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模具设计 > 三轮车模具如何生产

三轮车模具如何生产

发布时间:2022-06-06 02:29:00

A. 模具的生产流程

模具就是一个模型,按照这个模型做出产品来,但是模具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呢,可能除了模具专业人士大多数回答不出来.模具已经在我们生活当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的生活用品大部分离不开模具,如,电脑,电话机,传真机,键盘,杯子等等这些塑胶制品就不用说了,另外像汽车和摩托发动机的外罩也是用模具做出来的,光一个汽车各种各样的模具就要用到2万多个.所以说现代生活模具的作用不可替代.只要批量生产就离不开模具。
那么模具是怎样做成的呢?
下面对现代模具生产流程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1)ESI(Earlier Supplier Evolvement 供应商早期参与):此阶段主要是客户与供应商之间进行的关于产品设计和模具开发等方面的技术探讨,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供应商清楚地领会到产品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及精度要求,同时也让产品设计者更好地明白模具生产的能力,产品的工艺性能,从而做出更合理的设计。
2)报价(Quotation):包括模具的价格、模具的寿命、周转流程、机器要求吨数以及模具的交货期。(更详细的报价应该包括产品尺寸重量、模具尺寸重量等信息。)
3)订单(Purchase Order):客户订单、订金的发出以及供应商订单的接受。
4)模具生产计划及排工安排(Proction Planning and Schele Arrangement):此阶段需要针对模具的交货的具体日期向客户作出回复。
5)模具设计(Design):可能使用的设计软件有Pro/Engineer、UG、Solidworks、AutoCAD、CATIA等
6)采购材料
7)模具加工(Machining):所涉及的工序大致有车、锣(铣)、热处理、磨、电脑锣(CNC)、电火花(EDM)、线切割(WEDM)、坐标磨(JIG GRINGING)、激光刻字、抛光等。
8)模具装配(Assembly)
9)模具试模(Trial Run)
10)样板评估报告(SER)
11)样板评估报告批核(SER Approval)

B. 模具制造的过程是什么

接单确认图纸-产品分析-客户反馈-3D设计-加工评审-客户确认3D模具图-下发图纸-材料等采购-排产生产-零部件加工-零部件质检-装配-测模-测试样品尺寸-客户确认样板-模具交付前验模-模具交付

C. 模具厂的生产具体步骤

不同的模具工艺路线是有些不同的。
针对我所略知的塑料模来说(不一定和台州的做法一致):
1. 在拿到订单并接到模具图纸等相关要求后,内部需做相应评估,包含设计可行性,工艺及设备等等相关事项的评估。比如,产品形状及公差要求是否能满足客户要求(可能需要和客户谈判),内部现有的工艺是否能满足,需不需要开发新工艺,相关的机器及附属设备是否需要采购。
2. 在确定了开发要求及工艺路线后,开始模具设计,接下来设计评审。
3.加工之前需要按照设计的图纸备料。当然也可以提前备料,有粗料和精料之分(别问我什么是粗料精料)。还有一块是辅料和配件,如螺丝导柱弹簧,等等需要按设计要求备。
4. 接着是粗加工,然后可能需要热处理(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最后是精加工,及抛光。
5. 所有加工结束及外购的标准件,非标件都到位后开始装配。
6.最后是试模验证。

D. 模具的生产过程由什么组成

首先是人家要什么产品,然后根据产品设计模具——把图纸发到模具部——模具部根据图纸选材料然后再加工模板(模板加工就多了像打孔(打孔有很多方法),热处理,
线切割
,磨——加工模具的
冲头
和各种镶件啊什么的——组装——
试模
——批量生产!

