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模具设计 > 模具损坏后冲压工应该如何做

模具损坏后冲压工应该如何做

发布时间:2022-06-06 18:49:08

A. 冲压模具有哪些检修方法

模具松动:冲或模的移动量超过单边间隙。调整组合间隙。冲模倾斜:冲或模的直度不正,或模板间有异物,使模板无法平贴。重新组立或研磨矫正。模板变形:模板硬度或厚度不够,或受外力撞击变形。更换新模板或是更正拆组工作法。模座变形:模座厚度不够或受力不平均,导柱、导套直度变异。研磨矫正或重灌塑胶钢或更换模座或使受力平均。冲模干涉:冲模尺寸,位置是否正确,上下模定位有无偏差,组立後是否会松动,冲床精度不一,架模不正。冲剪偏斜:冲头强度不够,大小冲头太近,侧向力未平衡,冲半斜。加强剥斜板引导保护作用或冲头加大、小冲头磨短lt增加踵跟长提早支撑引导,注意送料长度。模具的维护要领连续模的维护,须做到细心、耐心、按部就班,切忌盲目从事。因故障修模时需附有料带,以便问题的查询。打开模具,对照料带,检查模具状况,确认故障原因,找出问题所在,再进行模具清理,方可进行拆模。拆模时受力要均匀,针对脱料弹簧在固定板与脱料板。连续模的维护,须做到细心、耐心、按部就班,切忌盲目从事。因故障修模时需附有料带,以便问题的查询。打开模具,对照料带,检查模具状况,确认故障原因,找出问题所在,再进行模具清理,方可进行拆模。拆模时受力要均匀,针对脱料弹簧在固定板与卸料板之间和卸料弹簧直接顶在内导柱上的模具结构,其脱料板的拆卸要保证脱平衡弹出,脱料板的倾斜有可能导致模具内凸模的断裂。

B. 五金冲压模具维修技巧

冲压模具的检修要领模具检修的目的在迅速找出问题点并加以解决,使模具回复原状,能继续生产标准之制品。同一模具制造出来之制品具有相同之尺寸和形状,即每一工程加工后就完成一部分或全部的尺寸和形状,因此当制品有变异时,即可依据变异部位而找到该加工工程站,并加以修护使回复原状,若是判定结果为设计错误,即改变设计。模具检修即是依据这个原则的。下述各点可以作为检修的参考:1.
测量最后所冲制之成品,核对检查标准以判定变异处,在核对Layout测量该工程尺寸有否与模具图相同,尺寸变异与否,必要时须测量前后相关工程以切确判定变异之处和原因,再施以对策解决。2.
当无法判定或无法提出对策时,应请教他人之意见,切勿独断独行之。3.
毛头过大a.刀口磨耗:重新研磨。b.间隙过大:侧面大部分为擦光带,亮度极低,减小间隙。c.材料过硬:更换材料或加大间隙。d.模具崩角:重新研磨。4.
尺寸变异a.刀口磨耗:毛头太大或尺寸变大(切外形);变小(冲孔);平面度不好,重新研磨或更换冲模。b.没有引导:引导销或其它定位装置没有作用,送料机没有放松或引导销径不足,无法矫正引导,定位块磨损,送距过长。c.顶出不当:顶料销配置不当,弹簧力不适当或顶出过长,调整弹力或改变位置或顶料销数量,销磨短配合。d.冲剪变形:材料扭曲不平,尺寸增大或偏心不对称。5.
模具损坏a.冲压迭料:料片重叠仍继续冲压,通常会导致脱料板破裂。b.废料阻塞:落料孔未钻或尺寸不符或落在冲床工作台未及时清理,以冲头和下模板损坏较多。c.冲头掉落:未充分固定或悬吊,或螺丝太细强度不够,或冲头折断。d.逃孔不足:冲头压板逃孔尺寸或深度不够,冲头和脱料板逃孔部不足通常会导致脱料板损坏。e.异物进入:制品吹出弹回或未吹出,模具零件崩损掉落,螺丝突出模面或其它物品进入模内,都可能损坏下模、脱料板、冲头或导柱。f.组立错误:错装零件位置,方向而损坏。g.弹簧因素:弹簧力不足或断裂或等高套筒不等高使脱料板倾斜,或弹簧配置不当,造成重叠冲打损坏零件。h.冲压不当:工作高度调整过低,导柱失油,料带误送或冲半料,周边设备如送,放,收料机损坏,空气管未装或未关,冲床异常等,所造成的损坏。i.维修不当:该换而未换或螺丝未锁紧或未按原状复原而造成上述各点发生。

