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么做好模具检验员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检验员
严格依据图纸、生产工艺和产品标准对各类制件进行了检验,把好制件出入库关。
及时改进和纠正一些制件与图纸不符及图纸与制件有差别的地方。使产品质量逐步走向统一和得到稳步提高。
在仔细测量制件装配尺寸的同时,做好抛光检验和目测抽样检验,以保证制件的表面质量符合电镀或喷塑要求。
在生产旺季,配合车间及时完成到期计划制件的检验工作,来保证生产任务的顺利完 成。
严格把好各类制件的周转关,对于检验查出的不合格制件,除注明不合格缺陷外,还帮助员工及时返工返修解决不合格缺陷和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对一些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制件,认真听取各位领导和师傅的意见,并仔细跟踪制件模具的改进和维修,来做到心中有数和验证改进后的质量是否能得到提高。
验收新产品制件时,除了认真测量尺寸外,还及时将不合格信息反馈给开模人,不断 改进,使其达到合格的标准要求。
配合性能检测室或组装厂做好试装配试验或小批量试装试验。
做好各类报表、记录的填写工作,及时反馈和上报。
与上下工序间做好沟通和思想认识的统一,逐步消除存在问题的隐患。
完成上级领导交给的其他各项工作,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虚心向领导和老师 们请教学习,不断提高检验技能。
具体参考材料:http://wenku..com/link?url=IquClj_N3tDMg6FqU0nlPUtbNjM0KAoR_YO_K
B. 模具品检须知什么
我猜想您应该是为工作问的问题吧!
模具有好多种啦,我不知您是负责哪一类的模具?
大部分模具无非就是一些结构板块的拼装,那么在模具制造过程中,会需要模具品检来控制模具加工的准确性,首先最基本的当然是对模具图纸的了解,某些关键数据的正确是否,这就要有基本测量知识,还要检测材料的某些硬性要求,比如强度,硬度等,这些都需要在专业书籍上进行一些系统的学习,可以查查模具设计手册,这样对您的工作会有帮助;那这些都是前道检验,后道的也就是试模,还是比较重要的,通过产品的质量特点,可以判断模具的设计加工成果,如果有不足,需要进行相关修改,这些就需要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积累一些经验,因为这些知识都太实际了,书本上会有但是不会太仔细,所以只有靠自己了!
如有不清楚的,可以具体一点问,这样或许会帮到你。
C. 什么是模具检测
智泰三坐标可以的,高精度精密测量仪器,操作也很人性化
D. 投资一个硅胶厂需多少钱
如果要开一家加工厂的话,具体它的流程就是小山药选址,然后在建厂房,然后在到工商局。去办执照,这样的话就可以了,然后一般价钱的话,需要200万就够了
硅胶制品开模费用一般是根据产品结构复杂程度、尺寸大小和需求量来评估的,产品不同价格也有所不同,没有特定标准。常规的硅胶模具一般在几千到一万不等,只有部分结构复杂的产品会超过一万。很多人看到这个价格可能会大吃一惊,模具费用要高于他们整批产品的价格,认为太贵了。其实,硅胶模具在模具中算价格便宜的,液态注塑模具更贵,动辄几万甚至十几万的模具都有。
硅胶制品厂的客户基本都是工厂,量大长期的情况下开模定制是很划算的,一套模具量产几次就回本了。像我们一些客户,一套模具生产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产品,模具费和产品价值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
硅胶生产需要设备如下:
一、备料需要炼胶机、电子秤各一台,裁料机一台
炼胶机,用于在原料中加入硫化剂、色膏等助剂,这是不可省略的工序.
