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注塑模具怎样装模
1:前、后模玉及镶件装入A B板
2:后模顶针、顶针板、斜顶、C板、底板等组装
3:前模有鸡嘴或热流道、相关配件组装完整
4:行位装入(如内行位需在第一步完成)
5:合模 组装外围的配件(扣鸡、脚座等
㈡ 五金模具组装的基本常识
五金模具属于冷冲压模具,组装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基本知识为;
1、审图,真正的看懂图纸了解设计师的设计方按是最重要的,否则就是盲人摸象。
2、检查工件配件等形状尺寸是不是和图纸一致
组装开始;
1、间隙,工件与模板间间隙是否合理冲孔落料等模具冲裁间隙是否合理。
2、避位 ,定位零件 产品前工序加工后零件等是否有避位,是否够位 。
3、弹簧力,工件顶出装置弹簧力摸板卸料力等是否够力,弹簧的压缩和预压够不够,合不合理.。
基本上组立时候就应该注意这些,其他的都是靠经验的!
(2)各种模具怎么组装扩展阅读;
产业现状
五金模具行业内无序竞争的情况开始出现,出现五金的低成本、产品结构档次和技术含量不高等弊端也日益显露。
20世纪60年代五金模具业开始在南海兴起,80年代后期达到高峰。当时五金模具业门槛很低,也不需要什么技术,3万元买些旧设备就可以开一个家庭作坊式的五金模具加工厂。
经过40多年发展,各类五金、模具加工企业已过万家,绝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的小企业。
要求超精加工,五金加工模具产业将日趋大型化。这是由于模具成型的零件日渐大型化和高生产效率要求而发展的一模多腔所造成的。模具行业多功能复合模具将进一步发展
发展趋势
在模具方面,全球经济仍将处于金融危机后的调整期,总体状况可能略好于2012年,但形势仍将复杂多变,风险和不肯定要素增加,持续低迷和低速增长开展仍是主基调。
模具专家罗百辉表示,中国经济正处在增长阶段转变和寻求新均衡的关键期。模具市场需求开始回暖,发展向好态势日渐明朗。
估计2013年中国消费和出口增长将与2012年大致持平,但投资增长面临下行压力,固然全年GDP增速坚持8%左右的预期可能性很大,但制造业受产能过剩、成本上升、利润偏低等影响,开展增长预期只能是慎重悲观,全年前高后低可能性很大。
根据这个发展趋势,我国的模具行业应做好相关的准备,做好一年的产销安排。
㈢ 模具在压铸机上是怎么安装的
在模具工程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把带有平衡柱的转子叠装放入动模型腔。一旦动模和定模发生合模现象的时候,这时候模具内部的补偿液压缸就会自动减压,方便转子叠装顺利进入动模型腔前端。
在合模完成之后,补偿液压缸则会自动加压,而补偿液压缸两侧以及底部的斜滑块则会起到关键作用,帮助电机内的转子实现叠装。
这时候的转子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集结起来,减少转子的叠装时间,缩短工作时间。
(3)各种模具怎么组装扩展阅读
1、在进行这一项工作的时候,要注意的是点浇口的面积大小,这个面积必须要经过精密的计算,得出最确切的结果才能得以继续。
2、压铸材料、压铸机、模具是压铸生产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所谓压铸工艺就是将这三大要素有机地加以综合运用,使能稳定地有节奏地和高效地生产出外观或协议规定要求的合格铸件。
3、压铸充填型腔的过程就是取得压力,速度,温度和时间的动平衡的过程。这些过程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必须取得平衡才能取得完美的铸件。
㈣ 模具装配主要有哪几种方法
