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简单介绍下五金冲压件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五金冲压件通过冲压工艺制成,冲压工艺是通过模具对工件板材毛坯施力使之产生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一定尺寸、形状和性能的工件的方法。冲压拉伸工艺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出可靠的工艺方案。下面简单介绍下五金冲压件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一、五金冲压件的工艺特点
(1)冲压方法可以得到形状复杂的工件,冷冲压件的尺寸精度是由模具保证的,因此尺寸稳定。
(2)材料利用率高,工件重量轻强度高,冲压过程耗能少,因此工艺投入较低。
(3)操作简单、劳动强度低、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4)冲压所用的模具结构一般比较复杂,制造周期较长。
二、五金冲压件的工艺划分
冲模是使板料产生分离或变形的工具,它由上模和下模两部分组成。按照冲模结构来划分工艺基本上可分为简单冲压、连续冲压和复合冲压三种。
(1)简单冲压是在冲床的一次冲程中只完成一个工序的冲压工艺。即是落料或冲孔用的简单冲模。
(2)连续冲压是冲床的一次冲程中,在模具不同部位上同时完成数道冲压工序,每次送进距离由挡料销控制。
(3)复合冲压是在一次冲程中,在模具同一部位上同时完成数道冲压工序。复合冲压的最大特点是模具中有一个凸凹模,复合模适用于批量大、精度高的冲压件。
三、五金冲压件的材料选择
常见的金属冲压板材为低钛合金、镁合金、碳钢不锈钢、铝、铜及其合金等,它们塑性高变形抗力低,适用于金属冲压工艺。
(1)铜铝及其合金因其延展性能好,且导电性能优异,因此此类型的冲压工艺常作为电器设备的元件而被广泛使用。
(2)碳钢和不锈钢的冲压工艺经常用于制造设备外壳、结构部件、箱体等,但由于其刚度强通常会使用冲压油来改善工艺。
(3)钛合金冲压主要用于大型设备、飞机、船舶、卫星等要求重量小强度高的场景,工艺难度高所以在进行冲压时必须使用专用的冲压油来提高工艺水平。
四、五金冲压油的选用方法
冲压油在冲压工艺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良好的冷却性能和极压抗磨性能对于模具的使用寿命和工件精度的提升有了质的飞跃。根据工件材质的不同,冲压油在选用时性能的侧重点也不一样。
(1)硅钢板是比较容易冲切的材料,一般为了工件成品的易清洗性,在防止冲切毛刺产生的前提下会选用低粘度的冲压油。
(2)碳钢板在选用冲压油时根据工艺难易度和给油方法及脱脂条件来决定较佳粘度。
(3)镀锌钢板因为和氯系添加剂会发生化学反应,所以镀锌钢板在选用冲压油时应注意氯型冲压油可能发生白锈的问题,而使用硫型冲压油可以避免生锈问题,但冲压后应尽早脱脂。
(4)不锈钢板是容易产生硬化的材料,要求使用油膜强度高、抗烧结性好的拉伸油。一般使用含有硫氯复合型添加剂的冲压油,在保证极压性能的同时,避免工件出现毛刺、破裂等问题。
Ⅱ 冲压模具的工作原理
冲压模具的原理 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 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一、冲压模的工作过程:
