工件与凸、凹模侧壁之间有磨擦的存在,间隙小,磨擦大,模具寿命短。冲裁过程中,凸模与被冲孔之间凹模与落料件之间均有摩擦,而且间隙越小,摩擦越严重。
所以过小的间隙对模具寿命极为不利,而较大的间隙可使凸模与凹模的侧面与材料间的摩擦减小,井能减缓间隙不均匀的影响,从而提高模具的寿命。
⑧ 五金冲压连续模常用导料结构设计要点说明(2)
四. 各种导料机构适用设计范围:
种类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
导料板
冲压材料厚度 T<0.5mm
顶出高度H<5.0mm
冲压材料宽度 W<50mm
小型冲压制品
冲压速度较高
浮升两用销
冲压材料厚度 T>0.3mm
顶出高度H:不拘
冲压材料宽度W:不拘
冲压制品形状:不拘
冲压速度较低
浮升导料块
冲压材料厚度 T>0.2mm
顶出高度H:不拘
冲压材料宽度W:不拘
冲压制品形状:不拘
冲压速度:均可
五. 导料机构相关设定
1. 导料机构与材料间隙设定:
无切边状况下:设定为单边+0.05mm
有切边状况下:设定为单边+0.02mm
2. 导料板规格设定:
a. 导料板宽度(L) ≧ 15mm。
b. 导料板长度(W) ≦ 150mm。
c. 导料板高度(H) ≦ 8.0mm。
d. 导料板压板安全强度(S) ≧ 1.0m m。
e. 导料板固定销规格:∮4.0mm。
f. 导料板锁附螺丝:M4。
g. 导料板与浮升销之间送料空间(A) ≧ 2.0T~2.5T。导料板与浮升销之间的空间为送料空间,因此顶出销的顶出高度需与导料板形状做配合,且顶出销需平衡配置。
3. 浮升两用销规格设定:
a. 浮升两用销相关规格:参考冲压五金标准零件规格。
b. 浮升两用销∮径:依据冲压制品材料厚度与特征形状制定。一般设定材料厚度≦1.0mm时,使用∮10以下浮升两用销。
c. 顶出高度:依据冲压制品特征制定。
d. 导料空间(A):材料厚度1.2mm以下,A ≧ 2.0T~2.5T。材料厚度1.2mm以上,A ≧ 1.5T~2.0T。
e. 设置数量:依据送料pitch,每pitch设置1pcs。
f. 设置位置:尽可能靠近引导销位置。
4. 方形导料块规格设定:
a. 方形导料块宽度(W):8.0mm~10.0mm。
b. 方形导料块长度(L):依据需求设定之。一般可设计单pitch或多pitch形式。
c. 顶出高度:依据冲压制品特征制定。
d. 导料空间(A):材料厚度1.2mm以下,A≧2.0T。材料厚度1.2mm以上,A≧1.5T。
e. 导料压板厚度(B):材料厚度0.6mm以下,B≧2.0mm。材料厚度1.2mm以下,B≧3.0mm 。材料厚度1.2mm以上,B≧4.0mm。
f. 设置数量:依据送料pitch,每pitch设置1pcs。
六. 常用导料结构设计:
1. 导料板:
2. 导料板+侧推滑块设计:
3. 浮升两用销:
4. 方形导料销:
5. 其他:
依据冲压制品特征与需求,亦可设计导料板+浮升两用销、导料板+方形导料销等…组合设计。
七. 进入模具内冲剪前之导料距离:
材料裁剪会有误差值,一般设定导料机构与材料之间隙是设定在材料宽度公差值之上限,所以材料在进入导料机构时,并不是平行进入,因此,需有一定的长度导料设计,让材料可以导正,另外配合切边功能,增加材料宽度的准确性,确保材料在导料机构内可以平顺进行冲压。此设计是确保材料进入模具内之平行度。
1. 导料板之冲剪前导料距离 ≧ 50mm。
2. 浮升两用销与导料浮升销之冲剪前导料距离:
浮升两用销与导料浮升销设定方式与导料板不同,浮升两用销与导料销一般设定方式是在冲剪前设置2pcs,且2pcs间隔需≧ 3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