E. 模具是怎样制造的

如果是铸造模具,应该说没有做不出来的产品,只能说模具寿命长短,一般是根据图纸用UG或者pro/e造型,然后根据三维来加工,复杂产品有砂芯并且会有很多,另外分型面安排的好坏,浇口位置的安排,如果没有图纸,那么拿产品来扫描,逆向工程,扫描进电脑后再处理三维图形数控机床的普及,让模具的制造比以前简单N倍,二十年前一个产品的模具10个工人可能要做一个月,现在可能2天就能完成

F. 模具制造工艺流程是怎样的

流程如下:
一、接受任务书
成型塑料制件的任务书通常由制件设计者提出,其内容如下:
1. 经过审签的正规制制件图纸,并注明采用塑料的牌号、透明度等。
2. 塑料制件说明书或技术要求。
3. 生产产量。
4. 塑料制件样品。
通常模具设计任务书由塑料制件工艺员根据成型塑料制件的任务书提出,模具设计人员以成型塑料制件任务书、模具设计任务书为依据来设计模具。

二、 收集、分析、消化原始资料
收集整理有关制件设计、成型工艺、成型设备、机械加工及特殊加工资料,以备设计模具时使用。
1. 消化塑料制件图,了解制件的用途,分析塑料制件的工艺性,尺寸精度等技术要求。例如塑料制件在外表形状、颜色透明度、使用性能方面的要求是什么,塑件的几何结构、斜度、嵌件等情况是否合理,熔接痕、缩孔等成型缺陷的允许程度,有无涂装、电镀、胶接、钻孔等后加工。选择塑料制件尺寸精度最高的尺寸进行分析,看看估计成型公差是否低于塑料制件的公差,能否成型出合乎要求的塑料制件来。此外,还要了解塑料的塑化及成型工艺参数。
2. 消化工艺资料,分析工艺任务书所提出的成型方法、设备型号、材料规格、模具结构类型等要求是否恰当,能否落实。
成型材料应当满足塑料制件的强度要求,具有好的流动性、均匀性和各向同性、热稳定性。根据塑料制件的用途,成型材料应满足染色、镀金属的条件、装饰性能、必要的弹性和塑性、透明性或者相反的反射性能、胶接性或者焊接性等要求。
3. 确定成型方法
采用直压法、铸压法还是注射法。
4、选择成型设备
根据成型设备的种类来进行模具,因此必须熟知各种成型设备的性能、规格、特点。例如对于注射机来说,在规格方面应当了解以下内容:注射容量、锁模压力、注射压力、模具安装尺寸、顶出装置及尺寸、喷嘴孔直径及喷嘴球面半径、浇口套定位圈尺寸、模具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模板行程等,具体见相关参数。
要初步估计模具外形尺寸,判断模具能否在所选的注射机上安装和使用。
5. 具体结构方案
(1)确定模具类型
如压制模(敞开式、半闭合式、闭合式)、铸压模、注射模等。
(2)确定模具类型的主要结构
选择理想的模具结构在于确定必需的成型设备,理想的型腔数,在绝对可靠的条件下能使模具本身的工作满足该塑料制件的工艺技术和生产经济的要求。对塑料制件的工艺技术要求是要保证塑料制件的几何形状,表面光洁度和尺寸精度。生产经济要求是要使塑料制件的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模具能连续地工作,使用寿命长,节省劳动力。

三、影响模具结构及模具个别系统的因素很多,很复杂:
1. 型腔布置。根据塑件的几何结构特点、尺寸精度要求、批量大小、模具制造难易、模具成本等确定型腔数量及其排列方式。
对于注射模来说,塑料制件精度为3级和3a级,重量为5克,采用硬化浇注系统,型腔数取4-6个;塑料制件为一般精度(4-5级),成型材料为局部结晶材料,型腔数可取16-20个;塑料制件重量为12-16克,型腔数取8-12个;而重量为50-100克的塑料制件,型腔数取4-8个。对于无定型的塑料制件建议型腔数为24-48个,16-32个和6-10个。当再继续增加塑料制件重量时,就很少采用多腔模具。7-9级精度的塑料制件,最多型腔数较之指出的4-5级精度的塑料增多至50%。
2. 确定分型面。分型面的位置要有利于模具加工,排气、脱模及成型操作,塑料制件的表面质量等。
3. 确定浇注系统(主浇道、分浇道及浇口的形状、位置、大小)和排气系统(排气的方法、排气槽位置、大小)。
4. 选择顶出方式(顶杆、顶管、推板、组合式顶出),决定侧凹处理方法、抽芯方式。
5. 决定冷却、加热方式及加热冷却沟槽的形状、位置、加热元件的安装部位。