C. 冲床模具该怎样维护

冲床模具的使用寿命除了取决于合理的模具结构高的制造精度良好的热处理效果,应有备份,以便轮换生产,并作涂油防锈处理。以及正确地选用冲床、冲床的模具安装精度等因素外模具的正确使用、保养和维护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对此应注意以下几点: 1)模具安装使用前应严格检查清除脏物检查模具的导向套和模具是否润滑良好。 2)定期对冲床的转盘及模具安装底座进行检查确保上下转盘的同轴精度。 3)按照模具的安装程序将凸凹模在转盘上安装好保证凸凹模具的方向一致特别是具有方向要求的模具更要用心防止装错、装反。 4)模具安装完后应检查模具安装底座各紧固螺钉是否锁紧无误。 5)金发源冲床厂冲床模具的凸模和凹模刃口磨损时应停止使用及时刃磨否则会迅速扩大模具刃口的磨损程度加速模具磨损降低冲件质量和模具寿命。 6)对于批量生产所使用的通用模具应有备份以便轮换生产保证生产所需。 7)冲压人员安装模具应使用较软的金属制成操作工具防止安装过程中敲、砸时损坏模具。 8)模具运送过程中要轻拿轻放决不允许乱扔乱碰以免损坏模具的刃口和导向。 9)模具使用后应及时放回指定位置并作涂油防锈处理。 10)保证模具的使用寿命还应定期对模具的弹簧进行更换防止弹簧疲劳损坏影响模具使用。

D. 冲压模具的检修方法

(1)模具松动:冲或模的移动量超过单边间隙。调整组合间隙。
(2)冲模倾斜:冲或模的直度不正,或模板间有异物,使模板无法平贴。重新组立或研磨矫正。
(3)模板变形:模板硬度或厚度不够,或受外力撞击变形。更换新模板或是更正拆组工作法。
(4)模座变形:模座厚度不够或受力不平均,导柱、导套直度变异。研磨矫正或重灌塑胶钢或更换模座或使受力平均。
(5)冲模干涉:冲模尺寸,位置是否正确,上下模定位有无偏差,组立後是否会松动,冲床精度不ì,架模不正。
(6)冲剪偏斜:冲头强度不够,大小冲头太近,侧向力未平衡,冲半斜。加强剥斜板引导保护作用或冲头加大、小冲头磨短lt增加踵跟长提早支撑引导,注意送料长度。
模具损坏
(1)热处埋:淬火温度过高或不够,回火次数温度时间不适当,淬火方式时间没把握住;在使用一段时间後问题才出现。
(2)冲压叠料:料片重叠仍继续冲压,通常为剥料板破裂。
(3)废料阻塞:落料孔未钻或尺寸不符或落在床台未及时清理,以冲头和下模板损坏较多。
(4)冲头掉落:末充份固定或悬吊,或螺丝太细强度不ì,或冲头折断。
(5)逃孔不ì:冲头压板逃孔尺寸或深度不够,冲头和剥料板逃部不ì通常为剥料板损坏。
(6)异物进入:制品吹出弹回,模零件崩损掉落,螺丝突出模面或其他物品进入模内,都可能损坏下模、剥料板或冲头,导柱。
(7)组立错误:错装零件位置、方向而损坏。
(8)弹簧因素:弹簧力不够或断裂或等高套不等高使剥料板倾斜,或弹簧配制不常,造成重叠冲打损坏零件。
(9)冲压不当:工作高度调整过低,导柱失油,料条误送或冲半料,周边设备如送、放、收料机损坏,空气管未装或未开,冲床异常等,所造成的损坏。
(10)维修不当:该换而未换或螺丝未锁紧或未按原状复原而造成上述各点发生。
尺寸变异
(1)刀口磨耗:毛头太大或尺寸变大(切外形);变小(冲孔);平面度不好。重新研磨或更换冲模。
(2)没有引导:引导销或其他定位装置没有作用,送料机没有放松或引导销径不ì,无法矫正引导。定位块磨损,送距过长。
(3)冲模太短:弯度变大,倒角不够,成形不完全。
(4)逃孔不够:受挤压或括伤或变形。清理逃孔或加大逃孔和深度。
(5)顶出不够:送料不顺、料条弯曲、脱料不佳、上模拉料、加长顶出。
(6)顶出不当:顶料销配制不当,弹簧力不适当或顶出过长。调整弹力或改变位置或销数量;销磨短配合。
(7)导料不佳:导料板长度不ì或导料间隙太大,或模和放料机偏斜或模与送料机距太长。
(8)下料变形:部份弯曲件不能容许料重叠,须每次落下,或碟形应变可用压力垫或剪斜à克服。
(9)弯曲变形:上弯弯处挤料;近接孔受拉力变形,受力不均弯à倾斜冲头不够长。
(10)冲剪变形:材料扭曲不平,尺寸增大或偏心不对称。
(11)撞击变形:制品吹出气压太强或重力落下撞击变形。
(12)浮屑挤压:废料上浮或细屑留在模面或异物等挤压变异。
(13)材料不当:料宽或板厚,材质或材料硬度不适当,也会产生不良。
(14)设计不佳:工程安排不好,间隙设定不良,除非变更设计,否则难以克服。