落料冲裁模,其工作原理如下,直接或问接固定在上模上的组成模具的上模, 它通过模柄与冲床滑块相联结。固定在下模上的零组成了模具的下模,并利用压板固 定在冲床的工作台上。上模与下模通过导、导导向。工作时,条料靠着挡料送进定位, 当上模随滑块下降时,卸料先压住板料,接着凸冲落凹上面的材料获得工件。这时工 件卡在凸模与顶块之闻,废料也紧紧箍在凸模上。在上模回升时,工件由顶块靠顶板 借弹簧的弹力从凹模洞口中顶出;同时箍在凸模上的废料,由卸料板靠弹簧的弹力卸 掉,再取走工件,至此完成整个落料过程。再将条料送进一个步距,进行下一次冲裁 落料过程,如此往复进行。
二、 冲压模的分类:
1、敞开模:结构简单,尺寸小、重量轻、制造易、成本低、但寿命低、精度差、
适于精度要求不高,开头简单,小批量或试制的冲裁件。
2、导板式:精度比敞开模高,适于开头简单,工件尺寸不大的冲裁件。要求压 力机行程不大于导板厚度。
3、导柱式:导柱导向保证冲裁间隙均匀,冲裁件的工件尺寸精度高,模具使用 寿命长,安装方便,适于大批量生产。
4、连续模:条料要求精确定位,使内孔与外形相互位置精度得到保证。生产率 高,具有一定的冲裁精度,适于大批量生产。
5、复合模:冲压件的内外形相互位置精度高,适合于大批量生产。
Ⅲ 冲压五金件的制造流程及工艺步骤是什么
五金冲压件通过冲压工艺制成,冲压工艺是通过模具对工件板材毛坯使用外力使之产生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一定尺寸、形状和性能的工件。
冲压五金件的制造流程及工艺步骤:
一、分析零件工艺图纸
设计并绘出五金工件的零件三视图和工件展开图,其作用是用图纸方式将其板金件的结构表达出来。分析零件图纸可以快速了解工件的尺寸、基点、直线、曲线以及切削面的位置关系,确定工件原点并计算出每个折点以及曲线连接点。
二、合理选择冲压材料
冲压所用的材料不仅要满足设计的技术要求,还应当满足冲压工艺的要求和后续工艺要求。常见的金属冲压板材为低钛合金、碳钢不锈钢、铝、铜及其合金等。
(1)铜铝及其合金因其延展性能好,且导电性能优异,因此此类型的冲压工艺常作为设备的元件而被广泛使用。
(2)碳钢和不锈钢的冲压工艺经常用于制造设备外壳、结构部件、箱体等,但由于其刚度强通常会使用冲压油来改善工艺。
(3)钛合金冲压主要用于大型设备、飞机、船舶等要求重量小强度高的部件,工艺难度高所以在进行钛合金冲压时必须使用专用的冲压油来提高工艺。
三、分类使用冲压设备
根据要完成的冲压工序性质和各种冲压设备的力能特点,考虑冲压所需的变形力及模具闭合高度和轮廓尺寸的大小等主要因素,结合现有设备情况来合理选定设备类型和吨位。按照结构来划分简单冲压冲床、连续冲压冲床和复合冲压冲床三种。
(1)简单冲压冲床
在冲床的一次冲程中只完成一个工序的冲压工艺。即是落料或冲孔用的简单冲模。
(2)连续冲压冲床
冲床的一次冲程中,在模具不同部位上同时完成数道冲压工序,每次送进距离由挡料销控制。
(3)复合冲压冲床
在一次冲程中在模具同一部位上同时完成数道冲压工序。复合冲压的最大特点是模具中有一个凸凹模,复合模适用于批量大、精度高的冲压件。
四、冲压油的选用方法
冲压油在冲压工艺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良好的冷却性能和极压抗磨性能对于模具的使用寿命和工件精度的提升有了质的飞跃。根据工件材质的不同,冲压油在选用时性能的侧重点也不一样。
(1)硅钢板是比较容易冲切的材料,在防止冲切毛刺产生的前提下会选用低粘度的冲压油。
