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计算模具的闭合高度
解释:
模具的闭合高度是指模具在最低工作位置时,上下模之间的距离。
H最大-5≧H模≧H最小+10
如果模具闭合高度小于冲床的最小闭合高度时,可以采用垫板,其厚度设为H1,则H最大-H1-5≧H模≧H最小+10
其中H最大-H1和H最小-H1分别为模具安装在冲床垫板上时,冲床最大和最小装模高度。
简介:
模具的“闭合高度”是指:模具的前模和后模,在合模状态下的总高度。
模具的闭合高度=前模板底到分型面高度+后模底板底到分型面高度。
与模具的闭合高度相对的是“开模高度",开模高度是指产品在模具内成型后,在机器上开模后,能安全顶出或取出产品的总高度。
⑵ 冲床模具间隙怎么计算
冲压模具间隙,要根据板材的厚度,材料的型号等来确定。 大部分铁板材料T=0.5mm-3mm都采用16%来计算,意思就是板材的厚度16%,这个很通用。
冲裁间隙一般采用切纸试冲和厚薄规测量的方法,或者看产品的光亮带跟毛边 ,折弯一般塞垫片或厚薄规。
看材料厚度。材料越软,间隙越小。
拓展资料:
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冲床冲模是装在压力机上用于生产冲件的工艺装备,由相互配合的上、下两部分组成。凸模是冲模中起直接形成冲件作用的凸形工作零件,即以外形为工作表面的零件。凹模是冲模中起直接形成冲件作用的凹形工作零件,即以内形为工作表面的零件。防护板是防止手指或异物进入冲模危险区域的板状零件。压料板(圈)是冲模中用于压住冲压材料或工序件以控制材料流动的零件,在拉深模中,压料板多数称为压料圈。压料筋是拉延模或拉深模中用以控制材料流动的筋状突起,压料筋可以是凹模或压料圈的局部结构,也可以是镶入凹模或压料圈中的单独零件。压料槛是断面呈矩形的压料筋特称。参阅“压料筋”。承料板是用于接长凹模上平面,承托冲压材料的板状零件。连续模是具有两个或更多工位的冲模,材料随压力机行程逐次送进一工位,从而使冲件逐步成形。
⑶ 模具开模距离是怎么计算的
你说的是冲模还是压铸模。冲模的开模距离是冲床的最高行程减去模具合模的厚度,得出冲模的开模距离,这段距离你可以自由控制,行程短了,冲切速度会有所提高。
压铸模的和冲模的开模距离类似。、
不知兄弟满意否,因为你没有说具体是什么模具。
⑷ 模具步距怎么计算
顺着冷冲模具送料的前进方向,产品的最大宽度+两件活之间的搭边宽度=步距,搭边宽度>一个料厚。
⑸ 冲压模具刃口和刃口之间的距离以什么公式来计算
用你要冲压的材料的厚度来计算,一般的冲压单边取材料厚度的10%,两边的话就是20%。比如:要冲压10mm厚度的铁板,单边取0.1mm,希望对你有用。
⑹ 模具里面的行位行程及斜度怎么计算
行位:L+m。行程:2-5MM。斜度:sin a。
行位等于到扣的长度加上2-5MM(根据产品的大小)的安全距离,计算公式是行程除以sin a (a是斜导柱的与开模方向夹角)等于斜导柱的长度,当然这里的斜导柱长度不是全长度,而是滑行的有效长度。其实就是三角函数。
(6)模具距离怎么计算扩展阅读:
模具材料最重要的因素是热强度和热稳定性,常用料模具材料:工作温度 成形材料 模具材料
<300℃锌合金Cr12、Cr12MoV、S-136、SLD、NAK80、GCr15、T8、T10。
300~500℃铝合金、铜合金 5CrMnMo、3Cr2W8、9CrSi、W18Cr4V、5CrNiMo、W6Mo5Cr4V2、M2。
500~800℃ 铝合金、铜合金、钢钛 GH130、GH33、GH37。
800~1000℃ 钛合金、钢、不锈钢、镍合金K3、K5、K17、K19、GH99、IN100、ЖC-6NX88、MAR-M200、TRW-NASA、WA。
>1000℃ 镍合金铜基合金模具、硬质合金模具。
⑺ 模具打孔怎样计算距离
按照图纸所标示的尺寸基准作为划线的起点,有些尺寸是以中心线作为划线的基准,孔的尺寸往两边分,有些是以零件的侧面作为划线的基准,不能搞错了,否则会影响模具的装配。
⑻ 模具塑料中推出距离怎么确定
顶出距离示意
模具行业就是这样,没技术就工资低又累人,还是多学点专业的吧,扫上面加我,每晚都有直播课
