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你好!我想问一下您关于陶瓷模具石膏的一些问题。希望您能告知,谢谢
1,陶瓷模具用石膏用注意石膏的硬度,一般一顿300元的就可以用了,然后再铸造硫磺胎,在用石膏翻制硫磺胎,至于抗折和抗压
这两方面都和硬度有直接联系,如果硬度高就不会出现这两方面情况。
2,陶瓷模具石膏我头一次听说有阿尔法和贝塔,要是高档骨瓷的话要考虑石膏吸水率,和温度,一般大企业石膏都是进口,温度可以烧到1300多度。你只要记住它有硬度,凝固时间短就可以了。
3,对白度没要求,陶瓷模具根本的是翻制器型,注意硬度和吸水性,白度高的石膏价格也高,比如现在白度高的石膏基本用在医疗上。
希望我的回答能令你满意,我不知道你现在从事哪项工作,如果从事陶瓷,最好的方法就是实验。买来东西做个实验什么都OK了。
⑵ 影响卫生陶瓷石膏模具质量的因素具体有哪些
1 石膏原矿质量对石膏模具质量的影响
我国陶瓷厂一般采用天然石膏,其品位低,CaCO3、MgCO3、SiO2较多,CaSO4·2H2O含量低于90%。我国也有部分较好的石膏矿,CaSO4·2H2O含量均在95%以上。与国外优质石膏相比,我国大部分石膏矿品位低、杂质多,对模具质量不利。
2 熟石膏粉制备工艺对模具质量的影响
由于α石膏强度高而吸水率低,β石膏强度低而吸水率高,所以国外模用石膏一般都由α、β混合而成。混合比例由成形工艺和α、β石膏的质量决定。目前我国部分厂家也使用α、β混合石膏。
石膏粉细度直接影响到模型的强度。细度提高,比表面积增大,强度提高,吸水率降低。但在实际生产中不可能加工得太细,国内一般工厂控制石膏细度为100~120目。
影响α石膏炒制质量的主要因素是蒸气压力、蒸气时间以及烘干温度和时间。蒸气压力越高,蒸压时间相应缩短。烘干温度过高,可能出现过多的硬石膏(CaSO4),这样会降低模型强度,而且延缓凝结时间。烘干时间也直接影响模型强度,烘干时间过长或过短将会使模型强度降低。综合以上因素,制备α石膏的合理蒸压条件是:石膏块度2~5cm,蒸气压力0.2~0.25MPa,蒸压时间5~6h,烘干温度150~160℃,烘干时间5~6h。影响β石膏炒制的主要因素是炒制温度和湿度的均匀性。煅烧温度低,石膏凝结快,残余二水石膏,模型强度低,不便于成型操作;反之,煅烧温度高,石膏过烧形成部分无水石膏(CaSO4),硬化慢,吸水性差,吃浆慢,耐磨性差。一般地β石膏炒制温度为170~210℃;炒制时间从常温至炒制温度约1.5h;在最高温度保温0.5h,整个炒制过程中必须强制搅拌。
3 翻模工艺对模具质量的影响
有了优良的石膏粉还必须有先进的翻模工艺才可能得到高质量的模具。母模的结构合理,能使石膏模注模容易,脱模容易,模具损失减小,合格率提高,母模表面要光滑。石膏模型的工作表面要光滑,才容易脱模;工作面粗糙,半成品表面亦粗糙,成形工作量加大。
模具吸水能力取决于毛细管力,而模具的毛细管力则取决于水、膏比例。水、膏比越大,模具气孔率越高,密度越小,强度越低,使用寿命就越短;反之,模具密度越大,气孔率低,吃浆性能差。用水量增加,石膏凝结时间长;用水量小,石膏凝固时间缩短。充分搅拌石膏浆可使石膏与水混合均匀,气孔分布均匀,有利于模具的注浆性能和强度。脱模剂选用得不好,将会影响脱模或石膏模具的质量。现在一般工厂均使用化学脱模剂。外加添加剂可以使石膏模型既保持其特性又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耐磨性。一般常用的添加剂有硼砂、动植物胶、腐殖酸钠及其盐类、尿素、鞣型减水剂、R型减水剂等