E. 冲压模具常见问题与维修方法是什么

一. 模具的维护要领连续模的维护,须做到细心、耐心、按部就班,切忌盲目从事。因故障修模时需附有料带,以便问题的查询。打开模具,对照料带,检查模具状况,确认故障原因,找出问题所在,再进行模具清理,方可进行拆模。拆模时受力要均匀,针对脱料弹簧在固定板与脱料板。

一. 模具的维护要领:
连续模的维护,须做到细心、耐心、按部就班,切忌盲目从事。因故障修模时需附有料带,以便问题的查询。打开模具,对照料带,检查模具状况,确认故障原因,找出问题所在,再进行模具清理,方可进行拆模。拆模时受力要均匀,针对脱料弹簧在固定板与卸料板之间和卸料弹簧直接顶在内导柱上的模具结构,其脱料板的拆卸要保证脱平衡弹出,脱料板的倾斜有可能导致模具内凸模的断裂。
1. 凸凹模的维护:
凸凹模拆卸时应留意模具原有的状况,以便后续装模时方便复原,有加垫或者移位元的要在零件上刻好垫片的厚度并做好记录。更换凸模要试插脱料块、凹模是否顺畅,并试插与凹模间隙是否均匀,更换凹模也要试插与冲头间隙是否均匀。针对修磨凸模后凸模变短需要加垫垫片达到所需要的长度 应检查凸模有效长度是否足够。更换已断凸模要查明原因,同时要检查相对应的凹模是否有崩刃,是否需要研磨刃口。组装凸模要检查凸模与固定块或固定板之间是否间隙足够,有压块的要检查是否留有活动余量。组装凹模应水平置入,再用平铁块置如凹模面上用铜棒将其轻敲到位,切不可斜置强力敲入,凹模底部要倒角。装好后要检查凹模面是否与模面相平。凸模凹模以及模芯组装完毕后要对照料带做必要检查,各部位是否装错或装反,检查凹模和凹模垫块是否装反,落料孔是否堵塞,新换零件是否需要偷料,需要偷料的是否足够,模具需要锁紧部位是否锁紧。注意做脱料板螺丝的锁紧确认,锁紧时应从内至外,平衡用力交叉锁紧,不可先锁紧某一个螺丝再锁紧另一个螺丝,以免造成脱料板倾斜导致凸模断裂或模具精度降低。
2.脱料板的维护:
脱料板的拆卸可先用两把起子平衡撬起,再用双手平衡使力取出。遇拆卸困难时,应检查模具内是否清理干净,锁紧螺丝是否全部拆卸,是否应卡料引起的模具损伤,查明原因再做相应处理,切不可盲目处置。组装脱料板时先将凸模和脱料板清理乾净,在导柱和凸模导入处加润滑油,将其平稳放入,再用双手压到位,并反复几次。如太紧应查明原因(导柱和导套导向是否正常,各部位是否有损伤,新换凸模是否能顺利过脱料板位置是否正确,),查明原因再做相应处理。固定板有压块的要检查脱料背板上脱料是否足够。脱料板与凹模间的材料接触面,长时间冲压产生压痕(脱料板与凹模间容料间隙一般为料厚减0.03-0.05mm,当压痕严重时,会影响材料的压制精度,造成产品尺寸异常、不稳定等,需对脱料镶块和脱料板进行维修或重新研磨。等高套筒应作精度检查,它不等高时会导致脱料板倾斜,其精密导向、平稳弹压功能将遭到破坏,须加以维护. 。