⑼ 冲压模具间隙怎么算
冲压模具冲裁间隙,根据对模具的研究和改进的经验,尺寸精度、断面垂直度要求高的制件应选用较小间隙值,断面垂直度与尺寸精度要求不高的冲压件,应以降低冲裁力、提高冲压模具寿命为主,可采用较大间隙值。其值可按下列经验公式来计算:
软材料:
材料厚度t<1 mm,冲裁间隙c=(3% ~ 4%)t
t = 1 ~ 3mm, c = (5% ~8%)t
t = 3 ~ 5mm ,c =(8% ~10%)t
硬材料:
t <1mm,c = ( 4% ~5% )t
t = 1 ~ 3mm, c = ( 6% ~8% )t
t = 3 ~ 8mm, c = ( 8% ~ 13%)t
因此影响间隙值的主要因素是材料性质和材料厚度。材料比较硬或比较厚,间隙值越大。
在毛坯的送进方向上,具有两个或更多的工位,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不同的工位上逐次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压工序的模具。
综合了单工序模和级进模的特点,利用机械手传递系统,实现产品的模内快速传递,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减低产品的生产成本,节俭材料成本,并且质量稳定可靠。
(9)模具距离怎么计算扩展阅读:
结构零件,这类零件不直接参与完成工艺过程,也不和坯料有直接接触,只对模具完成工艺过程起保证作用,或对模具功能起完善作用,包括有导向零件、紧固零件、标准件及其它零件等。
应该指出,不是所有的冲模都必须具备上述六种零件,尤其是单工序模,但是工作零件和必要的固定零件等是不可缺少的。
高速铣削的主轴转速一般为15000r/min~40000r/min,最高可达100000r/min。在切削钢时,其切削速度约为400m/min,比传统的铣削加工高5~10倍;在加工模具型腔时与传统的加工方法(传统铣削、电火花成形加工等)相比其效率提高4~5倍。
磨削及抛光加工由于精度高、表面质量好、表面粗糙度值低等特点,在精密模具加工中广泛应用。精密模具制造广泛使用数控成形磨床、数控光学曲线磨床、数控连续轨迹坐标磨床及自动抛光机等先进设备和技术。
⑽ 多工位模具步距怎么算
①用导正销做精确定位的条料排样图因步距积累误差较小,对产品精度影响不大,可适当地多设置空位工位,因为多个导正销同时对条料进行导正,对步距送进误差有相互抵消的可能。而单纯以侧刃定距的多工位级进模,其条料送进时随着工位数的增多而误差累积加大,不应轻易增设一个空位工位。
②当模具的步距较大时(步距> 16mm),不宜多设置空位工位。尤其对于一些步距大于30 m的多工位级进模更不能轻易设置一一个空工位。 反之,当模具的步距较小(一般<8 m)时,增加一些空位工位对模具的影响不大。有时步距过小,如果不多增设空位工位,模具的强度就较低,而且,模具的一些零部件就无法安装。此时,就应该考虑增加空位工位。
③精度高、形状复杂的零件在设计排样图时,应少设置空位工位;精度较低、形状简单的零件在设计排样图时,可适当地多设置空位工位。
2.步距基本尺寸的确定
级进模的步距是确定条料在模具中每送进一次, 所需要向前移动的送料距离。步距的精度直接影响冲件的精度。设计级进模时,要合理地确定步距的基本尺寸和步距精度。步距的基本尺寸,就是模具中两相邻工位的距离。级进模任何相邻两工位的距离都必须相等(有关步距的内容参见第2章)。
步距的精度直接影响冲件的精度。由于步距的误差,不仅影响分段切除余料,导致外形尺寸的误差,还影响冲压件内、外形的相对位置。也就是说,步距精度越高,冲件精度也越高,但模具制造也就越困难。所以步距精度的确定必须根据冲压件的具体情况来定。影响步距精度的因素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冲压件的精度等级、形状复杂程度、冲压件材质和厚度、模具的工位数,冲制时条料的送进方式和定距形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