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注塑产品啤出来,产品水口位那里发亮是什么原因啊怎么调啊
可能你买的是发光料吧
2. 注塑模具常见问题分析
变色焦化出现黑点的原因分析
造成注塑制品变色焦化出现黑点的主要原因是塑料或添加的紫外线吸收剂、防静电剂等在料筒内过热分解,或在料筒内停留时间过长而分解、焦化,再随同熔料注入型腔形成。分析如下:
1.机台方面:
(1)由于加热控制系统失控,导致料筒过热造成分解变黑。
(2)由于螺杆或料筒的缺陷使熔料卡入而囤积,经受长时间固定加热造成分解。应检查过胶头套件是否磨损或里面是否有金属异物。
(3)某些塑料如ABS在料筒内受到高热而交联焦化,在几乎维持原来颗粒形状情形下,难以熔融,被螺杆压破碎后夹带进入制件。
2.模具方面:
(1)模具排气不顺,易烧焦,或浇注系统的尺寸过小,剪切过于厉害造成焦化。
(2)模内有不适当的油类润滑剂、脱模剂。
3.塑料方面:
塑料挥发物过多,湿度过大,杂质过多,再生料过多,受污染。
4.加工方面:
(1)压力过大,速度过高,背压过大,转速过快都会使料温分解。
(2)应定期清洁料筒,清除比塑料耐性还差的添加剂。
出现分层剥离的原因分析
造成注塑制品出现分层剥离原因及排除方法:
1.料温太低、模具温度太低,造成内应力与熔接缝的出现。
2.注射速度太低,应适当减慢速度。
3.背压太低。
4.原料内混入异料杂质,应筛除异料或换用新料。
肿胀和鼓泡的原因分析
有些塑料制件在成型脱模后,很快在金属嵌件的背面或在特别厚的部位出现肿胀或鼓泡。这是因为未完全冷却硬化的塑料在内压的作用下释放气体膨胀造成。
解决措施:
1.有效的冷却。降低模温,延长开模时间,降低料的干燥与加工温度。
2.降低充模速度,减少成形周期,减少流动阻力。
3.提高保压压力和时间。
4.改善制件壁面太厚或厚薄变化大的状况。
透明缺陷的原因分析
熔斑、银纹、裂纹聚苯乙烯、有机玻璃的透明制件,有时候透过光线可以看到一些闪闪发光的细丝般的银纹。这些银纹又称烁斑或裂纹。这是由于拉应力的垂直方向产生了应力,使聚合物分子在流动方向取向,使得取向部分与未取向部分折射率不同,光线透过两者界面时发生折射产生银纹。
解决方法:
(1)消除气体及其它杂质的干扰,对塑料充分干燥。
(2)降低料温,分段调节料筒温度,适当提高模温。
(3)增加注射压力,降低注射速度。
(4)增加或减少预塑背压压力,减少螺杆转速。
(5)改善流道及型腔排气状况。
(6)清理射嘴、流道和浇口可能的堵塞。 (7)缩短成型周期,脱模后可用退火方法消除银纹:对聚苯乙烯在78℃时保持15分钟,或50℃时保持1小时,对聚碳酸酯,加热到160℃以上保持数分钟。
3. 尼龙加纤塑胶外壳啤出来会变形怎样才能解决
尼龙是结晶型的塑料,成型过程中尼龙分子链和玻纤都会取向导致翘曲变形。
模具设计时就要通过CAE,成型经验来确认变形的方向并设计好浇口的大小和位置甚至模具形状作预变性处理。
现在模具已经做好了就只有分析其变形的方向和程度,先尝试成型条件的变更(降低射速,提高或降低模具温度以及冷却时间,做大模温差等),再次可以修正浇口的大小和位置,实在不行就只有做治具来强行矫正并通过高温烘箱做退火处理。
4. 塑胶产品成型后,产品表面油光是怎么回事啊我们用的是PC料和PC+GF10%料
可能是缩水造成的,发光的部位是不是在背面有筋位的位置?如果是那就是这个原因了,另外还有个可能会导致表面发亮,就是前模模温过高所致,你最好好好排查一下,还有可能是前模镶件漏油,有时做模的师傅在装模时没有擦干镶件上的油时,在生产过程中油就会通过镶件的间隙溢出。。。。等等,因为没看到你的产品本人也不知道该如何定论,希望上术对你有帮助。
5. PVC啤出不光亮怎么回事
通常情况下,PVC管材表面光亮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是配方原材料、模具设计与制造、生产工艺这三方面。而提高PVC管材表面光亮度的方法一般也从这3方面入手:
1、优化配方设计,保证原材料质量
稳定剂、加工改性剂等助剂在配方中的配比要保证PVC良好的热稳定性、加工流动性;润滑剂(特别是外润滑剂)的用量要合理,以尽可能地减少挤出过程中的析出现象,保证物料良好的塑化状态。对原材料的质量要严格把关,建议尽可能地选择规模较大、设备完善、质量稳定的厂家进货,并在原料进厂后进行人厂检验。
2、从模具设计和制造方面保证制品表面光亮度
机头的流道结构设计应尽可能地保证口模截面处各部分的物料流速一致,模具的型腔表面要达到足够的加工精度定型模的水气路结构设计要保证冷却充分、均匀,吸附力足够,并可在定型模人口处设置“亮度保持板”,以提高型材使用可见面的亮度;定型模应变量的设计应尽可能地与物料的流变状态及生产速度相吻合。
3、合理调整挤出工艺,提高制品表面光亮度
实际生产过程中,根据物料的塑化状态合埋地调整工艺温度、速度及压力,保证物料的良好塑化,并在此基础上适当提高口模温度。
6. 模具啤胶,啤出来产品有气孔怎么办
先从压铸工艺上修正,比如尝试提高慢射速度,排除气孔,或者降低二块速度行程,或者提高模具温度或者液体温度等等,如果压铸工艺改不了,那么从模具上改,比如可以增大流到斜度或者把流到铣深一点,加大排气块等等
7. 注塑模具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21. 松退的设定。
松退正确位置=过胶圈移动位置+螺杆越位距离
22. 松退位置设定的重要性
松退位置设定过大,会造成回料吸氧,使胶料氧化和产生气泡。位置设定过小,使料筒内压力大,剪切力过高使胶料分解,射嘴流涎。
位置误差不能超过0.4mm.