互换装配法、修配装配法、调整装配法。
㈤ 冲压模具是怎么安装的
冲床模具的安装
1)确认模具落料孔和垫块的落料孔是否一致。
2)上下模组装后,将其放在下台面上,冲床的基准面和模具的基准面要确保平行。
3)下模要彻底固定,上模也要预先轻轻地固定。
4)冲床上的滑块试冲20-30 回,确认上下模为完全吻合状态后,将上模拧紧。
5)冲床凸凹模的咬住分量,与模具的下模止动块相结合,来调节冲床上滑块的高度。
6)利用合口纸的试冲来确认其切割状况。 如果不均一的时候,再确认一回模具的安装状态。 如还是不能达到一致时,有必要确认冲床滑块和冲床下台面的平行度。
7)调整材料进给长度和进给时间。 (如果附设有废料切刀,用切断废料的长度可以对材料的进给的长度进行确认)
8)综合运转3-5 分钟,此时段内导柱和衬套之间要注满油,并确认热量是否有异常发生。
9)用选定的被加工材试穿,确认插入有无障碍。
10)以上的工作结束后,方可进行加工。 首先,按下在下模侧面设置的第一个材料定位杆,送材料触到定位杆为止。插入后,首先用手进给式进行试冲直到最后工序结束。
11)确认用手进给式无异常后,将冲床送料装置开关闭合。 这时,进给工作需要完全在完成的位置上进行。
12)冲床模具利用单冲运动,确认进给量的是否适当。
㈥ 装模具的步骤有哪些
冲压模具的装备步骤:
冲压模具装配步骤
(1)选择装配基准件。装配时,先要选择基准件。选择基准件的原则是按照模具主要零件加工时的依赖关系来确定,可以作为装配基准件的主要有凸模、凹模、凸凹模、导向板及固定板等。
(2)组件装配。组件装配是指模具在总装前,将两个以上的零件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连接成一个组件的装配工作。如模架的组装,凸模和凹模与固定板的组装,卸料与推件机构各零件的组装等。这些组件,应按照各零件所具有的功能进行组装,这将会对整副冲压模具的装配精度起到一定的保证作用。
(3)总体装配。总装是将零件和组件结合成一副完整的冲压模具过程,在总装前,应选好装配的基准件和安排好上、下模的装配顺序。
(4)调整凸、凹模间隙。在装配模具时,必须严格控制及调整凸、凹模间隙的均匀性。间隙调整后,才能紧固螺钉及销钉,调整凸、凹模间隙的方法主要有透光法、测量法、垫片法、涂层法、镀铜法等。
(5)检验、调试。冲压模具装配完毕后。必须保证装配精度,满足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并要按照模具验收技术条件,检验模具各部分的功能。在实际生产条件下进行试模,并按试模生产制件情况调整、修正模具,当试模合格后,模具加工、装配才算基本完成。
附图
㈦ 模具结构组成
模具是由很多零件组装的集合体,在模具中其主体是模架,模架则是由一块、一块模板组合而成。模具设计师在画模具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模具的类型,因为类型决定模架,模架决定模具设计要领。
想要合理选择模具类型,需要先了解模具的原理。由于模具靠模架、模架靠模板
模板类型分别有:
上托板、上垫脚、上击出板、上背板、上盖板、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止挡板、脱料板、上模板、下模板、下脱板、下垫板、下夹板、下模座、下背板、下击出板、下垫脚、下托板、导料板等等。
一、注射模的基本组成
1、成型零件
赋予成型材料形状、结构、尺寸的零件,通常由型芯(凸模)、凹模型腔以及螺纹型芯、镶块等构成。
2、浇注系统
它是将熔融塑料由注射机喷嘴引向闭合模腔的通道,通常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井组成。
3、导向部件
为了保证动模与定模闭合时能够精确对准而设置的导向部件,起导向定位作用,它是由导柱和导套组成的,有的模具还在顶出板上设置了导向部件,保证脱模机构运动平稳可靠。