(2)碳钢板在选用冲压油时首先应该根据工艺难易程度和给油方法及脱脂条件来决定较佳粘度。
(3)镀锌钢板因为和氯系添加剂会发生化学反应,所以镀锌钢板在选用冲压油时应注意氯型冲压油可能发生白锈的问题,而使用硫型冲压油可以避免生锈问题,但冲压后应尽早脱脂。
(4)不锈钢板是容易产生硬化的材料,要求使用油膜强度高、抗烧结性好的拉伸油。一般使用含有硫氯复合型添加剂的冲压油,在保证极压性能的同时避免工件出现毛刺、破裂等问题。
五、确定合理工艺类型
工件表面工艺方法的选择,就是为零件上每一个有质量要求的表面选择一套合理的方法。按照基本工艺冲压的主要基本工序划分有落料、冲孔、弯曲和拉深等几种基本工艺。一般先根据表面的精度和粗糙度要求选定最终工艺方法,然后再确定精工前准备工序。
(1)落料和冲孔
落料和冲孔是使坯料分离的工序,落料和冲孔的过程完全一样。落料和冲孔统称为冲裁,冲裁模的冲头和凹模都具有锋利的刃口,在冲头和凹模之间有间隙,以保证切口整齐而少毛刺。
(2)弯曲和拉伸
弯曲和拉伸就是使工件获得各种杯形或盒形件的过程。使工件弯曲拉伸部分要有适当的圆角半径,以避免工件弯曲时开裂。
Ⅳ 五金冲压件的过程是怎样的
五金冲压加工是利用冲床及模具将不锈钢,铁,铝,铜等板材及异性材使其变形或断裂,达到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一种工艺。五金冲压加工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易于实现机械化与自动化,是五金制造厂不可缺少的重要生产工艺。下面铭丰庆五金制品厂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五金冲压加工工艺流程。
1、备料:不同产品所需的模具材料也有所不同,要根据产品特点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如模柄,上盖板及上公夹,脱料板,下模板,垫板及底板。
2、粗加工:选择好材料后,用铣床对平面及侧面进行初步加工。通常需要用到公夹板,脱料板,下模板及垫板,底板,上盖板及顶料板。
3、细加工:需要用磨床加工平面及四角打直角。将公夹板,脱料板,下模板及垫板研磨平面再打直角,再将底板及上盖板研磨平面即可。
4、划线:将经过细加工处理已经研磨好并打好直角的模具板材放置在划线台上,根据模具制作图纸,用划线高度尺进行划线,最后把划好线的模具板材进行打点,钻孔,攻牙。
5、热处理:将需要热处理的下模板及模块提高硬度的板材经过高温淬火,回火,调质,退火,在进一步精加工,把板材进行研磨平面并打直角,再进行线切割加工。
6、组装试模:选用模架或配套导柱,导套来完成模具组装,并将组装好的模具安装在冲压机床上进行调试冲压,最后将冲出的进行测量确认其是否符合产品的要求,完成整个冲压加工。
Ⅳ 五金冲压都有哪些工艺分类
五金冲压就是利用冲床及模具将不锈钢,铁,铝,铜等板材及异性材使其变形或断裂,达到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一种工艺。五金冲压有时也称板材成形, 但略有区别。所谓板材成型是指用板材、薄壁管、薄型材等作为原材料进行。塑性加工的成形方法统称为板材成形,此时,厚板方向的变形一般不着重考虑。
五金冲压工艺分类:
冲压工艺大致可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又分弯曲、拉深、成形)两大类。分离工序是在冲压过程中使冲压件与坯料沿一定的轮廓线相互分离,同时冲压件分离断面的质量也要满足一定的要求;成形工序是使冲压坯料在不破坏的条件下发生塑性变形,并转化成所要求的成品形状,同时也应满足尺寸公差等方面的要求。