G. 模具生产过程

括工作面的多次修磨和易损件更换后的寿一、1模具的生产过程包括五个阶段:即生

命。 产技术准备;材料的准备;模具零、组件的

13不同类型的模具正常损坏的形式也不一加工;装配调试和试用鉴定。

样,但总的来说工作表面损坏的形式有摩擦2生产技术准备阶段工作包括模具图样的设

损坏、塑性变形、开裂、疲劳损坏、啃伤。 计;工艺技术文件的编制;材料定额和加工

14模具零件表面的分类方法很多,可以分为工时定额的制定;模具成本的估价。

外形表面、成形表面和结构表面。 3工艺过程:在模具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

15成形表面:是指在模具中直接决定产品零制件的形状,尺寸,精度,性能和装配关系

件形状、尺寸、精度的表面及与这些表面协的生产过程。

调的相关表面。 4模具的工艺文件主要包括模具零件加工工

16平面外形表面的加工可以在牛头刨床、立艺规程、模具装配工艺要点和工艺规程、原

铣床、龙门刨床上进行刨削和铣削加工,去材料清单、外购件清单和外协件清单。模具

除毛坯上的大部分加工余量。从生产效率上工艺人员应该在充分理解模具结构、工作原

考虑,大型平面多采用龙门刨床刨削加工;理和要求的情况下。

中型平面多采用牛头刨床刨削加工;中、小5模具工艺工作的主要内容:1编制工艺文

型平面多采用立铣床铣削加工。 件2二类工具设计和工艺编制3处理加工现

17成形表面的加工分为两大步骤,第一步是场技术问题4参加试模和鉴定工作。

尺寸加工,通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达到设计图6模具工艺的特点:1模具上尽量采用万能

样所要求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第二步是通通用机床、通用刀量具和仪器,尽可能地减