4、脱模机构
实现塑件和浇注系统脱模的装置,其结构形式很多,最常用的有顶杆、顶管、顶板及气动顶出等脱模机构,一般由顶杆、复位杆、弹弓、顶杆固定板、顶板(顶环)及顶板导柱/导套等组成。
5、抽芯机构
对于有侧孔或侧凹的塑件,在被顶出脱模之前,必须先进行侧向抽芯或分开滑块(侧向分型),方能顺利脱模。
6、模温调节系统
为了满足注射成型工艺对模具温度的要求,需要有模温调节系统(如:冷却水、热水、热油及电热系统等)对模具温度进行调节的装置。
7、排气系统
为了将模腔内的气体顺利排出,常在模具分型面处开设排气槽,许多模具的推杆或其它活动部件(如:滑块)之间的间隙也可起到排气作用。
8、其它结构零件
满足模具结构上的要求而设置的零件(如:固定板、动/定模板、撑头、支承板及连接螺钉等)。
㈧ 模具拆装步骤
熟悉典型冲模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以及各零件的功用和装配关系。
2.掌握各组件的装配和检测方法。
3.掌握凸、凹模间隙调整方法和模具总装顺序。
4.分析试模时常见缺陷的原因及调整办法。
二、实训设备、模具和工具
1.台钻、J23-250型曲柄压力机各一台。
2.冲裁模、弯曲模、拉深模若干套。
3.游标卡尺、角尺、塞尺、活动扳手、内六角扳手、一字旋具、平行铁、台虎钳、锤子、铜棒等常用钳工工具,每实训组一套。
三、实训内容及步骤
1.拆装前准备 仔细观察已准备好的三种冲模,熟悉其各零部件的名称、功用及相互装配关系。
2.拆卸步骤 拟定模具拆卸顺序及方法,按拆模顺序将冲模拆为几个部件,再将其分解为单个零件,并进行清洗。然后深入了解:凸、凹模的结构形状,加工要求与固定方法;定位与导料零件的结构形式及定位特点;卸料、压料零件的结构形式、动作原理及安装方式;导向零件的结构形式与加工要求;支承零件的结构及其作用;紧固件及其它零件的名称、数量和作用。在拆卸过程中,要记清各零件在模具中的位置及配合关系。
3.确定模具装配步骤和方法
(1)组件装配 将模架、模柄与上模座、凸模与固定板、凹模与固定板等,按照确定方法装配好。(组件装配内容视具体模具而确定)并注意装配精度的检验。
(2)确定装配基准 在模具总装前,根据模具零件的相互依赖关系,易于保证装配精度,来确定装配基准。单工序模选择在装配过程中受限制较大的凸模(或凹模)部分为基准;复合模以及凸凹模作为装配基准;连续模以凹模为装配基准。
(3)制定装配顺序 根据装配基准,按顺序将各部件组装、调整,恢复模具原样。
注:装配过程中,合理选择装配方法,保证装配精度,并注意工作零件的保护。
4.试模 在压力机上试模,验证装配精度以及冲压件是否合格。若冲压件不合格,需分析原因,对模具适当调整,直至工件合格为止。
四、实训报告
1.画出所拆装模具装配图,并列出零件的明细表。
2.简述主要组件的装配方法,以及间隙的控制措施。
3.说明典型模具的总装步骤及注意事项。
4.若冲件出现常见缺陷,分析其原因,说明解决的方法。
塑料模拆装实训
一、实训目的
1.熟悉塑料模结构、各零部件的作用和装配关系。
2.掌握成型零件、结构零件的装配和检测方法,及模具总装顺序。
3.了解塑料模的试模有关知识。
二、实训设备、模具及工具
1.注塑机一台。
2.压缩模、注射模各一副。(注射模上具有侧浇口、点浇口、侧面分型与抽芯机构各一副)。
3.扳手、内六角扳手、锤子每实训组一套。
4.钳工工作台若干台。
三、实训内容及步骤
1.拆装前准备 对已准备好的模具仔细观察分析,了解各零部件的功用及相互装配关系。
2.拆卸步骤 拟定拆卸顺序和方法,再按顺序将模具分解成单个零件,并进行清洗。拆卸过程中,要记住各零件在模具中的位置及连接方法,并把各零件按一定位置放置,以免丢失。
3.确定装配步骤及方法
(1)确定装配基准
(2)装配各组件,如导向系统、型芯、浇口套、加热和冷却系统、顶出系统等。