23. 熔胶位置的设定
熔胶位置=产品的重量/(最大行程/最大熔胶量)
24. 气辅注塑的主要优点(GAM)
能抽空厚型材料芯部,制成空心管件,可节省材料,缩短周期时间。
在注塑中采用气体可使压力均匀分布,当塑料冷却和固化时,气体可通过膨胀对塑料的体积收缩进行补偿。
降低模塑制品内应力,从而提高外形稳定性,消除变形和翘曲现象。
25. 活塞杆外径中间小,两头大问题?
由于中孔针过热产品收缩不均衡,造成活塞杆外径中间小,两头大.中孔针可采用散热快的磷铜材料来做,模具在产品中间部分排气.
26. 球面丝印后开裂问题.
由于产品表面存在应力,造成丝印后开裂.增加模具温度,减小应力;可用退火的方法消除应力.
27. 眼镜架,水口边易断问题.
射胶压力和保压压力大,水口边残存内应力,造成产品易断.尽量减小射胶压力和保压压力,适当提高模具温度来解决.
28. 电器外壳,四个装配柱子,打螺丝时爆裂问题.
由于柱子存在夹水线,造成产品装配柱子易暴裂.模具增加排气,适当提高模温,加快射胶速度来减小夹水线.
29. 产品变形问题.
产品变形主要是热收缩时不平衡造成产品变形,或由于产品本身内应力作用下使产品变形.
30. 透明PC外壳气泡问题。
原料干燥不够;产品存在胶厚薄不均现象,模具排气不良,原料易分解都可能造成产品气泡.
充分干燥原料,增大模具排气,尽量减少胶厚薄不均现象.
31. 复印机,磁性材料的啤塑问题。
应采用高模温,快速射胶方法.
32. 产品包胶,水口边缩水问题。
模具排气不良,射胶速度慢,保压压力和时间不够,都能造成水口缩水.
增大模具排气,适当提高射胶速度,增加保压压力和时间.
33. 产品内应力,造成产品放置一段时间后爆裂问题。
由于产品内残存应力,产品放置一段时间后由于应力的作用,使产品爆裂.
提高啤塑时的模具温度,降低射胶压力,来消除产品应力,产品可用退火的方法消除应力.
34. ABS料在用黑色色母时,造成产品易断裂脱皮问题。是色母的颜料中用了碳粉过多原因,造成产品脱皮.更换色母颜料.
35. 一台180吨14安士机,产品一出四CD盒共120克,外观良好,无批峰,但其中一只重2克,为什么?
模具产品一出四,由于模具进胶不平衡造成其中一只产品啤塑饱满,密度大,出现重2克现象.
36. 一台100吨液压曲肘机使用了三年,模具锁紧后,经常打不开。
是由于机器曲肘磨损,造成开模不平衡,所以模具锁紧后,会经常打不开.
37. 一台7安士机使用了二年,出现射胶不稳定,一啤批峰一啤缺胶,换过油封和分胶头,系统压力也稳定,就不行。
由于螺杆磨损或损坏,造成回料不匀,所以会出现射胶不稳定.
38. 一台150吨新机啤PP水口料半年,原来熔胶最快3秒,而现在要6秒。
由于螺杆磨损,造成回料慢.
39. 一啤塑师父在调试一产品,出现缺胶,速度或压力升一点,产品没反应,再升一点就出批峰?
机器锁模机构磨损,造成锁模有间隙,所以会出现披锋.
40. 一台机用了二年,啤货时炮筒中间温度偏高,关了电源也没用。
由于螺杆磨损变得粗糙,啤塑回料时磨擦产生热,使炮筒中间温度偏高.
8. 注塑模具细水口进胶点啤出来后颜色比其他位置黑一点
生产时是不是枪头或一段温度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