按照冲压时的温度情况有冷冲压和热冲压两种方式。这取决于材料的强度、塑性、厚度、变形程度以及设备能力等,同时应考虑材料的原始热处理状态和最终使用条件。
1、冷冲压金属在常温下的加工,一般适用于厚度小于4mm的坯料。优点为不需加热、无氧化皮,表面质量好,操作方便,费用较低。缺点是有加工硬化现象,严重时使金属失去进一步变形能力。冷冲压要求坯料的厚度均匀且波动范围小,表面光洁、无斑、无划伤等。
2、热冲压将金属加热到一定的温度范围的冲压加工方法。优点为可消除内应力,避免加工硬化,增加材料的塑性,降低变形抗力,减少设备的动力消耗。
1、冲模结构:冲模是使板料产生分离或变形的工具。它由上模和下模两部分组成。上模的模柄固定在冲床的滑块上,随滑块上下运动,下模则固定在冲床的工作台上。
冲头和凹模是冲模中使坯料变形或分离的工作部分,用压板分别固定在上模板和下模板上。上、下模板分别装有导套和导柱,以引导冲头和凹模对准。而导板和定位销则分别用以控制坯料送进方向和送进长度。卸料板的作用,是在冲压后使工件或坯料从冲头上脱出。
2、冲模的分类
冲模是冲压生产中必不可少的模具。冲模基本上可分为简单模、连续模和复合模三种。
(1)简单冲模 简单冲模是在冲床的一次冲程中只完成一个工序的冲模。即是落料或冲孔用的简单冲模。工作时条料在凹模上沿两个导板9之间送进,碰到定位销10为止。凸模向下冲压时,冲下的零件(或废料)进入凹模孔,而条料则夹住凸模并随凸模一起回程向上运动。条料碰到卸料板8时(固定在凹模上)被推下,这样,条料继续在导板间送进。重复上述动作,冲下第二个零件。
(2) 连续冲模 冲床的一次冲程中,在模具不同部位上同时完成数道冲压工序的模具,称为连续模。工作时定位销2对准预先冲出的定位孔,上模向下运动,凸模1进行落料,凸模4进行冲孔。当上模回程时,卸料板6从凸模上推下废料。这时再将坯料7向前送进,执行第二次冲裁。如此循环进行,每次送进距离由挡料销控制。
(3) 复合冲模 在一次冲程中,在模具同一部位上同时完成数道冲压工序的模具,称为复合模。复合模的最大特点是模具中有一个凸凹模1。凸凹模的外圆是落料凸模刃口,内孔则成为拉深凹模。当滑块带着凸凹模向下运动时,条料首先在凸凹模1和落料凹模4中落料。落料件被下模当中的拉深凸模2顶住,滑块继续向下运动时,凹模随之向下运动进行拉深。顶出器5和卸料器3在滑块的回程中将拉深件9推出模具。复合模适用于产量大、精度高的冲压件。
3、冲压基本工艺冲压的主要基本工序有落料、冲孔、弯曲和拉深。
(1)落料和冲孔落料和冲孔是使坯料分离的工序。
落料和冲孔的过程完全一样,只是用途不同。落料时,被分离的部分是成品,剩下的周边是废料;冲孔则是为了获得孔,被冲孔的板料是成品,而被分离部分是废料。落料和冲孔统称为冲裁。冲裁模的冲头和凹模都具有锋利的刃口,在冲头和凹模之间有相当于板厚5%-10%的间隙,以保证切口整齐而少毛刺。
(2)弯曲弯曲就是使工件获得各种不同形状的弯角。弯曲模上使工件弯曲的工作部分要有适当的圆角半径r,以避免工件弯曲时开裂。
(3)拉深:拉深是将平板坯料制成杯形或盒形件的加工过程。拉深模的冲头和凹模边缘应做成圆角以避免工件被拉裂。冲头与凹模之间要有比板料厚度稍大一点的间隙(一般为板厚的1、1-1、2倍),以便减少摩擦力。为了防止褶皱,坯料边缘需用压板(压边圈)压紧。产品的实际拉深过程会产生拉裂的缺陷,请看板料冲压是利用冲模使板料产生分离或变形的加 工方法。因多数情况下板料无须加热,故亦称冷冲压,又简称冷冲或冲压。
常用的板材为低碳钢、不锈钢、铝、铜及其合金等,它们塑性高,变形抗力低,适合于冷冲压加工。