过研磨和抛光的光整加工,使成形表面达到少专用二类工具的数量。2在模具设计和制

设计图样所要求的表面粗糙度和形状精度。 造上较多的采用“实配法”、“同镗法”。3

18毛坯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模具材料在制造工序安排上,工序相对集中,以保证

的类别2模具零件的类别和作用3模具零件模具加工质量和进度,简化管理和减少工序

几何形状特征和尺寸关系。 周转时间。

19模具零件的毛坯形式主要分为:原型材、7模具的技术经济指标:模具的精度和刚度、

锻造件、铸造件和半成品件四种。 模具的生产周期、模具的生产成本和模具的

20原型材的主要下料方式:剪切法、锯切法、寿命四个基本方面。

薄片砂轮切割法、火焰切割法。 8影响模具精度的主要因素有:1产品制件

21锻件的质量要求有四个方面:原材料的质的精度2模具加工技术手段的水平3模具装

量状态和备料情况;锻锤吨位的选择是否合配钳工的技术水平4模具制造的生产方式和

理;锻件坯料的加热、冷却温度、每次锻压管理水平。

变形量等工艺参数是否正确;锻造方式的选9模具的生产周期是从接受模具订货任务开

择和锻造比的大小。 始到模具试模鉴定后交付合格模具所用的

22机械仿形按照靠模样板安装位置不同分时间。

为靠板靠模仿形、刀架靠模仿形和尾座靠模10影响模具生产周期的主要因素有:1模具

仿形。 技术和生产的标准化程度2模具企业的专门

23压印加工凸模:先制凹模,先预加工凸模化程度3模具生产技术手段的现代化4模具

毛坯各面,在立式铣床上按照划线粗加工出生产的经营和管理水平。

凸模的成形表面,将凸模在充分润滑的情况11模具生产成本主要因素有:1模具结构的

下,压入已淬硬的凹模的型孔口,多余的金复杂程度和模具功能的高低2模具精度的高

属被凹模型孔口挤出,再把挤出的多余金属低3模具材料的选择4模具加工设备5模具

锉去。 的标准化程度和企业生产的专门化程度。

24孔系:凹模、凸模固定板、上下模座等常12模具寿命:是指模具在保证产品零件质量

带有一系列圆孔,各圆孔的尺寸及它们之间的前提下,所能加工的制件的总数量,它包

H. 模具生产工艺流程

样件一制件数模- "编制冲压工艺,模具结构设计- .制作模型→金加工→研
磨装配→试模-最终检查
1、冲压制造工艺流程 冲压技术在汽车制造业占有重要地位 据统计,汽车上有60%~ 70%的零件是用 冲压工艺生产出来的。因此,冲压技术对汽 车的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都有重 要的影响。 冲压工艺的特点及冲压工序的分类 冲压是一种金属加工方法,它是建立在金 属塑性变形的基础_上,利用模具和冲压设备 对板料施加压力,使板料产生塑性变形或分: 离,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零件 (冲压件)。

2、冲压制造工艺流程 冲压工序按加工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两 大类型: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 冲压工序可分为四个基本工序: 1、冲裁: 使板料实现分离的冲压工序 (包括冲孔、落料、修边、剖切等)。 2、弯曲:将板料沿弯曲线成一定的角度和形状的 冲压工序。 3、拉深:将平面板料变成各种开口空心零件,或 把空心件的形状、尺寸作进一步改变的冲压工序。

3、模具制造工艺流程 2、弯曲模:包括压弯、拉弯; 3、拉深模:包括拉深、变薄拉深; 4、 成形模: 包括翻边、成形、 整形、压印。 从工序的复合性质分: 单工序模、复合模和级进模。(吉利采 用单工序模和复合模)

4、冲压制造工艺流程 4、局部成形:用各种不同性质的局部变形来 改变毛坯或冲压成形工序(包括翻边、胀形、 校平和整形工序等)。 几种汽车覆盖件的冲压工艺 汽车覆盖件的冲压工艺,通常都是由拉 深、修边、翻边三个基本工序组成;有的 还需要落料或冲孔,有的需要多次修边、 冲孔或翻边,有的工序还可以合并。