裁料机,用来将炼好的胶料裁切成成型所需的尺寸和重量,如果只做些硅橡胶杂件,可以用手工方式将胶料划出来,再用天平称好重量也可以满足成型需要,但是做硅胶按键,尤其是荷重要求较高或颜色较多的硅胶按键,建议买一台裁料机对胶料进行裁切,不但裁切精准,而且效率极高。
二、成型则需要喷砂机、平板硫化机(油压机)、空压机各一台,如果要生产导电胶按键,还必须买一台真空泵。
喷砂机,成型模具在生产一段时间以后,表面会积累一些污垢,影响生产,这时候就需要对模具进行清洗,而喷砂机就是清洗模具必备的机器
平板硫化机(油压机),这是硅胶制品成型必须的设备,成型所需的压力、模温、硫化时间等条件都由此设备提供。
空压机,功能是压缩空气和储藏高压气体,其作用是用来辅助脱模。
真空泵,如果是生产导电胶按键,那么就可能需要在模具上置入导电碳粒,这时候就需要用到碳粒治具,先用真空泵提供的吸力将数百颗的碳粒吸附在碳粒治具上,然后一次性置入成型模具。操作方便简单,效率高。
至于丝印、喷涂、镭雕等工艺在工厂成立初期可以外发加工,
资金计算:
6寸炼胶机3万左右,数控裁料机约3万左右,平板硫化机约10万左右,喷砂机约0.5万,空压机约0.3万,真空泵约0.5万左右,需要17万左右,再配备一些硬度计、卡尺、荷重仪等检测设备,需要18万左右。
E. 模具检测员没有经验可以做吗
可以的,就看工厂要不要你,愿不愿意然你做, 检测员挺悠闲的,就是工资不算高
F. 模具检测员是做什么的
主要职责:
1.参与维护、监督质量体系的运行、协助内部质量审核工作;
2.根据检验计划完成当日工作任务;
3.按作业指导书及相应流程对待检备件进行检验、清理,检验前以及检验过程中认真 核对物料编码、名称,等相关信息填写检验记录,并提交质量经理;
4.汇总、存档各项质检记录及相关资料;
5.监控项目现场质检工作的具体实施情况,包括人员、质量、成品保护、在制品及不 合格状态确认等;
6.及时上报批量质量问题;
7.协助质量经理完成其他质量管理体系方面的工作。
G. 什么检测机构能做模具钢材检测
只要有直读式光谱分析仪或者化学分析化验室,且有相关专业人员的企业或者机构都可以做模具钢材检测。
H. 模具检验有标准的吗
1. 目的
对来自于外部的物料、内部加工的部品以及总成后的模具按要求进行检验,以确保投入使用的物料、部品和模具满足预期的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所有组成模具的部品及模具,包括采购的物料、委外和内部加工的部品。
3.定义
来料检验:外部购买的物料和委外加工部品的检验。
过程检验:内部加工的模具零部件、半成品和成品检验。
最终检验:模具总成后的检验,包括模具外观、可成形性、成形产品等的检验。
4.职责
4.1工程部负责相关检验数据的提供。
4.2质检部负责对物料、部品以及模具实施来料检验、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
4.3仓库对采购物资质量负责,并配合质检部做好来料检验工作。
4.4生产部协助做好过程检验,并确保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物资不投入使用。
5.检验作业流程
5.1来料检验
5.1.1作业流程图
5.1.2作业流程
5.1.2.1仓管员在接收到外来的物料时,对物料种类、供应商、数量等信息进行确认,
确认无误后将物料存放在暂放区域,并以“待检品”予以标识同时通知品管。
5.1.2.2质检部接到报检信息后对物料名称、规格、供应商、包装、标识等与相应的采购文件进行核对,无误后进行抽样或全数检查,并将检验结果填入《出/入库检验记录》。
5.1.2.3检验合格的物料贴上“合格”标签,仓管人员办理入库手续。
5.1.2.4检验不合格的物料,质检部会同设计、钳工、数控等相关人员进行检讨,可接受的以“特别采用”进行标识,无法采用的贴上“不合格”标签并予以隔离。
5.1.2.5采购担当将不合格物料的信息反馈给供应商,无法采用的物品予以退回同时填写《质量异常纠正措施单》。
5.1.2.6如特别采用的物料要修整的,修整后须检验合格方能投入使用。
5.2过程检验
5.2.1作业流程图
5.2.2作业流程
5.2.2.1各工序作业者完工后进行自检;若自检不合格则重新返工,本工序无法返工的按不合格处理。
5.2.2.2 质检部接到报检信息后进行抽样或全数检查,并将检验结果填入《出/入库检验记录》。
5.2.2.3检验合格的部件以“合格”进行标识,移交下一道工序。
5.2.2.4检验不合格的部件,质检部会同设计、钳工、数控等相关人员进行检讨,可接受的以“特别采用”进行标识,无法采用的贴上“不合格”标签并予以隔离。