3. 导向部位检查:
导柱、导套配合间隙如何,是否有烧伤或磨损痕迹,模具导向的给油状态是否正常,应作检查。导向件的磨损及精度的破坏,使模具的精度降低,模具的各个部位就会出现问题,故必须作适当保养以及定期的更换。检查导料件的精度,若导料梢(正钉)磨损,已失去应有的料带导正精度及功能,必须进行更换。检查弹簧状况(脱料弹簧和顶料弹簧等),看其是否断裂,或长时间使用虽未断裂,但已疲劳失去原有的力度,必须作定期的维护、更换,否则会对模具造成伤害或生产不顺畅。

4. 模具间隙的调整:
模芯定位孔因对模芯频繁、多次的组合而产生磨损,造成组装后间隙偏大(组装后产生松动)或间隙不均(产生定位偏差),均会造成冲切后断面形状变差,凸模易断,产生毛刺等,可透过对冲切后断面状况检查,作适当的间隙调整。间隙小时,断面较少,间隙大时,断面较多且毛边较大,以移位元的方式来获得合理的间隙,调整好后,应作适当记录,也可在凹模边作记号等,以便后续维护作业。日常生产应注意收集保存原始的模具较佳状况时的料带,如后续生产不顺畅或模具产生变异时,可作为模具检修的参考。另外,辅助系统如顶料销是否磨损,是否能顶料,导料梢(正钉)及衬套是否已磨损,应注意检查并维护。

二. 模具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处理对策
在级进模的冲压生产中,针对冲压不良现象必须做到具体分析,采取行之有效的处理对策,从根本上解决所发生之问题,如此才能降低生产成本,达到生产顺畅。以下就生产中常见的冲压不良现象其产生的原因及处理对策分析如下,供模具维修人员参考。
1.冲件毛边.
(1)原因:A、刀口磨损; B、间隙过大研修刀口后效果不明显;C、刀口崩角; D、间隙不合理上下偏移或松动; E、模具上下错位。
(2)对策:A、研修刀口;B、控制凸凹模加工精度或修改设计间隙;C、研修刀口;D、调整冲裁间隙确认模板穴孔磨损或成型件加工精度等问题;E、更换导向件或重新组模。
2.跳屑压伤
(1)原因:A、间隙偏大; B、送料不当;C、冲压油滴太快,油粘;D、模具未退磁;E、凸模磨损,屑料压附於凸模上;F、凸模太短,插入凹模长度不足;G、材质较硬,冲切形状简单;H、应急措施。
(2)对策:A、控制凸凹模加工精度或修改设计间隙;B、送至适当位置时修剪料带并及时清理模具;C、控制冲压油滴油量,或更换油种降低粘度;D、研修后必须退磁(冲铁料更须注意);E、研修凸模刀口; F、调整凸模刃入凹模长度;G、更换材料,修改设计。凸模刃入端面装顶出或修出斜面或弧性(注意方向)。减少凸模刃部端面与屑料之贴合面积;H、减小凹模刃口的锋利度,减小凹模刃口的研修量,增加凹模直刃部表面的粗糙度(被覆),采用吸尘器吸废料。降低冲速,减缓跳屑。
3.屑料阻塞
(1)原因:A、漏料孔偏小;B、漏料孔偏大,屑料翻滚;C、刀口磨损,毛边较大;D、冲压油滴太快,油粘;E、凹模直刃部表面粗糙,粉屑烧结附著於刃部;F、材质较软;G、应急措施。
(2)对策:A、修改漏料孔;B、修改漏料孔;C、刃修刀口;D、控制滴油量,更换油种;E、表面处理,抛光,加工时注意降低表面粗糙度;更改材料,F、修改冲裁间隙;G、凸模刃部端面修出斜度或弧形(注意方向),使用吸尘器,在垫板落料孔处加吹气。
4.下料偏位尺寸变异
(1)原因:A、.凸凹模刀口磨损,产生毛边(外形偏大,内孔偏小);B、设计尺寸及间隙不当,加工精度差;C、下料位凸模及凹模镶块等偏位,间隙不均;D、导正销磨损,销径不足;E、导向件磨损;F、送料机送距、压料、放松调整不当;G、模具闭模高度调整不当;H、脱料镶块压料位磨损,无压料(强压)功能(材料牵引翻料引发冲孔小);I、卸料镶块强压太深,冲孔偏大;J、冲压材料机械性能变异(强度延伸率不稳定);K、冲切时,冲切力对材料牵引,引发尺寸变异。