板料冲压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效率高;冲压件尺寸精确,互换性好;表面光洁,无需机械加工;广泛用于汽车、电器、仪表和航空等制造业中。
冲床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冲床有很多种类型,常用的开式冲床。电动机4通过三角皮带10带动大飞轮9转动,当踩下踏板12后,离合器8使大飞轮与曲轴相连而旋转,再经连杆5使滑块11沿导轨2做上下往复运动,进行冲压加工。当松开踏板时,离合器脱开,制动器6立即制止曲轴转动,使滑块停止在最高位置上。
五金冲压件是一系列流程后的产品,在不同的过程具有不同的称呼,即我们常说的专业术语。
第一、拉深:把平直毛料或工序件变为空心件,或者把空心件进一步改变形装和尺寸的一种冲压工序。拉深时空心件主要依靠位于凸模底部以外的材料流入凹模而形成。
第二、切边:利用五金冲压模具修整成形工序的边缘,使之具有一定的直径、一定的高度或一定形状的一种冲压工序。
第三、冲孔:将废料沿封闭轮廓从材料或工序件上分离的一种冲压工序,在材料或工件上获得需要的孔。
第四、翻边:沿外形曲线周围将翻成侧立短边的一种冲压工序。
第五、翻孔:沿内孔周围将材料翻成侧立凸缘的一种冲压工序。
第六、落料:将材料沿封闭轮廓分离的一种冲压工序,被分离的材料成为工件或工序件,大多数是平面性的。
第七、整形:依靠材料流动,少量改变工序件形状和尺寸,以保证工件精度的一种冲压工序。
Ⅵ 材料冲压基本工序有哪些,各完成什么工作
冷冲压模具工艺是一种金属加工方法,其主要针对金属材料,通过冲床等压力设备迫使材料发生形变或分开,以得到满足实际要求的产品零件,简称:冲压件。
模具的冲压工序有很多种情况,对此很多朋友表示不太理解,在这里小编给大家总结最常见冲压工序。如下:
1、冲裁
将材料进行分离的一种冲压工序的总称。其包括有:落料、冲孔、冲缺、冲槽、剖切、凿切、切边、切舌、切开等
2、下外形
主要是裁切掉材料外围一圈多余材料而达到符合尺寸要求的冲压工序
3、切舌
把材料中某一部分进行切开一个口子,但并非全部切完,常见为长方形只切三边而保留一边不动,主要作用为定步距。
4、扩口
此工序不常见,多为管状零件需要将端部或某处向外扩大为喇叭状的情况
5、缩口
与扩口刚好相反,是将管状零件需要将端部或某处向内缩小的一种冲压工序
6、冲孔
为了得到零件中的空心部分,将完整材料中间通过冲头与刀口将材料进行分离后得到相应的孔形尺寸
7、精冲
当冲压件需要断面质量为全光亮带时,就可以称为“精冲”(注:普通冲裁断面分:塌角带、光亮带、断裂带、毛刺区四部分)
8、全光亮冲裁
与精冲不同的是全光亮冲裁必须在一步冲裁中得到全光亮带而精冲不是
9、深孔冲裁
当产品中的孔径小于材料厚度的时候就可以理解为深孔冲裁,其冲压难度表现为冲头易断
10、打凸包
在平板材料上打出一个凸起而起到相应使用要求的工序
11、成形
很多朋友把成型理解成折弯,这是不严谨的。因为折弯是成型中的一种类型,成型时指所有流动性材料工序的总称
12、折弯
将平板材料通过凸、凹模镶件进行塑性变形后得到相应角度、形状的一种常规工序
13、压筋
此一般用于尖角折弯成型镶件内,主要是通过将折弯位置材料打出凸坑以降低材料回弹,保证角度稳定的一种结构
14、压花
在材料表面通过冲头压出特殊图案的一种工序,常见有:压字、麻点等
15、卷圆
成型工艺的一种,是通过将产品外形卷曲成圆形的一种工序
16、翻孔
将冲压件内孔进行外翻而得到一定高度的侧边的工序
17、校平
主要针对产品平面度要求较高的情况,当冲压件由于应力出现平面度超差时就需要采用校平工序进行校平