(3)拟定装配顺序,按顺序将动模和定模装配起来。
4.试模 由实训教师示范,将注射模安装到注射机上,并进行模具的调整。(如:开模距离与制件高度调整、顶件出距离调整、锁紧力调整等。)
㈨ 什么是模具装配
模具装配一般有四个阶段,分别是装配前的一些准备工作,组件装配、总装配、检验调试这四个阶段,那模具装配的特点是什么?工序集中,工艺灵活性大,手工操作所占的比重较大这就是模具装配的特点,除了这些在对技术工人也是有很高的要求。工人必须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多方面的工艺知识而且所使用的设备和装配工具都是以通用设备和工具为主要的。
第一,装配前的一些准备工作
1、熟悉装配工艺规程
原因:在装配前工人必须认真阅读装配工艺规程,了解并掌握所要装配模具的全过程。
目的:注塑模的装配工艺规程是模具装配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的工艺文件,也是指导模具装配工作的技术文件,是进行装配生产计划及技术准备的依据。
2、彻底了解总装图
目的:可以深入了解模具的结构特点和工作性能;了解模具中各零件的作用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配合要求及连接方式,从而确定合理的装配基准,再结合工艺规程制定装配方法和装配顺序。
3、检查核对零件
根据总装图上的零件明细表,清点零件数量是否够数,随后将各个零件仔细清洗干净,再仔细检查主要零件,如型腔的形状和尺寸公差,查明各部位配合面的间隙,加工余量,有无变形和裂纹缺陷等。
4、掌握模具验收技术
掌握模具验收技术条件模具的验收技术条件是模具质量标准及验收依据,也是装配时的工艺依据。
5、开拓装配场地
原因:装配模具时,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装配场地,该场地必须干净整洁,不能有任何杂物存在,同时要将装配所用的必要的工、夹、量具及其他所需的装配设备准备好,并擦拭干净,开辟一个文明生产的场地。
6、准备好标准件及相关材料
每一套模具都有很多标准件,如螺钉、销钉、螺母、弹簧等,它们数量虽不很多,但规格很多,为了装配时的顺利,在装配之初必须将这些标准件一一找好,以备装配时便于寻找。
第二、组件装配阶段
按照各零件所具有的功能进行部件组装。
第三、总装配阶段
1、选择好装配基准件,安排好上、下模的装配顺序。
2、将零件及组装后的部件,按照装配顺序组装结合在一起,成为一副完整的模具。
3、模具装配完成后,必须保证装配精度,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
第四、检验调试阶段
1、按照模具验收技术条件,检验模具各部分功能。
2、在实际生产条件下进行试模、调整、修正模具,直到模具产品合格为止。
㈩ 五金冲压模具组装中应注意哪些
根据您的描述,整理以下3带来组装注意的问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1、首先安装冲压模具的上下模座,上模座安装在冲床或压力机的滑块上,下模座安装在冲床或压力机的工作台面上。上下模座固定之后,再进行模具零件在模座上的安装,可以保证正确精确的安装位置,以防出现误差导致无法工作。
五金冲压模具图
2、同时在进行凹凸模安装时,在它们之间要留有均匀的冲裁空间,这样可以保证冲压质量及延长冲压模具使用寿命。另外要根据模具结构确定上下模具的装配顺序,对于有导柱和没有导柱的模具安装要分别确定不同的安装方法。
3、对于复杂的冲压模具安装需要根据上下模零件安装所受的限制大小确定合理的装配顺序。不恰当的安装顺序有时会影响后面的安装工作,或是出现不能安装的。所以正确的安装顺序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