(2)对策:A、研修刀口; B、修改设计,控制加工精度;C、调整其位置精度,冲裁间隙;D、更换导正销;E、更换导柱、导套;F、重新调整送料机;G、重新调整闭模高度;H、研磨或更换脱料镶块,增加强压功能,调整压料;I、减小强压深度;J、更换材料,控制进料质量;K、凸模刃部端面修出斜度或弧形(注意方向),以改善冲切时受力状况。许可时下料部位於卸料镶块上加设导位功能。
5.卡料
(1)原因:A、送料机送距、压料、放松调整不当;B、生产中送距产生变异;C、送料机故障;D、材料弧形,宽度超差,毛边较大;E、模具冲压异常,镰刀弯引发;F、导料孔径不足,上模拉料;G、折弯或撕切位上下脱料不顺;H、导料板之脱料功能设置不当,料带上带;I、材料薄,送进中翘曲;J、模具架设不当,与送料机垂直度偏差较大。
(2)对策:A、重新调整;B、重新调整;C、调整及维修;D、更换材料,控制进料质量;E、消除料带镰刀弯;F、研修冲导正孔凸、凹模;G、调整脱料弹簧力量等;H、修改导料,防料带上带;I、送料机与模具间加设上下压料,加设上下挤料安全开关;J、重新架设模具。
6.料带镰刀弯
(1)原因:A、冲压毛边( 特别是载体上);B、材料毛边,模具无切边;C、冲床深度不当(太深或太浅);D、冲件压伤,模内有屑料;E、局部压料太深或压到部局部损伤;F、模具设计。
(2)对策:A、研修下料刀口; B、更换材料,模具加设切边装置;C、重调冲床深度;D、清理模具,解决跳屑和压伤问题;E、检查并调整各位脱料及凹模镶块高度尺寸正确,损伤位研修;F、采用整弯机构调整。
7.凸模断裂崩刃
(1)原因:A、跳屑、屑料阻塞、卡模等导致;B、 送料不当,切半料;C、凸模强度不足;D、大小凸模相距太近,冲切时材料牵引,引发小凸模断;E、凸模及凹模局部过於尖角;F、冲裁间隙偏小;G、无冲压油或使用的冲压油挥发性较强;H、冲裁间隙不均、偏移,凸、凹模发生干涉;I、脱料镶块精度差或磨损,失去精密导向功能;J、模具导向不准、磨损;K、凸、凹模材质选用不当,硬度不当;I、导料件(销)磨损; m、垫片加设不当。
(2)对策:A、.解决跳屑、屑料阻塞、卡模等问题; B、注意送料,及时修剪料带,及时清理模具;C、修改设计,增加凸模整体强度,减短凹模直刃部尺寸,注意凸模刃部端面修出斜度或弧形,细小部后切;D、小凸模长度磨短相对大凸模一个料厚以上;E、修改设计;F、控制凸凹模加工精度或修改设计间隙,细小部冲切间隙适当加大;G、调整冲压油滴油量或更换油种;H、检查各成形件精度,并施以调整或更换,控制加工精度;I、研修或更换;J、更换导柱、导套,注意日常保养;K、更换使用材质,使用合适硬度;I、更换导料件; m、修正,垫片数尽可少,且使用钢垫,凹模下垫片需垫在垫块下面。
8.折弯变形尺寸变异
(1)原因:A、导正销磨损,销径不足;B、折弯导位元部分精度差、磨损;C、折弯凸、凹模磨损( 压损);D、模具让位不足;E、材料滑移,折弯凸、凹模无导位功能,折弯时未施以预压;F、模具结构及设计尺寸不良;G、冲件毛边,引发折弯不良;H、折弯部位凸模、凹模加设垫片较多,造成尺寸不稳定;I、材料厚度尺寸变异;J、材料机械形能变异。