I. 模具制造工艺流程是怎样的

一、接受任务书 成型塑料制件的任务书通常由制件设计者提出,其内容如下: . 经过审签的正规制制件图纸,并注明采用塑料的牌号、透明度等。 2. 塑料制件说明书或技术要求。 3. 生产产量。 4. 塑料制件样品。 通常模具设计任务书由塑料制件工艺员根据成型塑料制件的任务书提出,模具设计人员以成型塑料制件任务书、模具设计任务书为依据来设计模具。二、 收集、分析、消化原始资料 收集整理有关制件设计、成型工艺、成型设备、机械加工及特殊加工资料,以备设计模具时使用。 1. 消化塑料制件图,了解制件的用途,分析塑料制件的工艺性,尺寸精度等技术要求。例如塑料制件在外表形状、颜色透明度、使用性能方面的要求是什么,塑件的几何结构、斜度、嵌件等情况是否合理,熔接痕、缩孔等成型缺陷的允许程度,有无涂装、电镀、胶接、钻孔等后加工。选择塑料制件尺寸精度最高的尺寸进行分析,看看估计成型公差是否低于塑料制件的公差,能否成型出合乎要求的塑料制件来。此外,还要了解塑料的塑化及成型工艺参数。 2. 消化工艺资料,分析工艺任务书所提出的成型方法、设备型号、材料规格、模具结构类型等要求是否恰当,能否落实。 成型材料应当满足塑料制件的强度要求,具有好的流动性、均匀性和各向同性、热稳定性。根据塑料制件的用途,成型材料应满足染色、镀金属的条件、装饰性能、必要的弹性和塑性、透明性或者相反的反射性能、胶接性或者焊接性等要求。 3. 确定成型方法 采用直压法、铸压法还是注射法。 4、选择成型设备 根据成型设备的种类来进行模具,因此必须熟知各种成型设备的性能、规格、特点。例如对于注射机来说,在规格方面应当了解以下内容:注射容量、锁模压力、注射压力、模具安装尺寸、顶出装置及尺寸、喷嘴孔直径及喷嘴球面半径、浇口套定位圈尺寸、模具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模板行程等,具体见相关参数。 要初步估计模具外形尺寸,判断模具能否在所选的注射机上安装和使用。 5. 具体结构方案 (一)确定模具类型 如压制模(敞开式、半闭合式、闭合式)、铸压模、注射模等。 (二)确定模具类型的主要结构 选择理想的模具结构在于确定必需的成型设备,理想的型腔数,在绝对可靠的条件下能使模具本身的工作满足该塑料制件的工艺技术和生产经济的要求。对塑料制件的工艺技术要求是要保证塑料制件的几何形状,表面光洁度和尺寸精度。生产经济要求是要使塑料制件的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模具能连续地工作,使用寿命长,节省劳动力。三、影响模具结构及模具个别系统的因素很多,很复杂: 1. 型腔布置。根据塑件的几何结构特点、尺寸精度要求、批量大小、模具制造难易、模具成本等确定型腔数量及其排列方式。 对于注射模来说,塑料制件精度为3级和3a级,重量为5克,采用硬化浇注系统,型腔数取4-6个;塑料制件为一般精度(4-5级),成型材料为局部结晶材料,型腔数可取16-20个;塑料制件重量为12-16克,型腔数取8-12个;而重量为50-100克的塑料制件,型腔数取4-8个。对于无定型的塑料制件建议型腔数为24-48个,16-32个和6-10个。当再继续增加塑料制件重量时,就很少采用多腔模具。7-9级精度的塑料制件,最多型腔数较之指出的4-5级精度的塑料增多至50%。 2. 确定分型面。分型面的位置要有利于模具加工,排气、脱模及成型操作,塑料制件的表面质量等。 3. 确定浇注系统(主浇道、分浇道及浇口的形状、位置、大小)和排气系统(排气的方法、排气槽位置、大小)。 4. 选择顶出方式(顶杆、顶管、推板、组合式顶出),决定侧凹处理方法、抽芯方式。 5. 决定冷却、加热方式及加热冷却沟槽的形状、位置、加热元件的安装部位。 6. 根据模具材料、强度计算或者经验数据,确定模具零件厚度及外形尺寸,外形结构及所有连接、定位、导向件位置。 7. 确定主要成型零件,结构件的结构形式。 8. 考虑模具各部分的强度,计算成型零件工作尺寸。 