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折弯机的 上下 模具怎样选择 哪位师傅知道
加工普通薄板,普通的模具就可以了,如果很高不锈钢板等硬板,最好现在整体淬火的模具,这样更加耐用!
Ⅱ 折弯机如何选买与之配套的合适模具
折弯机模具分为数控折弯机模具,普通数显折弯机模具,R模 等等,
一般上模 90 度 配 下模具 V槽88 度
Ⅲ 请问折弯机的上模R是怎么选择参照的什么
一般折弯很少柚要求内R的。有就选差0.5的模就差不多的。一般都是88度0.3左右的模就差不多了。差不了20丝的。我以前做精密钣金得。都这样得。没那么复杂得。1点以下得R模差不了30丝得。得看下模得。你不可能30度下模配88度上模吧。
Ⅳ 折弯机模具用什么材质
用T8或T10、T10A的 ,再好一些的 42CrMo材质的,它要求的主要是高强度高韧性和良好的耐磨版性能。
不同的权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用以在折弯机压力的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
选用冷作模具钢Cr12MoV是很好的材料,使用性能可以满足,工艺性能也好,价格会高点。
42CrMo是强度较高的合金调质钢,强度很高,强韧性也好,可在500度以下工作。
(4)南昌折弯模具如何选择扩展阅读:
折弯机模具分为折弯机上模和下模,用于板料冲压成形和分离的模具。成形用的模具有型腔,分离用的模具有刃口。
行程调节,在正式开始用折弯机模具进行折弯工作时需要试车。折弯机上模下行至最底部时必须保证有一个板厚的间隙。否则会对模具和机器造成损坏。行程的调节也是有电动快速调整和手动微调。
另外,禁止使用折弯机模具折超厚的铁板或淬过火的钢板、高级合金钢、方钢和超过板料折弯机性能的板料,以免损坏机床。
Ⅳ 折弯上下模在折弯钣金时如何选择上下模
1.上模选取。上模形状与工件不干涉,耐压强度满足要求。通常有直剑刀,小弯刀,大弯刀等。工件内R无特殊要求时,上模可使用常用的R0.2,0.5,0.6等。
2.下模选取。普通折弯通常使用V形槽,3mm以下厚度的板料,V宽为料厚的5~6倍,3mm以上的板料,V宽为料厚的8~10倍。
需要详细了解,可加入QQ群:65133310
Ⅵ 折弯时如何选择下模具
根据板厚决定下模开口,一般是板厚的6-8倍
Ⅶ 如何选择折弯机模具材质
折弯机模具是根据工件来选择的,简单介绍下折弯机模具:
从外形来选择上模分为:常规刀、大弯刀;下模最常使用的是四方模,其应用范围最广。四方模下方可以增加模具托(简称:模托),并且可以制作成分段模具(分段式模具),便于加工制作小型金属工件。双V槽 V4-V7 V5-V9 V6-V10 V7-V11 V8-V12 V15-V18等。单V槽 V4 V5 V6 V7 V8 V10 V12 等。
横座部分:单槽模座和双槽模座(低工位、中工位、高工位)。
上下模材质一般用70、T7、T8的,再好一些的42CrMo材质的,它要求的主要是高强度\高韧性和良好的耐磨性能,选用冷作模具钢,淬火硬度达到上模48°—45°,下模42°—45°,上模要比下模硬。上模要求,首先表面硬度高,其次要耐磨,最后不容易断裂抗拉强度。
根据材料厚度不一样,V槽的选择也不一样。S≤4mm时,V槽=T*(6-8倍);S≥4mm时,V槽=T*(8-10倍),用长度最少不低于300MM上下模取出机床中心,注意压力要适当,避免压坏模具。
不同工件材料因为本身结构不同,所使用的刀具也不相同,所产生的耐磨强度,抗拉强度,材料硬度,拉伸系数,可塑性等都不相同。选择模具时可根据机床的压力,结构,材质,工件展开尺寸,工艺要求,表面处理等进行合理选择。一般情况下,铁板类可选择下模的槽口宽度是材料厚度的7-9倍,不小于7倍。不锈钢选择下模的槽口是材料厚度的6-8倍,不小于6倍。铝,铜类可选择下模的槽口是材料厚度的6-8倍,不小于6倍(应避免折弯时表面产生裂纹)。
Ⅷ 如何根据折弯的工艺和条件来设计折弯机模具
这个啊很简单的哈
折弯的话模具的选择是
下模是板厚的6-8倍
上模一般是根据板厚来设置+折弯系数来折弯尺寸的!具体可以参考机床上面的参考表的哈!