(1)对策:A、更换导正销;B、重新研磨或更换;C、重新研磨或更换;D、检查,修正;E、修改设计,增设导位及预压功能;F、修改设计尺寸,分解折弯,增加折弯整形等;G、研修下料位刀口; H、调整,采用整体钢垫;I、更换材料,控制进料质量;J、更换材料,控制进料质量。
9.冲件高低(一模多件时)
(2)原因:A、冲件毛边;B、冲件有压伤,模内有屑料;C、凸、凹模(折弯位)压损或损伤;D、冲剪时翻料;E、相关压料部位磨损、压损;F、相关撕切位撕切尺寸不一致,刀口磨损; G、相关易断位预切深度不一致,凸凹模有磨损或崩刃; H、相关打凸部位凸凹模有崩刃或磨损较为严重; I、模具设计缺陷。
(2)对策:A、研修下料位刀口; B、清理模具,解决屑料上浮问题;C、重新研修或更换新件;D、研修冲切刀口,调整或增设强压功能;E、检查,实施维护或更换;F、维修或更换,保证撕切状况一致; G、检查预切凸、凹模状况,实施维护或更换;H、检查凸、凹模状况,实施维护或更换;I、修改设计,加设高低调整或增设整形工位。
10.维护不当
(1)原因:A、模具无防呆功能,组模时疏忽导致装反方向、错位(指不同工位)等;B、已经偏移过间隙之镶件未按原状复原。
(2)对策: A、修改模具,增防呆功能;B、采模具上做记号等方式,并在组模后对照料带做必要的检查、确认,并做出书面记录,以便查询。
在冲压生产中,模具的日常维护作业至关重要,即日常注意检查冲压机及模具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如冲压油的供给导向部的加油。模具上机前的检查,刃部的检查,各部位锁紧的确认等,如此可避免许多突发性事故的产生。修模时一定要先想而后行,并认真做好记录积累经验。

F. 五金冲压模具的几种修复方法

(1)价格。在汽车冲压模具设计和制造的过程中, 首先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它的价格, 将会影响到产品最终的销量。

五金冲压模

G. 冲压件制作时工作人员应该注意些什么

遵守车间所规定的各项制度和守则外,工作前操作者应把压力机和工作场地加以检查整理,检查冲模内是否干净,冲模紧固情况和在压力机上的固定情况,检查材料厚度及表面清洁情况.严格按工艺规程所规定的各项内容操作,工作时应思想集中,谨慎操作.首件必须经过检查,合格后再继续冲压.冲压过程中,还应进行抽检,并注意不得一次同时冲两个或多个重叠零件.当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停机,协同有关部门认真检查,及时修理,恢复正常后,方可开机继续冲压.工作时,应始终遵守安全规程.工作要认真仔细,始终坚守工作岗位,思想要集中,以免发生人身事故.冲压所用的金属材料,主要是板材和型材.这些材料,都规定了质量标准,主要是力学性能、化学成分、金相组织、表面质量、尺寸公差和其他特殊性能及形状要求.冲压工必须会鉴别材料的表面质量,能识别可用肉眼观察到的材料缺陷.如表面粗糙度、平整度、有无氧化皮、裂纹、滑痕、凹陷、凸瘤、气泡、锈蚀等缺陷.这些缺陷往往会使冲压后零件裂开、机械强度降低、外观质量差,以及加速模具的磨损,缩短模具寿命.并且还应用卡尺量取材料是否均匀,当发现材料有严重缺陷时,必须更换材料,以免影响正常生产。清理冲压现场,将工作台面上的工具、垫块及杂物清理干净.检查一下模具内部,是否有遗留的垫片和杂物.准备好必要的取件工具、量具.对冲床及模具运动部位,点放好润滑油.检查一下所使用的材料,并清理干净、无异物.