以上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了,模具的结构形式自然就解决了。这时,就应该着手绘制模具结构草图,为正式绘图作好准备。四、绘制模具图 要求按照国家制图标准绘制,但是也要求结合本厂标准和国家未规定的工厂习惯画法。 在画模具总装图之前,应绘制工序图,并要符合制件图和工艺资料的要求。由下道工序保证的尺寸,应在图上标写注明"工艺尺寸"字样。如果成型后除了修理毛刺之外,再不进行其他机械加工,那么工序图就与制件图完全相同。 在工序图下面最好标出制件编号、名称、材料、材料收缩率、绘图比例等。通常就把工序图画在模具总装图上。 1. 绘制总装结构图 绘制总装图尽量采用1:1的比例,先由型腔开始绘制,主视图与其它视图同时画出。五、模具总装图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模具成型部分结构 2. 浇注系统、排气系统的结构形式。 3. 分型面及分模取件方式。 4. 外形结构及所有连接件,定位、导向件的位置。 5. 标注型腔高度尺寸(不强求,根据需要)及模具总体尺寸。 6. 辅助工具(取件卸模工具,校正工具等)。 7. 按顺序将全部零件序号编出,并且填写明细表。 8. 标注技术要求和使用说明。六、模具总装图的技术要求内容: 1. 对于模具某些系统的性能要求。例如对顶出系统、滑块抽芯结构的装配要求。 2. 对模具装配工艺的要求。例如模具装配后分型面的贴合面的贴合间隙应不大于0.05mm模具上、下面的平行度要求,并指出由装配决定的尺寸和对该尺寸的要求。 3. 模具使用,装拆方法。 4. 防氧化处理、模具编号、刻字、标记、油封、保管等要求。 5. 有关试模及检验方面的要求。七、绘制全部零件图 由模具总装图拆画零件图的顺序应为:先内后外,先复杂后简单,先成型零件,后结构零件。 1. 图形要求:一定要按比例画,允许放大或缩小。视图选择合理,投影正确,布置得当。为了使加工专利号易看懂、便于装配,图形尽可能与总装图一致,图形要清晰。 2. 标注尺寸要求统一、集中、有序、完整。标注尺寸的顺序为:先标主要零件尺寸和出模斜度,再标注配合尺寸,然后标注全部尺寸。在非主要零件图上先标注配合尺寸,后标注全部尺寸。 3. 表面粗糙度。把应用最多的一种粗糙度标于图纸右上角,如标注"其余3.2。"其它粗糙度符号在零件各表面分别标出。 4. 其它内容,例如零件名称、模具图号、材料牌号、热处理和硬度要求,表面处理、图形比例、自由尺寸的加工精度、技术说明等都要正确填写。八、.校对、审图、描图、送晒 A.自我校对的内容是: 1. 模具及其零件与塑件图纸的关系 模具及模具零件的材质、硬度、尺寸精度,结构等是否符合塑件图纸的要求。 2. 塑料制件方面 塑料料流的流动、缩孔、熔接痕、裂口,脱模斜度等是否影响塑料制件的使用性能、尺寸精度、表面质量等方面的要求。图案设计有无不足,加工是否简单,成型材料的收缩率选用是否正确。 3. 成型设备方面 注射量、注射压力、锁模力够不够,模具的安装、塑料制件的南芯、脱模有无问题,注射机的喷嘴与哓口套是否正确地接触。 4. 模具结构方面 1). 分型面位置及精加工精度是否满足需要,会不会发生溢料,开模后是否能保证塑料制件留在有顶出装置的模具一边。 2). 脱模方式是否正确,推广杆、推管的大小、位置、数量是否合适,推板会不会被型芯卡住,会不会造成擦伤成型零件。 3). 模具温度调节方面。加热器的功率、数量;冷却介质的流动线路位置、大小、数量是否合适。 4). 处理塑料制件制侧凹的方法,脱侧凹的机构是否恰当,例如斜导柱抽芯机构中的滑块与推杆是否相互干扰。 5). 浇注、排气系统的位置,大小是否恰当。 5. 设计图纸 1). 装配图上各模具零件安置部位是否恰当,表示得是否清楚,有无遗漏 2). 零件图上的零件编号、名称,制作数量、零件内制还是外购的,是标准件还是非标准件,零件配合处理精度、成型塑料制件高精度尺寸处的修正加工及余量,模具零件的材料、热处理、表面处理、表面精加工程度是否标记、叙述清楚。 3). 零件主要零件、成型零件工作尺寸及配合尺寸。 4). (编辑:青华小黎)