18、整形
当产品成型完成后,角度、形状并非理论尺寸时就需要考虑加一部工序进行微调来保证角度稳定,这种工序就称为“整形”
19、拉深
通常指将平板料通过方法得到空心零件的过程称为拉伸工序,主要通过凸、凹模来进行完成
20、连续拉深
通常指在一个料带中,通过一副或几幅模具将同一位置的材料多次拉伸而形成的一种拉伸工艺
21、变薄拉深
连续拉伸、深拉伸都属于变薄拉伸系列,指拉伸后的零件壁厚会少于材料本身的厚度
22、拉延
其原理与凸包类似,都是将材料打凸。不过,拉延通常指汽车件,属于比较复杂成型系列,其拉延结构也相对复杂一些
23、工程模
一套模具中一次冲压过程只能完成一种冲压工序的模具统称
24、复合模
一套模具中一次冲压过程可以完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冲压工序的模具统称
25、级进模
一套模具靠料带送料,将两种以上的工序顺序排列起来,随冲压过程依次进给以最后达到合格产品的模具类型总称
文章转自:五金冲压模具设计
Ⅶ 冲压五金件的制造流程及工艺步骤是什么
五金
冲压件
通过
冲压工艺
制成,冲压工艺是通过模具对工件板材毛坯使用外力使之产生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一定尺寸、形状和性能的工件。
冲压
五金件
的制造流程及工艺步骤:
一、分析零件工艺图纸
设计并绘出五金工件的零件
三视图
和工件
展开图
,其作用是用图纸方式将其
板金
件的结构表达出来。分析零件图纸可以快速了解工件的尺寸、基点、直线、曲线以及切削面的位置关系,确定
工件原点
并计算出每个
折点
以及曲线连接点。
二、合理选择冲压材料
冲压所用的材料不仅要满足设计的技术要求,还应当满足冲压工艺的要求和后续
工艺要求
。常见的
金属冲压
板材为低钛合金、碳钢不锈钢、铝、铜及其合金等。
(1)铜铝及其合金因其延展性能好,且导电性能优异,因此此类型的冲压工艺常作为设备的元件而被广泛使用。
(2)碳钢和不锈钢的冲压工艺经常用于制造设备外壳、结构部件、箱体等,但由于其刚度强通常会使用
冲压油
来改善工艺。
(3)钛合金冲压主要用于大型设备、飞机、船舶等要求重量小强度高的部件,工艺难度高所以在进行钛合金冲压时必须使用专用的冲压油来提高工艺。
三、分类使用
冲压设备
根据要完成的冲压工序性质和各种冲压设备的
力能
特点,考虑冲压所需的变形力及模具闭合高度和轮廓尺寸的大小等主要因素,结合现有设备情况来合理选定设备类型和吨位。按照结构来划分简单冲压冲床、连续冲压冲床和复合冲压冲床三种。
(1)简单冲压冲床
在冲床的一次冲程中只完成一个工序的冲压工艺。即是
落料
或冲孔用的简单
冲模
。
(2)连续冲压冲床
冲床的一次冲程中,在模具不同部位上同时完成数道冲压工序,每次送进距离由挡料销控制。
(3)复合冲压冲床
在一次冲程中在模具同一部位上同时完成数道冲压工序。复合冲压的最大特点是模具中有一个
凸凹
模,
复合模
适用于批量大、精度高的冲压件。
四、冲压油的选用方法
冲压油在冲压工艺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良好的冷却性能和极压抗磨性能对于模具的使用寿命和工件精度的提升有了
质的飞跃
。根据工件材质的不同,冲压油在选用时性能的侧重点也不一样。
(1)硅钢板是比较容易冲切的材料,在防止冲切毛刺产生的前提下会选用低粘度的冲压油。
(2)
碳钢板
在选用冲压油时首先应该根据工艺难易程度和给油方法及脱脂条件来决定较佳粘度。
(3)
镀锌钢板