H. 21岁去工厂做冲压操作工怎么样,这个工作要注意哪些问题

严格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意识 在冲压生产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按正确的方法操作,不能在冲床滑块下降时,用手去调整材料或零件的位置,清除材料或零件上的废料、灰尘或其它异物;使用冲床脚踏开关时,应尽量用工具取放零件,手动落料送料时,由于关闭了光电保护装置,必须将冲床工作状态置于安全行程状态下单次动作生产;除非工艺人员允许,必须使用冲床光电装置;发现冲床或模具有异常现象,必须立即停机并报告相关人员。 注意休息,上班时保持较旺盛的精力,保持较好的情绪 冲压作业是具有危险性的作业,要求操作者工作时必须注意力集中,如果操作者休息不好,上班时难免注意力分散,操作动作迟缓,反应迟钝,特别是夏天天气闷热,加上环境燥声的影响,休息不好,容易产生烦躁情绪,这是冲压事故发生的先兆现象。所以,冲压生产也要求操作者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良好的精神状态。 培养良好的洞察力,充分调动人的感觉器官 要想成为很好的冲压工,除了不断的学习冲压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外,还应培养自己的洞察能力。冲压生产现场虽然燥声大,但是,一旦出现异常的声响,对于有经验操作者来说,还是能够分辨出来并且停机检查冲床和模具。对于刚从事冲压工作的操作者来说,我们一定要学会记住正常冲压生产的声音,并且保持较高的警觉性,一旦听见异常声响,应立即停机并报告现场管理人员,切不可听而不闻,冒险蛮干,造成完全可以避免的事故。另外,我们还应注意用眼睛观察模具的动态使用情况,一旦有异物进入模具,或者模具上的螺钉、销钉等脱出,应立即按下紧停按钮,避免再次合模造成模具事故。 现场管理人员应加强现场巡视,及时纠正错误操作 调模工是技术水平较高的冲压工,见过的模具结构多,操作经验丰富。调模工应该担当起一般冲压工师傅的重任,调模工在装调好模具之后,一定要教给操作工操作要点、模具保养等注意事项,并解答操作工提出的问题。此外,调模工在装调完应装的模具之后,还应该对所负责的模具生产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应立即解决,对错误操作应给予纠正。现场工艺、班长以及其它管理人员都应对生产实施有力的监控,做到有错必纠,并让所有操作工都能从自己或别人的错误中得到教训,把教训转化为经验,不断提高操作工业务素质。操作工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注意注意抽查零件,一旦发现零件或模具问题应停止生产并报告现场管理人员。 冲床台面及冲床旁边零件的堆放应规范 一般情况下,冲床台面不允许堆放零件,因为零件的毛刺会划伤冲床台面。零件在冲床台面堆放过高,受冲床震动易引起坍塌,滑入模具压力区损坏模具或者落下冲床台面砸伤操作者,同时也会损坏零件。冲床旁边的零件或废料应用专用的堆码箱堆放,堆放高度不宜过高,堆放应规范,避免零件或废料坍塌,避免零件或废料毛刺划伤操作者或其他工作人员。 冲压作业虽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只要我们提高安全意识,严格操作规程,危险就会远离我们。对于操作者自身来说,一定要养成自我保护意识,为了自身身体健康及家人的幸福,请自觉遵守操作规程。在冲压作业时,请注意使用冲床光电保护装置和紧停按钮。

阅读全文

与模具损坏后冲压工应该如何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模具文字水滴效果如何处理 浏览:925
焊接铝制品的电焊机多少钱 浏览:191
年糕粘不锈钢锅怎么洗 浏览:681
钴铬合金烤瓷牙配什么桩 浏览:199
襄阳不锈钢阀门哪里有 浏览:361
恒源不锈钢管怎么样 浏览:829
注塑模具油缸缸径如何选择 浏览:533
钢铁侠手臂是什么梗 浏览:201
钢板表面的2b代表什么 浏览:441
做弹簧的是什么不锈钢牌号 浏览:496
焊制冷管 浏览:747
修屋顶彩钢板的电话是多少 浏览:82
大型塑料模具哪里有卖 浏览:148
长春不锈钢回收价格是多少 浏览:290
巩义森方管件有限公司 浏览:890
1500平厂房用多少钢材 浏览:916
不锈钢项目增项说明怎么写 浏览:766
猛钢和碳钢有什么区别 浏览:298
高层阳台玻璃5毫米双层钢化安全吗 浏览:927
角磨机切割不锈钢切片品牌哪个好 浏览: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