5.2.2.5对于不合格项质检部开《不合格项整改报告》,相关部门对问题点分析、纠正和预防,同时对预防措施进行确认。
5.2.2.6特别采用的部品对其它工序有影响的,责任者需及时通知相关方;要修整的部品,修整后须检验合格方能投入使用。
5.3最终检验
5.3.1作业流程图
5.3.2作业流程
5.3.2.1模具零部件制造完成后,钳工担当对各部件进行组装、复合,实配合格后再进行总装实配复模,并确认各部件功能运作正常,不符合要求的及时修正。
5.3.2.2总装实配后质检部按《模具自检表》相关内容进行检验,成形依据设计提供的《试模联络单》,对模具进行试作并提供试作报告。
5.3.2.3试模品出样后,检测科对产品进行检测;营业技术担当对检测科提供的检测数据进行判定,对不符合图纸要求或试作中的问题点以及顾客提出要求设计更改的内容向生产部提出修正。
5.3.2.4试作合格的模具移交客户验收。
6.检验和试验
6.1取样
同一规格的物品按每批3~5PCS抽取样本或由品管担当确定,小于3件的批次进行全检,有公差标准的关键尺寸在现有资源可以测量的情况下要全部测量。
6.2检验要求
6.2.1品管人员抽取样本后,先分别对外观、尺寸进行判定,再进行破坏性检验。
6.2.2外观检查环境要求:采用常态照明(40W日光灯使光线充足),待测量物品测量面与检验人员肉眼距离25~35cm,观察角度要求垂直于待测量物品被测面的±45º角,观察时间为10±5秒。
6.2.2监视和测量装置要求:卡尺精度等级不低于0.02mm,千分尺精度等级不低于0.01mm,标准规精度等级不低于0.01mm,其它或自制的检具等装置要满足相关的工艺、检验文件或工程图纸上的测量要求。
6.3检验内容
6.3.1五金类(螺丝、加热元件、弹簧等)
性质 检验项目 检验方法 检 验 要 求 缺陷类别
外观 表面外观 目 视 无色差、无混料、无氧化、无毛边 一般
无机械损伤、无缺损、变形等不良 重要
功能 适 配 性 配合产品 配合应满足图纸或规格说明书 重要
使用功能 测 试 按规定测量其机械、电气要求项目
尺寸 尺寸测量 卡 尺 符合规格要求 重要
包装 包装状况 目 视 包装无破损,标签字迹清楚 一般
6.3.2模具部件类(含毛坯和成品)
性质 检验项目 检验方法 检 验 要 求 缺陷类别
外观 表面外观 目 视 无机械损伤,无缺损及扭曲变形,无开裂 重要
无氧化现象,表面光洁,倒角均匀无锐边,编号正确、清晰 一般
材质 供方检测 目 视 供方提供的质保书(或物性表)满足规格要求 重要
硬度 硬度计 硬度满足规格要求(45C\55C HRC<25、P20\PX5 HRC28~35、718HH\DH2F 35~40、NAK\2738 HRC40~45、SKD61淬火HRC>45) 重要
加工性 工艺验证 使用部门试用确认 重要
性质 检验项目 检验方法 检 验 要 求 缺陷类别
尺寸 尺寸 卡 尺 满足设计图纸要求(孔、槽可用塞规、芯棒测量) 重要
尺寸 千分尺/机床
3D值 三次元/机床 满足造型数据要求
垂直度 三次元/机床 满足设计图纸要求
斜度 三次元/角度尺
适配性 实配 滑动部滑动顺畅,产品面间隙≤0.03mm,其它间隙≤0.05mm
冲裁模具
外观 1、模具零件不允许有裂纹,工作表面不允许有划痕、机械损伤、锈蚀等表面缺陷
2、冲裁模之凸凹模刃口及侧刃等必须锋利,不允许有崩刃、缺刃和机械损坏
3、热处理后的零件硬度应均匀,不允许有软点和脱碳区,并清除氧化物
4、模具正反面都应有该模具的标识,至少包括:产品名称及图号、模具名称
试模 1、推料、卸料机构必须灵活;且在模具开启状态下须突出凸凹模表面0.5-1MM
2、冲模所有活动部件的移动应平稳灵活,无滞止现象
3、冲孔、落料的漏料孔应保证畅通
6.4缺陷等极
6.4.1重要:性能达不到预期的目标,会导致模具不能成形或最终成形品达不到要求,以及客户不能接受或存在重大投拆的。
6.4.2一般:不满足规定的要求但不影响性能或与客户沟通能接受的。
6.5特别采用
属下述情况,不满足规定要求但不影响性能的,可特别采用。
a.部件尺寸超差,但实配后符合要求的可特采(产品面间隙不得大于0.03mm)。
b.经重新加工或修补后,能达到要求的可特采。
c.有缺陷但与客户沟通后能接受的可特采。
6.6免检
要求不高且工艺能完全保证的、现有资源不能检测的项目经主管人员同意后免于检查。
6.7紧急放行
生产急需来不及进行检验,且本工序的不合格品不影响下道工序加工,才能紧急放行。
7.相关记录
《不合格报告书》 《模具电极检验记录》
《模具自检表》 《出入库检验记录表》
《模架检验记录》 《质量异常纠正措施单》
批 准 审 核 编 制
日 期 日 期 日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