因为和氯系添加剂会发生化学反应,所以镀锌钢板在选用冲压油时应注意氯型冲压油可能发生
白锈
的问题,而使用硫型冲压油可以避免生锈问题,但冲压后应尽早脱脂。
(4)
不锈钢板
是容易产生硬化的材料,要求使用油膜强度高、抗烧结性好的拉伸油。一般使用含有硫氯复合型添加剂的冲压油,在保证极压性能的同时避免工件出现毛刺、破裂等问题。
五、确定合理工艺类型
工件表面工艺方法的选择,就是为零件上每一个有质量要求的表面选择一套合理的方法。按照基本工艺冲压的主要基本工序划分有落料、冲孔、弯曲和拉深等几种基本工艺。一般先根据表面的精度和粗糙度要求选定最终工艺方法,然后再确定精工前准备工序。
(1)落料和冲孔
落料和冲孔是使坯料分离的工序,落料和冲孔的过程完全一样。落料和冲孔统称为冲裁,冲裁模的冲头和凹模都具有锋利的刃口,在冲头和凹模之间有间隙,以保证切口整齐而少毛刺。
(2)弯曲和拉伸
弯曲和拉伸就是使工件获得各种杯形或盒形件的过程。使工件弯曲拉伸部分要有适当的圆角半径,以避免工件弯曲时开裂。
Ⅷ 请问五金模具制造工艺流程是什么
毛胚材料加工: 铣六面对角尺(垂直度误差不大于0.1/300),同一付模具材料长宽尺寸一致即可,厚度留0.2mm磨量(需淬火件留0.5mm磨量);棱边倒角。磨上下两平面,(需淬火工件留0.3mm),机加工,根据图纸分别钻、攻各螺钉牙孔及过孔以及穿丝孔等;铣各漏料孔或成形部分;热处理后,工件需磨上下两平面及基准边;车加工各回转件,公差按图要求。所有销钉孔都不能先加工:需热处理的钻穿丝孔,其余都在装配是配钻、铰。线割,按图纸规定的配合要求线割各个成型部分。
导柱、导套与模架紧配合;冲头与固定板过渡配合;销钉与各孔均为过渡配合。装配: 先按图装配模架,确保导柱、导套与模架垂直并运动顺畅; 在模架上先固定凹模,按图纸给定间隙将相应厚度的铜皮均匀地放在凹模周边,再装入凸模,试冲纸片确定四周毛刺均匀后,紧固凸、凹模并配打销钉。(如果是复合模,还需对好冲头间隙再固定凸、凹模)。之后再装好卸料及顶出机构 五。模具整体加工顺序,优先加工需要热处理的工件,其次加工.需要线切割的工件 3.然后加工模架部件即上托和底座,再后加工其它部件。精加工工艺基准孔及高度基准,精加工导向面及导向孔;检验复查加工精度。精加工型面2D、3D,侧冲型面及孔位,精加工工艺基准孔及高度基准,精加工导向面及导向孔;检验复查加工精度。
Ⅸ ug 冲压件 怎么分模
抽取面,把上下面各自取出来,把这个实体隐藏,上表面缝合,下表面也缝合,待用。取零件轮廓线(上表面)沿冲压方向上投影出轮廓线,用这个线拉伸出一个长条实体,长度要看你设计模具的闭合高定,去参,然后用上表面采用分割体命令分割这个长条实体,取上面的一段作为压型凸模,删掉剩下部分,然后再用(下表面)轮廓线再往下拉伸一个长条实体,用下表面分割它,取下半部分为压型凹模,删除上半部分,去参,把上下片体删除。留下的就是凸凹模的工作部分(凹模下压板,你自己分割),至于其他部分可以再这两实体基础上拉伸出来,慢慢往上添加就行,不知道这个零件的大小,如果很大,那可以对刚才的两个实体进行挖空,壁厚取50+
--------------
PS:就这个图,我看这个件的冲压方向取孔的中心轴方向就可以,这件还是比较好干的,就是要注意几个折弯角部分起皱。
Ⅹ 五金冲压模具结构一般分为那些板
描述不够详细,我只能猜测你的意思了。
金属钣件冲压模具,一般分为拉延模具,剪边冲孔模具,翻边整形模具,侧修侧整模具。
你说的上4下2,我猜是拉延模具在工作状态的描述,可能是压机上压板,上模座,上模,压边圈,下模,下模座,压机下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