Ⅸ 请问一下,折弯机的上模是怎么来选择的
补充一下楼上的,上模的选择与折弯件最后的形状也有关系,直刀、弯刀的选择以不撞刀为标准,C型的工件开口距较大的话用直刀弯刀都可以,开口距较小就只有用弯刀了,数控机床能模拟折弯,选刀比较方便。一般1.5的板子88°刀差不多了,我们厂就是88°直刀、弯刀。
Ⅹ 如何选择折弯机模具
工件
第一个值得考虑的重要事项是您要生产的零件,要点是购买一台能够完成加工任务而工作台最短、吨数最小的机器。
仔细考虑材料牌号以及最大加工厚度和长度。如果大部分工作是厚度16 gauge、最大长度10英尺的低碳钢,那么自由弯曲力不必大于50吨。不过,若是从事大量的有底凹模成形,也许应该考虑一台150吨位的机床。
好了,假定最厚的材料是1/4英寸,10英尺自由弯曲需要165吨,而有底凹模弯曲(校正弯曲)至少需要600吨。如果大部分工件是5英尺或更短一些,吨数差不多减半,从而大大降低购置成本。零件长度对确定新机器的规格是相当重要的。
挠变
您还要考虑这台机器可能发生的挠变。在相同的载荷下,10英尺机工作台和滑块出现的挠变是5英尺机的4倍。这就是说,较短的机器需要较少的垫片调整,就能生产出合格的零件。减少垫片调整又缩短了准备时间。
材料牌号也是一个关键因素。与低碳钢相比,不锈钢需要的载荷通常增加50%左右,而大多数牌号的软铝减少50%左右。您随时可以从折弯机厂商那里得到机器的吨数表,该表显示在不同厚度、不同材料下每英尺长度所需要的吨数估算。
零件的弯曲半径
接着,须着眼于零件的弯曲半径。
采用自由弯曲时,弯曲半径为凹模开口距的0.156倍。 在自由弯曲过程中,凹模开口距应是金属材料厚度的8倍。例如,使用1/2英寸的开口距成形16 gauge低碳钢时,零件的弯曲半径约0.078英寸。若弯曲半径差不多小到材料厚度,须进行有底凹模成形。不过,有底凹模成形所需的压力比自由弯曲大4倍左右。
如果弯曲半径小于材料厚度,须采用前端圆角半径小于材料厚度的凸模,并求助于压印弯曲法。这样,就需要10倍于自由弯曲的压力。
就自由弯曲而言,凸模和凹模按85°或小于85°加工(小点儿为好)。采用这组模具时,注意凸模与凹模在冲程底端的空隙,以及足以补偿回弹而使材料保持90°左右的过度弯曲。
通常,自由弯曲模在新折弯机上产生的回弹角≤2°,弯曲半径等于凹模开口距的0.156 倍。
对于有底凹模弯曲,模具角度一般为86 ~ 90°。在行程的底端,凸凹模之间应有一个略大于材料厚度的间隙。成形角度得以改善,因为有底凹模弯曲的吨数较大(约为自由弯曲的4倍),减小了弯曲半径范围内通常引起回弹的应力。
压印弯曲与有底凹模弯曲相同,只不过把凸模的前端加工成了需要的弯曲半径,而且冲程底端的凸凹模间隙小于材料厚度。由于施加足够的压力(大约是自由弯曲的10倍)迫使凸模前端接触材料,基本上避免了回弹。
为了选择最低的吨数规格,最好为大于材料厚度的弯曲半径作打算,并尽可能地采用自由弯曲法。弯曲半径较大时,常常不影响成件的质量及其今后的使用。
精度
弯曲精度要求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因素,正是这个因素,决定了您需要考虑一台CNC折弯机还是手控折弯机。如果弯曲精度要求±1°而且不能变,您必须着眼于CNC机。
CNC折弯机滑块重复精度是±0.0004英寸,成形精确的角度须采用这样的精度和良好的模具。手控折弯机滑块重复精度为±0.002英寸,而且在采用合适的模具的条件下一般会产生±2~3°的偏差。此外,CNC折弯机为快速装模作好准备,当您需要弯制许多小批量零件时,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考虑理由。
模具
即使您有满架子的模具,勿以为这些模具适合于新买的机器。必须检查每件模具的磨损,方法是测量凸模前端至台肩的长度和凹模台肩之间的长度。
对于常规模具,每英尺偏差应在±0.001英寸左右,而且总长度偏差不大于±0.005英寸。至于精磨模具,每英尺精度应该是±0.0004英寸,总精度不得大于±0.002 英寸。最好把精磨模具用于CNC 折弯机,常规模具用于手动折弯机。
确实,我们常常犯了只买新的折弯机而不买与之配套的合适模具的错误。
弯曲件边长
人们经常忽视的一个因素是材料在折弯机前的弯曲边长。
假设沿着一张5×10英尺的10-gauge低碳钢板弯曲90°,折弯机大概必须额外施加7.5吨压力把钢板顶起来,而操作者必须为280磅重的直边下落作好准备。制造该零件可能需要好几个身强力壮的工人甚至一台起重机。折弯机操作者经常需要弯制长边零件,却意识不到他们的工作有多么费劲。
现在有一种托料装置适合于从事这种工作的车间,这种装置可以根据新老机器的需要加以改进。利用该装置,成形长边零件只需一人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