4 干燥、运输和安装对模型质量的影响
模具的干燥温度一般不超过60℃。含水量大时,温度可高一些。一般认为,风干36h后进行干燥能获得较高的强度。模具湿度以6%~8%为好,干燥温度高则干燥时间短些,否则干燥时间长一些。模具在运输装卸时应注意轻搬轻放,避免磕碰、裂纹、掉角等。
模具安装尤其是立浇线模具安装质量对其使用影响很大。立浇线面盆模具,如安装的倾斜角度不够将导致脱模困难,甚至拉坏模具;立浇线坐便器,如安装小车上未装偏心轮,注浆时两侧容易浮起来,导致漏浆;立浇线水箱,如上、下模不对齐,则产品两面厚薄不一致,严重时合模会损伤模具。
5 模具的使用对其质量的影响
成形泥浆一般要加入一定量电解质。电解质和模具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将会在模具表面形成条痕,使模具的强度大大降低。因此,应将电解质的用量限制在最小用量。成形泥浆含水分太高,模具就要吸收更多的水分,降低了模具的强度。
成形温度太低,湿度太高,模具长时间在潮湿的环境下工作,得不到很好的干燥,这样容易降低模具的强度,使模具易被磕碰,易变形,耐磨性差。成形温度太高,湿度太低,则模具容易开裂,一般成形温度在30~45℃,湿度在50%~55%较好,白天温度可低一些,夜间温度应高一些。
合模、刷水应注意模型合缝处清洁,分块模应注意保护对口处的棱角,防止磨损。翻动模型、合模、揭模动作要轻,以防损坏。模型卡具要松紧适中,卡松了模型会漏浆,过紧会造成变形或折断。新模具刷水可重一些,使用一段时间后,刷水应轻一些,否则会造成模具潮湿,内表面粗糙,强度低,易引起变形或断裂。
⑶ 为什么陶瓷模具倒模越多差距越大
陶瓷的浆料对模具的磨损是比较厉害的,浆料里的细颗粒本身就是磨料,对金属的磨损是很厉害的。因此,模具使用的时间越长,模具磨损的就越厉害。所以,一般制作陶瓷模具,同样规格的模具需要制作多套用以备用。
⑷ 高价悬赏,卫生陶瓷注浆成型工艺方面问题:石膏模具使用一段时间后吸浆厚度不一致
第一,可能是
注浆时流速没控制好,原料变化大。第二,模具刚使用吸水率较大,使用一段时间后逐渐变小从而导致吸浆厚度不一。吸浆厚度主要是通过石膏的吸水性能及吸水时间来控制的。
因此,你所说的现象应该是,同样的吸水时间内,着肉厚度不一致
也就是说石膏的吸水性能不一致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因素,按权重高低排列
1) 烘模时间不足,造成部分位置完全干燥,部分位置不完全干燥 —— 延长烘模时间
2) 模具设计不合理,部分位置模具过厚,造成在合理的烘模时间内,部分位置无法完全干燥 —— 修正模具设计
3) 石膏搅拌不均匀,造成部分位置吸水性能无法完全释放 —— 精心重做两幅石膏模再看效果如何
4) 模具老化严重,一般来讲大件产品建议不超过70回的使用次数 —— 重新检视贵公司模具使用次数
⑸ 陶瓷生产过程中缺陷都有哪些,怎么解决!