J. 模具的制造过程是怎么样的

一、模具制作流程 接受任务书 成型塑料制件的任务书通常由制件设计者提出,其内容如下: 1. 经过审签的正规制制件图纸,并注明采用塑料的牌号、透明度等。 2. 塑料制件说明书或技术要求。 3. 生产产量。 4. 塑料制件样品。 通常模具设计任务书由塑料制件工艺员根据成型塑料制件的任务书提出,模具设计人员以成型塑料制件任务书、模具设计任务书为依据来设计模具。
二、 收集、分析、消化原始资料 收集整理有关制件设计、成型工艺、成型设备、机械加工及特殊加工资料,以备设计模具时使用。 1. 消化塑料制件图,了解制件的用途,分析塑料制件的工艺性,尺寸精度等技术要求。例如塑料制件在外表形状、颜色透明度、使用性能方面的要求是什么,塑件的几何结构、斜度、嵌件等情况是否合理,熔接痕、缩孔等成型缺陷的允许程度,有无涂装、电镀、胶接、钻孔等后加工。选择塑料制件尺寸精度最高的尺寸进行分析,看看估计成型公差是否低于塑料制件的公差,能否成型出合乎要求的塑料制件来。此外,还要了解塑料的塑化及成型工艺参数。 2. 消化工艺资料,分析工艺任务书所提出的成型方法、设备型号、材料规格、模具结构类型等要求是否恰当,能否落实。 成型材料应当满足塑料制件的强度要求,具有好的流动性、均匀性和各向同性、热稳定性。根据塑料制件的用途,成型材料应满足染色、镀金属的条件、装饰性能、必要的弹性和塑性、透明性或者相反的反射性能、胶接性或者焊接性等要求。 3. 确定成型方法 采用直压法、铸压法还是注射法。 4、选择成型设备 根据成型设备的种类来进行模具,因此必须熟知各种成型设备的性能、规格、特点。例如对于注射机来说,在规格方面应当了解以下内容:注射容量、锁模压力、注射压力、模具安装尺寸、顶出装置及尺寸、喷嘴孔直径及喷嘴球面半径、浇口套定位圈尺寸、模具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模板行程等,具体见相关参数。 要初步估计模具外形尺寸,判断模具能否在所选的注射机上安装和使用。 5. 具体结构方案 (一)确定模具类型 如压制模(敞开式、半闭合式、闭合式)、铸压模、注射模等。 (二)确定模具类型的主要结构 选择理想的模具结构在于确定必需的成型设备,理想的型腔数,在绝对可靠的条件下能使模具本身的工作满足该塑料制件的工艺技术和生产经济的要求。对塑料制件的工艺技术要求是要保证塑料制件的几何形状,表面光洁度和尺寸精度。生产经济要求是要使塑料制件的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模具能连续地工作,使用寿命长,节省劳动力。
三、影响模具结构及模具个别系统的因素很多,很复杂: 1. 型腔布置。根据塑件的几何结构特点、尺寸精度要求、批量大小、模具制造难易、模具成本等确定型腔数量及其排列方式。 对于注射模来说,塑料制件精度为3级和3a级,重量为5克,采用硬化浇注系统,型腔数取4-6个;塑料制件为一般精度(4-5级),成型材料为局部结晶材料,型腔数可取16-20个;塑料制件重量为12-16克,型腔数取8-12个;而重量为50-100克的塑料制件,型腔数取4-8个。对于无定型的塑料制件建议型腔数为24-48个,16-32个和6-10个。当再继续增加塑料制件重量时,就很少采用多腔模具。7-9级精度的塑料制件,最多型腔数较之指出的4-5级精度的塑料增多至50%。 2. 确定分型面。分型面的位置要有利于模具加工,排气、脱模及成型操作,塑料制件的表面质量等。 3. 确定浇注系统(主浇道、分浇道及浇口的形状、位置、大小)和排气系统(排气的方法、排气槽位置、大小)。 4. 选择顶出方式(顶杆、顶管、推板、组合式顶出),决定侧凹处理方法、抽芯方式。 5. 决定冷却、加热方式及加热冷却沟槽的形状、位置、加热元件的安装部位。

阅读全文

与三轮车模具如何生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气保焊接有氧气怎么办 浏览:221
模具文字水滴效果如何处理 浏览:925
焊接铝制品的电焊机多少钱 浏览:191
年糕粘不锈钢锅怎么洗 浏览:681
钴铬合金烤瓷牙配什么桩 浏览:199
襄阳不锈钢阀门哪里有 浏览:361
恒源不锈钢管怎么样 浏览:829
注塑模具油缸缸径如何选择 浏览:533
钢铁侠手臂是什么梗 浏览:201
钢板表面的2b代表什么 浏览:441
做弹簧的是什么不锈钢牌号 浏览:496
焊制冷管 浏览:747
修屋顶彩钢板的电话是多少 浏览:82
大型塑料模具哪里有卖 浏览:148
长春不锈钢回收价格是多少 浏览:290
巩义森方管件有限公司 浏览:890
1500平厂房用多少钢材 浏览:916
不锈钢项目增项说明怎么写 浏览:766
猛钢和碳钢有什么区别 浏览:298
高层阳台玻璃5毫米双层钢化安全吗 浏览:927