我认为我认为我认为我认为 生产陶瓷也会产生气味,产生的过程,在后期烤花阶段。这气味中有铅,对人体有害。要快速排走。
⑹ 做陶瓷注浆过程中出现塌陷是什么原因
你所说的塌陷是在注浆过程中还是指脱模后泥坯塌陷?如果在注浆过程中,考虑到的可能是泥巴未加悬浮剂,泥浆密度比较低强度不够。可以添加硅酸钠物质增加泥浆密度和流动性,加入腐钠或者碳酸钠增加坯体强度。模具方面请保持干燥吸水,部分区域如产生不吸收泥浆水分可考虑用白醋涂刷。如果在注浆开模后发现塌陷则该考虑是否存在回浆过快,导致抽气。回浆应该慢慢倾斜模具,使泥浆顺利流出,如果听到很大的咕嘟声则表示回浆过快,造成模具内坯体被气压拉扯导致塌陷,尤其是注浆口小的模具需要注意。
⑺ 陶瓷模具的陶瓷模具优缺点
脆性大、可塑性差、韧性差、导热性差。
⑻ 为什么陶瓷行业,石膏模具第一次注浆大多时候会开裂是什么原因可以解决么
1.浆料粘度、粒度都要控制好,最主要是粘度,而且要添加粘结剂,以助于成型。
2.石膏模:如果石膏模很久没用了,要用湿抹布反复擦几次,这样可以使石膏模潮湿,注浆后毛细管作用力降低,避免水分急剧流失带来的坯体开裂。(貌似这点大家都没提,不过我觉得这点最有可能是你所要解决的问题。)
3.石膏模表面要涂覆一层膜,以便于脱模。
4.注浆后最好用湿抹布盖住上端。(这点最好也注意下)
⑼ 模具行业现在的主要问题有什么
1.质量管理问题
在质量管理上面存在的问题有:
首检不到位,导致批量报废。客户要求未完全掌握,导致细节上被对方批拒。
材料混料,导致颜色差异
有的时候是前期的色板确认没做好。库存没做到先进先出,导致产品积压后变质报废。库房存储条件也有较高要求。4.
搬运过程中的野蛮操作。
设备点的点检缺乏及时监视。
2.人力资源问题
很多模具厂没有一套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比如我在采访中得知一个公司是一家模具制造企业,下面设有包模组,也就是我们接到一个模具的单子就会确定个价格承包给下面的包模组,包模组内的成员都是包模组长自己请来的,但工资是公司给代发,然后从包模组长承包的模具价格里面扣除,其实工资就是包模组长自己发的公司只是代发,但这些人必须遵守公司的相应的制度和要求,针对这部分人我们在人力资源处理上该怎么处理特别是劳动关系、合同的签订等。
鉴于以上情况,我们建议如果包模组长不是自己公司的员工,那么他有权利自己合法雇佣别人,你和包模组长是单位对单位的关系。我相信也有不少模具厂会存在这种情况,外发出去制作是省时省力的工作,但是若是因为人员管理不到位也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
3.现场管理问题
但凡在模具车间呆过的人都知道模具加工车间现场是如何的乱,好多企业主在跟中国精密模具门户合作的过程中,都在咨询有没有那么一款可以帮助模具企业管理现场的软件。
的确现在多有的生产和加工都在面临自动化科技化,软件的投入使用时必要的事情。上次我们我们在模具软件的集合中给大家介绍了很多,但是那些都是属于模具设计和模具制造的软件,如何去选择一款合理有效的管理软件可能就是我们企业要解决和考虑的问题了。
4
模具维护问题
任何产品都需要有一个维护保养期,模具产品也不例外,模具产品的维护更是一项大工程。我咨询过一个老师傅的时候,问她说现在在模具制作中要怎么去维护呢。他说只要找一个好一点的钳工就可以了,然后又说不过现在很少人愿意去做了,这个工种工资不属于高薪行业也是干的最累最苦的活儿,好多年轻人愿意去学习模具设计都不愿意再做维护了。
5.模具就业问题
在之前中国精密模具门户网上,有一篇《做白领不如做蓝领》的文章,将模具企业的人才缺口扩大化激烈化。
现在高薪技术人才和普通车间工人仍然是模具企业的一个大软肋。人才的匮乏会不利于公司的发展,那么在就业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人才虽然缺但是好多人还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原因就在于学校的培训属于一个断节的过程,理论知识跟事件有一个断点,而且好多进了培训机构以后出来不再想着从普通的工种做起,而是只看着高薪设计之类的工作,这就造成了企业招人难,工人找工作难的局面
【中国精密模具网】认为以上问题如果形不成一个合理的解决,那我们的模具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不会很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